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东北出过几个皇帝?其中最有名的是谁?

古代东北出过几个皇帝?其中最有名的是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07 更新时间:2024/2/25 20:44:30

东北出身的皇帝,都是女真人!其中努尔哈赤相对负有盛名。

完颜.阿骨打:宋辽时期,东北地区的女真,受辽的控制。1115年,女真杰出的首领完颜.阿骨打,起兵抗辽,在会宁(今黑龙江省阿城)称帝,国号金,他就是金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明朝后期,女真的杰出首领。他利用明朝加封的“龙虎将军”条件,统一了东北女真各部,又灭掉了最后一个有抗争能力的“叶赫那拉氏”部落。1616年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定都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后金起兵攻打明朝,夺取明朝辽东七十余城,迁都沈阳,改称盛京。努尔哈赤,满清王朝开山鼻祖,奠基人。后被追封为清太祖。

爱新觉罗.皇太极:努尔哈赤之子,继承汗位。继续攻打明朝,改女真族名为满洲,有意抹掉女真人曾臣服明朝的历史。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皇帝,改国号为“清”,以“青”与“水”的意念,灭掉“日”与“月”组合的明。皇太极就是清太宗。(图片③)

爱新觉罗.福临:1644年,清军入关,福临就是“顺治帝”。

为什么东北历史像一个谜?穿成线的东北历史应该是什么样的?

我是旅行者说文史,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长期以来,我们一般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称之为东北,其实,辽、吉、黑三省、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及河北省的秦皇岛市、承德市共同组成了约150万平方公里的东北地区。

我们通过东北地区的地图可以看出来,东北地区的地理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那就是相对隔绝。东北地区的北边,西自贝加尔湖,东到鄂霍次克海,大兴安岭绵旦其间,成为东北北边的天然屏障;东北地区的南边,燕山山脉逶迤西南,把入关的通道挤到了辽西的狭长地带。白山黑水阻断了它向东部发展的可能,南部的大海更使东北人望洋兴叹,而向西则是今天蒙古国境内的千里戈壁滩。

如果把东北地区的历史串成线,我们就会惊奇的发现,他们无时无刻不在与中原文化进行交融。

箕子朝鲜→卫满朝鲜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与商朝大军决战于牧野(今河南汲县),商军临阵倒戈,纣王于鹿台身被珠宝玉器自焚,商王朝灭亡。周武王曾向商纣王的叔父箕子询问殷商灭亡的原因,箕子为了躲避周武王,率领族群远离中原,来到了鸭绿江两岸。周武王见箕子不愿意留在中原帮助他,只好就将鸭绿江两岸水草丰美,但自己也无暇管理的土地,顺水推舟的分封给了箕子,这就是历史上的箕子朝鲜。

箕子朝鲜存在的历史竟然比周王朝还长久,汉朝建立以后,燕王卢绾背叛汉朝,率众逃亡匈奴,卫满就在其中。卫满途中率领1000多名部属,就来到了箕子朝鲜,并受到了箕子朝鲜最后一个君主箕准的礼遇,得到了箕子朝鲜西部数百公里的土地。

公元前194年,羽翼已丰的卫满声称西汉大军前来征讨,以守护君王为名,回到了箕准的身边,随之发动了政变,一举攻占了王都,自立为王,国号仍为“朝鲜”,史称卫满朝鲜。

东胡→东桓、鲜卑在西汉初期,在老哈河、西拉木伦河流域生活着一群东胡人。当中国北部的匈奴部落的冒顿单于弑父自立后,东胡王以长辈自居,屡次向冒顿单于索要名马、美女及土地,忍无可忍的冒顿单于率匈奴骑兵突袭了东胡部落,东胡王被斩杀,脑袋还被冒顿单于做成了尿壶。

失败的东胡人兵分两支退走:退居到乌桓山(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一带)的称为“乌桓”,后被曹操消灭;一支退居到了鲜卑山(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一带)的称为“鲜卑”,成为了契丹人和蒙古人的祖先。

→渤海国在中国东北白山(长白山)黑水(黑龙江)之间也活动着一个原始部落,这就是后来女真人的祖先人。它在先秦的时候叫肃慎,意思是东部人;汉魏之际又称为挹娄,意思是深山穴居人;到了隋唐之际,才称为人。

一部分人最终从森林走向了平原,从野蛮走向了文明,进入了东北南部平原,他们就是粟末。

唐高宗的时候,名将李绩率兵灭掉了高句丽,作为高句丽的臣民,粟末被迁居到了营州(今辽宁朝阳市)。到了武则天的时候,粟末首领大祚荣迅速领兵从营州来到了松花江上游,今吉林敦化县附近自立为主,并派出使臣向唐朝表示归顺。唐王朝考虑到对东北的苦寒之地也不方便直接管理,唐玄宗只好下诏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主。于是,一个叫渤海的国家在白山黑水之间存活了200余年,直到契丹人的崛起。

契丹→大辽契丹是东胡后裔鲜卑的一支。东晋的时候,鲜卑慕容氏把鲜卑莫那部落,整个部落一分为三,其中一支就是后来建立了北周的宇文鲜卑,另外两支契丹和库莫奚一同逃到了松漠之间。到了北魏的时候,鲜卑拓跋氏出兵西拉木伦河,又将库莫奚和契丹强行肢解,库莫奚被安置到了松漠西部,而契丹被安置到了松漠东部。

唐朝被朱温灭掉以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时代,契丹人阿保机趁中原大乱之际,于后梁末帝贞明二年(公元916)称帝,定国号为契丹。契丹人把自己的国家称为“铁国”;把自己的部落称为“铁族”;把自己的军队称为“铁骑”。从此,铁游千里,所向披靡,名声大振。

阿保机接着宣布将自己的氏族改称为“耶律氏”,将与自己氏族通婚的氏族改称为“萧氏”,这也是大多数契丹皇后姓萧的原因。阿保机集中兵力征服了契丹以北的乌古、党项诸部,然后大举西征,征服了包括黠戛斯在内的西部诸部;接着阿保机调转兵力,全力东进,灭掉了人建立的渤海国,改渤海国为东丹国,册封太子耶律倍为东丹王。

到了耶律德光的时候,契丹人更是跃马中原,大举南侵,灭了后晋,攻进了开封城,在后晋的宫殿里,耶律德光宣告建立大辽,以汉皇的礼仪接受了百官朝贺,表示自己才是全中国的皇帝。

女真-大金在粟末走出森林,创造文明的时候,还有一部分人仍然占据着白山黑水,过着狩猎捕鱼的生活,他们就是黑水。

大山外面的世界虽然充满了竞争和杀戮,但是大山外面的世界也更精彩,黑水人能甘心永远蜗居在白山黑水之间吗?不会!出于对自己同族群所建立渤海国的羡慕,那个在北部丛林和江边摸索和挣扎的黑水把自己的部落改为了“女真”,就是汉语“东方之鹰”的意思,意欲走出森林,走向强大。

契丹人绝对不允许人死灭复燃,就把实力较强的女真人编入辽籍,迁居到辽阳府以南,与汉、契丹杂居,这部分人被称为“熟女真”;而仍生活在松花江、黑龙江流域的女真人则被称为“生女真”。

正是这群还未完全开化的“生女真”,经过长时间的蛰伏,在辽朝末年,在完颜阿骨打的率领下,一步一步的走向了掠夺和扩张,并先后灭掉了契丹和北宋,建立了当时最强的王朝大金。

蒙古-大元蒙古人和契丹人同祖同源,往远说他们都是东胡人的后裔,往近处说他们都是鲜卑人的后裔。鲜卑部落被肢解以后,生活在潢水和老哈河流域一带的是契丹人;而生活在兴安岭以西(今呼伦贝尔地区)的是室韦人。室韦译成汉语就是森林的意思,显然,室韦人与契丹人不同的是,森林伴随了他们整个发展时期。而要有所发展,室韦就必须像当初生存于森林的人一样,走出森林,走向草原(平原)。

室韦人走向草原以后,视野宽阔了,随之也被卷入了一个又一个战争的漩涡,被迫接受一个又一个草原帝国的号令,先后成为了突厥、回纥、黠戛斯、契丹人和女真人的臣属。

接下我们就都知道了,随着草原雄鹰铁木真的出现,蒙古人不仅统一了蒙古诸部,还灭了统治蒙古人的宗主金国,并将战火烧向了全世界,灭了西夏、南宋和欧洲诸国,最终在其孙忽必烈时期,建立了大一统帝国大元。

女真-大清明洪武元年,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占了大都,元顺帝退居草原,从此蒙古社会进入了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随着朱元璋的不断北伐,特别是捕鱼海一战以后,蒙古社会的局势变得极其混乱,再也没有能力跟中原王朝抗衡。

当初被蒙古灭掉的大金,皇族几乎被消贻殆尽,被打散的女真人又一次辗转返回到了白山黑水之间,名副其实的被打回到了姥姥家了。蒙古人先后在女真人祖地设置五万户府、东征元帅府,严密地监视着女真人的一举一动。到了明朝,又在女真人祖地分为海西、建州、东海三大部落分化管理。

随着朝朝对东北地区的失控,再加上游牧于蒙古草原上的北元政府逐渐走向没落,建州女真在努尔哈赤的经营下逐渐崛起,并统一了女真各部。随着漠南蒙古林丹汗的失败,蒙古诸中先后归顺了女真,女真人终于有了和明朝对抗的实力。终于,在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开始了276年的满清历史。

结语通过上面的介绍,如果要想将东北的历史串成线,那么就是朝鲜→东胡→渤海→契丹→女真→蒙古→满清,当然,战国时期的燕国也曾在东北地区开疆扩土,乌桓和柔然也曾在这里昙花一现,南北朝时期慕容诸燕也曾在这里建国,这些短命或者地域面积不太大的王朝或者割据政权就不再一一介绍了!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商朝历史:都城变迁 商朝首都在哪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方国商国君主商汤率方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以“商”为国号,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常识历史篇。

  • 历史上,为何要闯关东?东北不是很冷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正因为东北冷人烟稀少,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古时候驯养家禽家畜不多,肉食来源少。人们为了吃肉穿毛皮,才不得已闯关东去打猎…

  • 有关商朝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的时间约从公元前17世纪到约公元前11世纪。商代是继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世袭制王朝时代。自太乙(汤)至帝辛(纣),共十七世、三十一王,前后经历了将近六百年。商朝帝王谱商朝建立盘庚迁殷商朝统治统治机构神职官吏地方管理商朝发展农业发展手工业发展商业发展商朝文明甲骨文天文历法商代乐器商朝衰亡商代奴隶

  • 商朝历史的演变过程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亳(bó)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所以商朝又称为“殷”或“殷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左右。末代君主帝辛(纣王)派部下向东征讨莱夷,攻打南方九苗,将商的势力延

  • 商朝,西周的著作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诗经》《尚书》《周易》《尚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原称《书》,到汉代改称《尚书》,意为上代之书。这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西汉初存28篇,因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称《今

  • 考古成果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什么作用,可以结合哪些“历史文献资料”来了解商朝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对中华民族五年年文明的延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西方各个国家并不承认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直到在20世纪初发现甲骨文才把中国的历史延续到3000年以前,最近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就是找回失落的中华历史年表的一个浩大的工程,但由于缺乏文字记载资料,现在还是属于悬而未决的。即使提出了一些理论也是比较牵强的,这就是

  • 有关商纣王的历史文献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你只有看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因为商朝时期大多是甲骨文或者青铜铭文。而周武王又不会吧纣王的事迹可在青铜器上留下来。所以这方面的历史文献多数是靠一些传说或古文中推敲出来的。这个问题基本上很难。首先纣王的时代只留下一些占卜资料甲骨文。周朝的文献都是诋毁纣王歌颂武王伐纣的,再往后的朝代想给他平反也没资料了。

  • 芒砀山的历史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传说:秦朝末年,刘邦被县令指派押送一批民夫到骊山为秦始皇修造陵墓。行至商丘永城芒砀山时,人已逃走大半。刘邦只管趁月色赶路,当走到芒砀山前荒草野径之中,突遇白色大蛇拦路而卧,众人惊恐不安。刘邦拔剑上前,将蛇斩作两段。白蛇被斩后,血流满地,随后在斩蛇处长出一片红草来(至今历两千余年此处红草仍颜色不改)。

  • 河南有哪些经典历史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十七、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当楚国正在遭到秦国欺负的时候,北方的赵国倒在发奋图强。赵国的国君武灵王,眼光远,胆子大,想方设法要把国家改革一番。有一天,赵武灵王对他的臣子楼缓说:“咱们东边有齐国、中山(古国名),北边有燕国、东胡,西边有秦国、韩国和楼烦(古部落名)。我们要不发奋图强,随时会被人家灭了。要发奋

  • 你能简单介绍一下永城的历史吗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永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群聚居,周为犬丘,秦置芒、郎、犬丘三县,明帝改犬丘为太丘。晋为县,永城原名马甫城,据市志记载,隋大业四、五年间,淮河、汴河流域连遭大水,多数城池被水淹没。六年三月,隋炀帝乘龙舟顺汴河南下,一路上只看见马甫城安然无损,隋炀帝随口说到:“五年水灾毁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