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为什么说盘庚迁殷是商朝历史发展的转折点

为什么说盘庚迁殷是商朝历史发展的转折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910 更新时间:2024/1/25 20:07:20

商王盘庚迁殷的原因(1)殷地的土地比较肥沃,自然环境和现在的都城淹比起来,无论是建设都城还是发展农业生产,都会比现在的情况要好.(2)抑制奢侈,倡导节俭,借以缓和阶级矛盾.太甲以后,商朝历代的君主和奴隶主贵族们,过着腐化的生活.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奴隶们不堪忍受折磨大批逃亡.而迁都以后,一切都得从头做起,王室、贵族将会受到抑制,这样阶级矛盾就可以得到一定的缓和.在《尚书·盘庚》中记载了盘庚对臣民的演说词,将迁之时,盘庚指责贵族中有贪求财富的乱政官吏,既迁之后,他又告诫官吏不要积聚财物,应施惠于民.(3)通过迁都镇压异己,巩固王位.商代前期,对王位纷争十分激烈,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商王的权威削弱和贵族的势力膨胀,通过迁都可以改变贵族优势,削弱贵族实力,是商王的惯用措施.据《尚书·盘庚》记载,盘庚迁都时的阻力主要来自贵族,盘庚利用“天命”和“先王”两面旗帜对反对的贵族发出威严警告,迁都后进一步强调,不管与商王血缘关系的远近,遭罪者处死,立功便封赏.(4)有些小国和少数民族起来反叛,迁都可以避开那些叛乱势力的攻击,都城比较安全,外部的干扰少了,统治就可以稳定很多.仲丁以后,王室多次迁都.如禀甲迁于相(河南内黄东南),祖乙迁于邢(河南温县东)等.据说在盘庚以前,先后迁了五次.如此频繁迁都的原因,由于史料缺乏,无法确切地说明.而由仲丁到阳甲,前后五代九王,多次发生“弟子或争相代立”,史称“九世之乱”.到盘庚继立时,政治上的混乱现象仍然相当严重,阶级斗争也日趋激烈.盘庚为挽救政治危机,决定再一次迁都,他选择了“左孟门而右漳、滏,前带河,后背山”的殷作为新都所在.但是无论贵族或平民,都反对迁都.因此,在迁都前后,他反复劝说贵族,要求他们一同迁往新都,共同作出一番新的事业.同时,又严厉告诫众民,要他们随同迁往,不然就要斩尽杀绝.迁殷以后,“行汤之政”,政治局势逐渐趋于稳定,社会经济和文化也随着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局面.商朝盛期在商代后期的273年间,殷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中心.从盘庚迁殷以后,商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到武丁时期便达到了商代后期的极盛时期.商王朝与周边各部,虽然因统治者之间的贪欲引起了一些冲突和战争,但各地人民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们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共同创造了商代的灿烂文化,对祖国各地的开发作出了贡献.中央官职夏初确立了王位世袭制度,由夏到商的王位继承,基本上是父死子继,而辅之以兄终弟及.由于严格的王位继承制度没有完全形成,在商代中期,连续发生“弟子或争相代立”的现象.到武丁以后,嫡长子继承制度才逐渐确立,王室内部逐渐趋于稳定.以王室为中心的众多贵族,他们有的是许多“旧邦”的旧族,而更多的是王室近亲不断建立的新宗,由此而产生“多子族”.这些新旧贵族,有的受封在外地建成侯伯之国,有的在王室担任各级官职.他们是商王朝的支柱,也是奴隶主阶级的主要组成部分.复杂体制商代的国家机构不断扩大,形成为相当复杂的体制.大致说来,在商王之下,地位最高、权势最大的有冢宰或师尹.稍次于冢宰而常置的高级官尹称为卿士,有司徒、司空、司寇、司马等,都是重要的政务官.他们各有僚佐,总称为“多尹”或“百僚”.在“多尹”以下,还有分掌各项具体事务的“多宰”、“小臣”,他们直接为王室管理各项具体事务.他们与“多尹”并列,合称为“百执事之人”.

盘庚迁殷避开了水患和宗室内部斗争的混乱局面,稳定的了商朝中央的统治,为以后的商朝中兴奠定了基础。使得殷商这个奴隶制国家,摆脱了困难的处境,并且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生产力、生产技术、制作工艺魏有了相当成就,是中国文明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的文明大国。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谁能说说:有关商朝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又称殷、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夏朝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所以商朝又称为“殷”或“殷商”。从公元前160

  • 关于商朝的历史知识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成汤灭夏建商后,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相对稳定,汤潮也很快强大起来,开国之君是打天下的,知道德天下布艺,所以珍惜但到了王二代,王三代那就慢慢的没落了,其根本原因还是家天下上面仓位,保不齐出现混蛋皇帝前面我们讲了商朝,为了防止又主张国才取了,兄终弟继的方式,哥

  • 谁能说说:商朝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商族的历史与夏同样久远,传说简狄吃了玄鸟的卵而生了商的祖先契。从契到汤共传了十四代,恰好与夏相始终。商经过五百年而强大,最后经鸣条之战灭掉了夏。商汤之后,由太甲到太龙,是商朝巩固和发展时期。汤的孙子太甲在位时还发生过伊尹放太甲的故事,此后商的统治很稳固。盘庚在位时曾几次迁都,最后定都在殷,所以商朝也

  • 商朝疆域的发展历程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前16世纪,商族攻灭了周围夏王朝的诸多盟国,并击败夏朝最后一位暴君桀,建立了商王朝。为了维护和巩固政权,镇压夏王朝的残余势力,控制和扩大自己的疆域,商王精心选择洛水,修筑了商朝早期都城----西毫。西毫位于河南偃师市,北依邙山,南临洛河,是控制东西的交通要道。这一带原是夏王朝统治的心腹之地,也是

  • 商朝建立多少年?第一位皇帝是谁?总共有几代皇帝呢?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简介商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商代是继夏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世袭制王朝时代。自太乙(汤)至帝辛(纣),共十七世、三十一王,定都安阳前后经历了将近六百年。商王室商王室是黄帝曾孙帝喾之子契的后裔,因契助禹治水有功,被舜封为商侯。到成汤时候,在伊尹的辅佐下,打败了夏桀,建立商朝,被认为

  • 商朝皇帝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商太祖(商汤)子天乙(前?---前1589年)商代王(太乙)(前1588年---前1588年)1年商哀王(外丙)子胜(前1588年---前1587年)2年商懿王(仲壬)子庸(前1586年---前1583年)4年商太宗(太甲)子至(前1582年---前1571年)12年商昭王(沃丁)子绚(前1570年

  • 商朝一共有几位皇帝?他们各有什么作为?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你好,商朝是没有皇帝的。那时还是奴隶制王朝从秦朝开始才有皇帝那时都称为王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从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时间。总的来说,商朝是处于奴隶制的鼎盛时期,奴隶

  • 商朝有那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BC1600---BC1046)。商共传十七代,三十五王,存在了约六百年。盘庚在位时曾几次迁都,最后定都在殷,商朝也叫做殷朝。商纣王之死:商纣王是历史上的暴君,他置国家大事于不顾,整天花天酒地,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纣王知道自己覆灭的命运已经不可避免,他就跪到贮存

  • 商朝的历史地位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前562年?106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与夏、周并称为中国的“三代”,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据传说,商王的祖先是五帝的后代之一。约在公元前16世纪,一个以鸟为图腾的氏族商在黄河下游崛起,其首领成汤深得民心;在大臣伊尹、仲虺等人的大力辅佐下,开始了伐桀的战争。先消灭了个葛、

  • 商朝历史被称为_______。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的历史被称为“信史”说商朝历史是“信史”是因为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才能称为信史,而现在已经出土了商朝的甲骨文,如实反映了商朝的一些历史信息,证实了历史上确实有商朝的存在,甲骨文的发现,使商代的存在无可争议,并使商代历史成为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