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而言之,就是夏朝的存在缺乏考古学证据支持。
夏王朝一直存在于中国的史书之中,不论是《尚书》、《礼记》,还是被公认为可信度高的《史记》中,都记载了夏王朝的历史。以至于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都是以夏作为中华文明的开端。
然而夏商周三代,均属于中华文明的摇篮时期,由于年代太过于久远,今天的人们很难去还原和考证当初的历史。到今天为止,中国的信史记载的明确年份只能追溯到武王伐纣,即公元前1044年。
一般认为夏朝是多个部落联盟或复杂酋邦形式的国家。依据史书记载,夏、商、周三代皆为封建王朝,君主与诸侯分而治之,而夏朝是第一个世袭的氏族封建王朝。其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器时代初期。
虽然中国传统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记载较多,但由于都成书较晚,且迄今为止又没有发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证据,如夏朝同时期的文字作为自证物,因此近现代历史学界一直有人质疑夏朝存在的真实性。在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具备了属于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条件,但由于一直未能出土类似殷墟甲骨卜辞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夏朝的存在性始终无法被证实。许多中外历史学家认为,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有可能是夏朝都城的遗迹,不过目前仍在寻找确凿的证据。
虽然缺乏实际证据,但是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几点来做逻辑推理。
其一,在二里头文化之前,还存在有龙山文化、仰韶文化等。如果单纯按照国外历史学界的理解,质疑夏王朝的存在,那么从新石器时代晚期一跃而成为商王朝青铜器时代中期,中间缺乏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必然存在,只是在等待人们发现。
其二,商朝的甲骨文是一种十分成熟的文字,而文明的演进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也就意味着在甲骨文之前必然存在一种文字的雏形。这也给夏王朝的存在留下了空间。
其三,根据商-周关系的逻辑来看,夏-商应该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也就是说,在一段时间内,周朝曾作为商朝的属国存在,商朝也应该在一段时间内作为夏朝的属国存在。那么二者历史阶段就有了重合,可以从重合的部分入手研究。
综上所述,夏王朝的存在概率是极其大的,只不过由于西方的学术传统而引发了质疑,而西方此类学术观点其实并不严谨。我相信,今后一定能够找到关于夏王朝存在的证据。并且,不论如何,我们是炎黄子孙这一点是不会被动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