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挥师东进,诸侯纷纷响应,讨伐纣王的大军渡过黄河,逼近商朝国都郊外的牧野。双方刚一交战,纣王的军队纷纷倒戈,回头猛攻纣王。
纣王逃回商都,来到他平日聚敛财富之处的鹿台登上摘星楼,对奴婢们说道:“朕悔不听群臣之言,误被谗奸所惑,今兵连祸结莫可救解。------辱莫甚焉------不若自焚,反为干净。”说罢,将珍宝抱在怀里,命人架柴点火。
纣王坐在楼上,见下面火光四起,烈燃冲天,长叹道:“今日自焚,死不足惜,只是何面目于九泉之下见先王!”
扩展资料:
帝辛(约公元前1105年—公元前1046年),子姓,名受(一作受德),沫邑(今河南淇县)人,商朝末代君主,帝乙少子,世称殷纣王、商纣王。夏商周断代工程把帝辛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1075年—公元前1046年。
纣天资聪颖,有口才,行动迅速,接受能力很强,而且气力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格斗。他的智慧足可以拒绝臣下的谏劝,他的话语足可以掩饰自己的过错。他凭着才能在大臣面前夸耀,凭着声威到处抬高自己,认为天下所有的人都比不上他。他嗜好喝酒,放荡作乐,宠爱女人。
纣如此荒淫无度,百姓们怨恨他,诸侯有的也背叛了他。于是他就加重刑罚,设置了叫做炮格(即炮烙)的酷刑。
在传统史学叙述中,帝辛沉湎酒色、穷兵黩武、重刑厚敛、拒谏饰非,是一位典型的暴君,终致众叛亲离、身死国灭,相关典故有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牝鸡司晨等。但后世对此也存在不同的观点。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帝辛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商朝
纣王是自焚而死。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得知帝辛统治集团分崩离析,王族重臣比干被杀,箕子被囚,微子出奔,而商军主力远征东夷,朝歌空虚,见时机已到,即率诸侯联军伐商。
纣派出军队在牧野进行抵抗。周历二月初五甲子那一天,纣的军队被打败,纣仓皇逃进内城,登上鹿台,穿上他的宝玉衣,跑到火里自焚而死。
扩展资料:
帝辛(约公元前1105年—公元前1046年),子姓,名受(一作受德),沫邑(今河南淇县)人,商朝末代君主,帝乙少子,世称殷纣王、商纣王。夏商周断代工程把帝辛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1075年—公元前1046年。
帝辛天资聪颖,闻见甚敏,才力过人。继位后,重视扩张领土,发兵攻打东夷诸部落,获得大批俘虏,并把商朝势力扩展到长江流域。但他刚愎自用,引发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之长期征讨东夷,造成国内兵力空虚。
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中,周武王率领诸侯联军击败商军,帝辛见大势已去,便躲进鹿台(今河南鹤壁)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帝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