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德罗百科全书产生的历史背景?
1747年,34岁的狄德罗在巴黎已很有名气。当时,有两个出版商看到英国钱伯斯出版社1728年出版的《百科全书》销路很好,就想把它译成法文在法国出版。
那两个出版商找到狄德罗和哲学家达朗贝尔,将翻译工作托付给他们。
但狄德罗他们在翻译过程中,发现英国的这套《百科全书》内容支离破碎、观点陈旧,充满了令人窒息的宗教思想。
于是狄德罗提出由他组织人,编写一套更好的《百科全书》,出版商欣然同意了这个提议。
西哲狄德罗是谁?
德尼狄德罗(英语:DenisDiderot,1713年10月5日1784年7月31日),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戏剧家、作家,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
德尼狄德罗出生于法国东部郎格勒外省小城朗格尔的一个剃刀师傅家庭,1732年获得巴黎大学的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他当过家庭教师,翻译过书籍,结识了卢梭等一批志同道合的启蒙思想家。1749年因出版他的无神论著作《给有限的人读的盲人书简》而入狱。获释后,他顶着压力主持《科学、美术与工艺百科全书》,编写哲学、史学条目一千多条
狄德罗的主要贡献?
狄德罗在文学、戏剧、美学方面都有许多杰出贡献,他不仅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辩证主义哲学家,也是“百科全书派”的代表人物,在唯物辩证主义和契约论上多有建树。
他所创立的“严肃剧种”理论,在戏剧史上形成了划时代的意义,而身为小说家的他,则被认为开创了现代小说的先河,其中《拉摩的侄儿》被恩格斯誉为“辩证法的杰作”,《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则被米兰昆德拉誉为“十八世纪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
狄德罗的代表作?
狄德罗主编《百科全书》。
还撰写了大量著作,在他的《哲学思想录》、《对自然的解释》、《怀疑者漫步》、《论盲人书简》、《生理学的基础》、《拉摩的侄儿》、《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哲学原理》、《达朗贝尔和狄德罗的谈话》、《宿命论者让雅克和他的主人》、《驳斥爱尔维修<论人>的著作》等著作中,表述了他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在他的《美之根源及性质的哲学的研究》、《论戏剧艺术》、《谈演员》、《绘画论》、《天才》等著作中,表述了他的“美在关系”的美学思想。
简述狄德罗的市民理论?
正确的说法是狄德罗的市民剧理论,因为狄德罗在文艺方面最关心的是戏剧。他用符合资产阶级理想的市民剧来代替十七世纪主要为封建宫廷服务的新古典主义的戏剧。
他明确地提出文艺要在听众中产生道德效果,就必须从打动听众的情感入手。
狄德罗对启蒙主义最大贡献?
狄德罗对启蒙运动的最大贡献是在哲学方面,为启蒙运动做了解释。他认为一个外部世界,感官不能自主产生感觉。而感觉,都是由观念组成的,是微小知觉的集合和堆叠。
他重视感觉,必须先尊重事实。他甚至认为“实验”可以作为一种哲学。实验可以证明所设想的猜想,即使没有达到目的,也可能侥幸地获得更好的成就。
所以他提出了两种性质,一种是一般的性质,这种性质只是在量上有区别,为一切事物所共享。而另一种是个别的性质,它属于质的性质,他可以规定事物的特征,他是一种实体下不同部分所有
蝴蝶效应与狄德罗效应?
蝴蝶效应,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蝴蝶效应是一种混沌现象,说明了任何事物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其发展轨迹有规律可循,同时也存在不可测的“变数”,往往还会适得其反,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影响事物的发展,证实了事物的发展具有复杂性。
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EdwardN.Lorenz)于1963年,在一篇提交纽约科学院的论文中分析了这个效应。
中文名
蝴蝶效应
外文名
TheButterflyEffect
范畴
哲学,自然现象
理论基础
说明事物发展的复杂性
提出者
爱德华诺顿洛伦兹狄德罗效应:
起源18世纪法国一位哲学家丹尼斯.狄德罗,某天友人赠其一件高级睡袍,他非常喜欢。但当他穿上之后,开始觉得家里的一切家具和装饰都显得粗陋庸俗,于是不得不把旧的东西一件件更新,但最终她仍不觉得开心,因为他最终发现,“自己竟然被一条睡袍胁迫”。
症状永远不能填满的欲望黑洞,因为“人往高处走”,到达一个阶段,各方面都要求配套上升。街道要搭配建筑,豪宅要搭配名车,鞋子要搭配礼服,礼服要搭配名钻……搭配的顶端永远是自己力所不能及。
齐加尼克效应:
狄德罗效应意味着什么?
狄德罗效应意味着某种欲望在没有得到满足时,心里很平稳;而一旦得到了满足,却反而有了更多的不满。
这一效应是由18世纪法国哲学家丹尼斯狄德罗发现的。
有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的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书房走来走去时,总觉得家具不是破旧不堪,就是风格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就把这种感觉写成一篇文章叫《与旧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
200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狄德罗效应”或“配套效应”,专指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平衡的现象。
狄德罗对启蒙主义的最大贡献?
18世纪最激进的思想家丹尼斯狄德罗(1713-1784)并不是一个完全被遗忘的人,尽管他长期被同时代的伏尔泰和让-雅克卢梭所掩盖。
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法国右派习惯性地把现代生活中的每一个弊病都归咎于伏尔泰和卢梭。“这是伏尔泰的错”和“这是卢梭的错”这两句话变得如此熟悉,以至于维克多雨果可以用顽童伽弗洛什在1862年的《悲惨世界》中唱的一首小曲来讽刺它们:“欢乐是我的性格;这是伏尔泰的过错;痛苦是我的嫁妆;这是卢梭的错。”
伏尔泰和卢梭是首批被埋葬在法国神殿中的英雄人物之一;尽管在2013年狄德罗诞辰300周年之前,各方展开了一场协调一致的运动,但迄今为止,狄德罗还没有做到这一点。
狄德罗既是他那个时代的人,又是超前于那个时代的人。他用他最好的年华来组织、编辑、和写作百科全书(1751-1772)中74000篇中的很多文章,这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大纲,总计17卷的文本和十一卷的图版,充斥着尖刻的评论,涉嫌攻击宗教和颠覆政府,给当局以警告。
如今的学者们大多都知道,如果你知道在最不可能的标题下隐藏着什么,那么这个项目在当时是启蒙思想的一个令人兴奋的宝库。例如,在文章“尽管如此,然而,尽管如此,虽然”中,狄德罗认为即使是反基督教的,也就是说无神论作家,尽管如此,也可以成为好父母、好朋友和好公民。由于许多文章都没有署名,已知的贡献者来自法国生活的各个角落,没有人能确定狄德罗还有什么其他想法。
百科全书和新青年产生的历史背景?
《百科全书》是概要记述人类一切知识门类或某一知识门类的工具书。百科全书在规模和内容上均超过其他类型的工具书。百科全书的主要作用是供人们查检必要的知识和事实资料,其完备性在于它几乎包容了各种工具书的成分,囊括了各方面的知识。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百科全书》是知识的总汇,是一切知识门类广泛的概述性著作。是否有一部优秀的综合性的百科全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背景:辛亥革命以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没有根本的转变。从城市到农村,很多人家还是把君主当作神来供奉。春节时,百姓的门户上依然贴着“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的春联。孔子,作为君主统治的精神象征,仍受到尊崇。
这时,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已深深影响了一批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受到青年学生的欢迎。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率先举起了“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号召青年起来争取平等自由,以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