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替罪羊的来历典故及含义(替罪羊一词最早出自哪里)

替罪羊的来历典故及含义(替罪羊一词最早出自哪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727 更新时间:2024/1/19 13:50:07

“替罪羊”一词在近现代作品当中很见,通常用来指代“替人受过者”。而这一使用方法也确实源于西方。

《圣经旧约》当中记载,耶和华为了试验亚伯拉罕,考验他的忠诚和信心,让他把自己独生的儿子献为燔祭。

亚伯拉罕选择顺服,在举刀之时,天使显现,及时劝阻:“你不可害这童子,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

并告诉他,耶和华已经预备了献祭的羔羊。亚伯拉罕便用林中的公羊代替他的儿子献为燔祭。

《圣经新约》则记载,耶稣为了救赎世人的罪恶,把自己作为“赎罪的羔羊”,甘愿钉死在十字架上,以此救拔全人类与父神和好。也因此,基督徒常把耶稣比作羔羊。

其实,在我国先秦时期就有关于“替罪羊”的记载。该典故出自《孟子·梁惠上》。原晦涩,不做赘述。演义过来就是:

孟子:“我听说大王坐在大殿之上,看到有人牵了头牛经过。您便询问这是要作甚。

那人回答说:‘要用这牛的血涂在钟上祭祀。’您说‘放了它!我不忍心看它那恐惧战栗,无罪受死的样子。’那人道:‘那咱废除祭钟了吗?’您说:‘那怎么能废除!用羊来代替吧!’不知道有无此事?”

齐宣王:“有啊!”

孟子:“这样的心就足以称王于天下。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其实我知道您是对牛于心不忍。”

齐宣王:“是的撒,老百姓真的误会我了,我能吝啬一头牛吗?只因我心肠软,不想牛无过而死,才用羊替它。”

孟子:“您别对百姓觉得您吝啬感到奇怪。您以小换大,老板姓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怎么知道您咋想的。可您痛惜牛无过而死,那羊又做错了什么?”

齐宣王:“这。。。。。。我也不知道啊!反正我不是因为吝啬救牛。”

孟子:“我知道您因为仁爱所以惜牛,可您只看到了牛没看到羊。这真正有德的君子是不进厨房的。”

自此,“以牛易羊”这个成语诞生了。如果说西方的“替罪羊”是为了救人,那齐宣王找的这只“替罪羊”则揭露了整个封建时代统治者的局限和“虚伪”。

为啥这个虚伪要打引号,因为我是以现代人的眼光看待过去的人。

牛大羊小,两者代表的是不同的阶级。封建统治者长居深宫,他只能看到高级阶层的人,低阶层的百姓虽常挂嘴边,其实往往一无所知。

或许齐宣王真的有“仁爱”,但他的仁爱只能放在贵族阶级的身上,而处于低阶的广大“羊群”,只是无关紧要的替罪工具罢了。

倘若齐宣王表现得真爱百姓,那他或许是真的虚伪了。也难怪他不懂为百姓觉得他吝啬,而百姓也无法理解齐宣王的“仁爱”,两个世界的人,内心无法相通。可这层桎梏,花了几千年才打碎

不论我们用“替罪羊”这一词是因为学习了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绝大多数情况下,“替罪羊”的出现都是不折不扣的人为悲剧。

新的时代,仁爱不应再有局限,穷富贱贵更不能成为这个时代的隔阂。以爱除罪,又何须“替罪”!

标签: 替罪罪羊一词典故含义来历出自哪里

更多文章

  • 孔令伟简历及个人资料简介(孔令伟的生平事迹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孔令伟,简历,生平,事迹,简介,资料,介绍,个人

    1994年9月10日清晨,96岁高龄的宋美龄冒着巨大的风险,乘坐飞机从美国赶往台湾。一下飞机,蒋孝勇等人早已等候多时,接到宋美龄后,他们低调前往桃园大溪慈湖拜谒蒋介石陵,随后前往冷清多年的士林官邸休息。下午,宋美龄去了趟医院。她此次回来,就是想要见一见病危的侄女孔令伟。她戴着墨镜,穿着蓝色的旗袍和黑

  • 岑春煊生平简介(晚清冷血屠夫岑春煊如何对抗万千贪官)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屠夫,贪官,岑春煊,生平,冷血,简介,对抗,晚清,万千,如何

    清末末年,国家风雨飘摇,内忧外患搞得国家民不聊生,大清朝也走向了生命的最后关头。但在最后时刻,还出现了闻名于世的“三屠”。这三屠分别就是“官屠”岑春煊、“士屠”张之洞、“民屠”袁世凯。后两位一般都有所了解,但是号称官屠的岑春煊可能知之甚少。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这位当时吓坏全国贪官的”官屠“,看他如何以

  • 城隍爷是什么神(为什么从古至今人们都要敬奉城隍爷)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城隍爷,敬奉城,从古至今,人们,为什么

    守护神的概念大家并不陌生,在宗教以及民俗传说中,人有人的守护神,森林有森林的守护神,城市有城市的守护神。最著名的城市守护神就是雅典娜了,她是希腊城邦雅典的守护神。中国也有城市守护神,虽然每个城市的守护神都不尽相同,但这些神祇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城隍",也有专门供奉他们的城隍庙。那么城隍是什么意思

  • 明清战争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明清大战有哪些重要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战争,大战,影响,明清,时候,时间,重要,哪些,什么

    自1618年努尔哈赤正式起兵反明,到1644年多尔衮率军入关,26年时间里,明清之间大小近百战,城池陷落几十座。而1622年的广宁之战,却显得尤为特别,一是广宁所处的重要战略地位,二是这场战争的惨烈,三是在这场战役中涌现出来的叛臣、忠将、逃兵等各色人物。他们不同的表现和结局,展现出战争的残酷,人性的

  • 文和乱武指的是什么意思(文和乱武战争是如何发动的)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争,意思,发动,如何,什么

    熟读《三国演义》的读者朋友们都知道,凉州军阀董卓在被大将军何进邀请进京后,凭借着手下一众悍将以及骁勇善战的凉州军队,成功把持了东汉王朝的权柄.其权势之盛甚至敢直接将少帝刘辩废黜后毒死,并将东汉都城洛阳焚毁后迁都长安。而后来司徒王允利用董卓和其义子吕布之间的矛盾.成功将吕布拉拢过来(历史上没有貂蝉此人

  • 经商必看书籍推荐(做生意不得不读的十本创业好书)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经商,书籍,生意,创业,推荐,不得不

    “富贵险中求”是作者大兔子一直信奉的。虽然创业会失去稳定地收入来源,要独自面对难以预测的市场风险,但创业一旦成功取得的收益会是数千倍、数万倍不等。今天推荐十本创业经商必看书籍,不管你处于观摩还未行动的状态还是已经在创业中,都建议看看这十本书。 【内容简介】:小说共分两册,故事主人公与两个主

  • 金陵十二钗正册有哪些人(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正册,金陵,判词,介绍,哪些,十二,红楼梦

    《红楼梦》第五回:开生面梦演红楼梦,立新场情传幻境情。对金陵十二钗正册有详尽的描述,不但有画还有判词。一、林黛玉、薛宝钗并列判词云: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一、四句写的是薛宝钗,宝钗最后的结局应该也很悲惨,应该是一个人孤零零的死在了下雪天。二、三句写的是林黛玉,黛玉的死猜测颇

  • 金陵十二钗副册人物都有谁(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副册人物命运)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副册,金陵,人物,命运,十二,红楼梦

    书中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宝玉听说,再看下首二橱上,果然一个写着“金陵十二钗副册”,又一个写着“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书中提及的副册人物只是香菱一个人,作者通过画配诗预示了她悲惨的人生遭际。宝玉看了不解。遂掷下这个,又去开了副册橱门,拿起一本册来,揭开看时,只见画着一株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什么事(诸葛亮为何要挥泪斩马谡)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马谡,诸葛亮,挥泪,为何,什么,因为

    街亭之战前,诸葛亮违众提拔马谡为阻击魏军的主将;街亭之战时,马谡狂妄自大致使街亭失败。街亭之战后,诸葛亮逆众斩马谡以正军律,上演一出家喻户晓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大戏。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在《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孔明挥泪斩马谡周鲂断发赚曹休》占有很大的篇幅,占据大半个标题。马谡伏法归咎于犯法,按法当斩。

  • 阿兰若在佛教中是什么意思(枕上书中阿兰若是何意)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枕上书,何意,意思,阿兰若是,什么,佛教

    看过《三生三世枕上书》的人,相必有人跟我一样,被剧中某一世女主“阿兰若”这个名字惊艳到了。当时好奇心被强烈激发-这么美的名字作者是怎么想出来的?而且,想必每个看过这个电视剧的人也都注意到了,电视剧里面对这个名字里面“若”的读音,是读[rě],而不是[ruò]。这又是为什么呢?这又引起了我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