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俗话说“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哪些与其相关的历史典故?

俗话说“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哪些与其相关的历史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070 更新时间:2024/3/27 9:20:50

“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这句话经会在说书先生那里听到,甚至在我们经常听到的相声里,郭德纲先生也经常会说起这几个字。这几个字每次随口而出,总会让人有一种威风八面的感觉。还记得在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面,教书先生张口来了一句:左青龙,右白虎,老牛在腰间。说出来虽然让人不明其意,总觉得很有派头。那么,这句话究竟有深意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其实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又称四象四灵,原来出自于《山海经》里面的故事。后来变成道教中的四大护法天神。在山海经之前,属于四种星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则分别代表了镇守东南西北四方二十八星宿,按照阴阳五行五色的说法,就有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的说法。

古代天知识全靠能人积累。那个时候没有天文望远镜,于是古人便建造了观星台。每每夜观天象,根据斗转星移的轨迹做好记录,而且古人还把星象运用在预知天灾人祸、分辨吉凶祸福上面。到了商朝时期,国师在根据以往的经验,将夜观天象的天空分为四个部分,并且用“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划分为“四象”,分别代表东、西、南、北。于是,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也各代表了四方的二十八星宿。

二十八星宿并不是二十八颗星星,事实上二十八星宿共有164颗星星,究竟如何分辨呢?下面来讲解一下。

左青龙左为东方。青龙作为东方的七宿分别为:角宿、亢宿、氐宿、房宿、心宿、尾宿、箕宿。而这青龙七宿共有二十八颗星星组成。原来这七宿二十八颗星星分布的形状像极了龙形,所以便以“青龙”为它们命名,而且,每个星宿的名字分别是由龙的身体部位形成:

角宿:角便是龙的角,由两颗星组成;

亢宿:亢便是龙的颈部,由四颗星组成;

氐宿:氐便是龙的颈根部位,由四颗星组成;

房宿:房便是膀,是胁,由四颗星组成;

心宿:心便是心脏,由三颗星组成;

尾宿:尾便是龙尾,由四颗星组成;

箕宿:箕便是尾尖,由七颗星组成。

右白虎“右”代表西方。白虎:四灵之一,也是星宿的代表。在二十八星宿之中,它位于西方七宿:奎宿、娄宿、胃宿、昴宿、毕宿、觜宿、参宿。这西方白虎七宿分别有四十三颗星宿形成。

奎宿:由十五颗星组成;

娄宿:由三颗星组成;

胃宿:由三颗星组成;

昴宿:由七颗星组成;

毕宿:由七颗星组成;

觜宿:由三颗星组成;

参宿:由十颗星组成。

白虎的“白”,是因为西方在五行中属金,色是白的,所以称为“白虎”。

南朱雀代表南方的朱雀,是南方七宿的总称,分别为:井宿、鬼宿、柳宿、星宿、张宿、翼宿、轸宿。这七宿分别由六十二颗星星组成。

井宿:由八颗星组成;

鬼宿:由五颗星组成;

柳宿:由八颗星组成;

星宿:由七颗星组成;

张宿:由六颗星组成;

翼宿:由二十三颗星组成;

轸宿:由五颗星组成。

因为南方在五行中属“火”,火为红色。所以称为“朱雀”。

北玄武玄武:和其他三灵一样,玄武作为二十八星宿之一,代表了北方的七宿,分别是:斗宿、牛宿、女宿、虚宿、危宿、室宿、壁宿。共有三十一颗星星组成。

斗宿:由七颗星组成;

牛宿:由六颗星组成;

女宿:由四颗星组成;

虚宿:由两颗星组成;

危宿:由三颗星组成;

室宿:由九颗星组成;

壁宿:由两颗星组成。

历史典故跟此话相关的历史典故多见于古代的军事战争。曾经在战国时期,秦国有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白起。他在行军布阵之时就开始运用“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这种玄妙的战术,歼灭对方赵军40万,一时间被称为“杀神”。而白起所用的布阵方略便是“四象布阵”,又被后人称为“杀阵”,由此也可见“四象”在军事布阵中的重要作用。

而在唐朝,世民曾发动“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便是皇城的北门。古代皇城南北分明,坐北朝南。南面是朝廷商议重大事情的所在,而北面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李世民搞政变,也是抓住了居住的所在,把局势给控制住了。

在风水学里,这四象更有其广泛的应用。

《阳宅十书》中说道: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汗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此为最贵之地。

因为中国古建筑一般的布局都是坐北朝南,对四周的形式常有一名词代表:四兽。这里的四兽边说的是四种神兽。例如住户的左边称为“青龙”,右边称为“白虎”,前面便是“朱雀”,而后面便是“玄武”,所以玄武门指的便是北门。居住在风水学上多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气场。

在道教中,将这四位神兽又有了新的命名。

两汉时期,道教将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四大神兽称为“四灵神君”。也分别有了新的称号:青龙孟章神君、白虎监兵神君、朱雀陵光神君、玄武执名神君。在道教中四位神君、大展神威、在《西游记》中,我们也稍有领略。

可见,“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是古人根据夜观星辰,下览地理,四时推移,万物生长创造出来的规律。在天象,八卦,军事,风水等方面各有应用。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中国的文化确实博大精深。而我辈需要做的便是学习和传承,各位认同吗?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商朝迁都几次?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音bó,今河南商丘)。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就不得不搬家。从商汤开始传了二十个王,王位传到盘庚手里。盘庚是个能干的君主。他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

  • 夏商周大概经历了多少年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约前2070开始,周朝前256年结束,经历了大约1800年。1、夏朝夏朝(约前2070~前1600)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

  • 中国古代四大暴君夏桀、商纣王、秦始皇、隋炀帝都有哪些贡献?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夏桀,纣辛,赢政,扬广古代四大暴君。治国手腕过于铁血强势最后亡国,称之暴君是被继任者黑的因素多些,任何事情多有正反两个方面,这些所谓暴君对中国疆开避是作出巨大贡献的。夏桀历史太过于遥远,过于模煳,史记了了,但透过一丝蛛丝码迹也能探得一鳞半爪。夏统治中心在黄河流域。竹书纪年》记载桀征伐岷山氏,岷山氏学

  • 关于商朝时期殉葬的资料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是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奴隶主对奴隶既可以买卖,也可以随意杀死;奴隶主死后还要由奴隶殉葬。商朝人祭、殉葬的是奴隶社会中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的人身占有的一种具体体现。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最大特点就是奴隶主不紧占有生产资料,还直接占有奴隶本身,包括他

  • 下列古代文物哪些反映了商朝时期的历史①妇好墓出土的玉凤 ②二里头遗址出土...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D①妇好商王武丁之妻,④三星对文化是商朝时期巴蜀文化的代表,故D正确。②二里头遗址相当于夏朝时期,③虢国为春秋时期的诸侯国,所以不符合题意。那时还是奴隶社会,奴隶是会陪葬的,然后就是青铜器和陶器,其他东西应该不多,陪葬品是从汉代开始多的,以前普通贵族陪葬品还是蛮少的!

  • 目前中国商朝文物流失海外情况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文物流失海外的数量究竟有多少?这恐怕是一个谁也无法准确回答的问题。但可以确定的是,那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大得足以让国人心惊肉跳,大得足以让世人瞠目结舌。更值得国人关注的是,在这些巨大的数字中,属于历史上数次被侵略者掠夺的夏朝青铜器是我国青铜历史上的快速发展时期,偃师二里头遗址青铜铸造作坊面积超

  • 商朝的青铜器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书上有,青铜器在商没有大量用于农业,但并不绝对,少量青铜器也会用与农业~其次,商的青铜器主要是用于祭祀,主要是王宫贵族才会用~到春秋战国时,有楚王问鼎的故事,实际上是对周天子地位的挑战,也说明青铜器的“鼎”是权力象征。~~~给我分哦~~~~商代早期青铜器具有独特的造型。鼎、鬲等食器三足。必有一足

  • 商朝最大的青铜器具是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有许许多多精美奇特的器物,其中最大的青铜器应该是司母戊鼎(现在史学界、考古界好像称之为后母戊鼎)。B试题分析: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四羊方尊和司母戊鼎,商朝也称殷朝。殷墟是中国商代后期都城遗址,位于中国

  • 商朝存在多少年?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的时间BC1600---BC1046约从公元前17世纪到约公元前11世纪。商代是继夏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世袭制王朝时代。自太乙(汤)至帝辛(纣),共十七世、三十一王,前后经历了将近六百年。

  • 材料一史记反映了商朝哪些历史信息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无材料,商朝重要的历史主要有:1、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2、商朝的历法开始完备。把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3、商朝开国王为汤,最后一代王为纣,他施炮烙之刑、酒池肉林等;4、灭掉商朝的重要战役,牧野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