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空白期历史事件?
正统、景泰、天顺三朝30余年,政局动荡,使得经济生产受到很大影响。
据文献记载,此三朝有官窑产品:正统三年(1438)曾禁止民窑烧造和官窑器式样相同的青花瓷器;明代景德镇瓷业“空白期”:正统十二年(1447)又有不准民窑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等瓷器的禁令;景泰五年(1451)有减饶州岁造瓷器三分之一的记载;天顺元年(1457)曾派中官赴景德镇督烧瓷器;天顺三年(1459)又有将原定烧造13.3万余件的瓷器准减8万的命令。从上述文献记载看,这段时期不论官、民窑器都曾有烧造。但传世品中至今未见一件署年款的官窑瓷器,所见瓷器均为民窑所产,故学术界有“空白期”和“黑三代”之称。
历史人类的起源?
人类起源于古猿和古人类。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认为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现代人和现代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根据已发现的古猿和古人类化石材料,最早的人类可能在距今300万年或400万年之前出现。
最早的人属成员,一般是指直立人之前的人类,首先是“能人”。能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180万年前。能人化石最早是1960年起在坦桑尼亚奥杜瓦伊峡谷陆续发现的。1972年,在东非肯尼亚图尔卡纳湖东岸的库彼弗拉发现了一个头骨的150多块碎片,定年为290万年前。
人类利用风能的历史?
风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各处受热不同,产生温差,从而引起大气的对流运动形成风。据估计到达地球的太阳能中虽然只有大约2%转化成风能,但其总量仍是十分可观的。全球的风能约2.74X109MW,其中可利用的风能2X107M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
人类利用风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元前,但数千年来,风能技术发展缓慢,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但自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以来,在常规能源告急和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下,风能作为新能源的一部分才重新有了长足的发展。风能作为一种无污染和可再生的新能源,有著巨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对沿海岛屿,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地广人稀的草原牧场,以及远离电网和近期内电网还难以达到的农村、边疆,作为解决生产和生活能源的一种可靠途径,有著十分重要的意义。即使在发达国家,风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也日益受到重视。
人类驯化牛的历史?
牛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其驯养史可追溯到1万年前。中国黄牛的祖先原牛的化石材料也在南北许多地方发现。如大同博物馆陈列的原牛头骨,经鉴定已有7万年。
最近几年,有专家发现,中国东北是人类最早驯化牛类动物的地区之一,这将改变此前普遍认为中东地区是全球动物驯化单一起源地的传统观点。那么,牛是在什么时候开始驯化的?怎么起源的?是如何进行驯化的?值此牛年之际,让我们来扒扒牛的家族历史,看看牛是如何成为人类的好朋友的。
牛在生物分类上属于牛科,除了牛以外,牛科还包括我们常见的山羊、绵羊,以及自然界生活着的形态各异的羚羊。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长有"洞角"即头骨上长着骨质的角心,上面再长出角质的角鞘,这个角鞘自然是中空的,因此才叫"洞角"。也正因如此,这样的角才能制作成可以吹的号角和轻薄的梳子。牛科最早出现在距今2300万年前,存活至今仍然十分繁盛,有54属270余种。我们所说的严格意义上的牛在分类学中属于牛族,整个牛族现存5个属:牛属、野牛属、水牛属、非洲水牛属和中南大羚属。而现今人类所圈养或放牧的家牛也是出自牛族当中。
家牛中我们最熟悉的当属黄牛。黄牛通常指牦牛和水牛之外的其他所有家牛,包括两个种:普通牛和瘤牛。这两种牛在外观上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瘤牛的背上长有一个肉瘤一般的突起,它也因此而得名。这两个种都归属于上文所说的牛属。
牛属的祖先类型是丽牛。丽牛最早出现于距今300多万年前的意大利、西班牙以及南亚地区,距今260万年前出现在中国,以甘肃东乡地区的短角丽牛为代表。牛属最早于距今大约200万年前出现于南亚地区,同一时期也有可能分布于中国。在距今大约25万年前,普通牛和瘤牛的祖先类型原始牛出现。原始牛广泛分布在欧洲、亚洲和北美,直至1627年彻底灭绝。早在数万年前,史前的人类就和野生的牛有了非常密切的互动。欧洲大大小小的洞穴中就发现了大量和牛有关的壁画。旧石器时代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中的壁画《受伤的野牛》就是一幅传世之作。直到距今11000多年前,近东的"新月沃土(包括现今伊拉克、以色列、叙利亚、黎巴嫩、埃及等的部分地区)"地区的人类首先驯化了普通牛,其后近东黄牛的后代传到了欧洲和非洲的北部。距今9500多年前,生活在印度河流域的人类驯化了瘤牛。印度瘤牛的后代也经由阿拉伯半岛辗转传到了非洲中部和东部。
中国黄牛最早的驯化记录出现于黄河中下游,时代为距今4000多年前。目前中国的黄牛分为三个基本类型:北方黄牛、南方黄牛和中原黄牛。北方黄牛的血统主要来自普通牛,南方黄牛以瘤牛为主,中原黄牛的血统是由普通牛和瘤牛长期交流混杂而形成的,这两种血统分别占主导的地区以秦岭为界。中国黄牛,主要是北方黄牛的后代还经由朝鲜半岛一直传到了日本。
利比亚撒哈拉沙漠5000到8000年前反映被驯化的牛的岩画
非洲的家牛驯化问题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早期的考古研究认为非洲的家牛并非是本土驯化,而是亚洲和欧洲家牛经由尼罗河流域和东非地区(非洲之角)传播过去的。自二十世纪后期,考古界开始提出非洲家牛驯化自非洲本土野牛的说法。其驯化的时间也由最早的距今约9000年前到距今约6000年前不等。最近的一项基因研究表明,除了上文所说的近东地区和印度河流域之外,现今的埃及西部沙漠地区为家牛驯化的第三个起源地。古埃及人确实是非常喜欢牛的。在当时的神话体系中,长着牛头的女神哈索尔是埃及的守护神,是几位最受敬畏的神之一。
家牛驯化的三个起源(摘自Pittetal.,2018)
红色为普通牛,蓝紫色为瘤牛,绿色为古埃及家牛驯化地区
美洲没有本土驯化家牛的记录。1493年,著名西班牙航海家哥伦布首次将家牛引入加勒比海沿岸地区。直至1512年,西班牙探险队多次前往美洲大陆,他们带去的家牛遍布北美南部和南美北部。之前一直认为从欧洲传入美洲的家牛在品种上基本属于普通牛系。但后来的基因分析表明美洲家牛的血统十分复杂,含有来自非洲的瘤牛成分。也就是说,在很早以前,非洲瘤牛的血统就已经传入了欧洲南部。
还有一种同样来自牛属但极为特殊的家牛,那就是青藏高原地区养殖的牦牛。牦牛的分布范围和它的近亲黄牛完全无法相比,但由于牦牛对青藏高原的寒冷缺氧环境拥有其他品种无法比拟的高度适应性,使其成为青藏高原居民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家畜。牦牛是由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野牦牛驯化而来的。作为家养牦牛"原型"的野牦牛类群于距今大约7300年前首次出现在青藏高原,于距今大约5000年前由当时生活在高原东南部的羌人所驯化,这个时间比中国黄牛的驯化时间还要早一些。在这之后,家养牦牛被羌人带到了青藏高原腹地。在距今3600年前,家养牦牛的数量比最早时增加了六倍。随着中国经济和贸易的蓬勃发展,牦牛经由唐蕃古道和丝绸之路传到了青藏高原周边地区。现今牦牛已经是青藏高原的代言人,牦牛肉和牦牛乳是当下非常时髦的食品。
生活在羌塘高原的藏野牛
水牛是黄牛之外另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家牛,目前全世界大约有两亿头水牛。水牛在分类上属于水牛属,但它和名字里同样有水牛二字的非洲水牛不可相提并论。非洲水牛在分类上属于非洲水牛属,虽然和水牛属的亲缘关系也不算远,但非洲水牛体型更大,性情也更加暴躁,连狮子也不敢轻易去招惹。电影《疯狂动物城》中强势而刚愎自用的牛局长算是对非洲水牛的较为还原的刻画。水牛的祖先类型半牛于距今260万年前首次出现,是亚洲的特有动物。
半牛在一些地区和牛属的祖先类型丽牛共生。可见黄牛、牦牛和水牛的老祖先在当时都是好朋友。水牛属最早于距今100万年前出现在如今的广西崇左地区,在距今十到二十万年前,水牛开始在中国北方扩散,发现水牛化石及亚化石的地点和遗址将近三十处。水牛在亚洲出现之后不久又扩散到了欧洲。和现今我们看到的在温暖的南方水田中漫步的水牛不同,那个时候的水牛很可能是一种耐寒的动物。水牛驯化于距今5000到7000年前,驯化的中心地区位于南亚、东南亚和中国的长江流域。
家养水牛分为两个类型:主要用于肉食和产奶的河流水牛以及主要用于拉车和耕田的沼泽水牛。河流水牛最早驯化于现在印度西部的古吉拉特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地区,并很快向西传播到了地中海地区。印度至今仍是水牛大国,共有9800万头水牛,其中大部分为河流水牛。沼泽水牛最早驯化于中国的长江下游地区,并沿两条主要路径转播:一条溯长江而上,一直到中国西南地区;一条向中国东南部,并经过广西省传至东南亚地区。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牛的驯化历史之悠久,涉及国家地区之广泛,过程之曲折复杂,都令人叹为观止。新石器时代人们对牛就开始了驯化,中国到了商周之际牛已经被大量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去,后来随着牛的广泛运用,人们开始赋予牛精神的崇拜,牛渐渐成为好运与驱邪避灾的代名词,而在牛年出生的人,似乎也自带这种牛气与好运
人类历史改变的节点?
改变世界历史的30个转折点
《世界观的革命》考察了那些重要的运动与人物,正是这些运动与人物提出的理念驱动了西方的历史。以下时间表列出了这些最重要的事件和人物,它们标志着世界观中的主要转折点或过渡期。
1.公元前1400年
以色列人出埃及。摩西五经的启示确立了一种以上帝为中心的世界观:上帝、人性、知识、创造、社会与伦理都在如下框架内展开上帝是至高的创造主,是护理万物的统治者,是救赎主。
2.公元前8世纪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为希腊哲学的出现提供了背景。宙斯等人格化的奥林匹斯众神,代替了早先关注自然中的巫术力量的原始希腊宗教。
3.公元前6世纪
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在希腊的米利都建立了前苏格拉底的米利都学派。他们思辨地设想:宇宙的秩序源泉不在于荷马诸神,而在于某种终极性的自然性现象。
4.公元前5世纪
柏拉图的《理想国》提出了一种新理想即哲学。理念的超验世界代替了荷马诸神,成为宗教献身的对象。其后的亚里士多德修改了柏拉图的思想,强调感觉经验。
5.公元31年
耶稣被钉十字架,又复活。上帝在耶稣基督里的道成肉身,为基督教世界观立下了历史的以及本体的根基,而基督教福音的核心,就是从罪和死亡中得救赎。
6.公元36年
使徒保罗皈依。他的新约书信表达了与旧约启示连贯一致的基督教世界观。
7.公元313年
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发布《米兰敕令》,结束了帝国范围内的对基督教的迫害。325年,他在尼西亚召集了教会的第一次普世公会议,这次公会议肯定了耶稣基督的神性。
8.公元419年
奥古斯丁的《论三位一体》成为古典希腊思想的基督教替代。三重位格的上帝为理解一切实在给出了超验根基。他的《上帝之城》表达了一种目的论的历史哲学,代替了希腊的循环观念。
9.公元1120年
阿伯拉尔的《是与否》引入了一种从事神学的新方法。他以问题的方式使用逻辑,这种使用控制了对圣经内容的解释,使得神学与圣经解读相分离。
10.公元1274年
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大全》将亚里士多德哲学和基督教教义结合起来,造就了中世纪在信仰与理性之间的经典综合。
11.约公元12851347年
奥卡姆的威廉的唯名论否认共相的存在,挑战阿奎那在信仰与理性之间所做的综合,为现代科学奠定基础。
12.公元13041374年
彼特拉克发展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他先锋性地使用拉丁手稿,促进了古典著述的复兴,使人们更多地诉诸古典著述而非经院权威来为市民价值辩护。
13.公元1503年
德西德里乌斯伊拉斯谟的《基督精兵手册》发展了一种非教条的基督教人文主义。他在《愚人颂》(1509年)里以辛辣的讽刺抨击腐化的中世纪实践与宗教迷信。
14.公元1515年
尼古拉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开启了现代政治观念,它以权力而非美德为政治行为的目标。
15.公元1522年
马丁路德在德国的沃尔姆斯会议上拒绝收回著述。他对保罗因信称义教导的再发现,以及其他著述,引发了宪制的新教改革。
16.公元1527年
《施莱塞穆信条》开创了教会与国家分离的新教宗派主义,这有别于和世俗权威合作的权势主义宗教改革。
17.公元1536年
约翰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出版,成为改革宗神学的经典表述。加尔文的神学著述、解经著述以及书信,表达了这样一种世界观:以圣经教导为基础,在生活的各个领域进行归正改革。
18.公元1543年
尼古拉哥白尼的《天体运动论》提出日心说的宇宙论代替托勒密的地心说。伽利略的望远镜观察肯定了哥白尼的理论。
19.公元1624年
切尔伯里的赫伯特勋爵在《论真理》一书中历数了自然宗教的五个要点,这标志着英国自然神论的开端。
20.公元1637年
勒内笛卡尔在《方法谈》中提出“我思故我在”,这开创了启蒙运动的“主体性转向”,它将个人性的理性奉为确定真理的道路,以取代从前所接受的权威如启示与教会教导。
21.公元1675年
施本尔在《敬虔之愿》中描画了虔敬派的基本原则圣经研读,福音布道,以刻骨铭心的宗教经历而非信仰教条为基督教信仰的基本。
22.公元1781年
伊曼努尔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在认识论中造就了“哥白尼式的革命”,为他的《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奠定哲学基础,而这本书对基督教作了道德性的再诠释。
23.公元1841年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攻击基督教的教导,认为它只是人类精神的投射。他以人的立场诠释基督教,认为人是爱、和平等美德的担负者,而以前人们却错误地以为担负者是上帝。
24.公元1845年
索伦克尔凯郭尔的《恐惧与颤栗》引入了存在主义,它强调以自由和个体选择为自我与伦理的决定因素。
25.公元1848年
卡尔马克思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号召工人无产阶级联合起来革命,推翻资产阶级,建立一个无阶级社会。
26.公元1859年
查尔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挑战物种固定的观念,提出了进化论,按照这种理论,物种在生存竞争中因着自然选择而发生改变。
27.公元1885年
弗里德里希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嘲讽传统的基督教观念及道德,提出那些拥有权力意志的人应当创造自己的意义
28.公元1907年
威廉詹姆斯的《实用主义:某些老思想方式的一个新名字》提出一种认识论,它关注的不是思想性行为,而是某个观念的实践性后果。
29.公元1922年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发动了当代哲学中的“语言学转向”,它以语言分析来解决传统的哲学问题。
30.公元1962年
托马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拒绝这种观念:科学在线性的知识积累过程中发展。他提出,科学的发展是一种范式的转移,在其中,研究的本性有着突然改变。
31.公元1967年
雅克德里达出版了三本著作,为后现代主义的主要力量即解构主义奠定基础。解构主义否认传统的终极真理观念。所有的文本都必须经过分析,以弄清其意识形态偏见。
人类驯化动物的历史?
新石器时代,人类的居住范围越来越大,可以狩猎的动物越来越少,捕获猎物的难度也越来越高。
后来人类将一时吃不完的动物关了起来,发现被关起来的动物变得温和了许多,有些动物还生下了幼崽。于是,人类开始尝试饲养动物。
被称为“六畜”的马、牛、羊、鸡、犬、猪在那时已经被驯化,圈养的家畜也成为人们食物的来源之一。
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人已经开始大面积种植水稻,并且依靠种植水稻、驯养动物来获取食物,这其中就有猪。
半坡人的耜耕农业非常发达,6000多年前的半坡人已经开始大面积种植小米、白菜等农作物。
半坡人已驯化了狗、猪、鸡等家畜,猪成为半坡人肉食的主要来源之一。
人类历史最早的起源?
人类最早起源于猿人。
猿人被认为是人类的直接祖先,具有人和猿的两重生理构造特征,大约生存于距今200万年到三四十万年前。猿人头骨低平,眉脊骨突出,牙齿较大,具有猿和人的中间性质。他们已经能制造石器,是最早能制造工具的人。猿人可分为早期猿人和晚期猿人。
人类历史,政权的产生?
君主专制
该政体是以君主独裁形式出现的。其主要特征是君主拥有无限权力,他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法律,居民必须绝对服从。君主的活动不受限制,也不受国家其他机关监督。王位是终身的、世袭的。君主制虽在不同的社会中出现,但由于情况不同,其形式亦略有差异。
在奴隶制社会中,有的专制君主制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是一种神权君主制。例如,古代的埃及实行的就是君神一体的法老集权统治。在中国,帝王称之为天子,即其为天之子,其统治权是“受命于天”。他们往往编造各种神话与天联系起来,以证明其为非凡之人。中国的专制君主制特别长,一直延续到清王朝。
2.等级君主制
等级君主制是中世纪封建国家的一种君主制。该政体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由教会贵族、世俗贵族和城市市民组成)实施统治的一种政体形式,贵族和市民阶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它是西欧封建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等级君主制时期,司法和军事等方面的权利渐渐集中到中央,等级代表会议则主要掌控国家赋税的批准权和分摊权,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开始受到重视。等级君主制相对于中世纪早期的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而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265年召开的英国议会和1302年举行的法国三级会议,标志着英、法两国等级君主制的初步形成。
3.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是以议会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君主不直接支配国家政权的政体形式。这种政体形式又称议会君主制。国家的行政管理由内阁负责。内阁首脑为首相,他由通过选举而在议员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首相再从与其政见基本相同的议员中挑选阁员,提交君主任命,组成内阁。君主只是在名义上代表国家,并无实际行政权力。内阁向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向议会报告工作。内阁如失去议会信任,则必须辞职或提请君主解散议。这时,君主亦只能照例表示同意,所以,君主是按内阁的意见行使形式上的权力,并代表国家进行礼仪活动。君主尽管是“虚位元首”,但仍具有显赫的政治地位和象征国家的尊严。这种类型的政体之所以存在,是由于某些国家情况特殊,当由封建社会转向资本主义社会时,革命不彻底,而保留下君主制的形式特点所致。它首先于1686年出现于英国。通过“光荣革命”,英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然后,一些国家亦仿效英国建立此种政体。目前,除英国外,君主立宪的国家还有西班牙、荷兰、日本、泰国等国。
4.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比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要保留更多的君主制的内容。这种政体形式,虽然也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但是君主仍然保持封建制时代的权威,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大权于一身,是国家的权力中心和最高的实际统治者。在这些国家中,宪法是承君主意志而制定的,议会不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而是君主的咨询机构。对议会的立法,君主不仅可以否决,而且可以通过任命或指定议员来控制议会。国家行政机关的内阁首相由君主任命,内阁是君主行使行政权的机构。
这种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国家的典型有一战前的德国、二战前的日本,以及目前少数阿拉伯国家,如沙特阿拉伯。产生这种制度的原因是一些实行君主专制制的国家,国内封建势力仍然比较强,而资本主义的力量还不够强大,因而君主在世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已有相当发展情况下,自愿地或被动地接受某些局部改革,实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实质上,这种制度是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联合专政。
二、共和制
共和制是指国家元首和国家权力机关是通过选举产生的一种政体形式。
1.古代社会的共和制
在古代欧洲的奴隶制时期,就有共和制的政体形式。例如,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雅典城邦的政体就是民主共和制。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代表大会,它有权解决国家重大事务,其他国家机关都隶属于它。那时,雅典实行的是直接民主制,公民大会可以直接行使立法权。在罗马,公元前5世纪的共和国实行的是贵族共和制。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有权决定国内外政策,审查和批准法案。对于负责国家行政、司法和军事工作的执政官,虽然由居民按财产组成的百人团大会选举产生,但却受元老院监督。后来,平民与贵族斗争,平民选出保民官保护平民利益,保民官可以制止或否决国家决定和元老院法案。
另外,欧洲中世纪时期,一些通商口岸和商业中心建立的城市国家,如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都曾实行过封建共和制。其最高权力由市民选举产生的市议会或其他形式的集体机构掌握。
2.现代社会的共和制
目前世界上采取共和制政体的国家占绝大多数,其形式大体有:总统制、内阁制、委员会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四种。
人类改变环境的历史?
原始社会,人类崇拜自然2石器时代,人类认识自然3小农社会,人类改造自然4人类决定论,工业时代人类破坏自然5人地伙伴论,现代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类使用槟榔的历史?
吃槟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代,食用槟榔之风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那时候的槟榔可是名副其实的贵族食品,一般人是吃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