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商朝时期的典故

商朝时期的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79 更新时间:2024/1/15 3:30:43

太甲复位

商汤死后,又经历了几任王。后来伊尹的扶持下太甲坐上了皇位,不过太甲没有遵守祖宗立的法制,即将成为一代昏君,伊尹劝说无用,便放太甲于桐宫三年,让他闭门思过,伊尹耐心的开导太甲,终于让他悔过自新,重新归朝当政。

约公元前1541年,成汤的嫡长孙太甲在商朝老臣伊尹的帮助下即位。太甲当上天子后,他不遵守祖宗立的法制,他骄横、不问民间疾苦、贪图享乐,对臣民十分残暴。伊尹多次规劝他,让他勤政爱民,可是他并不听伊尹的劝告,依然我行我素。

太甲三年,伊尹将太甲关在王都郊外的桐宫,让他闭门思过,而伊尹自己则摄政当国,代天子职权。

太甲住在桐宫,见祖父身为开国君王,坟墓却十分简陋,又从守墓老人那里了解到祖父的许多艰苦创业,仁厚省俭的旧事,对照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确实不像话,便暗暗内疚,决心痛改前非,开始在桐宫关心孤老,遵守法制,与人为善。

三年后,伊尹见太甲真心悔过,十分高兴,便带领文武大臣,携带王服,冠冕,迎接他回到亳都,还政於他。

从此,太甲以自己过去的失足为鉴,早朝晏罢,勤政爱民。遵守汤制定的法律,将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商朝也逐渐繁荣起来,伊尹见太甲成为明君,更加高兴,特地写了一篇《太甲训》的文章来赞扬他,称他为太宗。

盘庚迁殷

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音bó,今河南商丘)。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同时在统治者之间,对王位的争夺也十分激烈,有的人说应当父死子继,有的人说应当兄终弟及。叔侄之间、兄弟之间为争夺王位,常常展开你死我活的斗争。他们为私利把国家搞得混乱不堪。就不得考虑迁都的问题。

商王死后,王位就由弟弟继承,一直到没有弟弟为止,然后才会传给儿子,至于是传给最大王子的儿子,还是传给最小王子的儿子,则没有定制。商朝统治者实行的是多妻制,一个商王如果不是短命,就会有许多儿子,这样,子侄之间就会引起争夺王位的斗争。

仲丁以后,废嫡而立诸弟子,诸弟子或争相代立,造成了殷有九世之乱的混乱局面。诸侯、方国趁着商王朝内部的混乱之机,迅速发展起来,与商王室分庭抗礼。身为奴隶主的王公贵族整天只顾吃喝玩乐,忙于争夺权力,完全不理国家大事,不顾奴隶的死活。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奴隶,纷纷起来反抗,社会动荡不安。商朝内忧外患,危机四伏。阳甲死,弟盘庚立。盘庚是一位能干的君主,他深知商朝正处于一个非常危险的时期,如果再不进行改革,抑制奢侈恶习,势必走向衰亡。经过长期思考,盘庚决定迁到殷这个地方。殷处于黄河之北,洹水之滨,从政治上来说,离旧都比较远,能够削弱王公贵族的旧势力,缓和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摆脱争夺王位的混乱局面;从经济上来说,避开水涝较多的泗水流域,更有利于发展农牧业;从战略上来说,可以更好地防御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各方国的侵扰,同时控制四方诸侯。但是,当盘庚提出迁都到殷之时,遭到了大多数王公贵族的公然反对,一部分有势力的贵族甚至煽动奴隶起来闹事。

盘庚带着王公、贵族、百姓和奴隶,渡过黄河,搬迁到殷。在那里,盘庚开始大力整顿商朝政治。茅草盖屋,减轻剥削,反对营造宫室,严惩贵族奢侈腐化。使衰落的商朝出现了复兴的局面,盘庚因此被称为中兴贤王。在此后的200多年里,商朝一直没有再迁都,所以商朝又称作殷商,或者殷朝,但本名仍称为商。

盘庚对新的领土采用直接封给征伐的大将的方式,象雀就被封为"雀侯",或封当地臣服的氏族方国首领为侯伯,象犬侯、祝伯等。甲骨文中被封的侯有五十余个,伯有近四十个。此外,臣服于商的氏族方国,对王朝不仅有贡纳义务,还经常奉命征伐,象仓侯虎曾奉王命伐免方,侯告也奉王命伐夷方等。

武丁中兴

武丁在位期间,不断向南面的虎方、东面的夷方北面的鬼方(既匈奴)以及羌方周族等进行大规模征伐。其中对对方作战动员的兵力,有时三千,有时甚至达五千;对鬼方用兵三年才攻克。据殷墟卜辞记载,武丁的配偶妇好还亲自率兵征伐羌方。作为武丁的妃子,妇好并没有呆在豪华王宫里,享受锦衣玉食,而是经常率兵东征西讨、南征北战。武丁向四方连年用兵征服了周围的许多小方国。这些征伐战争,为王朝形成"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的广大疆域,奠定了基础。同时武丁征伐成功后,也任用方国的首领为将,比如武丁早年征伐西北的国,征伐成功后,清除叛商势力,任命国首领为将领,国也成为商王朝西北的重要支柱。

面对环伺四周的强敌,武丁不畏艰险,迎难而上,以硬碰硬,以强对强,四处征伐中建立了伟业。最大的对手来自北方,这应该是冷兵器时代,吾华夏亘古不变之铁律了。当时,商王畿北的土方和西北的工口方,最为强劲,对商的威胁也最大,多次侵入商王畿。武丁之四方征伐,极大地拓展了商的疆域,北到河套、南达江淮、西抵周境,东至山东半岛东北部,都在他的战车之下。这在当时,绝对是一个疆域广大的世界强国了,说是仅有的两三个超级帝国之一也不为过。

武丁大征服,自然离不开能征惯战的将领。其实,武丁本人就是一个出色的统帅,常亲自带兵作战。他手下将星璀璨,主要是禽、望乘,还有雀、亘等等。

武丁在位59年开创的盛世,国家持续强盛,民众安居乐业,对外的征伐不大,西戎的一次也是大胜而归。粗算一下,武丁至祖甲,大约百年,应该是商代最黄金岁月,文治武功都达至巅峰,完全可以称得上华夏有史记载的第一个大盛世。在武丁统治时期,在丞相傅说的辅佐下,对内大治,对外征伐。随着国力的日益强盛,商王朝开始不断地对外用兵。从武丁时期的甲骨文中可以发现,武丁时期,曾经对于四方用兵,武丁时期征伐的部落有西北向的土方、鬼方、羌方,江淮流域的虎方等。商人后裔在追述武丁的事迹时,也说武丁曾经奋起武威,攻伐荆楚。可见,在武丁时期,商王朝的势力已经达到了长江以南的地区。商通过几十年的文治武功,结果使大商国家大治,经济发展,百姓生活安定,四方诸侯宾服,出现了繁盛的局面。武丁在位一共59年,死后被尊为高宗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商朝有什么史实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竹书纪年---殷纪殷纪则颠覆了正史记载的历史第一位贤相伊尹的形象。伊尹流放太甲而称王,结果被太甲潜逃回来杀害。幼主被大臣流放欺压,这似乎更符合历史的真相。当然,究竟如何,还要加以考究。

  • 求几本介绍商周以前历史的书?尽量脱离神话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竹书纪年》,亦称《汲冢纪年》、《汲冢古文》或《汲冢书》。由于该书原无名题,原书为竹简,也称《竹书》,所记史事属于编年体,称为《纪年》,一般就称《竹书纪年》。《竹书纪年》是一部于西晋太康二年(281年)被盗墓者不准所发现的古代史书,是一本编年体的史书。由于它当时被埋藏于魏安厘王(一说应为魏襄王)的墓

  • 商朝,西周的著作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①商代:《商书》、《诗经》之《商颂》。《周易》商代末年周初,周文王著。②周代:《周书》、《牧誓》《吕刑》、《周礼》、《周南》《召南》、《诗经》之《周颂》西周初年、《周语》。

  • 有没有描写夏商周具体历史的书籍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王玉哲《中华远古史》胡厚宣等《殷商史》,杨宽《西周史》,朱顺龙等《战国史》,以上几部代表目前中国关于那几段历史的最高成就。

  • 你了解殷商文化吗?你对河南安阳的历史有多少了解,是从哪里得知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关于殷商文化的知识,书本上、网络上有很多可查,这里不多赘述。作为安阳人,我可以补充些见闻。安阳市目前行政区划隶属河南,历史上也属河北,两省现在界河是漳河(从古代汉语字面上看,河南河北的“河”应指黄河,黄河历史上多次改道),漳河发源于太行山,历史上曾经水量很大,河运及两岸经济十分繁荣,举些例子:河南岸

  • 盘庚迁殷的原因,商朝全面发展的新时期是怎么出现的?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①那时的国家经常为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所逼迫,四处迁徙,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这也是商朝多次迁@都的原因之一。②连绵不断的政@治动@乱,大大削弱了商王朝的统治,“九世之乱”后,出现了“诸侯莫朝”的局面,商王朝陷于内外交@困的危机之中。盘庚当政后,为了扭转动2乱局面,于公元前1300年,不顾旧贵族的反对

  • 商朝多少年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商的年代无定说,中华民国初年史学家董作宾依历法推算,商朝立国的时间应为约前1555年至前1046年。夏商周断代工程认为商朝取代夏朝的时间为约前1600年,前1046年1月20日被周武王所灭。商朝又称殷、殷商约前1600年前1046年),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朝代,为山东的东夷人建立。这标志着中

  • 商朝一共统治了多少年的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大约554年。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末代君主帝辛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夏

  • 商朝有多少年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是继夏朝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国家政权。商朝存在于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共历三十一代王。从商汤建国致商纣自焚,商朝一共经历近600年的历史。史记记载是600年。商朝是历史上肯定有的。也得到了中外学者的肯定,也得到了相当多的考古论证。比如甲骨文等。至时时间吗,

  • 商代历史被称为“信史”,主要是因为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答案D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阐释能力。商代历史被称为“信史”,传说可信可不信,不可以证明;西汉武帝时距商代历史久远,《史记》中有的记载可以印证,也可能不真;《尚书》是关于夏商周时代一些历史文献和传说资料的汇编,也不太可信。当时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具备汉字“六书”的造字规律,出土数量多,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