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范进最后当了多大的官(历史上范进中举确有其事吗)

范进最后当了多大的官(历史上范进中举确有其事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324 更新时间:2024/1/24 9:26:49

罗丹说“换个角度看问题,生命会展现出另一种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每个人都有被刻板印象影响过的时候,你以为已经得到了真相,事实上,在所谓真相的背后隐藏着事实的蛛丝马迹。

中学的时候我们都学过《范进中举》一,这篇课文选自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我们都知道范进最后守得云开见月明,高中举人,也因为多年寒窗终如愿而差点发疯,作者在作品中描绘出“范进”这个特色人物,是为了揭露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至深,讽刺世态炎凉;

故此,在我们读者心中,范进就是那个时代读书人的缩影,提到范进就觉得他是“科举制的牺牲品”。其实,当读完《儒林外史》这本书,你就会发现,范进应该是科举制的获益者,你只知因为中举他差点疯掉,不知他最后当了多大的官。

范进中举险发疯

范进是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个经典人物,他崇尚“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一心想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他自幼家境贫寒,家里穷的揭不开锅,还有着读书人的清高,因为太过穷苦,受人歧视,邻居没有一个人愿意施以援手,岳父胡屠夫更是看不起他,肆意辱骂,范进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全压注在科举之路上,奈年年考年年不中,到了50岁还只是童生。

范进对于科举考试已经到了疯魔的状态,他不愿意通过劳动养家糊口,每天醉心于四书五经,事实上,在范进心中,他一直相信自己能高中,所以他坚持几十年,将中举获取功名利禄当做唯一的目标。

其实,他已经穷的一清二白,他在寒冬腊月参加考试的时候仍着麻布单衣,在凛冽寒风中瑟瑟发抖,要是一般人早就放弃了,但是范进仿佛失了魂,满心都是科举考试,书中对于胡屠夫辱骂范进的场景也描绘的很形象真实,可范进却表现的很麻木,可见是已经习惯了。

原本以为范进此生是中举无望了,但没想到他受到主试官周进的青睐,因为周进的抬举,范进应试及第,一朝中举,当邻居跑到集市告诉他中举了,他本能反应就是怀疑,飞快跑回家,看到官府送信的人才终于确定。

谁知乐极生悲,竟然摔了一跤,昏迷不醒,大家赶忙给他弄醒,恢复意识后,范进在院子边跑边跳,又是哭又是笑,甚至冲出家门,一路大喊大叫“噫!好!我中了!”,这疯癫的状态让大家以为他高兴地发疯了。

多年名落孙山的范进内心已经脆弱不堪,他是凭着一股劲硬撑着参加一次次的科举考试,这一次终于中了,他兴奋到了极点,多年的委屈与屈辱终于可以结束了,再也没有人会轻视他,他再也不用看见那些嘲笑讥讽漠的目光,别说发疯了,可以说是死而无憾了。

事情真相不言中

课文在范进中举几近发疯,描述了他身边人对他的态度变化后就戛然而止,文章内涵就是用范进的形象抨击荼毒无数读书人的封建科举制度,这也是我们答题的标准答案,范进“科举制度的殉道者”形象在大家心中更是根深蒂固。

其实,在小说中还有几回也写到了范进,阅读过后几回,我们才发现这么多年我们“误会”了范进,科举制度确实一定程度上了毒害了一些读书人,范进前期也的确受到了科举考试的折磨,但他却是一个实打实的科举制度的利益获得者。

当年范进中举后,岳父一巴掌治好了他的疯癫,清醒后的范进也一改往日唯唯诺诺,极度自卑的形象,他结交往来于乡绅、地方官员之间。

对于每一个巴结他的人,他都来者不拒,不得罪任何一个人,一个圆滑世故的“老油条”形象跃然纸上,如今的范进已经能很好的融入官场了。

中举后他并没有立马入朝当官,因母亲去世丁母忧三年,期满后进京会试,仅一年就中了进士。

随后就进了官场,当选御史,在官场浸淫数年之后又被钦点为山东学道,属于正四品的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山东省教育厅厅长,这个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官啊,他最后还进了中央政府,任职通政。

范进一步步官运亨通,他凭借此走上了人生的巅峰,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早先他的家里一贫如洗,住的是茅草屋,卖了唯一一只母鸡换米煮粥,与乞丐无异。

而中举后,乡绅资助钱让他搬家,家里还有了奴仆丫鬟,过上了锦衣玉食的人上人生活,没中举之前,所有人都看不起范进,邻里乡亲对他不屑一顾,岳父胡屠夫用最恶毒的语言伤害他,轻视他;

而当范进及第之后,胡屠夫一口一个婿,是完美女婿的典范,连乡绅也他称兄道弟,送田送地,自愿为奴,范进因此获得无上荣誉。如果说一开始范进的确深受科举考试“残害”,可自他中举以后。

他成了统治阶级一员以后,他得到的远比之前失去的多,他成了主管教育的大官,以通政公的身份回乡省亲,荣归故里,家乡百姓夹道欢迎,风管无限,这些都是科举考试给范进带来的荣誉,不然他一家境贫寒的布衣怎么可能有如此成就。

当年《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科考多年无果,内心不免有些怨恨,“范进”的出现确实是被用来揭露封建科举考试的弊端,讽刺这种制度给莘莘学子带来的苦楚。

可是,我们也要清楚在那个年代,读书科考是寒门子弟鲤鱼跃龙门的平台,当年我们对范进表示愤懑,怒其不争哀其不幸,感觉科举压迫了范进整个人生。

可范进最后当了大官,是科举考试改变了他的一生,自中举后,范进的人生犹如开了挂,他由社会底层爬上人生巅峰,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科举制度,范进享受了科举制度的“红利”。你只知他一朝中举险发疯,不知他此后一路高歌官运亨通。

标签: 范进历史最后

更多文章

  • 秦国商鞅为什么被处死(商鞅最终是被五马分尸而死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商鞅,五马分尸,秦国,处死,为什么,最终

    商鞅之死的真正原因(商鞅怎么处死的)后来,商鞅见惠王没有重用自己的意图,便在公元326年,听闻秦孝公继位后势力逐渐增强,周王室日渐颓靡秦孝公继位后颁布了求贤令,后来商鞅被选用后得到了重用,后又凭借他的智慧与卓越的才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商鞅,是位策略家更是位谋略家,同时,也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是位

  • 历史上唐三藏真名叫什么(西游记唐三藏的原型是玄奘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三藏,原型,真名,玄奘,历史,西游记唐,什么

    唐僧是吴承恩《西游记》笔下西行取经路上第一主要人物,以唐僧为主线,贯穿整个九九八十一难之中。唐僧:真名叫陈祎,法号叫玄奘,尊称为三藏法师,也叫唐三藏,小名江流儿;唐僧这一称呼为民间百姓的习贯叫法;唐僧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人物,前世为如来二弟子金蝉子,原型为唐代高僧玄奘,修成正果后被封为“

  • 佤邦属于哪个国家(佤邦是一个国家还是属于缅甸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佤邦,国家,缅甸,属于,哪个,还是,一个

    与我国接壤的缅甸佤邦,说汉语用汉字,被称为世界上另一个“中国”,在古代中国,因为战乱等原因,经常有人向东南亚地区迁移,如今的新加坡就是华人组成的国家,在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都存在不少的华裔佤邦地理位置今天要和大说的地方是,与我国云南接壤的缅甸佤邦,也被称为缅甸第二特区,位于阿佤山区,是曾经缅甸共

  • 清明上河图有多少年的历史(清明上河图的历史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明上河图,历史,意义,多少

    清明上河图:有两千七百多年悠久历史,和世界闻名的千年繁华胜景北宋一副著名的风俗画,它的作者是张择端,全长达到了528.7厘米,宽达到了24.8厘米。该画采用了散点透视的一个手法,将当时北宋的生活记录了下来。上至帝王出行,下至平常老百姓的生活,都被记录在这长卷之中。这幅画现存在于我国的故宫博物馆中,是

  • 抗日战争战损比是多少(二战中中国与日本的战损比)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损,二战,日本,中国,多少,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中日两国军队在装备上的差距,所以在绝大部分的战役之中,造成了中国军队的众不敌寡,双方5:1的伤亡比例已经是人所共识。然而却有这样一场战斗,中日双方的伤亡为1:6,此战开创了中日战场上伤亡对比前所未有的纪录。1941年11月9日,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和第129师一部,以1500人的兵力,

  • 重阳节是几月几日(重阳节自古代表着什么重要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意义,重阳节,代表,几日,重要,自古,什么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它表现了诗人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感人场景。今天是农历的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佳节重阳节。我们在重温这首诗的时候,你可想过,九月九日这天为什么叫“重阳节”吗?它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农历九月初九称

  • 纳粹十大王牌师分别都是什么(介绍德国二战十大王牌师)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王牌师,纳粹,二战,介绍,德国,分别,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上,参战的国家,如同盟国法国,英国,美国,苏联。法西斯德国,意大利。这几个国家都是二战时期欧洲的军事强国。不过,当时的德国陆军达到1000多万,他们主要以闪电弹的形式袭击它国。他们拥有当时世界最强大的坦克军团,自欧战爆发以来,一个星期拿下波兰,之后德军的坦克军团又横穿法国。击

  • 中国四大发明的发明人和时间(中国四大发明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四大发明,发明人,介绍,中国,时间

    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给人类的卓越贡献,是我国 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准。中国人发现磁石指南的特性非常早,传说部落战争时期,黄帝和蚩尤打仗,位于南方的蚩尤部落能制造妖雾,让黄帝迷失方向,黄帝发明了一种指南车,能辨别方向,打败蚩尤。战国时期,人们制造出一种辨别方向的

  • 庆余年原著五竹是机器人吗(五竹是不是最厉害的 )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本文我们继续来讲讲猫腻的成名网文《庆余年》。这部作品的名字其实一点也没有吸引力,反而还显得非常普通。尽管“庆余年”三字的出处非常不简单,但在诸多网络小说里头,这三个字,确实毫无存在感。然而,这部《庆余年》的情节故事,却堪称经典,因为其中融入了许多当代网友最喜闻乐见的元素,比如穿越、宫廷戏、武打、科幻

  • 车四十四真实故事原型更惨(电影车四十四的内容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原型,简介,内容,电影,故事,真实,四十四

    电影《车四十四》不知道到家看过没有,据说这部电影是由真实故事改编的,讲了女司机和冷漠的乘客们同归于尽的故事。车44路车事件真实原型据说是一名叫楚婷婷的女司机,在被歹徒强暴遭遇不幸后,将车开入沟中,与那些冷眼旁观的乘客们同归于尽。关于44路车事件的详情据说电影短片《车四十四》是由真实故事改编的,讲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