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曾出土过哪些让人震惊的文物?

中国曾出土过哪些让人震惊的文物?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415 更新时间:2024/2/6 3:27:22

一、1988年,洛阳一处工地上,有人突然惊呼:“外星人!”众人连忙围上去观看,:“长了翅膀,还抱着信号器?从哪个星球来的?”

“让开!”工头走了过来。他拨开众人,凑上前一看,自己也呆住了。

地上摆着一个怪模怪样的金属小人,大约15厘米高。这个小人造型非奇特,有着高过头顶的大耳朵,深目高鼻,肩后竟然还长了一对翅膀,怪不得大家都说这是外星人。

小人跪坐在地,双手合抱一前方后圆筒形器,很有点现代气息。筒形器应该是一个插物架。可是插物架中到底插的是什么,无从考证,只能凭大家的想象和猜测了。

身长翅膀的羽人,最早出现于《山海经》。

《山海经》中记录了一个海外的国家“羽民国”,羽民国的人都长着长长的嘴巴,身上长着翅膀,能够飞,但是飞不远。

经过专家鉴定,青铜器羽人是汉代物。汉代也是羽人出现最多的一个朝代,除了青铜器,汉代墓室壁画中也盛行羽人形象。

这是因为汉代道教盛行,修仙文化深入人心,汉朝人对于羽化登仙格外痴迷。他们认为,如若能够成仙,必然能够进入一个神奇的仙界,不仅仅能够过着悠闲快乐的生活,还能长生不老。

魏晋时期后,随着佛教传入,飞天、飞仙等佛教形象代替了羽人。这种带着翅膀的可爱精灵,就慢慢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二、1992年,上海博物馆马馆长花了100万港币,从香港购买了14个青铜编钟。许多人质疑:“马馆长花了大价钱买的是假货。”

这套编钟从造型、花纹、铭文字体上来看,都是典型的西周器物。可是编钟上的铭文却是器物成型后,才刻录上去的。

以前,考古界普遍共识,西周因为没有出现过铁器,没有可以在青铜上刻字的更硬的金属。所以西周青铜器是应该采用铸铭的方式来刻录铭文的。

铸铭就是在模具上刻好字,然后高温将青铜融化,浇注到模具上。融化的青铜却凝固,去掉模具后,青铜器上就会显示出铭文。而这时候的铭文常常是凸形字,也叫做“阳刻文”。

因此,很多人认为马馆长买到了假货,不少人暗中议论,充满了质疑和讽刺。

正当马馆长倍感压力时,考古专家邹衡看到编钟之后,立即就认定这是山西晋南西周晋侯苏墓中被盗墓贼盗走的编钟。

因为邹衡亲自参加了晋侯苏墓的保护性挖掘。当时墓中出土了两件青铜编钟,略大些的编钟上铭文写着:“年无疆,子子孙孙”,略小些的那件则写着“永保兹钟”。

邹衡知道这一定是一套编钟的最后两件,前面不知道有多少编钟被盗出去了。

而上海博物馆的这套编钟无论风格、外形、结构,与那两件编钟都是一套,并且恰恰少了两件。

最关键的是,这套编钟中最后一个上的铭文为:“…降多福,稣其()“,恰好和山西出土的大号编钟上的“年无疆,子子孙孙”连成了一句话。

这就表明,马馆长从香港抢救回来的这套编钟就是山西晋侯苏墓中的器物。

晋侯苏编钟比大名鼎鼎的曾侯乙编钟简陋得多,音律也差。但是它的出现早了几百年,而且它具有几个非凡的特点,使得晋侯苏编钟具有非常珍贵的历史价值。

首先,这套编钟改写了铭文刻录的历史。通过它的铭文刻录方式,可以推测在距今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可能已经出现了像铁一样坚硬的工具。这个发现改变了我国的冶金史。

其次,从纪事编年上来说,晋侯苏编钟为研究西周历法提供了可贵的记录。铭文上记有7个干支历日和5个记时词语,通过这些日期和时间的记录,对以往学术界对历法的讨论进行了证实和勘误。

另外,用16只编钟刻录一篇完整的铭文也属罕见。

敲响这套失而复得的珍贵编钟,听到古人的音乐之美,也体会到考古工作者的艰辛不易。

三、1986年,河南贾湖遗址中挖出了3只细长的骨头,上面竟然有七个圆孔。专家们不敢相信,面面相觑,这是.....什么?

这是笛子还是哨子?作为笛子,它没有笛孔,也没有贴笛膜的地方。作为哨子,必要开出七个孔呢?

一位著名古乐器专家请了乐队的长笛手进行吹奏,长笛手手持细骨,轻轻一吹,便发出婉转清凉的声音,沉默了八千年的细骨带来了远古的声音。

这下再无争议,这根细骨就是一件乐器,专家们称之为“骨笛”。

距今8000年前的古人,就已经使用七个音阶了,这是改变中国音乐史的大事,怎能不让人心潮澎湃?

在这个骨笛出土前,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乌尔古墓所出土的那只笛子,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笛子类乐器。

骨笛出土后,这顶第一的桂冠就换了主人。河南贾湖骨笛才是笛子的鼻祖,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吹奏类乐器。

骨笛长度20多厘米,管径长度1.1厘米左右。经过鸟类学家鉴定,这是鹤、鹰等大型飞禽的尺骨。

在远古时代,要在这样坚硬的鹤骨上雕刻开孔,是难度相当大的事情。因此鹤骨的形态还保持原状,两边翘,中间凹陷,线条自然优美。

笛子雕刻完成后,要经过半年的烟气熏染,使外观呈现出雅致的暗红色之后,才能够取下带在身边,古人之潇洒儒雅,通过这个美轮美奂的骨笛可见一斑。

河南贾湖遗址中骨笛的出现,将中华文明史提前了5000年。在距今8000多年的远古时代,中华文明的萌芽正在悄然兴起。

四、1965年,一位专家正在清理一座楚国墓地。没想到手被一柄剑划了个大口子,血流不止。这柄2000多年前的剑还能这么锋利?

这把千年不锈的稀世名剑吸引了所有在场人员的眼光,原来这就是传说中赫赫有名的“越勾践剑”。

越王勾践一直是逆境翻盘,励志的奋斗楷模。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卧薪尝胆”就是来自于越王勾践的故事。

“吴王金戈越王剑”,是东周时期最为精美的兵器。这柄在湖北江陵发现的青铜剑,剑长55.7厘米,柄长8.4厘米,剑宽4.6厘米,剑身上布满了黑色菱形暗格花纹,靠近剑柄的剑身处有两行鸟篆铭文“越王鸠(勾)浅(践)自作用剑”。

吴越所铸的青铜剑被称为天下至宝,庄子曾经说过:“夫有干吴越之剑者,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宝之至也。”连庄子都不舍得使用这样的宝贝,可见珍贵之极。

而这柄出土的青铜剑,虽然经过2000多年的岁月磨砺。其剑锋之锐利,剑身之精美,铸剑技术之精湛,仍然让见者都为之赞叹。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后母戊鼎重达833公斤,这个巨型容器在商朝是如何铸造的?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司母戊鼎重达875公斤,采用的是陶范浇铸,铸造时需要至少一吨铜液,热热的铜液在铸造过程中很容易就把陶范冲出漏洞,所以,司母戊鼎很可能是一个试验品,因为这次的铸造并不成功,所以在这之后便不再铸造这么大型的青铜器了。在司母戊鼎的内壁发现了非人工毁坏的裂痕以及二次修补的痕迹。由于铜液没能到底,4条腿也短了

  • 惊艳出圈的《唐宫夜宴》,究竟藏了多少件“国宝”?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唐宫夜宴》是一个将中华传统文化与文艺表演相结合的节目。巧妙地将不同时代的国宝展示到众人面前。《唐宫夜宴》不仅节目出圈,其中一些来自于河南博物馆的文物让河南博物馆同样出圈,成为时下最热门的网红打卡地!河南省博物馆《唐宫夜宴》中的国宝文物分类这些国宝品类繁多,大致可分为4大类10余件:有乐器贾湖骨笛;

  • 商朝的首都是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商都毫(今河南省商丘市),后迁西毫(今河南省洛阳偃师市).后又迁殷(今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末迁朝歌(今河南省卫辉市,原汲县)。在夏商周三代长达一千八百年的历史中,这三个王朝的都城屡次迁徒。这些都城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河南、山西、山东、陕西这四个省。它们是:夏都:登封、禹州、洛阳、安阳等。商都:洛阳、郑

  • 商朝都在哪些地方设立过都城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1.亳(河南商丘北、山东曹县南,在山东境内)2.嚣(郑州西北、荥阳东北)3.相(河南濮阳北、内黄南)4.邢(河北邢台)5.庇(山东郓城北、梁山西南)6.奄(山东曲阜)7.殷(河南安阳西)东汉张衡在《西京赋》中说:“殷人屡迁,前八后五,居相圯耿,不常厥土”。所谓“前”指的是从殷的始祖契到成汤灭夏建立商

  • 有关商朝历史的直接史料主要来自于什么的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①出土文献,主要包括一些大型的墓葬里的文献与出土的甲骨文等。②传世文献。《史记》等我国的正史,还有就是先秦时期的一些著作,记载了商朝的历史。③青铜器。很多青铜器是有铭文的,根据这些铭文识别出文字,并且进行考释,也可以得出一些史料。

  • 河南永诚的历史有多久,永城有哪些好玩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永城市是河南省最东部的城市,位于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四省结合部,被称为“豫东门户”、“豫东明珠”。“永城”意为“永远之城”,隶属于河南省直管,面积2068平方公里,人口150.6万人。永城是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之地,隐王陈胜埋骨之地。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置永城县,1996年撤县设市,2011年

  • 河南芒山是怎么形成的?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芒山又名芒砀山,秦朝时设为砀郡[砀郡,中国古郡名。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灭魏国,以魏国东部置砀郡。因其境内有砀山而得名。郡治在砀县(今安徽省砀山县南)。汉高帝五年(前202年),封彭越为梁王,以砀郡置梁国,其地在今安徽北部、山东西南部与河南东北一带。国都为定陶县。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彭越谋

  • 临江还有哪些解放战争历史遗迹?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临江是老革命根据地,在解放战争中,以“四保临江”而闻名世界。目前,尚存辽东军区警备司令部遗址、县人民政府遗址和陈云同志旧居等。

  • 日食的出现,在古代文化中它代表什么,又是怎么解释这个现象?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随着地球和月亮绕着太阳走完了一年的旅程。这三个天体将会行成一个对齐轴,太阳将会被月亮的阴影所遮盖。观察者那时就能看到月亮圆盘逐渐遮盖太阳一次特别的天体现象。但是直到天文学家能够解释这种现象之前,一次日食可能是一件灾难事件。在人类文明历史中,太阳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重大意义,对人们的生活影响重大。太阳总

  • 能不能详细分析中国历朝历代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大神谈不上,我本人倒是对中国历史兴趣比较浓厚,也读了不少有关于历史的各类书籍,就自己的读书心得说说浅见,有不足之处敬请指正。中国社会的发展经历过部落氏族社会时期也就是原始社会,然后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和我们现今所处共产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在中国明代万历后和清代初期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