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百科的主要内容?
《中国大百科全书》是中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由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组织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内容包括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文化教育、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各个学科和领域。是读者了解各学科知识,并向其深度和广度进展的桥梁和阶梯。
世界历史第10集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讲述古代希腊文明。罗马帝国的崛起,古罗马的元老院的成立以及凯撒大帝生平。
蛇的大百科?
蛇(学名:Serpentiformes)是脊索动物门、爬行纲下的一类动物。体细长,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无四肢或在低等蛇类横裂的泄殖孔两侧有爪状的后肢遗迹;周身被鳞;头部形状各异,鼻孔位于吻侧,但终生海栖的海蛇科(Hydrophidae)种类则居于吻背;眼球外有保护性的透明皮肤,瞳孔圆形、垂直椭圆形或水平椭圆形,无活动性眼睑,晶体几呈圆球形;舌细长分叉;前颌骨(仅蟒科蛇类具齿)、上颌骨、腭骨、翼骨和齿骨上附生着齿尖后弯的牙齿,然而齿的大小、数目及其结构则随不同蛇种而异;尾部明显地短于头体长。
蛇的栖息环境因种类的不同而各不相同,栖息的环境多种多样,有的生活于穴洞,有的生活在地面,有的生活在树上,又有生活在水中。蛇是一种体温随气温而变的变温动物,因为蛇本身没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来产生和维持恒定的体温。蛇是肉食性动物,所吃的动物种类很多,从无脊椎动物到各类脊椎动物。分布于地球上除南北极以外的所有地方。
蛇是历经1.3亿年的漫长进化发展而成的一个特殊生物类群,对维护生态平衡有着重要作用。蛇属于变温动物,进化程度较低,其分布和生存受气候影响较大,是一稳定性较为脆弱的生物类群。
根据《TheReotileDatabase》的收录,全世界有蛇3425种,中国有241种。据赵尔宓《中国蛇类》记载,中国有蛇类205种。随着野外调查的深入,中国蛇类新种和新记录不断增多。
世界历史最早的记载是什么时?世界历史最早的?
世界上最早的记录是公元前3700年印度人于摩罕达约(印度河下游)建立王国,已有文字,使用青铜器。
世界历史最早的名酒?
世界上历史最早的名酒是兰陵王酒。
关于世界历史的歌曲?
很多,比如:
霸王别姬
蓝色多瑙河
月光(秦朝的)
江南
梦驼铃
红颜
小熊的《长街宴歌》姚婷的《两两相忘》《叹红尘》《凡眼》徐小明的《柳叶船》《绝世》(水月洞天的插曲)
中孝介花
VAE浅唱、飞蛾
王阅凡间、折子戏
陶吉吉小镇姑娘、susan说
FIR千年之恋
TANK三国恋
SHE一眼万年
世界历史最久的学校?
卡鲁因大学,建立于859年,是世界历史最久的学校
世界历史最长的城市?
1.耶路撒冷(以色列/巴勒斯坦)
考古发现显示耶路撒冷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埃及诅咒祷文和亚马拿泥板都有关于耶路撒冷的记载。据《圣经》记载,在以色列人入住耶路撒冷前,曾有许多民族在这里混居。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大卫王率领以色列人征服了该城,并定都于此,并更改成今天的名称耶路撒冷。现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都说耶路撒冷是他们的领土,并且定都于耶路撒冷。一个城市竟是两个国家的首都,也算是前古未有的事情了。
2.雅典(希腊)
雅典历史长达3000多年,公元前1000年雅典便成为了古希腊的核心城市。雅典不仅被誉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同时也是欧洲哲学的发源地,诞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一大批先贤伟人。
3.比布鲁斯(黎巴嫩)
比布鲁斯是黎巴嫩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它从新石器时代就开始有人居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第一批渔民群体在那儿定居的时代。
4.大马士革(叙利亚)
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是世界有人居住的最古老城市之一,同时也是伊斯兰第四圣城,号称人间的花园,地上的天堂。有人认为大马士革有8000-10000年的历史,但此说法遭到很多人反对。
5.瓦拉纳西(印度)
瓦拉纳西是古印度16国之一的迦尸国首都,相传是在5000年前兴建。《大唐西域记》中也有对瓦拉纳西的记载。瓦拉纳西还是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的圣城。
6.乔鲁拉(墨西哥)
在2500年前乔鲁拉就有许多村庄,村庄越来越多逐渐发展成了城市。而说到乔鲁拉就不得不提乔鲁拉大金字塔,它是世界第三大金字塔。乔鲁拉大金字塔不是一次建成的,它是一代又一代的古印第安人锲而不舍的结果。
7.耶利哥城(约旦)
耶利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据其遗迹推断,它可能早在10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存在。而且《圣经》旧约和新约中都提到了耶利哥。
8.阿勒颇(叙利亚)
阿勒颇是叙利亚最大的城市,比首都大马士革的人口还多。阿勒颇是人类最古老的定居点之一,人类在此已经居住了8000多年,但根据考古挖掘发现阿勒颇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13000年前!阿勒颇历史上被古罗马、拜占庭、奥斯曼帝国侵占,所以建筑风格为混合式。
9.普罗夫迪夫(保加利亚)
普罗夫迪夫是保加利亚第二大城市,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最初普罗夫迪夫是色雷斯人的城市,后来被罗马人征服。中世纪时普罗夫迪夫先后被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侵占。
10.洛阳(中国)
洛阳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洛阳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中国上古的帝喾、尧、舜、禹等传说均发生在此。洛阳还有许许多多的文化景点,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龙门石窟、二里头遗址以及许多帝王、文化名人的墓碑均在此。
上帝之城的世界历史?
《上帝之城》作者为希坡的奥古斯丁,主要论述神圣的照管及人类的历史。提醒神的国度是属灵及永垂不朽的,而并非是这世界任一国家能取代的。“上帝之城”可说是第一部教会历史哲学。
奥古斯丁在书中说明,罗马的衰退是肇因于道德的衰退;基督教不但不是罗马衰退的原因,反而有助于道德的提升。但基督徒所归属的不是罗马帝国或任何地上之城,而是上帝之城。地上之城与上帝之城最根本的差别在于,前者人民的共通点在于对自己的爱,后者则是结合于对上帝的爱和因此而生的对彼此的爱。在对比这两个城从起源到结局的过程中,他对人类的群体生活有深入的讨论,也建构了基督教的历史观。
本书共分二十二章。第一部份一至十章主要在驳斥对基督教不实的攻击,第二部份十一至二十二章则说明地上城和上帝城的不同起源、进展和结局。
《上帝之城》(412~427)主要论述神圣的照管及人类的历史。提醒神的国度是属灵及永垂不朽的,而并非是这世界任一国家能取代的。“上帝之城”可说是第一部教会历史哲学。此书显示出奥氏不但是哲学家、神学家、护教士,更是道德家、政治思想家,亦同时是文学家和戏剧批评家、时代和历史之评释家。此书左右了整个中世纪的政治发展。全书共二十二卷,历十四年(412-426)光阴才完成。首十卷为基督教作有力的辩护,反驳异教主义及罗马爱国主义;后十二卷论地上之城及天上之城的源起、发展及指归,地上之城因不自爱藐视上帝终必衰弱,上帝之城则以神爱为本必然兴旺长存。
世界历史的基本特性?
1、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包括出于美学原因建造的园林和公园景观,它们经常(但并不总是)与宗教或其它纪念性建筑物或建筑群有联系。
2、有机进化的景观。它产生于最初始的一种社会、经济、行政以及宗教需要,并通过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相联系或相适应而发展到目前的形式。它又包括两种类别:一是残遗物(或化石)景观,代表一种过去某段时间已经完结的进化过程,不管是突发的或是渐进的。
它们之所以具有突出、普遍价值,还在于显著特点依然体现在实物上。二是持续性景观,它在当今与传统生活方式相联系的社会中,保持一种积极的社会作用,而且其自身演变过程仍在进行之中,同时又展示了历史上其演变发展的物证。
3、关联性文化景观。这类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与自然因素、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相联系为特征,而不是以文化物证为特征。此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迹遗址、自然景观一旦受到某种严重威胁,经过世界遗产委员会调查和审议,可列入《处于危险之中的世界遗产名录》,以待采取紧急抢救措施。
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自然双重遗产。世界遗产除了是对于一处地方或一个国家的一种光誉,也为当地旅游业和当地商品带来了机会,不少中国的名胜因被冠上世界遗产之名而吸引了四方八面而来的大量旅客及商机,但却由于对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加上旅游的过份开发及人为破坏,造成一些对古迹及自然风貌的不良影响。不过亦有部份不太知名的古迹却相反地因被列入世界遗产而受到学者、政府,以致各地人民的特别关注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