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王盘庚迁王都到殷这个地方,主要是因为商朝内部的政治危机。盘庚的这次迁都,不仅挽救了商王朝的危局,还让商朝近300年来政局稳定,可以说盘庚迁殷是历史上一次成功挽救王朝衰败的政治事件。
五次迁都的商朝商汤在夏桀统治时期,原本只是黄河中下游的一个部落首领,商汤的部落也属于夏朝统御之国。后来因为夏桀荒淫暴虐,商汤便率兵攻打夏桀,并且在鸣条之战后成功灭夏,最后商汤建立商王朝,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先秦朝代。最初商汤将国都定在亳这个地方,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商丘。可商汤建立商朝之初,商朝内外国政就相当不太平,这种不太平一直延续了近三百年。此期间商朝国君数次迁都,但依旧没有解决商朝政局不稳的问题。
不太平的政治局面其实商朝这种不太平政局主要是由于内部王族争权,当然引发商王朝王族夺位争权的源头,还是因为商朝时期外部环境变化,导致商朝的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有了问题,社会动荡不安。要知道商朝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下游,王朝的迅速兴起让人口不断增加,同时农耕活动也在不断扩大。在这个过程中,很显然当时的人没有环保意思,再加上也没有先进的治水技术以及灌溉技术,于是黄河水患成为影响商朝经济的主要因素之一。据说曾经有次黄河水泛滥,居然把都城全淹了,可以想象平时黄河水随便发发大水,对于商朝来说,那都是灭顶之灾。
自然环境地不断恶劣,让商王朝的经济难以发展,甚至还频发部落反叛行为,成年且具有军事能力的商朝国君就成为平定内乱政局的关键人物。因此商朝的王位更替之时,子承父业的继承制度几乎就成了摆设,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成年的王弟在得到贵族们的支持后继承王位。商朝可是一夫多妻制,所以这王弟们很多都是庶出,这种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嫡庶观念不强,于是王族武力夺权事件就常常发生。
盘庚迁殷盘庚是商朝第二十位君王,他是一个非常有才干的君主,他在哥哥阳甲死后继承了商朝的王位。盘庚登基后,看到商朝内忧外患,为了扭转商朝几百年来乱政的局面,于是他也效仿先祖迁都。只不过这次盘庚选择迁都去殷,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安阳。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殷地也在黄河流域土地肥沃,适合农耕活动。但比起亳等地,殷地因为西依太行山,地势要比其他都城有优势,即便有黄河水患,也不至于国都被淹。虽然说迁都殷地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黄河水患,但对于商朝经济是有显著的效果。
且历来迁都,政治权利中心就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原本掌权的贵族们,可能就要面临一次大洗牌。盘庚的迁都也是一次政治大洗礼,让贵族们的实力减弱,没有贵族支持的王族子弟,根本不可能随时爆发武装政变夺权。
自盘庚迁殷,至纷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迁都。
自此以后,商朝的都城就固定在殷地,因此商朝也被称为殷商。而且在盘庚统治之下,商朝的经济也逐渐稳定,阶级矛盾得到大大缓解,最主要的是商朝王族政变乱局被阻止,商朝王位更替之时也不再是动荡不安。正是由于盘庚迁殷的成功历史事件,让商朝渐渐走上安定的道路,最后才会有近三百年的太平王朝。
原因有二,一是王族争权,政治局面不稳定;二是商朝的旧都亳,处于黄河水经常泛滥之地,曾经全城被淹,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迁都后,一,商朝对贵族来了一次大洗牌,新贵崛起,旧贵覆灭,受旧贵支持的王族失势无力争权;二,黄河水即便还是泛滥,但危害性减少,可以说这次迁都,挽救了商王朝的危局和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