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红楼梦第二十八回概括(第二十八回主要内容读书笔记)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概括(第二十八回主要内容读书笔记)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582 更新时间:2024/1/21 20:38:30

第二十八回贾宝玉赴宴冯紫英,席间提议作[悲愁喜乐]酒令。喝酒行令是古人的酒桌文化。但《红楼梦》中酒令要注意,往往都是伏笔和线索。

比方第四十回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以及第六十二回贾宝玉生日宴会上的酒令,都意有所指。尤其林黛玉所作“折足雁”酒令,堪堪就是自己的一生。

说酒令自然不能不提[悲愁喜乐]酒令,这个酒令最大作用,是揭开了贾宝玉、冯紫英、薛蟠蒋玉菡纠缠的姻缘,以及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夏金桂、香菱袭人的命运最终走向。

不过本文不解释酒令内容。说一说[悲愁喜乐]酒令背后的矛盾以及如何去理解。

首先,四个男人的酒令不能单独理解,而是要将每个人的悲、愁、喜、乐分开。

古人的酒令文化,往往并不是标榜自身,而是或恭维或戏谑在座的朋友。

贾宝玉四人的四句酒令,每一句要对应一个人。真正说到自己的关键,是酒底和后边的唱词。

以贾宝玉的《悲愁喜乐》为例:

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是指夏金桂。“闺”通桂,说她着急出家,才会不查薛蟠为人,闪婚错嫁。

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是指薛宝钗,贾家抄家后,薛宝钗劝贾宝玉振作科举,贾宝玉因此离家出走。

女儿喜,对镜晨妆颜色美。是指袭人,袭人姓花,颜色美,又有“镜中花”一说,她嫁给蒋玉菡夫妻和美,与贾宝玉悲剧无缘,用喜代表。

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是史湘云,“乐”通[乐中悲],史湘云为人淘气,才会穿着薄薄的春衫荡秋千。

另外像薛蟠“女儿悲,嫁个丈夫是乌龟”,影射贾宝玉出家,“乌龟、大王八”都是指和尚。蒋玉菡的“女儿悲,丈夫一去不回归”,也是指贾宝玉因薛宝钗劝她“读书科举”离家出走后,一去不回。

其次,[悲愁喜乐]酒令主要看的是贾宝玉、冯紫英、薛蟠和蒋玉菡。妓女云儿是陪客,她的令只陈述自身。而她与史湘云名字相同,分明影射史湘云结局。

[悲愁喜乐]酒令,还是唯一出现史湘云曲子[乐中悲]的线索。妓女云儿无疑影射史湘云“沦落烟花巷”的悲惨结局。

再有,贾宝玉酒令[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影射史湘云,云儿影射史湘云,[悲愁喜乐]酒令暗含[乐中悲]曲子,所有线索都暗示她的婚配对象,就是在座四人中一个。不是贾宝玉、薛蟠、蒋玉菡,自然就是冯紫英。

巧合的是,贾宝玉赴宴之前,正好遇到王熙凤让他记账。

(第二十八回)凤姐命人取过笔砚纸来,向宝玉道:“大红妆缎四十匹,蟒缎四十匹,上用纱各色一百匹,金项圈四个。”宝玉道:“这算什么?又不是帐,又不是礼物,怎么个写法?”凤姐儿道:“你只管写上,横竖我自己明白就罢了。”凤姐儿道:“你回来,我还有一句话呢。”

王熙凤的账属于聘礼或者礼账一部分。当时贾家没有姻缘,最可能是送给史湘云大喜的礼单。王熙凤本要告诉贾宝玉,可惜他急着见林黛玉没听。

等宴会结束,端午节一过,史湘云就“大喜”了。证明这次宴会[悲愁喜乐]酒令,正是史湘云[乐中悲]的姻缘暗示。

最后,贾宝玉提议[悲愁喜乐]酒令,对应史湘云[乐中悲]曲子,在座五人各作一个酒令,贾宝玉、薛蟠、云儿、蒋玉菡都是[悲愁喜乐]。唯独冯紫英的不是,他的酒令顺序是[喜乐悲愁]。

《红楼梦》的文本一直是有分歧的。现在主要是以程高本(程甲本、程乙本)为底本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和八十回的《脂砚斋评红楼梦》汇编,以及像人民文学出版社以脂本八十回为底本,以程高本后四十回为续书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三种。

现行以“程高本”为底本的《红楼梦》通行本,基本上冯紫英的酒令都是[喜乐悲愁],这个顺序。而以《脂砚斋评石头记》的本子,冯紫英酒令则为[悲愁喜乐],二者顺序有本质的不同。这点看似小事,实则非常关键。

追本溯源,查看成书于乾隆年间的程甲本和程乙本,以及比程甲本更早的梦觉主人本,都记载的是[喜乐悲愁],程本对《红楼梦》颇有一些改动,唯独冯紫英的酒令顺序与众不同却没有改,一直沿用了近三百年。君笺雅侃红楼认为[喜乐悲愁]顺序应该是当时流行的大多数底本的原文,也就是曹雪芹的原笔原意。原因有两个:

第一,程本不是单本,而是搜集当时流传的多种手抄本的汇编。最早集成“程甲本”出版,因有很多疏漏,第二年再校正后出版了“程乙本”。

第二:冯紫英的[喜乐悲愁]酒令顺序,完全契合史湘云的[乐中悲]曲子“先乐后悲”的人生基调。暗示史湘云那个八十回前没有任何介绍的丈夫就是冯紫英。具体还有以下线索。

一,[喜乐悲愁]酒令与[乐中悲]曲子内容一致。都是一对神仙眷侣的“先乐后悲”。

二,史湘云任侠好义,与冯紫英性格相投,史湘云将葵官改名“韦大英”,“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是史湘云座右铭。韦大英名字与冯紫英契合。

三,[喜乐悲愁]第一句[女儿喜,头胎养了双生子],暗合“金麒麟伏白首双星”,双生子与双星,对应两只金麒麟。麒麟送子是祥瑞,两只麒麟也对应“双生子”。

四,冯紫英的酒底是“鸡声茅店月”,出自温庭筠《商山早行》,商山又叫楚山,对应史湘云判词“湘江水逝楚云飞”。

五,冯紫英所唱小调,里边的淘气、娇憨娇妻无疑只有史湘云有此性格。

史湘云与冯紫英的姻缘线,线索很多。反倒传说的卫若兰不过是某些红学家的说法,原文没有一点线索,不足为凭。

所以,[悲愁喜乐]酒令,是曹雪芹专门为定亲前的史湘云准备。此后的故事走向,已经与史湘云无关,皆因她的人生已经定格。

更多文章

  • 辽上京在哪里(古代的辽国国都位于现在的什么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辽国,国都,位于,地方,古代,现在,哪里,什么

    辽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由契丹族建立,疆域辽阔,远超华夏正统王朝宋朝,共传九帝,享国达到二百一十年。在中华大地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中,是数一数二的。事实上,在当时中国地图上,北宋西夏辽也类似于一个三国演义,而辽国,比三国时的魏国更为强大,对于西夏和北宋都具有压倒性优势。只是后来完颜阿骨打

  • 林如海为什么要送走林黛玉(林如海把林黛玉送回贾家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林如海,林黛玉,贾家,原因,为什么

    林如海,是《红楼梦》女主角林黛玉的父亲,他本是世袭之家,又是前科探花,如今被圣上亲点为巡盐御史,这样有地位、有实权的林家,理应幸福美满。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林如海的妻子贾敏刚一去世,他便急急忙忙地,将黛玉送到了荣国府。他对女儿的这一份绝情,让人难以理解。试想,哪一个做父母的,会甘愿让自己的女儿寄人

  • 韩信用兵多多益善的出处故事与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出处,用兵,韩信,意思,多多益善,故事

    《史记.淮阴侯列传》:"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这时候大家就疑惑了,韩信点兵为何要多多益善呢?韩信,在后世人眼中是汉朝初期的军事家,之所以称他为军事家,这不是对他的恭维,韩信这个人的确是有真材实料

  • 水浒传演员名单(盘点98版水浒传中的那些经典角色)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盘点,名单,经典,演员,角色,那些,水浒传,98

    1998年央视版水浒传电视剧,堪称一代经典,其中的一大亮点就是剧里头演员的选角:导演组正是本着尊重原著,尽力还原书里面人物风貌的原则,去兢兢业业的拍摄而成。本文就是要来盘点一下这部电视剧,诞生出了哪几个经典荧幕形象:晁盖 演员:张治中晁盖这条好汉,最大的特点就是给人一种憨实大哥的形象,他没有宋江那样

  • 日本人的祖先来自哪里(徐福真的是日本人的祖先吗)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祖先,徐福真,日本,来自,哪里

    中华民族自称为炎黄子孙,是因为在这片大地上,炎帝和黄帝一步步走成今天的千家细语,万家灯火。家家户户都有一本族谱,就是为了追溯自己从何处来,心里有根,就站得稳,知道客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我们的祖先有了记载,那与我们隔海相望的邻国——日本,他们的祖先是谁呢?我们在很多方面都有所相似,会不会是同一个祖先

  • 六扇门是什么组织(明朝历史上四大组织谁的权利更大一些)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组织,权利,历史,明朝,一些,什么

    自从陈坤主演电影《龙门飞甲》火了之后,“厂公”这个称呼便被广大人们所熟知,在剧中所提到的西厂,便是明朝时期比较出名的组织。这些组织里的人,传说中个个身怀绝技、武功高强,并且由皇权专门扶持,一时间权倾朝野,成为人人都惧怕的一个神秘组织。众所周知,明朝除了厂公之外,一共有着四大组织,这四大组织在历史上究

  • 词起源于哪个朝代盛行于哪个朝代(词最早来源于什么时候)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朝代,盛行,起源,来源于,时候,哪个,什么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第一次说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此可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词作为有宋一代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并不是一开始就高高在上,而是通过宋代文人的探索,一步步做到后来居上。

  • 瓜尔佳氏祺贵人结局(甄嬛传中祺贵人是如何将自己作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祺贵人,甄嬛传,瓜尔佳氏,结局,作死,如何,自己

    电视剧《甄嬛传》,虽然人物众多,但无论戏份多少,职位尊贱,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其个性和亮点,让人过目不忘。 在后宫第二阵营之领队华妃将要黯然谢幕之时,有一个人则是闪亮登场,并自带着金光。 她是后宫唯一有着封号的贵人,一进宫便被指定住进了富丽堂皇的储秀宫。 她不仅人长的美,而且

  • 古代左右哪个为尊(中国古代人是怎样用左右表示尊卑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尊卑,表示,古代,中国,左右,哪个,怎样

    国庆期间,左右为难。出门煮饺子,还是在家困觉,这是个问题呀。偶然看到专家们各展拳脚,为“左、右”谁为尊的问题弄得面红耳赤,不亦乐乎。 有这么好玩吗?我来了兴趣。翻出一摞书,捋了一捋,觉得基本是个视角问题。我说说,你听听,就当解闷儿。 李聃是个和稀泥的,他说了这么两句话。 君

  • 东汉时期被后人崇敬的伏波将军是谁(马援将领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马援,伏波,崇敬,将领,将军,时期,后人,故事,东汉

    如果我们说起东汉的名将,可能大家印象里会出现投笔从戎的班超、燕然勒功的窦宪以及帮助汉光武帝刘秀重造汉室的“云台二十八将”等等。 而我们今天要谈到的这位名将,他在军事上的成就一点也不弱于前面这些战功赫赫的将领们,而他多次征服交趾地区也让他至今依然是越南人的噩梦。 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