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布政使是个什么官职(古代的布政使相当于今天的什么职务)

布政使是个什么官职(古代的布政使相当于今天的什么职务)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589 更新时间:2023/12/27 21:50:07

说起清朝的地方官职,相信大家应该对总督巡抚这两个官职最为熟悉,这两个官职都是在地方管理上职位最高的。

总督在清朝是统管一省或两三省的军政职务,也就是在他所管辖的一个省或者两三个省的范围内,所有的事务都是总督说了算;巡抚则是一省最高行政长官,执掌一省军民政务。

巡抚,虽然受总督管辖,但两者相互监督、互相制约,以便于削弱督抚权力,便于中央集权。

不过实际上,在《皇朝典》中有记载,清朝的省级官职除了总督和巡抚以外,还有提督学政、按察使和布政使这三个官职,皆是皇帝亲自任命的省级要员,所以亦称疆臣、疆吏。

其中的提督学政,主要是执掌一省教育、科举事宜,因为一般由皇帝直接钦派,带有"钦差"意思,所以地位不低,仅次于一省巡抚;

按察使,主要是执掌一省的公、检、法机构,类似于今天的省政法委书记。

这两个官职我们尚且从名字上还可以猜到他们主要是干什么的,但'布政使'这一个从名字上看起来就像是管理布匹的官职,究竟是干什么的呢?这个官职又相当于如今的什么职务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其实,'布政使'中的'布'并不是代表布匹,而是'宣布、汇报、传播'的意思。布政使这个官职最早是在明朝时期被设立的,是地方的行政长官,全称为承宣布政使司,也称为藩司。

是于明洪武九年(1376)撤销行中书省,以后陆续分为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全国府、州、县分属之,每司设左、右"布政使"各1人,与按察使同为一省的行政长官。

最早的布政使确实是有行一省长官的权力,但明朝皇帝为防止地方官权力过大,由中央派出官员巡抚某省,久而久之,巡抚变成了一个设的地方官员,而布政使与按察使则成了巡抚的属官。

清朝沿袭了明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在省内仍设巡抚,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挥使等官职,其中巡抚为正二品,在康熙六年(1667)以后,每省设布政使一员,不分左右,均为从二品,而按察使为正三品。

布政使专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与专管刑名的按察使并称'两司'。

在《清史稿·职官志》中对"布政使"的这种官职以过明确记载:"掌宣化承流,帅府、州、县官,廉其录职能否,上下其考,报督、抚上达吏部。

三年宾兴,提调考试事,升能,上达礼部。十年会户版,均税役,登民数、田数,上达户部。凡诸政务,会督、抚议行。"

从上面这段记载,我们可以清楚知道,布政使这个官职的主要职权分三个,第一是承宣政令,就是接受朝廷的政令文件,并下达到本省各厅,府,州,县,并督促其彻实施。

就相当于如今的省组织部部长,执掌一省人事大权并负责约束和管辖下属府、州、县官员,同时布政使也要考察各地方官员的业绩,汇总情况,上报督抚、上报吏部及朝廷。

第二是管理本省的财赋,布政使在清朝通常被称为藩台大人。藩台衙门里最重要的一个机构叫做藩库。

这里是一省钱粮的总仓库,藩库的收支,做账,徭役,赋税的征收,朝廷的上缴,官员俸禄的发放都要经过藩台衙门,总之所有跟钱粮沾边的事情都与布政使有关。

第三是组织官员的提调考试及选拔。由于藩台汇总政绩,因此,各道,厅,府,州,县官员的考核就成为藩台的另一项重要职能。

地方官员三年一任,藩台衙门要根据政绩对官员的提调任免进行上报,以便下级官员能够得到合理的升迁任用,并且布政使还拥有直接礼部"举贤"之权。

因此,从职权上来看,布政使就相当于现今省级行政单位的行政首长——省长,兼省委组织部部长、财政厅厅长,支持省政府的日常工作,并代表省级政府向以督抚为代表的省委常委、以吏部为代表的朝廷汇报工作、直接负责。

而从级别上来看,根据清朝官制,布政使的品级是从二品,与没有加衔的巡抚是一样的级别,我们知道清朝的官员共分九品十八级,从二品在清朝的官员体系中算是个大官了。

因为,就行政级别而言,布政使和巡抚没有什么差别,基本等同于如今的一省之长,行政级别为省部级正职。

标签: 布政使官职职务相当古代今天什么

更多文章

  • 新文化运动是什么性质的运动(新文化运动有什么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新文化,运动,性质,内容,什么

    新文化运动是指从1915年开始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发动的思想启蒙运动。由于新文化运动贯穿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故一些学者又将其称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即五四运动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但一些研究者则认为将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词组合在一起是不合适的。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该

  • 明朝学霸陈安个人资料简介(状元陈安为什么被处以车裂)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陈安,车裂,状元,简介,资料,学霸,明朝,个人,为什么

    千年以来,成绩一直是学生的命根,但现代即使落榜,还可以报名其他学校,而古代的科举考试却是万里挑一,正所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考中状元更不是一般人。在明朝朱元璋时期,帝王权力再次到达了顶峰,对科举考试也更加重视。陈安则是大明开国后的第六代状元,本该拥有荣华富贵的他,却在中榜后二十天死于车裂,这是为何?

  • 贾赦有几个孩子(红楼梦中贾赦的三个儿女几个母亲)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贾赦,儿女,母亲,孩子,红楼梦

    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源为二玉演二宝,慷慨隽逸作姽婳,荣源宁演隐甄氏,《胠箧》《南华》续《

  • 绝句二首其一原诗及创作背景(杜甫绝句二首其一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绝句,赏析,杜甫,创作,背景

    绝句二首(其一)【唐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诗圣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流落到了蜀地,也就是现在的四川。幸好受到了好朋友严武的接济,生活安定下来,可惜好景不长,严武被皇上调去长安了,杜甫的生活又变得很贫困。终于等了两年之后,严武被皇上重新派回了蜀地。

  • 三大改造的意义和影响(新中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的标志)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社会主义,标志,阶段,改造,意义,影响,进入,中国

    最近“供销社”火出了圈,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尤其是中华‬全国‬供销总社作为国家正部级单位,招募公务员编制人员,更是引得大家对供销社议论纷纷,名人大咖纷纷向大众解读供销社对中国古今之意义。通过一番科普,我们大家都知道过去的供销社曾经是具有强烈社会主义性质、由国家主导的计划经济下的经典作品,给60、70后

  • 滴水之刑的原理是什么(古代滴水之刑的可怕之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滴水,原理,古代,可怕,什么

    商纣王是我国古代传说一位以暴虐著名的国君,不仅发明酒池肉林,还有各种酷刑,其中就包括了流传到后世的滴水刑。 在自然环境中,一块顽石经过房檐固定角度落下来的雨滴,年久日深,会砸得坚硬如铁的石头出现大块凹槽,甚至会穿透石块的现象,那么水滴持续不断滴落下来,能穿透皮肤吗?如果拿手掌来举例,水滴真

  • 名医叶天士简介资料(清代医学家叶天士的养生防病理论)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天士,养生防病,名医叶,医学家,简介,资料,理论,清代

    叶天士生于1666年,江苏吴县人,名桂,号香岩,是清代康熙和乾隆两朝著名的医学家,中医温病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他精通医理和药理,不仅是中医圣手,而且是药理名家,尤其擅治疑难杂症,同时深研养生方法,是著名的老年养生学家。叶天士出生于正宗的医学世家,祖父叶时、父叶朝采都是当地的名医。叶桂从小耳濡目染,极

  • 韩国人为什么叫做棒子(韩国人被称作棒子的原因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棒子,称作,韩国,原因,叫做,哪些,为什么

    提到棒子,很多人以为是玉米,这里说的是韩国人哦,为什么称韩国人为“棒子”,有人说称韩国人为棒子是夸奖他们很棒的意思,那就大错特错啦,传闻这个棒子的称呼可“大有来头”。 乾隆年间,朝鲜的国王来朝见乾隆皇帝,乾隆便在紫禁城设宴请他吃饭,开饭前宫女们各自端了盆泡满花瓣的水。朝鲜国王以为是宫廷赏给

  • 郑板桥开仓济民原文翻译(带给我们的启发与借鉴)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开仓济民,原文,郑板桥,启发,翻译,借鉴,我们

    本文选自《郑板桥文集》,通过写荒年发放谷子给灾民,得到人民的爱戴,来赞扬不媚权贵、体恤百姓、平易近人、清正廉明的好官郑板桥。本文语言简朴、自然、生动,对话中彰显人物形象,例如:“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突出了郑板桥体恤百姓的伟大形象。 郑燮(xiè),号板桥,清

  • 小脚趾甲两瓣的来历(小脚趾甲被分两瓣是什么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脚趾甲,来历,原因,什么

    剪指甲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在剪指甲时,不知道你是否留意过,你的小脚趾甲是一块独立的整体,还是两瓣呢?相信不少人都发现了自己的小脚趾甲是两瓣的,看着趾甲分成两瓣确实十分别扭和不习惯。在无数个手痒的瞬间,甚至想把多出来的那一瓣给掀掉。也有人认为,这是灰指甲的前兆,要赶紧治疗,不然等发展成灰指甲就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