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甲骨文出现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甲骨文出现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417 更新时间:2024/3/26 12:46:09

甲骨文的出现,使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推到商。由于甲骨文已经是成熟的文字,可以猜想在更早的时期中国就有文字了,只是目前还未有发现夏文字。与甲骨文同时代的字体还有金文,主要见于钟、鼎等礼器上。甲骨文之后,便进入列国时代的文字篆文。有大篆,小篆,鸟篆等字体。而后早在战国晚期到西汉早期又出现了隶书。我们目前的字体,大都是由隶书演化而来的。

甲骨文的用途有哪些

1证实、还原历史。王国维曾利用甲骨文的实物资料证实了司马迁《史记殷本纪》中对商朝的记载。2.了解汉字的发展。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甲骨文的发现,促进了各国学者对中国上古史和古文字学等领域的深入研究,并开创了一门崭新的学科“甲骨学”。

甲骨文对商朝历史有什么作用

起到了记录人们行为习俗生活的作用

商甲骨文,是商代(公元前1400)的文字。这些文字因为刻在兽骨或龟甲上,故名甲骨文。文字是以契刀刻划的,故又名契文契刻。文字的内容,除极少数属於记事外,大部分是属于当时王公问卜的记载,故又称卜辞或占卜文字。此外,因甲骨文字出土的地方在河南省安阳县(原是殷代故都),所以又称为殷墟文字。严格地讲,只有到了甲骨文,才称得上是书法。因为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章法。而此前的图画符号并不全有这三种要素。甲骨文的最早发现时间应该是在清末光绪二十五年以前。在河南省安阳县小屯村的洹河南岸田庄。村人于耕种时,在土层中掘出一些龟甲兽骨碎片,其中大部刻有深奥难辨的文句。当时,村人当作龙骨转售给药店为药村。直至光绪二十五年(1899),被考古学家王懿荣发现,肯定了它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轰动了学术界。复经刘鹗、孙诒让、罗振玉、王国维、叶玉森诸家的先后搜集考究,其中罗振玉更是瘁尽全力以为提倡,始奠定了“甲骨学”的地位。甲骨学的著述,最早见于刘鹗的《铁云藏龟》,清光绪二十九年(1902)出版,续有孙诒让的《契文举例》、罗振玉的《商卜文字考》、《殷墟书契考释》、《待问编》。商承祚的《殷墟文字类纂》、王国维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王襄的《室殷契类纂》、叶玉森的《殷契钩沉》、《说契》、《研契谭枝》、朱芳圃的《甲骨文字编》、孙海波的《甲骨文编》、董作宾的《甲骨文断代研究例》、《甲骨文字集释》、金恒祥的《续甲骨文编》、严一萍的《殷商编》、《甲骨文断代研究新例》、绕宗颐的《甲骨文续编》、《殷墟文字甲乙编》。还有欧美传教士及日本学者等,亦先后于1928年中央研究院继续发掘时,在我国搜购甲骨甚丰,并多有专著发表。近三十年来,对甲骨学最有贡献的,当推董作宾先生。董氏曾亲自参与发掘甲骨出土工作,他据殷代卜辞,将过去甲骨学的研究阶段,分成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从光绪二十五年(1899),到民国十六年(1927),共为二十八年,后期自民国十七年(1928),到民国三十八年(1949),共二十二年。甲骨文字大体上有契刻体与笔写体两种书体,文字风格衍变可以说是由契刻体向笔写体方面发展的。董作宾据殷代卜辞,把占卜人群,分为五个时期。以甲骨文字变化,书体变迁,追溯时代,以十干十二支常用字为例,阐明其字形。自第一期到第五期的变化过程中,发现了各期甲骨文书写风格不同,各有其特征。第一期(武丁时)的书法风格,宏放雄伟,以甲骨大版大字为代表作。此类大字是用大力刻凿而成的,笔划粗壮,并填有朱墨(朱砂、墨)。其中也有工整秀丽的小字,极为精彩。这些都是承受中兴英主武丁时代风格,其气魄之宏放,技术的熟练,颇为惊人。其书家有韦、永、宾。第二期(祖甲祖庚时代)书风较为谨饬。祖甲、祖庚是继承第一期武丁的守成贤君,所以当时的卜师,严守规则而少变化。其书家有旅、大、行、即。第三期(廪辛庚丁时)书风转变,陷於颓靡,前期老书家已经作古,豪放书风扫地,当时的书家,笔力多幼稚柔弱,甚至笔误颇多。此期书者,皆未署。第四期(武乙、文丁时)的卜人,卜辞上不署书契者的名字,这一时期新兴的书家,尽去前期笔力幼弱之敝,作品生动、劲峭、时逞放逸不羁之趣。此期署名之书家,仅狄一人,其余尚未发现。第五期(帝乙、帝辛时代)的书风、除少数兽头大字刻辞外,其余的都异常严肃工整。理由是:占卜事项,王必躬亲,卜辞的段、行,字都很工整,如蝇头小楷,文风乍变,制作一新。其书家有泳、黄。图片(世界遗产大会拟13日讨论安阳殷墟世...)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甲骨文的价值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甲骨文在汉字漫长的发展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现代汉字的鼻祖是当之无愧的。甲骨文主要由以下价值:1.文字学价值。甲骨文是研究古文字的宝贵资料。中国的文字萌芽较早,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陶器上,就发现了各种刻划符号,成为中国文字的雏形,经过二三千年的孕育、发展,到了商代,中国的文字达到基本成熟阶

  • 甲骨文对商朝历史的研究有什么作用?金文与甲骨文最主要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于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对中华民族五年年文明的延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西方各个国家并不承认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直到在20世纪初发现甲骨文才把中国的历史延续到3000年以前,最近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就是找回失落

  • 商代甲骨文字的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其主要特点:(1)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2)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偏旁会合起来含义明确,而

  • 甲骨文对研究中国先秦史的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甲骨文作为一种成熟的文字,是历史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可以反映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面貌,并可以与后世文献的记载相呼印证,因此对研究文献记载较少的上古先秦史具有积极意义

  • 关于中国商朝朝代到清朝的书籍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有很多,但真正此类的好书每套有很多册每册比字典还厚但很史料很全我祖父曾在02,年时买过几套来研读,当时全套价钱大概在七八百左右,书名不记的了,可能有些乏味

  • 商朝的青铜器发展史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商代早期青铜器具有独特的造型。鼎、鬲等食器三足。必有一足与一耳成垂直线,在视觉上有不平衡感。鼎、等柱状足成锥状足和器腹相通,这是由于当时还没有掌握对范芯的浇铸全封闭技巧。方鼎巨大,容器部分作正方深斗形,与殷墟时期长方槽形的方鼎完全不同。爵的形状承继二里头文化式样,律为扁体平底。流甚狭而长。青铜除平底

  • 商朝前有哪些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分享一下上学时学的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只有夏朝,历史朝代歌有,夏商与西周,所以商朝是第二个王朝

  • 黄帝和商朝什么时候变成东北人了?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现代考古证明,黄帝本就是来自于东北,何来变成东北人?黄帝今天东北辽河上游的远古红山文明下的一个以农业、渔猎为主的新石器时代原始部落首领,这是一个有着灿烂文化而且武力强大的部落,人口的增加和气候的变化,让他们走出了故地,开始向南发展的脚步,一路征服无数的大小部落,来到了黄河流域。五千年前的红山文明下的

  • 古代东北人民都在干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周朝的时候,东北人到过洛阳朝见过周天子,天子命令他们的首领和南方楚人的首领一起看护广场上的火堆,那个时候只有中原的诸侯才有资格靠近天子,周天子称呼他们鲜卑人。秦汉时期,东北人曾经敲诈过蒙古高原的冒顿单于,要了他的宝马和女人,当再次勒索土地时,冒顿怒了,一举把他们赶进了大兴安岭,这个时候,中原人称呼他

  • 商朝建立时的都城在哪里?现在有是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建立时的都城在亳,在现在的商丘。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在商汤灭夏,建立商朝之前,商部落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部落,在黄河下游一带繁衍。商朝确立统治,就在亳(河南商丘)建都。统治阶级贪婪本性,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