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隶的由来,据史书记载,《禹刑》,是夏朝的第一部奴隶制法典,其具体内容已无法考证,只有相关文献中有零星记载。而夏朝又是奴隶社会的第一个朝代,设置军队,制定刑法。奴隶主为了镇压奴隶反抗,维护自身利益,建立奴隶制国家机器,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拥有奴隶,而奴隶没有社会地位,更没有人身自由,很多战俘和破产的平民都变成奴隶。也有氏族社会的贫苦之人沦为奴隶。当时奴隶主家的内奴男性称为,臣,而女性称为,妾,奴隶们各司其职,担负着难以想象的繁重劳动。被当时的奴隶主视为会说话的工具,更别说有姓氏了。奴隶从事生产劳动所获,为奴隶主所有,奴隶主可以把奴隶随时关进监狱,施加刑罚,有些不愿意为他们作战的奴隶,最后都会被杀死。以作为警告和祭祀之用!
为什么一些人对于“夏朝是否有无”的争议这么大?
没有争议,所有的争议都是在纸面上。
我们都知道:夏始于4100年至3600年,经历了四百年左右的时间。如果想证明夏朝的存在,就必须找到确凿得证据。
以前人们认为是二里头,最早测出它开始于3900年至3500年之间。但随着考古的深入研究,上限定为了3750年,这样争议就来了。好多人认为它是商早期而不是夏,甚至他还不如郑州商城有说服力,因为他最大的硬伤就是没有城墙,更像是一个部落而不是城。有些学者毫不客气地说:“就是一个大茅草棚子”,听来有道理,在那个乱世的年代,你就不怕出来一只部落把你一把火给烧了?而且他的文化遗址属于叠加层,所谓的三百万面积其实只是不同的时间的总和而已。
到了山西陶寺大规模的发现以后,这里被称为是夏初的都城。山西陶寺4500至3900年,面积高达300万平方米,是一座完整的都城样式,他有完整的城墙和宫殿区,他有丰富的玉石文化,并且发现了青铜武器和象征王权的数种物品,所以他被认为是夏初“尧、舜”的都城,而且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但是这里曾经发生过一次灾难,这里曾经惨遭过报复性屠杀,并且推倒了城墙彻底抹掉了这座有着“最早的中国”之称的王城。谁会对这里这么痛恨呢?又有谁能有这么强大的军事实力可以灭掉这里呢?经过分析只能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禹和启”。那么他们的都城又在哪里呢?
在它的西边,人们又发现了一座空前规模的中国史前最大城市“陕西石峁古城”,他的发现当时震惊了整个考古界,用“石破天惊”来形容他。最早他的年代被定为4300年至4000年之间,经过对《山海经》的分析,很多人认为他就是传说中的昆仑虚,也就是末代黄帝族的“昆仑城”。
后来经过大量的考古研究,石峁古城的年代又被定在了4300至3780年之间,几乎贯穿了大半个夏朝。由于他的体积过于庞大,达到了425万平方米,所以人们把他联想到了“夏都”。后来,就在他的周围数百里又发现了大量的卫星城一起护卫着他,明显是一个中心都城的规模。
反对者说:由于这里军事色彩太过于浓厚,享受的东西少,更像是一座军事重镇。
之所以出现这种声音,这是因为石峁刚刚被开发不久,刚开始只开发了他的城墙和城门,并没有深入到内城和皇城台。
后来皇城台及内城的初步开发,就已经震惊的人们的视野。
一:发现了“扬子鳄甲骨”“鸵鸟蛋壳”来自于南方的物种,说明这里统治阶层受到了全国各方势力的尊敬。上面还有一个大型的水池用来养鳄鱼,上面是没有水源的,这些水必须从别的地方动用人力挑上去。
二:前几天报道,又在皇城台发现了不少于20个的“口弦琴”,说明这里的统治阶层已经到达了享受精神文明的境界。
三:这里的居民都是土豪。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里发现了大量玉器,每个都制作精美,据统计仅仅流失在国外的石峁玉器就高达4000多件,也是一种遗憾。这里的玉器丰富多样,这里并不产玉,他的玉器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这里不仅有新疆的和田玉,青海的青玉,甚至还有浙江良渚的玉石、玉器种类。说明这里曾经一度是华夏的统治中心,受到了全国的崇拜。有趣的是,大量制作精美的玉器是用来塞墙缝的,当地自古就有“藏玉于墙”传说,考古专家们也在墙缝里发现了石峁玉器!
这座史前最大规模的都城什么时候才能被开发完呢?考古专家们给出了时间表“50至100”年,我们期待有更多的证据来证明夏朝的存在,但是这有一个过程,叫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