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商朝官制的介绍

商朝官制的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475 更新时间:2024/1/25 12:21:55

商朝的官僚体系大致可以分为所谓的内廷官和外廷官,而这些官员都是中央官员。商朝施行分封制度,地方由诸侯统治,诸侯内部的官吏设置等,目前发现的甲骨文中还没有这方面的记录。

历史上的爱国人物及事迹

中国著名民族英雄有卫青、岳飞、文天祥、于谦、戚继光、史可法、郑成功、林则徐、邓世昌、王铭章、张自忠等。

1、岳飞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出生于北宋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的一户佃农家里,青年时代,正遇上金女真贵族对宋发动大规模掠夺战争。他亲眼目睹北宋灭亡前后的惨痛史实,和当时中原沦陷区的人民呼吸相通,有坚决抗击女真贵族民族压迫,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和要求。

岳飞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金人流传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

2、郑成功

郑成功(1624.08.26-1662.0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

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郑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原明朝南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收复台湾,开郑氏在台湾的统治。

3、钱学森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当时任加利福尼亚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的钱学森深为祖国的新生而高兴。他打算回国,用自己的专长为新中国服务。但那时候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归国不易,而钱学森的专长又直接与国防有关,美国千方百计要将他留下不让他回国,他历尽艰辛才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4、文天祥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到土牢里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将军,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就死,还说什么鬼话!”于是,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慨就义了。文天祥生前,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5、詹天佑

清朝末年,我国派出了第一批出国留学生。他们都是些少年。有个才12岁的少年叫詹天佑,十分聪明好学,又立志为国效力。后来他学习工程技术毕业,回到了国内。可清朝政府对本国人才不信任,像修铁路,就都让外国人主持。詹天佑尽管有才干,也只能当助手。

1905年,修建北京到张家口铁路的消息传开了。英国和俄国都争着要修,因为他们知道这条铁路在中国的战略要地,掌握了它就能控制中国,双方争执不下,最后达成“协议”,说中国如果不让他们修,他们就什么也不提供。他们以为中国人离开他们肯定修不成这条铁路。

清朝政府这才让詹天佑担任总工程师。有人对他不放心,说他自不量力,说他胆大包天,劝他不要承担这项难度非常大的工程。詹天佑说:“京张铁路如果失败,不但是我的不幸,也会给中国带来很大损失。外国人说中国工程师不行,我则坚持由自己来办!”

为了给中国人争口气,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进去,和工人们一起吃住在工地,细心勘探,大胆试验,经过4年艰苦的劳动,终于成功地修筑了京张铁路。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志气。詹天佑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原来那些瞧不起中国工程师的英国人也表示对他由衷敬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民族英雄

1.马援:老当益壮平定叛乱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今杨凌西北)人。马援一生,主要功绩有三件:二定交趾、助破隗嚣、抚平羌乱。如今2000年过去了,留在当世的,桂林有座伏波楼,湘西有座汉伏波将军庙,扶风县有伏波祠。而在马援墓之东西,各有一个伏波村。

2.苏则:体恤百姓鄙视佞臣

东汉名臣苏则自幼品德端正、操行优良。当时正值东汉末年,朝廷动荡,叛乱频发,苏则立志报国济民,无论乡里推举他出仕,还是州郡征聘他做官,他都推辞不就。

一日,董昭跟苏则同席议事,董昭困倦,顺势枕在苏则腿上休息。董昭先为袁绍效力,后来投奔曹操,苏则看不惯他一臣事二主的行为,便不愿与他为友,直言:“苏则之膝盖非佞人之枕也!”

3.段秀实:正直不阿精忠报国

唐玄宗后期,政治日益腐化。境外东突厥、大食国等时有侵扰。天宝九年(750年),高仙芝率唐军远征大食国,结果大败。正当全军要溃败之际,段秀实向副将李嗣业大呼:“惮敌而奔,非勇也。免己而陷众,非仁也。军败而求免,非丈夫也。”李嗣业听到后倍感惭愧,便和段秀实收拾残兵,退还安西,减少了唐军的损失。

4.吴吴:守卫川陕抗击金兵

在北宋末期和南宋初期,西北抗金战场上活跃着一对兄弟,他们骁勇善战,打得金兵闻风丧胆,终不敢入侵四川。这两兄弟就是吴和吴。在宝鸡人心目中,吴吴有胆有谋,拼死保卫国家,是当之无愧的抗金英雄。

5.南宋爱国重臣王刚中

王刚中自幼酷爱读书,以博览强记闻名乡里,后跟随兄长王必中进高阳书院攻读,研究经史文学。青少年时代即与同乡罗巩(曾任南宋大理寺少卿)以艺文称雄一方,20岁时,他参加乡校考试,名列第一,与罗巩同选为饶州贡士。

绍兴十五年(1145),刚中又与罗巩同登进士。据说,刚中在集英殿试对策时,“不识忌讳”,淋漓慷慨地抒发自己的政治主张,对略云:“法祖宗厚风俗,愿事事以太祖太宗真宗为鉴……”高宗赵构赞赏,称他是“可谓练达故事者矣。”亲擢为进士第二名,授秦国推官。

扩展资料:

马援平定外乱镇守边关,苏则谏言君主怜惜百姓,段秀实为国效命舍身取义,吴吴兄弟守土有责抗击金兵……自古以来,西府大地上,从不缺少爱国爱民的忠臣良将,他们把个人前途与国家、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甘愿为国家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赴汤蹈火,留下了一个个正义的身影,也留下了一串串动人的故事,值得后世去纪念、去弘扬、去学习。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爱国主义历史人物故事100个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商朝的历史记录是用卜辞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最古老的文字是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甲骨文,甲骨文出现在商朝.甲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锲刻的文字,这种刻在龟甲兽骨上记录占卜的文字,又叫甲骨卜辞.所以记载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内容主要是卜辞.故选A.

  • 百家姓中李姓的来龙去脉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据史载,李姓原是颛顼帝高阳氏的直系后裔。我们知道颛顼有一个孙子叫皋陶,做了尧帝的理官。理官,专管狱讼推断,有些像当代的法官,当时盛行以官职为姓,皋陶也就以“理”为姓。商朝末年,皋陶后裔有一个叫理征的人,忠心耿耿,多次进谏纣王,当时纣王暴虐无道,沉湎酒色,诸侯和百姓都很怨恨他。纣王对理征的多次劝谏很恼

  • 与黄河有关的历史人物或黄河流域的古战场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黄河流域战争牧野古战场:在今河南省卫辉市北,商朝时是都城朝歌的近郊。商朝末年,周武王讨伐殷纣王时曾在这里誓师,一举攻入朝歌,迫使纣王自尽,结束了商朝600年的历史。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崤山古战场:在今河南省洛宁县西北。春秋争霸时期,本有联姻关系的秦晋两国,由于都想当霸主,一直明争暗斗。晋文公

  • 李氏、是从什么朝代都有了?谁能回答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李姓来源有三一、为出自嬴姓,系皋陶之后相传远古时,帝颛顼高阳氏生有儿子大业,大业生子女华,女华再生子皋陶,传说皋陶也叫咎繇,是上古东夷族首领少吴氏的曾孙,生于曲阜(今属山东省),曾继任东夷族的首领,因曲阜为偃地,所以被赐为偃姓。父系氏族社会后期,尧为部落联盟领袖,曾选拔皋陶帮助治理天下;舜继尧为部落

  • 商朝存在了多少年?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存在了554年。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也称殷商,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商的先世商族是兴起于黄河中下游

  • 商朝官制的官制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1)殷正百辟内服官中重要的是“尹”、“宰”、“卿事”和“三公”等。尹是治理的意思,在王左右,辅佐王治理国家。商代最早的一位名臣叫伊尹。伊是姓,尹是官名。伊尹出身低微,被商王汤信用,举而为相。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相”不是商代的正式官名,战国以前的“相”仅作为动词,是辅佐的意思。据此,尹是辅弼商王的大

  • 商朝时的国家“档案”是用什么文字书写的? A.甲骨文 B.金文 C.隶书 D.楷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A试题分析:我国很早就有文字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商朝的甲骨文,刻在龟甲兽骨上文字叫甲骨文,甲骨文已经具备了现在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分析题意可知,商朝的国家档案用什么文字书写,根据所学知识知道,是用甲骨文书写的,本题选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甲

  • 试述商代的官制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的官僚体系大致可以分为所谓的内廷官和外廷官,而这些官员都是中央官员。商朝施行分封制度,地方由诸侯统治,诸侯内部的官吏设置等,目前发现的甲骨文中还没有这方面的记录。【官制】内服官:(1)殷正百辟内服官中重要的是“尹”、“宰”、“卿事”和“三公”等。尹是治理的意思,在王左右,辅佐王治理国家。商代最早

  •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炎,黄,尧舜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传说中,黄帝原是黄河流域一个部落联盟的领袖,生活在大约4000多年以前。他提倡种植五谷,驯养牲畜,促使这个部落联盟逐步强大。后来,黄帝部落和西方的炎帝部落联合。打败了南方的蚩(ch!)尤部落。黄帝和炎帝两个部落联盟结合在一起,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相传,黄帝和蚩尤的战争,

  • 殷商名相傅说生平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傅说,中国古代的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和建筑学家。他作为商代宰相,辅佐殷商高宗武丁安邦治国,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武丁中兴”,留有“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的名句,被尊称为“圣人”。而这位颇具传奇色彩、奴隶出身的宰相,当年就隐居在如今的林州市的王相岩。王相岩的由来:大家每次去林州游玩,总要到王相岩转转。王相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