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及人物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及人物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508 更新时间:2024/3/6 21:43:08

卧薪尝胆--勾践纸上谈兵--赵括鸡鸣狗盗--孟尝君负荆请罪--廉颇穷图匕现--荆轲孟母三迁--孟母

春秋战国时期所发生的重要事件

1、烽火戏诸侯

严格来说,这个不算春秋时期的故事,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在城中演出以烽火向诸侯求教的闹剧。

结果,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再起烽火时,诸侯无人来援,幽王被杀,西周结束。从此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纷争的局面。

2、尊王攘夷

齐桓公在成就霸业时,曾得到管仲辅佐。此人在齐桓公继位前曾侍从齐桓公的政敌,为与齐桓公争夺王位,曾射过齐桓公一箭。

但齐桓公上台后,看重管仲的才于,不计这一箭之仇,而是拜其为相,实施改革,终于国富兵强。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周王,一些强大的诸侯趁机发动兼并战争,强迫其他各国承认其霸主地位。

管仲辅佐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旗号,使齐国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3、问鼎中原

据说楚庄王在推行霸业的过程,曾率军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扬威,并遣使问九鼎的大小轻重。鼎象征王权,庄王问鼎,表明夺权之心。

4、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5、一鸣惊人

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三家分晋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侯国。司马光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的记载就从这一事件开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将晋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韩、赵、魏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三家分晋是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它是中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确定的标志。扁鹊,原姓秦,名越人,战国时齐国渤海郡莫州(今河北任丘)人,一说为山东长清人。由於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了中国医学的先河。扁鹊青年时曾替贵族管理客馆,因而结识了名医长桑君,向他学习,被人认为是起死回生的神医,其后开始往各国行医。他首先在虢国行医,正巧遇上虢国国君的太子猝死。秦越人立刻前往并提供解决之法,他认为太子只不过是患了热气病,只要看看的下身是否温暖,听听他的耳朵是否有声响,看看他的鼻孔是否有扩张,就可以知道太子是否仍然生存。他救了虢国太子,自此他起死回生的医术就不胫而走。他后来到了齐国,遇上了齐桓公,齐桓公认为扁鹊的赫赫有名只不过纯粹是神化夸张,於是对於他十分傲慢无礼。扁鹊一见到齐桓公,就对他说他有一个小病,只要立刻服药就可以治好,齐桓公认为他只不过在吓唬他,故此没有理会。当扁鹊第二次建议要为他治病时,齐桓公也置之不理。当第三次扁鹊见到齐桓公时,齐桓公发觉自己的身体果然像扁鹊所说一样,病徵散发出面,极为严重,他这才向扁鹊请教,可是扁鹊说由於齐桓公对於他的劝告置之不理,现在已经没能救了。过了不久,齐桓公果然死了。有了病入膏肓的成语。后来扁鹊到了秦国,由於太医令李醯妒忌扁鹊的医术,於是设计害死了扁鹊。相传《难经》为扁鹊所著。管仲(?-前645年),名夷吾,字敬仲,史称管子,出生于颍上(今安徽颍上县),春秋时代的政治家,哲学家。《史记-管晏列传》、《管子》、《左传》记载他的生活传记,《论语》(宪问第十四)也有关於孔子对他的评论,北宋苏洵的《管仲传》也有一些分析。年轻时家境贫困,鲍叔牙发现管仲有才能,交为好友,经常和管仲往来,管仲常占小便宜,鲍叔牙并不引以为意,反而处处为他设想,一直都善待管仲(蔚为美谈,史称「管鲍之交」)。后来,管仲辅佐齐国公子纠,鲍叔牙辅佐其弟公子小白。前686年,齐襄公逝世,他的侄子公孙无知篡位。前685年春天,齐国大夫雍廪杀了公孙无知,公子小白即位,立为齐桓公,鲁国却支持其兄公子纠,因此齐国和鲁国之间发生战争,管仲射箭中了齐桓公的带钩,齐桓公没有死。齐国战胜,鲍叔牙向鲁庄公要求处决公子纠,并把管仲交给齐国。在鲍叔牙强烈推荐下,齐桓公不计前嫌,拜管仲为相,甚至尊为「仲父」。管仲在齐国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倡「尊王攘夷」,终于帮助齐桓公成就了霸业。晏婴(?-前500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山东高密人。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40余年。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晏婴病逝。孔丘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现存晏婴墓在山东淄博齐都镇永顺村东南约350米。晏婴头脑机敏,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子姓孔氏[1],名丘,字仲尼,鲁(今山东曲阜)人。他是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是自汉代起中华文化中的主流学说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对古代中国及朝鲜等周边国家有深远的影响,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不细说了老子(前57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有人说又称老聃。相传生活在春秋时期。老子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并认为孔子曾学于老子。在道教中,老子是一个很主要的神仙,被称为太上老君。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中国战国中期著名法家代表人物、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执政秦国19年,实行变法成绩卓著,史称商鞅变法。商鞅年少时,专研以法治国,有学识。后为魏国宰相公叔痤家臣。公叔痤死后,商鞅听说秦孝公雄才大略,选贤任能,便到秦国去。通过宦官见到了秦孝公,商鞅畅谈变法治国之策,孝公大喜。前359年任左庶长,开始变法,后升大良造。前340年,率秦赵军败魏,因功封于商,故称商君。前338年,秦孝公崩,被诬谋反,车裂而死。孙膑(?-公元前316年),其本名不传,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因其受过膑刑(剔去膝盖骨),故名孙膑。他是孙武的后人,生于中国战国时期的齐国阿鄄之间(今山东省的阳谷县阿城镇,鄄城县北一带)。战国时期曾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帮助齐国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生平吕不韦在赵国经商时,偶然结识秦国交给赵国的王室人质赢异人(秦始皇之父,后改名赢子楚,即秦庄襄王),认为奇货可居,决定帮助赢异人返回秦国,又将妻子赵氏送给赢异人,并连络秦国王室,将赢异人接返秦国。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赢稷毙,太子安国君赢柱(秦孝文王)继位三日后猝死,赢异人继位(即秦庄襄王),吕不韦为相国,被尊称为仲父。三年后秦庄襄王病卒,十三岁的赢政继位,即后来秦始皇,赢政发现母亲赵氏与吕不韦有奸情,并传出赢政为吕不韦之子,将吕不韦革职发配,后吕不韦饮鸩自杀。荆轲中国古代著名刺客。也称庆卿、荆卿、庆轲。燕国太子丹曾在秦国为人质,回国后欲报此仇,遂四处寻觅又能刺秦王嬴政者,得荆轲。荆轲为获得秦王信任,使因获罪嬴政而逃亡燕国的樊於期自刎,并取其首级。又得燕督亢处地图,内藏淬毒匕首以刺秦王。出发时,荆轲在易水旁留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千古绝唱。陪同前去的是燕国少年勇士秦舞阳/秦武阳。至秦国后,荆轲假称要为秦王解释地图而靠近秦王,直至图穷匕现,但终究未能成功。荆轲和秦舞阳双双被杀。屈原(前340年-前278年,生卒年尚有争论,约生于前353年~前335年,逝于前283年~前269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源头之一。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因当年为屈原逝世2230周年,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从秦朝到清朝完成北方统一的朝代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从秦朝到清朝统一北方的朝代勉强可以说有十个!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北方是远赵国、燕国的地盘,算是统一北方,之后大修长城抵御匈奴,修驰道,巩固了对北方的统治。西汉刘邦在楚汉争霸当中打败项羽,迫使其乌江自刎,于公元前202年登基称帝,建立西汉王朝,其后代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19年派将军卫青和霍去病北击匈

  • 面具李春秋的真实身份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面具李春秋的真实身份是跟组织失去联系的原军统特务。面具剧情介绍中李春秋表面的身份是哈尔滨市公安局法医,十几年前他是军统训练有素的特工,来哈尔滨执行暗杀任务,结果却失败了,他一直潜伏在哈尔滨,一晃过去了十几年,哈尔滨也被共产党解放,他潜伏在公安局成为一名技术高超的法医。李春秋的妻子姚兰是市医院护士长,

  • 秦始皇的一生重要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一)、秦始皇的政绩一、政治1.提高帝王尊严:赢政自以为功过『三皇』、德兼『五帝』,故兼采古代共主之尊号而合为『皇帝』,用作天子之专称。从此中国历史上之君主便称为『皇帝』,赢政则被叫做秦始皇。此外,又用一系列专门名称来显示全国最高统治者之无上权威,如皇帝自称『朕』,其命令叫『制』或『诏』,其用印则曰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推动历史进程的大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改革开放是自古以来最伟大的历史事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提高改善老百姓生活质量放在首要位置。同时也告诉我们集体只能解决你的危难,而想过上好日子得靠自己努力去奋斗。皇太极于崇德八年八月初九病逝。经过五天的激烈争斗,睿亲王多尔衮提议立皇九子福临继位,自己与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礼亲王代善等王公赞同,六龄幼

  • 秦朝有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秦王朝仅存在了十五年(公元前221年一公元前207年),但却发生了许多影响深远的重大历史事件,有的甚至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一直延续两千多年。大体来说,较有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有以下几项:1、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2、修订《秦律》,实行酷法。《秦律》是一部完备的封建法典,律

  • 著名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有几次重要的会议堪称里程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现介绍一下,分享给友友们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会议。全国各地代表共13人,他们是:上海小组的李达、李汉俊,武汉小组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小组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

  • 春秋到战国大事件的列表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时期合称东周时期;西周时期,周朝君王保持着天下宗主的威权,周王对诸侯国有较强的控制能力,禁止诸侯国之间互相攻击或兼并。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王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同时,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被称为蛮夷戎狄的民族

  • 你认为从秦朝到清朝,哪五位帝王可以排在前五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统一中华民族,实行郡县制的秦始皇大帝,开疆破土穷兵独武打败了匈奴的汉武大帝。开创了大唐盛世的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推翻暴元驱除哒哒的朱元璋大帝。有千古一帝之说的康熙大帝。这个问题只能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些是公认的,有些是主观自我的感觉。封建时代的帝王何其之多。秦始皇,这是笔者自认为最伟大的帝王,称

  • 求春秋战国历史事件年表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3.(公元前700前476年)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因鲁国史书《春秋》记载了大致相当于这一时期的历史,后人称这一时期为春秋时期。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或称春秋时代,简称春秋。其时天子衰弱,政由五伯。五伯者,齐桓、晋文、宋襄、楚庄、吴夫差也。郑庄、秦穆、越勾践皆小伯。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春

  • 春秋大事件年表?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1、平王东迁平王东迁是东周初期周王室把都城由镐京迁到洛邑的历史事件。周幽王时,废掉申后及太子宜臼,立其宠爱的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公元前771年,申后之父申侯勾结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点起烽火求援,众诸侯因以前被烽火所戏而不加理会。周幽王最后被杀于骊山,西周灭亡。其后众诸侯拥立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