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百科(我国最早百科)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百科(我国最早百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74 更新时间:2024/3/27 12:36:59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雪?

也正是在商末周初,我们的“雪”字终于开始固定下来,在后续的金文和小篆中,“雪”字确定了日后的“雪花自天上羽毛一般缓缓飘下”的基本字意。

这以后,我们才可以看到《诗经》中的“北风其凉,雨雪其[pāng]”,才会欣赏到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演义?

《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虎?

老虎被称为百兽之王,它和狮子都是地球陆地上最为凶猛强悍的肉食动物,站在地球自然界生物链的顶端。那么老虎是从哪里来的呢?他的祖先是什么动物?从什么进化过来的呢?

可能很多朋友都会想到是剑齿虎,然而实际上现在的老虎和狮子与古代的剑刺虎基本没有任何传承关系。

现在的老虎、狮子、猫和豹子等猫科动物,最早可追溯的一种叫做“古猫”的化石来源,最为著名的就是发现于我国的“中国古猫”(又叫“中华古猫”)化石。

在考古生物学上,古猫类是老虎、豹子、狮子、猞猁、猫等猫科动物的直系祖先,出现于四五千万年前,这种食肉猫形类后来分化出数个分支:其中一支是古猎豹类,后进化为现今的猎豹;另外还有犬齿高度特化的古剑齿虎类和伪剑齿虎类,这两种剑齿虎类后来灭绝,但多数古猫类由于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而得以幸存并继续演化,其又分化成真猫类、恐猫类和真剑齿虎类,后两者于万余年前灭绝,真猫类则继续演化,成了猫、豹子、老虎、狮子、美洲虎、猞猁等的祖先。

现今老虎的起源问题虽然还未全面摸清,但生物学家一般认为认为最早的老虎出现在我国,即“古中华虎(又叫古中华豹)”,出现于上新世末或更新世初期的中国华北地区,距今已有200万年历史,这种虎类的体型小于现在的老虎,是如今所有老虎种类的祖先。

古中华虎化石最早发现于1924年,化石产自于河南省渑池兰沟(第39发掘地点),是一个完整的头骨化石,奥地利古生物学家斯丹斯基将其称之为“中国祖虎”,后来我国古生物学家邱占祥则将其译为“古中华虎”,所以也可以认为所有老虎的起源于我国,其老家就在现今的我国河南省。古中华虎具有大量的现生虎的骨骼学特征(同时亦有几个为美洲豹所共有),世界权威动物学家都认为它是现代虎类的直系祖先。古中华虎的体型比如今的老虎略小,接近于一头大型的豹或美洲豹,体重大约在75kg左右。

也小于我国的特有虎种华南虎,但是动物学家们也认为我国的华南虎是最接近古中华虎的虎种,是古中华虎最亲近的后裔。

除了留在本地发展并且形成了后来的华南虎的虎种外,古中华虎出现之后也向着东南亚、南亚、西亚和北亚等地区迁移,形成了后来老虎的九个亚种,在我国境内,如今仍然有华南虎、东北虎、印支虎和孟加拉虎四个虎种,但数量都很少,特有虎种华南虎有已经野外灭绝的可能。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记者?

中国最早的记者出现在9世纪,堪称记者鼻祖的人,就是志怪笔记《酉阳杂俎》的作者段成式

段成式其人

说起段成式,可能有人会觉得陌生,但要说起他记录的那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可能就无人不晓了。比如李白让高力士脱靴,比如王勃写文章在被窝里打腹稿,再比如“体无全肤”这个成语故事,就都是段成式采访记录下来,贡献给古今读者的。

那么,这些正史没有记载的奇闻逸事,都被记载到什么书里去了呢?答案就在段成式写的志怪笔记《酉阳杂俎》里。该书内容繁杂,集合了奇幻、惊悚、异闻、娱乐、八卦等各种社会奇闻,以及大量珍贵的唐朝资料,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包罗万象,完全像一份唐朝的都市报。而段成式,正是这份报纸的惟一主笔。

段成式有着显赫的背景,其祖上是李世民的心腹、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段志玄,父亲是中唐宰相段文昌,外祖父是更有名的宰相武元衡

中国最早的百科全书是那本?

国早百科全书《山海经》人们对女娟补天、夸父追日、并射九日、黄帝大战贵尤等些神故事都耳熟能详,其实些故事都来自于《山海经》,《山海经》并仅仅部神故事集,而国早部具有百科全书性质文明典籍,也部记录华民族地理发现伟大著作记述了远古时代大自地理和人文地理、华民族文明与文化起源和发展,及种生存与发展所凭依自生态环境,具有极其珍贵和无替代文献价值《山海经》包括《山经》、《海经》、《大荒经》三部分般认《山经》成书迟于战国,《海经》有八篇杂入秦汉地名,成于秦汉之际,另有五篇加入《水经》文字,应成于魏晋《大荒经》人增补,约成于汉代记事山海地理纲,涉及上古和周之历史、民族、宗教、神、物产、医药、巫术等地理主,记山449座,河300多条,矿物70多种,植物130多种,动物260多种,邦国95时黄河、长江流域外广大区域自条件进行了综合性记述《山经》包括南山经、西山经、4‘北山经、东山经、山经s卷26篇,共210多万字部分又称《五藏山经》,全书主要部分,占全书2/3篇幅,全书平实

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悬棺?

悬棺葬第一次被记载,是在1486年前。

这时候的中国正处于南朝时期。12岁的贵族少年顾野王,天资聪颖,当时正随父亲一同前往武夷山南边的建安也就是现在的福建省建瓯市。在这里,他看到了悬棺葬的奇异景象,并记录在了一篇叫《建安地记》的文章里。他记载的“悬棺数千”的景象,首次将悬棺文化带入了世人的视野。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杂交水稻?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在1966年就发表了论文,告诉全世界水稻是可以进行杂交的,而且产量要比无性杂交水稻更高。此文刚刚发布就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只可惜,当时的环境骤然变坏,杂交水稻的试验遭到了破坏。

其中,最令袁老心痛的一天发生在1968年5月18日,袁老团队将好不容易收集来的700多株不育秧苗种在了试验田里。可是这一天夜里,秧苗被全部拔掉,袁老伤心欲绝。

不过好在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袁老带着团队到了云南做实验,由于云南的光照不能满足条件,最终将试验基地定在了海南。

1973年,袁老再度发表论文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已经配套。不过这还不算成功,要有种子才行呀。

1975年,袁老团队终于攻克了“制种”最后一个难关,这才正式带领中国水稻进入新的时代。

值得注意的是,从发现第一株性状分离的水稻到成功制出种子,袁老团队花了整整15年的时间。这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时间跨度。

谁敢用自己的青春来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袁老做到了。

在确定袁老的杂交水稻技术全球领先之后,菲律宾、日本、美国等多国邀请袁老进行学术研究。在90年代的时候,袁老受联合国邀请,到印度传授杂交水稻种植技术。

中国历史上最早成形的书法?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书法最早起源于秦代可以从下面看出来:

李斯是我国秦代的政治家,也是中国书法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书法家。秦统一天下后,李斯升任丞相。当时社会的文字是很混乱的,于是李斯以小篆为标准,统一了全国的文字。李斯对小篆书法的发展影响极大,后代书法家都尊崇他为“小篆书法之祖”。李斯的小篆字体出神入化,结构精妙。传世的李斯书迹只有《泰山石刻》。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书?

齐民要术是中国北魏的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全面地总结了公元六世纪以前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农业生产经验,有许多项目比世界其他先进民族的记载要早三、四百年,甚至一千多年。《齐民要术》初步建立了农业科学体系,对推动古代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异域建筑。?

南禅寺大殿,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建筑。

南禅寺是梁思成和林徽因在30年代对中国古建筑的大规模考察中发现的,中国古建筑因其多木结构,而留存极少。唐代建筑全国仅存4处,都在山西。

南禅寺位于五台县城西南22公里处的阳白乡李家庄附近,距东冶镇7里。林徽因看到南禅寺大殿的大梁上有一行字,仔细一看,上面记载了这座大殿建于唐建中二年(公元780年),这比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梁林夫妇发现的第一座唐代木建筑)还早75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近代历史百科全书报纸(中国近代历史百科全书报纸pdf)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在我国出版的第一张汉文日报,是1858年在香港创办的《外中新报》。林则徐,现代有人说他是清王朝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所办的《澳门新闻纸》,是我国最早的译报。《澳门新闻纸》和《l澳门月报》(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所用名)虽然名为报纸,但不公开发行。1872年广州出版的《羊城采新实录》,是我国内地出版的第

  • 德国出版中国历史百科全书(德国出版中国历史百科全书电子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迈耶。德国的百科全书编纂家迈耶、布罗克豪斯、赫尔德和皮埃尔则不太被人们所熟悉,但他们却是德国百科全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人物。他们编纂的《迈耶》《布罗克豪斯》《赫尔德》和《皮埃尔》四大百科全书于19世纪先后问世并且形成竞争,毫无疑问地推动了德国文化的大发展。再往前说,还有1704年出版德国第一部百科全书

  • 北京大学历史系百科(北京大学历史系百科全书)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北京大学历史系冷门。北京大学是我国的一所顶尖大学,它的历史系专业由于并不太好就业,因此很多考生都会觉得他是一个冷门专业。北大历史里专业不能说最好专业,北大是中国最高学府,很多专业都是很好的专业,毕业可以在各个领域工作,各个专业都很好北京大学是国家最著名的学府,他的中文水平是全国第一的,他的历史系出了

  • 中国三大主流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三大文化是:儒学、道学、佛学。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儒学文化、道学文化、佛学文化三者融合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三者堪称是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支柱。儒家学说是春秋末年由孔子创立的学术派别,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对后世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儒家的特征是宗师孔子,尊奉六经,崇尚礼乐仁义,

  • 儿童百科历史地图需要买吗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不错的一套书,既能增加知识,孩子还喜欢看的,学校的阅读课带过去一本,同学都不看自己的书了,非要跟我们宝儿一起看。质量也不错,内容也比较适合小学的孩子。百科全书主要分为中国历史(古代史,近代史)、世界历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儿童是需要买票的,坐车的时候,如果身高是超过一米的儿童是需要买票的,不过

  • 历史上的1日9日百科(历史1月9日)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社科类百科全书《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文学类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永

  • 秒懂百科中国历史伟人排名(中国历史伟人排名前100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夫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后以“叶公好龙”比喻自称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甚至是害怕一般自然界的沙丘是由风堆积而成的小丘或小脊,常见于海岸,某些河

  • 中国历史知识百科含答案(中国历史知识大全及答案)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1、从刀耕火种到后来的铁犁牛耕,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从原始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2、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点。3、古代中国以农立国。4、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考古发掘证明,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5、中国古代的提低制

  • 世界历史百科全书全八套(世界历史百科全书(全六卷))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被誉为古典兵学的百科全书是《武备志》。《武备志》是明代茅元仪编撰的一本综合性兵书。书中分门别类地记载了两千多种军事著作,还记录一部分明代著名将领例如戚继光等人的治军、练兵、作战等方面的内容。《武备志》全书有200多万字,附有图片738幅,是中国古代字数最多的兵书。书中收录了《武经七书》、《太白阴经》

  • 2021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及评价?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张定宇:身患绝症坚守抗疫一线的人民英雄【人物事迹】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最早接诊新冠患者的定点医院,收治病人全部为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是抗击疫情的最前沿。身为院长的张定宇日夜坚守,果断决策,处理得当,带领全体医护人员,为抗击疫情做出重要贡献。张定宇自己还是一位病人,2018年10月他被确诊为患有渐冻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