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一箭双雕是什么意思(成语一箭双雕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一箭双雕是什么意思(成语一箭双雕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969 更新时间:2024/1/10 16:52:10

一箭双雕

“一箭双雕”这个成语,现在的意思是做了一件事,收到了两个成果,有一举两得的含义。

从字面的意思看,它源于古代的射箭的技艺。“射”为古人的“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之一,有精湛的射箭的技艺,相当于拥有了一项足以立身的本领。我国古代的每个朝代,都有著名的神射手。

而“一箭双雕”的典故,则出自隋朝名将长孙晟

长孙晟,字季晟,洛阳人,隋朝有名的大将。根据《隋书·长孙晟列传》记载,长孙晟出生公元551年的北周时期,北周是西魏权臣宇文泰所建,其子宇文觉正式建国。定都长安。

史书称长孙晟“性通敏,略涉书记,善弹工射,矫捷过人”。是个武艺高强的人。

当时的北周内忧外患,举国尚武,贵族子弟在与人交往时,往往是武艺高强的受到尊敬。朋友相交,往往以骑射相赌赛。每次在一起骑马射箭的时候,长孙晟都能战胜对手。他十八岁时,做了军中的司卫上士。

起初,长孙晟的年龄小,名气不大,世人对他并不看重。

杨坚一见,对他的本领深深地折服,拉着他的手对人说:“长孙郎不仅武艺超群,和他谈话后,又发现他还是一个有奇谋的人。以后的名将,莫非就是这个年轻人?”这个杨坚,就是后来统一中国的隋文帝,一个有着雄才大略的皇帝。

当时,北周与突厥的关系也非常紧张。突厥即汉代的匈奴,在隋唐时非常强大。这些游牧民族常常南下抢掠,因此,朝廷不仅要在边地部署重兵,有时还得派遣使者与突厥交好,甚至以通婚的方式缓和关系。

在北周的大象二年,即公元580年,突厥的首领沙钵略可汗向北周和亲,请求让一名公主嫁给自己。周宣帝就把赵王宇文招的女儿作为公主许给沙钵略可汗。

在进行聘娶的时候。双方都想通过炫耀军力向对方示威。北周精选了许多骁勇之士作为使者,长孙晟也被选中,做了汝南公宇文神庆的副手,带领送亲使团,送公主到沙钵略可汗处。

“一箭双雕”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次送亲中。以前,北周曾派数十名使者去,但沙钵略可汗很傲慢,很轻视这些人,大多以不礼貌的态度对待使者。

但这位可汗却单单喜爱长孙晟,不仅礼遇周到,还常常与长孙晟一起游猎,以至于用各种理由,把长孙晟留住突厥长达一年之久。这当然与长孙晟精湛的箭术有关,他确实是以自己的本领折服了对方。

根据《隋书·长孙晟列传》记载:他们在一次出游时,正好遇到两只大雕在空中,因为争肉相斗,纠缠在一起,沙钵略可汗给了长孙晟两枝箭,向他说:“请射取之”。

长孙晟于是就纵马飞驰而去,紧随其后。看准时机,一箭射去,竟将双雕贯穿,一旁观看的突厥人大惊失色!过了许久,他们才轰然喝彩。

沙钵略可汗大喜。随后就命令他的子弟和贵人,都要与长孙晟亲近,学习其射箭的本事。这件事令长孙晟名扬突厥,受到了这些匈奴人的集体崇拜。

长孙晟的一箭射双雕,不能不说有运气的成分在里面。雕是一种大型猛禽,平时的飞翔速度极快,而古代的弓箭射程有限,如果不是因为二雕为争肉缠斗,他是很难射到的。但长孙晟能够把握时机,一箭而射下双雕,确实是常人难以做到的。

长孙晟不仅射箭技艺超群,如前所说,他还是很有谋略的人个有心人,他在突厥一年的时间,乘游猎之机,详尽地观察了突厥的山川地形和军力的强弱。

回到北周后,将情况详细地告诉了杨坚,杨坚此时已为北周丞相,闻后大喜,遂将长孙晟提拔为奉车都尉。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杨坚受禅登基,建立隋朝,称隋文帝,改元开皇。沙钵略可汗借口是北周的女婿,要为北周宗室复仇,联合其他的可汗准备进攻隋朝。隋文帝很是担忧,把原本攻取南方的陈朝的军队都调回来,准备对付突厥。

但长孙晟上书隋文帝,认为对付突厥难以力征,易可离间。他自告奋勇出使突厥各部,利用自己在突厥的名声和对突厥各部熟悉的优势,采用离间之计,使得沙钵略可汗和他的叔侄、兄弟达头可汗、阿波可汗、突利可汗互相猜忌,成功地分化瓦解了各部落的联盟。

于是,隋朝北方的威胁在一夜之间就被解除。长孙晟因此受封为车骑将军。

长孙晟最后以右骁卫将军的职务逝世于洛阳家中。作为一个职业军人,他为隋朝征战了一生,尤其是在抗击北方突厥的战争中,可以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忠勇和武略鲜有人比肩。他死后,连荒唐出名的隋炀帝也深表悼惜,赐赠甚厚。

长孙晟有三子一女。长子长孙行布也是个有谋略的军人,死于隋末的杨谅叛乱;次子长孙恒安因为大哥的功劳,被朝廷授鹰扬郎将的职务;三子世袭了长孙晟的爵位,后来成为唐太宗的重臣,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贞观名相长孙无忌

小女儿被唐太宗册封为皇后,即长孙皇后,长孙皇后也是历史上有名的贤良皇后之一。

因为这个原因,唐贞观时期,长孙晟被唐太宗追赠为司空、上柱国、齐国公,谥号献。算是对他一生功绩的奖掖。

标签: 成语意思故事什么主要

更多文章

  • 史湘云和贾宝玉的关系(红楼梦中史湘云与贾宝有什么联系)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史湘云,贾宝玉,联系,关系,什么,红楼梦

    前几天我还写了一篇文,有人分析说,贾府败落,薛宝钗嫁给了贾雨村。我认为,宝钗不可能嫁给贾雨村?有人回复“有什么不可能,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同样,贾府败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史湘云嫁给了贾宝玉,原因就是他们俩各有一个金麒麟。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就是“确凿的证据” ?贾

  • 中国古代浑天仪是谁发明的(浑天仪的发明人和相关资料)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浑天仪,发明人,资料,相关,中国,古代

    现代随着西方文化的兴起,很多年轻人都非常喜欢占星,实际上在我国古代也同样有着极为玄妙的占星和天文学系统,而浑天仪就是其中的一个天文观测仪器,上面甚至还有着赤道、黄道等详细的天体标志。 浑天仪其实是浑象和浑仪的统称,整个仪器都是在古时候“浑天说”的概念下出现的,当时人们认为天就像蛋壳,而地面则如

  • 春节为什么叫春节呢(关于中国春节的来历以及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含义,来历,春节,中国,关于,为什么,以及

    中国的春节一般都是在公历的1、2月份的时候,我们国家大部分地区的气候,还都处于冬季,有的地方甚至还是冰冻的季节,那么,为什么明明是处于冬季的农历新年,却被叫做“春节”呢?其实,春节在现代射虎的意义出现的非常晚,是在民国初年才出现的。旦字,是表示太阳刚刚升起的意思,从地平线升起,所以就是早晨的意思。正

  • 黄粱美梦的典故寓意比喻什么(黄粱美梦这一成语出自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黄粱美梦,典故,寓意,成语,出自,比喻,哪里,什么

    “黄粱美梦”梦见了什么?“黄梁一梦”的典故出自唐代沈既济的《枕中记》,讲的是唐朝时有个进京赶考的卢生,在离邯郸不远的一家旅店投宿,遇到了一位道土——吕翁。二人攀谈起来,卢生愁苦于他的穷困,觉得自己必须通过考试改变命运,脱离没钱没势的生活。吕翁听后笑而不语,只从衣囊中取出青瓷枕递给他,说:“枕着这个睡

  • 历史上的潘金莲的真实身份(潘金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潘金莲,身份,历史,真实,什么样,一个

    在四大名著《水浒传》中,潘金莲是一个人尽可夫的DF,为了与奸夫西门庆能够长久的鱼水之欢,将自己的丈夫毒死。可历史真的是这样吗?首先,我们要正视小说和历史的差距,现在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写小说,所以小说的内容不能当真。其实历史上的潘金莲是河北清河县,知州大人的千金小姐,漂亮贤惠、知书达理,妥妥的一个大家闺

  • 伟大的女性人物的事迹(世界上的杰出女性代表人物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女性,人物,事迹,介绍,杰出,代表,世界,伟大

    长久以来,女性的所作所为总是容易受到人们的忽视。可事实证明,在人类的历史上,有不少伟大的贡献都来源于女性。在过去的时代,她们在那些原本被认为属于男性的工作领域,凭借其智慧和决心创造了令人惊讶的成就。这一次,小编整理了人类历史上的7位令人钦佩的女性,因为其发明和发现改变了世界。1、英奇·雷曼:发现了地

  • 曹丕的人物简介分析(三国时期曹丕人物形象与生平事迹)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丕,人物,生平,简介,事迹,时期,形象,分析,三国

    对于曹丕,人们的一贯印象并不太好。在评书小说里,他是个大反派角色,所谓“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他就是那个篡夺了汉室正统的头号汉贼。虽然他做了一般反派想做都做不了的大事,但在正面角色诸葛亮等人的眼里,他就是个靠父亲打拼的官二代,诸葛亮评价他说“曹丕篡弑,自立为帝,是犹土龙刍狗之有名也。”最悲剧的是

  • 水浒传里的和尚是谁(水浒传中哪几位人物做过和尚)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和尚,人物,水浒传

    众所周知,《水浒传》的人物众多,身份、职业也是五花八门。在众多的人物当中,有一类人物数量很少,却在书中发挥过重大作用,这便是和尚和道士。在小说当中,有名有姓或有法号的和尚一共有七位。第一位:鲁智深鲁智深这一人物形象,大家都非常熟悉。他原本是渭州经略府提辖,性格直率豪爽,嫉恶如仇。郑屠欺压金翠莲父女。

  • 历史上诸葛亮的妻子是谁(诸葛亮老婆到底是美还是丑)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妻子,历史,老婆,到底,还是

    王安石有一句诗是这样写的,“区区庸蜀支吴魏,不是虚心岂得贤”,这句诗的大概意思就是说刘备当年是以,真诚虚心、才请出的诸葛亮,否则诸葛亮根本不会考虑去辅佐一个实力远远小于,曹魏、孙氏的集团。在历史上,刘备三请诸葛亮,终于打动卧龙之心,答应下山辅佐。跟刘备出山,其实是诸葛亮一辈子最大的决定之一!诸葛亮这

  • 左宗棠收复新疆阿古柏故事(左宗棠大战能打败阿古柏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阿古柏,左宗棠,大战,收复,新疆,原因,打败,故事

    左宗棠收复新疆,最难攻克的,从来不是阿古柏,而是现实条件。阿古柏的确很强,背后有土耳其、英国、沙俄的扶持,但他的强大也仅限于中亚地区而已。清朝再不济,也是直接和英国、沙俄平起平坐的大国,怎么可能搞不定一个他们扶持起来的狗腿子政权呢?所以说,收复新疆的痛点,不在阿古柏身上。那么左宗棠有哪些难以克服的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