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李姓家族的历史和名人有哪些

李姓家族的历史和名人有哪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698 更新时间:2024/1/17 5:49:31

一、历史:

李氏源出嬴姓,血缘先祖为东夷族首领皋陶,皋陶曾被任命为舜的大理,遂以官命族为理氏,先为理氏,后为李氏。得姓始祖为李利,李耳为十一世。

商朝时期,有周的同姓后裔,名巴人,居钟离山(今湖北长阳西北一带)。周武王灭商后,封巴人于巴(今重庆的巴南区)称巴子国。公元306年,巴人在四川建立大成国,史称成汉,这是李姓在中国所建的第一个王朝。

二、名人:

1、李冰

李冰,号称陆海,战国时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公元前256年前251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今成都一带)太守。期间,李冰治水,创建了奇功,其建堰的指导思想,就是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他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许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为著名。几千年来,该工程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奠定坚实的基础。后世为纪念李冰父子,在都江堰修有二王庙。都江堰也成为著名的风景名胜。

2、李悝

李悝,嬴姓,李氏,名悝,魏都安邑(今山西夏县)人。战国时期魏国大臣、政治改革家,法家重要代表人物。早年师从子夏,魏文侯以为相国,主持变法事宜。经济上,推行“尽地力”和“善平籴”的政策,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强产量。

国家在丰年以平价购买余粮,荒年以平价售出,以平粮价;主张同时播种多种粮食作物,以防灾荒。政治上,实行法治,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奖励有功国家的人,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强国。

3、李牧

李牧,嬴姓,李氏,名牧,战国时期赵国柏仁人,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赵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

4、李斯

李斯,李氏,名斯,字通古。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5、李信

李信,生卒年不详,字有成,槐里(今陕西咸阳兴平东)人,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将领。李信在灭燕国之战中立有大功。后领兵二十万攻打楚国,先是一路凯歌,后被楚将项燕大败。

李信年轻时强壮勇敢,是秦国少壮派中较有为的显赫人物,同时也是秦王政十分信任的年轻将领之一。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国俘虏韩王安、灭亡韩国后,秦王政派王翦率领数十万大军逼近漳水、邺城,李信则出兵太原、云中,与王翦军队共同包围赵军,并一举攻破赵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信

起源:来自于夏商王朝的千年世袭大理官世家,是中国司法鼻祖,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检察院,法院,司法部,国家监察委纪检委,公安部等联合总负责人大理官!而末代大理官理利贞,因避难,感恩李子树,于是改名李姓,改家族为李氏,李利贞就是天下李氏第一人,李姓始姓祖,第一个姓李的人,职务:大理官!!!周朝李耳是李利贞的直系后人,是天下道祖,也是李姓的第二始祖,被唐朝皇帝追尊为唐圣祖太上玄元皇帝,宋朝又加封为太上老君,当今李姓皆从李耳出!!!李氏人才辈出,无论政治,军事,经济,哲学,思想,音乐,绘画,艺术,军事,体育,还是在科学,文化,书法,文学,医药等等各个领域,李氏皆有宗师圣祖级的人物与贡献,套用网友的一句话,中国的四大姓,独属李王两姓发展最均匀,不偏科,但李氏成绩明显好于王氏,而张刘则属于严重的偏科生,比如刘姓政治领域表现抢眼,星光灿烂,而其他领域平平,而张姓政治领域相对平淡,但其他领域则是星河灿烂,专家学者圣人层出不穷,李氏表现正好是张刘二位兄弟优点的集中体现!!!名人:1-舅舅:李双林-白手起家创建医药销售公司,拥有门店百余家,是本县某医药公司的总经理,家族名人!!2-表哥:李长佰-从基层干起的某世界五百强驻中心地区总经理,手下管着大约70多家项目分公司,是一名优秀的80后,家族名人!!3-表弟:李长晟-某大型医院的负责人,主任医师,从基层干起的家族名人!!4-表妹:李长琴-某市重点中学校长,从基层干起的优秀教师,家族女强人!!还有许多呢!就不一一介绍了!!!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周朝以前不是没有李姓吗?为什么商朝还有李靖一家啊?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李靖那是神话故事,商朝的历史上并没有李靖此人,封神演义乃是明朝小说,里面大部分人物都是杜撰出来的,并没有此类人,都是作者借着武王伐纣这个历史真实事件,凭空想象的。所以,周朝之前确实没有李姓,一开始的李并不是姓李,而是姓理,这个要追溯李姓起源了,在此不多说了,只要知道商朝没有李靖此人即可。那个是小说里

  • 李姓的来源和历史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1、源出嬴姓说认为李氏源出嬴姓,血缘先祖为东夷族首领皋陶(一作咎繇,偃姓或赢姓),皋陶曾被任命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遂以官命族为理氏(“理”“李”古字相通),先为理氏,后为李氏。得姓始祖为李利,李耳为十一世。2、李树图腾说李氏因大理之官而得姓为理,后因理徵避难以木子为食而姓李。因其所食为野生李

  • 商朝和西周的开国明君各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和西周的开国明君分别是成汤和周武王姬发。商汤(约公元前1670年公元前1587年),即成汤,子姓,名履,又名天乙(殷墟甲骨文称成、唐、大乙,宗周甲骨与西周金文抄称成唐),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原是夏朝方国商国的君主,在伊尹、仲虺等人的辅助下陆续灭掉邻近的葛国(今河南宁陵

  • 商朝首都是安阳殷墟还是朝歌城呢?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由商汤灭夏建立而成,这之后商汤在亳建都,大概位置在今天的河南省东部,商朝是经历多次迁都的,到了盘庚继位之后,便将国都迁往了殷,今天的安阳,国家才逐渐的稳定下来,而我们都知道商朝晚期的都城是朝歌,纣王便是在这里自焚身亡的,那么两座古城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商在我们今天看来是个

  • 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一、改革的必要性1.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改革成为历史趋势,各个大国均在变法。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改革唯有被其他强国兼并。2.秦国相对于其他大国,偏居陕西、甘肃,沾有很多西戎习气,在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要落后于中原各国。二、改革的有利条件1.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已经进行一些改革措

  • 商朝创造的中国早期文明是以什么为代表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从历史学上来说,青铜是冶炼水平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只有能产生青铜的历史,才被称作文明。如果只会做陶器骨器石器的,是不能叫做文明的。20世纪出土了很多很多商朝的青铜器,大件包括司母戊和四羊方尊,商朝才被世界承认。李济先生对商代考古,贡献最大。夏朝至今没有出土青铜器,并未得到国际公认。青铜文明

  • 商鞅变法的背景及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秦国在春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于关东齐、楚、燕、赵、魏、韩这六个大国。其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和赋税改革,都比关东各国晚了很久。如鲁国“初税亩”是在公元前594年,秦国的“初租禾”是在公元前408年,落后186年。可是这时,秦国已使用铁制农具,社会经济发展较快,这不仅加速了

  • 饕餮纹又称面兽纹它是什么商什么代青铜器的代表纹样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青铜艺术,我国传统的造型艺术。主要指商、西周、春秋和战国时期的铜锡和铜锡铅合金铸造的器物。以饕餮为突出代表的青铜器纹饰的出现,预示着阶级分野的开始,贵族借助于想象而编造出来的“祯详”或标记,以超世间的神秘威吓的动物形象,表示出这个初生阶级对自身统治的肯定和幻想。饕餮一词见于《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

  • 兽面纹方鼎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此器为商早期兽面纹方鼎,高100厘米,口沿长62.5厘米,宽60.8厘米。1974年河南郑州张寨南街出土。直口,折沿,方唇,沿立二拱形耳,外侧有凹槽。斗形方腋,足为圆柱形,腹饰兽面纹和乳钉纹。是迄今发现的商代早期青铜器中最大的一件。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商周时期造型精美的青铜器,特别是青铜礼器,极为

  • 商周青铜器上的兽面纹又称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选D饕餮纹期人类社会,动物对人具有神奇力量,而人则是被动的。对自然的无奈、恐惧与敬畏,使得人们期盼神力的庇护,甚至把自己想象为某种猛兽,刻画兽身人首或人身兽首的形制、纹饰。用青铜器上更为狞厉怪异的纹饰“辟邪免灾”,增强自身的安全感。《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