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约前1675-约前1029)(商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仲丁.外壬.河甲....)
商朝一共有几个皇帝,他们的事迹
爱新觉罗玄烨1662年~1722年康熙景陵世宗:爱新觉罗奕1851年~1861年咸丰定陵穆宗:爱新觉罗宁1821年~1850年道光慕陵文宗太祖:爱新觉罗琰1796年~1820年嘉庆昌陵宣宗;爱新觉罗福临1644年~1661年顺治孝陵圣祖:爱新觉罗载淳1862年~1874年祺祥/: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616年~1626年天命福陵太宗:爱新觉罗弘历1736年~1795年乾隆裕陵仁宗:爱新觉罗皇太极1627年~1643年天聪/崇德昭陵世祖:爱新觉罗胤1723年~1735年雍正泰陵高宗
商朝著名统治者有什么
商朝著名统治者有成汤,盘庚,纣王等等。商汤(约公元前1670年公元前1587年),即成汤,子姓,名履,又名天乙(殷墟甲骨文称成、唐、大乙,宗周甲骨与西周金文称成唐),河南商丘人,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原是夏朝方国商国的君主,在伊尹、仲虺等人的辅助下陆续灭掉邻近的葛国[3](今河南商丘宁陵)以及夏朝的方国韦(今河南滑县,即后来大彭)、顾(在今河南范县)、昆吾(在今河南许昌)等,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成为当时的强国,而后作《汤誓》,与桀大战于鸣条(今河南封丘东),最终灭夏。经过三千诸侯大会,汤被推举为天子,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西南),定国号为“商”,成为商朝的开国君主。盘庚,甲骨文作般庚,生卒年不详,子姓,名旬,商王祖丁之子,阳甲之弟,商朝第二十位君主。阳甲死后,盘庚继位,是商朝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他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搬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史称“盘庚迁殷”。盘庚迁殷后,整顿商朝的政治,发展经济,使衰落的商朝出现复兴的局面。盘庚病死后葬于殷。纣王(前1105-前1046),子姓,名受或受德或辛,也叫“帝辛”。商代的第三十二位帝王,帝辛在位30年,后世称商纣王。据正史所载,商纣王博闻广见、思维敏捷、身材高大、膂力过人。继位后,重视农桑,社会生产力发展,国力强盛。他继续发起对东夷用兵,打退了东夷向中原扩张,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特别是讨伐徐夷的胜利,把商朝的国土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把疆土开拓到我国东南一带,开发了长江流域。为古代中国的最终统一奠定了物质和思想的基础,是统一古代中国的先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