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计算机文化漫谈

计算机文化漫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830 更新时间:2024/1/22 14:43:26

计算机

1、计算机文化

世界正在经历由a到b的转变,即原子(atom)时代比特(bit)时代的变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在其中无疑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经过50多年的量变,计算机技如伍术的应用领域几乎无所不在,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计算机文化。

所谓计算机文化,就是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因使用计算机而发生根本性变化而产生的一种崭新文化形态,这种崭新的文化形态可以体现为:(1)计算机理论及其技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广泛渗透表现的丰富文化内;(2)计算机的软、硬件设备,作为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设备丰富了人类文化的物质设备品种;(3)计算机应用介入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而创造形成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价值标准等成为一种崭新的文化观念。

计算机文化作为当今最具活力的一种崭新文化形态,加快了人类社会前进的步伐,其所产生的思想观念、所带来的物质基础条件以及计算机文化教育的普及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同时,计算机文化也带来了人类崭新的学习观念: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人脑所能接受的知识是有限的,我们根本无法背完,电脑这种工具可以解放我们背的繁重的记忆性劳动,人脑应该更多地用来完成创造性劳动。

计算机文化代表一个新的时代文化,它已经将一个人经过文化教育后所具有的能力由传统的读、写、算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即除了能读、写、算以外还要具有计算机运用能力(信息能力)。而这种能力可通过计算机文化的普及得到实现。

计算机文化来源于计算机技术,正是后者的发展,孕育并推动了计算机文化的产生和成长;而计算机文化的普及,又反过来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与计算机应用的扩展。

当人类跨入二十一世纪时,又迎来了以网络为中心的信息时代。作为计算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化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同样,也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信息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娴熟地驾驭互联网将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重要手段。在信息时代造就了微电子、数据通信、计算机、软件技术4大产业时,围绕网络互联,实现电脑、电视、电话的三合一。三合一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计算机网、电视网、电话网三网合一,三种信号均通渣顷或过网际网传输;二是终端设备融为一体。这是目前人们广泛关注的技术,它的实现极大地丰富计算机文化的内涵,让每一个人都能领略计算机文化的无穷魅力,体味着计算机文化的浩瀚。

今天,计算机文化已成为人类现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完整准确地理解计算科学与工程及其社会影响,已成为新时代青年人的一项重要任务。

2.计算机文化的形成

自第一台微型计算机1975年问世以来,至今不过26年,世界上已有近2.5亿台的个人计算机机在各地运行。PC机在美国家庭的普及率已超过50%,在中国,PC机的销售量以每年约20%的速度增长。除此以外,每年还有上百万的单片机装入汽车、微波炉、洗衣机、电话和电视机中。一个计乎老算机大普及的时代已经揭开了序幕,并由此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计算机文化。回顾过去20多年的历史,PC机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价格持续下降

1975年问世的第一台微机(A1tair8800)价值为4000美元。1977年著名的APPIEII8位机(带64KB内存、不配显示器)的售价为1300美元。1981年推出的第一代IBMPC机(4,77MHZ8088CPU,512KB内存,单色显示器和5in*软盘驱动器)报价为3200美元。到1996年,一台配备齐全的PC机(90MHzPentiumCPU,8MB内存,VGA彩显,54MB硬盘),加上键盘、打印机等标准外部设备,花2500美元即可买到。在中国,现在配备最新的PentiumIVCPU的微机售价只需几千元。同许多其他家电产品一样,PC机现已成为普通人能够买得起的家电产品。

(2)性能大幅度提高

早期微机速度低、内存容量小,其功能远不及小型机和主机。许多大型的软件因内存限制,无法在PC机上运行。硬件的进步,使PC机的速度可达GIPS*,内存容量可达几百MB,不少以前只能在工作站乃至大型机上运行的软件,现在也能在PC机上运行。一些先进技术,像虚似存储、数据库管理、图形系统和多媒体应用等,在PC机上都能实现。微机不微。今天的PC机,不仅在功能上已超过了26年前的小型机或某些主机,而且在软件、硬件技术上也覆盖了许多当代新技术。

(3)操作日趋简便

早期的计算机操作复杂,只有专家才能使用。随着分时系统与小型机的推广,开始用键盘代替读卡机和纸带机,用字符显示器补充单独使用的电传打字机或打印机,简化了输入输出操作。建立友好的用户界面,让计算机适应人而不是让人去适应计算机。用户队伍的迅速扩大,使用户中的非专业人员大量增加,更显出对用户友好的迫切性。1982年,美国Xerox公司采用图形显示器和鼠标器等设备,首先在Alto型计算机上的SmallTalk程序设计环境中,采用层叠式窗口、弹出式菜单等人机交互技术,一举吸引了公众的注意。1984年,美国Apple公司在推出MacintoshPC机的同时,除采用窗口与菜单技术外,还增加了引人注目的对话框等技术。从此,图文茂的图形用户界面,开始取代传统的字符用户界面,以多窗口、下拉菜单和联机帮助为特征的窗口系统迅速推广,在今天的PC机用户中几乎已家喻户晓。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形声兼备的多媒体用户界面也初露头角。不久的将来,计算机的操作与应用将更趋简便,更加自然。一个高性能的工具,配上友好的用户界面,再加上低廉的价格,使得计算机从昔日榭堂前燕,变成了如今的飞入平百姓家。计算机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

3.计算机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计算机的普及和计算机文化的形成及发展,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互联网渗透到了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享受网络服务的重要来源。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对计算机及其所形成的计算机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们将从信息高速公路和信息社会所具有的特征这两个方面来了解计算机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1)信息高速公路

199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由参议员尔·戈尔(Al·Gore)提出的“高性能计算法案”(TheHighPerformanceComputingAct),后来也称为“信息高速公路(InfornationSnperhighway)法案”。1993年1月,戈尔当选为克林顿政府的副总统,同年9月,他代表美国政府发表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日程(National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AgendaforAction),即:“美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或称NII计划。按照这一日程,美国计划在1994年把100万户家庭联入高速信息传输网,至2000年联通全美的学校、医院和图书馆,最终在10-15年内(即2010年以前)把信息高速公路的路面——大容量的高速光纤通信网,延伸到全美9500万个家庭。NII计划宣布后,不仅得到美国国内大公司的普遍支持,也受到世界各国(首先是日本和欧盟国家)的高度重视。许多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也在研究NII计划,并且制订和提出本国的对策。网络系统是NII计划的基础。早在1969年,美国就建成了第一个国家级的广域网——ARPAnet。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PC机的普及,以PC机为主体的局域网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Internet网(常称为互联网)就是在ARPAnet的基础上,由35000多个局域网、城域网(MAN)和国家网互连而成的一个全球网络。Internet已把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几千万台计算机及几千万的用户连接在一起,网上的数据信息量每月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仅以电子邮件(ElectronicMail或E-mail)为例,每天就有几千万人次使用Internet的E-mail信箱,送电子邮件的用户只需把信件内容及收信人的E-mail地址,按照规定送入联网的计算机,E-mail系统就会自动把信件通过网络传送到目的地。收信的用户如果定时联网,可在自己的E-mail信箱中看到任人发送给自己的邮件。NII计划的提出,给未来的信息社会勾画出了一个清晰的轮廓,而Internet的扩大运行,也给未来的全球信息基础设施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原型。人人向往的信息社会,已不再是一个带有理想色彩的空中楼阁。

(2)信息社会的特征

同信息化以前的社会相比,信息社会具有下列主要特征:

●信息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工业社会,能源和材料是最重要的资源。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日益认识到信息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信息被当作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一个企业如果不实现信息化,就很难增加生产,提高与其他企业的竞争能力;一个国家如果缺乏信息资源,又不重视信息的利用和交换能力,就只能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目前,信息业已上升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产业。美国学者M·U·Poftat就提出一种宏观经济结构理论,将信息业与工业、农业、服务业并列为四大产业。信息业不能代替工业生产汽车,也不能代替农业生产粮食。但它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倍增器,能通过提高企业的生产水平,改进产品质量,改善劳动条件,能够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信息业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产业。

●信息网络成为社会的基础设施。随着NII计划的提出和Internet网的扩大运行,“网络就是计算机”的思想已深入人心。因此,信息化不单是让计算机进入普通家庭,更重要的是将信息网络联通到千家万户。如果说供电网、交通网和通信网是工业社会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那么信息网的覆盖率和利用率,理所当然地将成为衡量信息社会是否成熟的标志。

我对计算机文化衍生出的“黑客文化”比较有兴趣,

你有兴趣给我留言。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奥运会的历史秒懂百科(奥运会的历史秒懂百科视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夫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后以“叶公好龙”比喻自称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甚至是害怕一般自然界的沙丘是由风堆积而成的小丘或小脊,常见于海岸,某些河

  •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邓百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邓九公的历史原型并不是邓禹。在与《封神演义》同时代的民间传说中,邓禹作为二十八宿之首角木蛟转世的说法已经在明朝民间广为流传了。本来他是被刘庄封为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民间百姓认为云台二十八将对应了天上的二十八宿,所以作为排名第一的名将,邓禹当仁不让的占据了角木蛟的位置。角木蛟为东方第一宿,青龙星之首,

  • 王昭君历史真实存在吗百科(王昭君历史真实存在吗百科视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王昭君是汉元帝时期的宫女,后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根据民间传说和记载,王昭君入宫时,由于不肯贿赂宫廷画师,画师就将王昭君画的并不美丽,因此她没有被选入汉元帝的后宫之中。几年之后,匈奴汗国呼韩邪单于来到长安向汉廷求亲,汉元帝同意赏赐给他一位妻子,并许诺谁愿意前往,就给予公主的身份

  • 现代奥运会历史百科知识(现代奥运会历史百科知识答案)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候,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他写的《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纪传体史书的开山之作。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北宋司马光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它按年、月、日的顺

  • 德国出版中国历史百科书籍(德国出版中国历史百科书籍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正式出版书籍需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1、准备好出版的书稿;2、联系一家出版社,看他们是否愿意出版您的书。如果愿意出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出版:(1)如果书稿好,出版社愿意包销您的书,则比较省事,您只要把书稿交给出版社,签好合约,责任编辑会与您联系。(2)如果您的书出版后销售量有一定风险,则出版社可能

  • 下载中国历史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百科全书电子版)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收录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这在当时真可以说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得藉以保存流传。收录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无所不包。《大英百科全书》

  • 东北大学百度百科历史版本(东北大学 百家号)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点击一个词条,如果是手机上面切换成电脑模式,右边有一个历史版本,点进去就可以看到按照时间顺序的历史版本了。不限速的基本上没有了。你手机有Xposed吗,可以通过ADM来提速《KillMeHealMe》中文名是:《杀了我治愈我》,是韩国MBC电视台于2015年1月7日起播出的水木迷你连续剧。由陈秀完编

  • 历史上有家臣吗百度百科(历史家有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KillMeHealMe》中文名是:《杀了我治愈我》,是韩国MBC电视台于2015年1月7日起播出的水木迷你连续剧。由陈秀完编剧,金镇万、金大镇联合执导的以多重人格障碍及虐待儿童现象为题材的电视剧。这部剧由中韩合作投资亿元联合打造,是首部结合韩国公司策划和制作实力以及中方资本的电视剧作品。讲述具有

  • 我喜欢自然历史百科知识(我喜欢自然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一、电基础知识:1、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高压电有5500V以上。干电池的电压是1.5V。2、电可以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和有触电危险的两大类。3、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更不要躲在孤零零的一棵树下。大树容易遭到雷击。不要靠近

  • 历史上有哪些被后人严重误解的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我们生活在一个延续了几千年的文化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中多少文人墨客,帝王英雄以或被传唱,或被口诛笔伐的方式流传至今。可那些代代相传的善恶,中又有几分是真几分是假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那些被我们误解了很久的历史人物。第一位不得不说的必然是那位千古帝王--嬴政。无论是历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