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隋朝和秦朝哪些教训值得令后人借鉴?

隋朝和秦朝哪些教训值得令后人借鉴?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530 更新时间:2024/3/8 11:26:28

隋朝和秦朝都是二世而亡,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有不同。1.相似性:都是二世而亡;都是一世皇帝雄才大略,从乱世中拨乱反正,一统天下。秦朝是秦始皇结束了战国七雄争霸的乱世,隋朝是隋文帝杨坚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2.不同之处:秦二世一开始就是不学无术,靠赵高的策划,投秦始皇所好,登上的王位,上位后也毫无建树,被赵高玩弄于股掌之上。而隋炀帝登基之前,也是雄姿英发,文才武略,陈朝就是杨广带兵打下来的。只是登基后的几次连续失败让隋炀帝信心尽失之后,自暴自弃,才使隋朝二世而亡。教训有哪些:1.作为一个王朝,一个组织的继承人的选择一定要慎重。要从多方面综合考察。明里暗里都需要考察,不能只看表面。而胡亥与杨广正是由于善于伪装,才登上皇位。2.杨广,如果不是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把应该三十年完成的事情,集中在短短几年中来完成,劳民过甚,导致社会矛盾集中爆发,才使隋朝二世而亡。所以说,做事不要急功近利,稳打稳扎才是长久之计。

从秦到隋唐时期,历代统治者采取哪些措施来加强权力的集中?

秦朝汉朝设立三公制度,和郡县制度,并且还实行诸侯王制度,但在景帝时期发生诸侯王叛乱,之后开始削弱诸侯王势力,在地方设置刺史代皇帝监督地方太守,武帝设置内外朝制度,并且独尊儒术,加强忠君思想,并且实行盐铁官营加强中央对经济的管理。隋和唐制度相当,唐朝继承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度,在地方设立节度使,完善科举制度,并订立《唐律》加强法制。后面朝代的基本方法宋代取消地方节度使,使用文人担任地方官和军队官员,在地方设立通判,监督太守和刺史,设立三司削减丞相权力,设置转运使将地方财政收入全部都收入中央管理。元代蒙古人实行人口等级制度,将国家重要的官位全都由蒙古人和色目人管理,设立尚书省,主要负责财政事务,不过时置时废。枢密院:中央最高军事管理机关。御史台:最高监察机关。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历史介绍文500字,要求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人物或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简介班级:09级国贸7班姓名:周珂俊学号: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其中的分分合合不间断,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的朝代更替中,还夹带有春秋战国、楚汉争霸、三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等等时期。但是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又与其他时期有着严格的区别:这些朝代的中国大部分是处在统一的阶段。秦

  • 秦到隋君主专制演变过程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秦汉时期,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但皇帝并不直接行使行政权力和统领行政机构,而皇帝授权的宰相主要权力有两大项:(1)参与决策,国家诏令文书虽用皇帝名义,但也必须由宰相副署,否则无效。实际上多数都是由宰相拟定,皇帝签宇认可而已。这种体制可以看作是“责任内阁制”。(2)宰相直接统领各行政机构,九卿。六部等行

  • 简述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的演变过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简述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的演变过程:答:秦朝创建了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的体制,汉承秦制,但随着皇权的加强,这一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汉武帝时期,由于君主集权的需要,皇帝逐渐收权于近臣,并用近臣来牵制、压抑甚至代替中央政府的行政权力,从而形成了所谓的“中朝”或“内朝”,而中央政府则成了外朝

  • 秦汉到唐朝边关的战事主要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嗯,你不用讲的那么多。这首《出塞》是唐朝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内容主要是慨叹远征之苦,良将之苦,体现出了诗人对家国的爱重和维护、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期盼以及对良将的信心。最后写的是飞将军李广的故事,你就可以从秦始皇建万里长城来抵御北方强大的匈奴政权讲起,匈奴等北方游牧民族(北方先后出现过鲜

  •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一鸣惊人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会说话。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隐语,来规劝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气,而且乐于接受。当时齐国的威王,本来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后,却沈迷于酒色,不管国家大事,每日只知饮酒作乐,而把宜切正事都交给大臣去办理,自己则不闻不问。因此,政

  • 春秋时期的名人和一些事例 谢谢了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老子、孔子等许多著名思想家老子:是春秋晚期著名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他的学说和思想对后世有深远影响,代表作《道德经》。老子学说的核心是“道”。孔子:政治思想:核心是“仁”。他解释“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阶级社会里,这种普遍的爱当然是不存在的,但在奴隶主不把奴隶当人

  • 谁可以告诉我战国春秋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在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周武王姬发讨伐商末君主纣,建立了周朝,这就是西周。西周时,天子是最高统治者,全国土地和人民都归他所有,他用封侯建国的方法交给诸侯和大夫统治。西周时期农业比商朝更发达,青铜铸造,陶器,纺织等手工业也有相当发展文字多铭刻在青铜器上,叫做钟鼎文或金文,所传下来的历史资料也就更

  • 春秋时期是处于东周还是西周呢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东周在战国后期(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代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

  • 春秋指的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春秋指的是春季和秋季。在历史上《春秋》是儒家五经之一,是孔子据鲁国史书《鲁春秋》修订的,借由记载各诸侯国重大历史事件,宣扬王道思想。由此,春秋一词又被用作指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1.在古代是以农耕为主的时代,一年中春秋是重要的两个季节,春种秋收,以春秋做为一年最重要的交替,所以春秋就是一年的代称。因

  • 我国进入春秋时期是从哪一年开始的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东周开始的那一年,也就是公元前770年春秋是中国历史阶段之一。关于这一时期的起讫,一般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智氏;另外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