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有哪些知名的元帅和将军,你知道哪些关于他们的故事?

历史上有哪些知名的元帅和将军,你知道哪些关于他们的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982 更新时间:2024/1/24 4:53:36

1949年4月的渡江战役,主要是由第二和第三野战军的百万雄师发起的,而第四野战军主力则于5月间从长江中游挥师南下,目标直指盘踞华中地区的白崇禧集团。为了确保四野在湘鄂赣地区顺利寻歼桂敌,西柏坡电令已经到达江西赣州的二野四兵团暂归四野统一指挥,兵团司令员陈赓接电后颇为尴尬,但仍然不折不扣地执行了命令。

(抗战时期的林彪

这是人民解放军著名将帅之间的历史传奇,因为陈赓是黄埔一期毕业生,1924年11月毕业后并没有被分配到黄埔军校教导团,而是留校担任黄埔二期入伍生的连长,此后相继担任第三期步兵科副队长、第四期步兵科第一团七连连长等职务。而林彪考入黄埔第四期时,被编入步兵科第二团八连,虽然两人不是直接的上下级,但就军中资历而言,陈赓仍然是林彪名符其实的“教官”。

1927年南昌起义的时候,原第二方面军特务营营长陈赓转任第3师6团一营长,而林彪是第25师73团的一名连长,陈赓仍然是林彪的上级。据说在起义军南下途中与敌钱大钧部作战中,陈赓还在火线上指挥过林彪,有“你再不执行命令我就枪毙你!”的故事,只是未经考证不好定论。不过总体而言,陈赓在早年确曾是林彪的“师长”,一直到抗日战争时期,两人的军职才正式颠倒过来。

(抗战时期的陈赓)

1937年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林彪出任以红一方面军为主体组建的第115师师长,而同样是一方面军出身走过长征的陈赓被任命为第129师(四方面军为主)386旅旅长,从此成为刘邓麾下的名将,进而成为第二野战军兵团司令员。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林彪已经是第四野战军司令员,但林陈二人在这十余年中毕竟没有直接隶属关系。

现在二野第四兵团既然配属给林彪指挥,则陈赓就成为了林彪的直接下级,两人虽未见面,但终究还是在电波中确立了指挥关系,共同开始对蒋军残余的南线大追歼。而就在第四野战军主力和二野四兵团横扫中南期间,陈赓曾经三次违抗林彪的军令,续写了一段将帅传奇,其实电影《南线大追歼》里有关于这个细节的特别描述,包括陈赓故意关闭电台的桥段。

第一次是西进和南下之争,在四野主力湖南纵深压迫之际,林彪电令第四兵团自赣州出动,西渡赣江经宜春、萍乡杀入湖南,配合正面的四野主力侧击白崇禧集团。陈赓接到命令后,认为桂敌必然继续收缩,以四兵团现有位置西进至多形成击溃战,实难有大的作为,应该贯彻泽东“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南下广东,合围所有中南地区的蒋军残余。

在考虑成熟之后,陈赓果断致电西柏坡并报四野前指、二野司令部,建议他率领四兵团直插广东,封闭白崇禧集团和余汉谋集团的退路,同时也说明部队集结完毕,随时准备执行四野的作战计划,而黄埔师弟林彪非常坚决,第一时间回电:“我决心已下,不可更改,立即执行”!就在陈赓倍感为难之际,西柏坡指示到达:二野四兵团和四野第十五兵团的两个军,统由陈赓指挥南下广东,再深入迂回广西和云南。

(陈赓和粟裕两位大将)

陈赓如释重负立即开拔,指挥五个军直扑粤北,1949年10月初兵临广州城下,余汉谋所部望风而逃,广州这个华南第一大城市已唾手可得。此时陈赓又接到林彪来电,命令四兵团等部停止前进,主力转而向西进入桂(林)柳(州)地区,以达到与四野主力会歼白崇禧的目的。陈赓对着地图思谋良久,认为所部距离目标1300余里,以时间计算不如调动其他四野部队为宜,并且还将延迟广州解放的速度,于是再次电陈利害。

西柏坡高屋建瓴回复所请:“同意陈赓意见,决定四兵团仍照原任务执行”,而林彪审时度势后也以为然,开国将帅们的战略眼光的确不是盖的。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陈赓命令兵团主力不许进城,马不停蹄追歼余汉谋集团,终于在阳江消灭其主力60000余人,取得“阳江大捷”。并且陈赓意识到,白崇禧集团残部必然企图通过雷州半岛出海逃跑,因此以第13军、第15军重兵驻于咽喉之处廉江,准备与四野合围残敌。

狡猾的白崇禧为了夺路出海,首先派出鲁道源兵团大举向东突围,试图以此佯动“声东击西”调动我军,四野前指电令四兵团除留一个师扼守廉江外,主力北上与四野在运动中会歼鲁道源,陈赓接电大吃一惊。四兵团首长一致认为:一个师是无论如阻挡不住桂系主力的,设若雷州半岛有失,则白崇禧可以轻而易举从海上逃走,如果四兵团主力卡住半岛入口,则不仅白崇禧插翅难逃,鲁道源早晚也是瓮中之鳖。

几经思索后陈赓第三次抗命,以委婉的语气同时致电四野和军委,建议所部以控制出海口为主要任务,西柏坡以巨大的权威平息了将帅之争,回电迅速而简短:“同意陈赓同志建议”。1949年12月1日,白崇禧残部在博白战役中被二野和四野各一部全歼,纵横民国20多年的桂系集团灰飞烟灭。而林彪与陈赓之间关于战役细节的军事争论,以及互相之间的尊重也由此传为一段佳话,每每陈赓提出反对意见时,林彪最多只是苦笑。

1955年9月,林彪被授予元帅军衔,陈赓被授予大将军衔。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关于春秋的重大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春秋时期开始。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任管仲为相。公元前684年齐鲁长勺之战。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鲁、宋等七国联军伐楚。公元前638年宋、楚泓水之战,宋襄公败。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楚军大败,晋文公称霸。公元前623年秦穆公称霸西戎。公元前597年晋楚之

  • 秦国十大名将排名分别是怎样的?你觉得谁可以名列前茅?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从初封西陲艰难求存,到位列诸侯图强扩张,再到秦始皇兼并六国,在秦国漫长的历史上,秦国与周边少数民族和各大诸侯国先后进行了数百年的战争,期间涌现出了大量名将。而要说到秦国历史上的十大名将,个人认为应该首推以下十位。【以下排名不分先后,以活跃时间为序】1、樗里疾。又称嬴疾,战国时期秦国宗室将领,秦孝公庶

  • 从春秋战国时期到现代发生过的所有历史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这,好吧!是说近代史中国,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入侵中国,左宗棠收复新疆,法清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甲午战争,八国联军,辛亥革命,中国护国战争,中华民国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土地革命,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和平解

  •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信陵君窃符救赵,荆轲刺秦,商鞅变法,孔子周游列国长平之战,卧薪尝胆毛遂自荐完璧归赵围魏救赵晏子使楚退避三舍

  • 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为什么以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战国分期的标准?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三家分晋标志着周天子的威信已经荡然无存,有能者居高位,天下不再是周王所能掌控的了,从此进入了为了争夺天下而战乱不断的时代,也就是战国时期。我想应该是上古和三代。三代是对中国历史上的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三代”一词最早见于春秋时期的《论语卫灵公》:“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该词一直到战国

  • 春秋时期有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1]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东施效颦出自庄周《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

  • 春秋时期的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完璧归赵战国的时候,赵惠文王有一块叫做「楚和氏璧」的宝玉,被秦昭襄王知道了,昭王便派了位使臣到赵国来跟惠文王商量:“惠文王,我们秦国愿意以十五个城池,和赵国换取这块「楚和氏璧」的宝玉。”惠文王一听:“这该如何是好呀?秦国这么强大,如果把宝玉交给秦昭王,他要是耍赖,不把十五个城池给我们;如果不给,秦昭

  • 请例举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

  • 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分界点是什么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相信很多学历史的人都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所以很多人就很不明白春秋战国是一个时期吗?其实有一个故事正是春秋和战国的节点,这个节点是什么事件呢?主流的节点就是公元前475年或公元前476年,这个时间里的事件是田氏代齐。《史记六国年表序》:“田常杀简公而相齐,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战功矣。三国终之而卒分晋,

  • 秦始皇时期有名女人都有谁?秦朝为何阴衰阳盛?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谁说秦朝没有出名的女性,秦朝出了一位中国最早的女企业家叫巴寡妇清,也是秦始皇眼中的“一姐”,秦始皇连皇后都没立,所有女儿都没有名字,可见秦始皇对于女性的态度,能够入秦始皇法眼的,那可不是一般人。巴寡妇清和秦始皇巴寡妇清重庆人,生于秦朝初年,其出身寒微,好读诗书,因为相貌在当地十分突出,嫁给了当地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