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刘邦为什么那么多人帮他(刘邦驾驭人才之道的人能力强)

刘邦为什么那么多人帮他(刘邦驾驭人才之道的人能力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465 更新时间:2024/1/8 23:32:19

首先,咱们看看刘邦有多不厉害?

吕雉一家为了躲避仇家,就从山东来到了江苏沛县,由于她的父亲吕太公与当地县令关系很好,所以很多人都慕名来访。

由于来人众多,吕太公就定下规矩:凡是来人拿的贺礼不到1000钱的,直接安排在院子里吃饭。

作为底层官吏的刘邦这时也前来凑热闹,他宣称携带贺礼万钱,吕太公一听,这人出手阔绰啊!赶忙出门迎接,迎为座上宾。

吃饱喝足之后,吕太公这才发现刘邦其实没带一分钱!

发现被骗的吕太公却一点也不生气,反而把自己的女儿吕雉嫁给了他。

要知道,当时的刘邦已年逾40,家无万贯、身无寸功、整天只知道喝酒吹牛,虽然未娶妻,却早已和一位曹姓女子生了一个儿子。

但这些吕太公统统不在意,他认定了这个女婿日后必成大器。

后来,刘邦从小沛起兵,在楚汉战争中取得最终胜利,入主关中、定都长安,开创了绵延四百余年的大汉王朝。

这些历史事实让人不得不承认:姜还是老的辣。

刘邦自己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大意是说,在治国、治民、治军方面,我刘邦都比不上张良、萧何、韩信,但他们能为我所用,所以我才能取得这天下。

接下来,我们看看刘邦究竟是怎样把这些厉害人物收为己用的?

刘邦的功臣队伍里人才济济,大致可以分为这样两类人:

第一类人,是刘邦的嫡系部队,他们自刘邦起事起,就一直追随其左右。

比如萧何、曹参周勃灌婴、樊哙等人。

第二类人,是后来战争中加入的部队,他们原是项羽或魏王的手下,后来投奔了刘邦。

比如张良、陈平、韩信、英布彭越等。

这一类人留在刘邦身边,有的是出于感激刘邦的知遇之恩,有的是出于投机需要。

刘邦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因长年生活在社会底层,对人民的疾苦感同身受,更练就了强大的揣摩人心的技能。

在对人才的取用上,刘邦把这一技能展现的淋漓极致。

一、对待嫡系部队,刘邦有担当、有胆识。

秦末暴政,天下人民“苦秦久矣”,但为什么只有少数人揭竿起义呢?因为风险太大。举事成功,当然最好,一旦失败,面临的将是灭九族的大罪。

《史记·高祖本纪》说:“萧、曹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尽让刘季。”

这里的刘季就是刘邦。

刘邦深知他们的顾虑,主动担当起举事的重任,如果举事成功,大家一起封王封侯, 如果失败了,那灭九族的大罪就让他一个人承担吧。

所以,萧何、曹参等人,虽然才能超过了刘邦,但还是心甘情愿追随在他之后,就是因为不敢担当失败的风险。

这时的风险和收益是绝对成正比的。

二、 对待后来加入的部队,刘邦知人善任、不吝封赏。

古代帝王最忌讳的不是暴虐、不是无能、不是昏庸,而是寡恩。

刘邦心里很明白,这些人投奔他,有的是为了名、有的为了义、有的为了财。

对别人想要的东西,不管是钱财、美女还是名誉、权力,他从不吝啬,自然别人就会为他卖命了。

张良追随刘邦,是因为他一直怀才不遇,服侍过的君主都不把他当回事,只有刘邦重视他,经常采用他的计策。这让张良很感动,有一种“遇到知己”的感觉。

陈平追随刘邦,一方面是因为他在魏王、项羽处,一直得不到重用,刘邦却能认识到他的价值;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周勃、灌婴不断向刘邦说陈平的坏话时,刘邦能力排众议,坚定的支持、相信他。

“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这份信任给了陈平莫大的心理安慰。

韩信追随刘邦,一方面也是因为受不到项羽的重用,而在刘邦这,萧何月下追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军事部署常常采纳他的意见,给与了他充分的尊重;另一方面,刘邦懂得韩信想称霸一方的心理,先封淮阴侯,后又不惜把齐地赐给他,并给了他“齐王”的称号。

曾国藩曾说:“盛世创业重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

在我看来,刘邦之所以能驾驭很多比自己厉害的人,在于这两点他都做到了,既能亲力亲为、敢于担当,又心胸豁达,任人唯贤。

不过,能做到这样,刘邦也已经是个非常厉害的人了,不是吗?

标签: 刘邦驾驭能力人才为什么那么

更多文章

  • 汉宣帝为何给刘据谥号为戾(汉宣帝追封刘据谥号为戾)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宣帝,刘据,谥号,追封,为何

    汉武帝晚年老糊涂了,听了江充和苏文的谗言,居然把自己培养了多年的太子刘据给逼死了。此后田千秋为太子喊冤,汉武帝这才恍然大悟。为此汉武帝诛杀了江充全家,也将苏文给活活烧死,此后更是修建思子宫、归来望思台,表达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由此可见,汉武帝已经认识到这件事的错误了,但是他没有认错。所谓轮台罪己诏,并

  • 陈圆圆墓地有什么传说(历史陈圆圆故事及墓地之谜真相)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墓地,陈圆圆,真相,传说,历史,故事,什么

    贵州省岑巩县有一个奇怪的村庄——马家寨,全村有2000多个人,却没一人姓马,全部姓吴。经过历史学家多次走访得知,他们竟是吴三桂的后人!更让人惊喜的是,考古专家在马家寨附近的山坡上,还发现了陈圆圆的墓! 不幸的是,由于这件事被当地文物部门大肆报道,还没等到考古专家对这座墓开始挖掘,却被盗墓贼

  • 临沂为何被称为龟驮城(临沂被誉为龟驮城名字的来源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龟驮城,临沂,传说,来源,称为,誉为,名字,为何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从古至今文化的沉淀尤为深厚。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不同城市多被赋予不同的色彩。这其中虽然有着风俗习惯的始然,但神话传说更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若再结合古之文化的寓意,那就更为传奇了。比如我们今天要讲的临沂这座城市,绝对让人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临沂,山东省面积最大的

  • 康熙为什么让隆科多当九门提督(隆科多九门提督是几品官)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隆科,提督,几品官,康熙,九门,为什么

    在《雍正王朝》第11集中,康熙请客吃饭,佟国维是唯一被邀请的客人,在这一次宴席上两人的太极是打得精彩绝伦,也让看客们见证了什么样的人才是搞政治的权谋高手:康熙:怎么样?这一向身子骨还好?佟国维:劳皇上惦记,奴才这一阵子时感觉腰酸,晚上睡觉也睡得不安稳。康熙:朕也一样,左边这有颗牙已经松了,睡觉呢睡俩

  • 塔山阻击战牺牲多少人(历史上塔山阻击战伤亡程度多惨烈)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阻击战,塔山,伤亡,程度,牺牲,历史,惨烈,多少

    1948年9月,锦州战役即将打响,蒋介石从华东战场紧急调动十一个师,组成“东进兵团”乘坐军舰,直抵葫芦岛,而葫芦岛距离锦州不过35公里。在热播大剧《大决战》最近的剧情中锦州战役已经是箭在弦上,而塔山阻击战却可能提前打响。从战略角度来说整个解放战争的胜利就是从锦州战役开始,而锦州战役的胜利却是以塔山阻

  • 谁进曹营一言不发(三国里徐庶进曹营一言未发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曹营,徐庶进,三国里,一言不发,故事

    | 谁说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明明出了个馊主意,最后还成全了赵云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个歇后语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他被迫归入曹操阵营,虽然有堪比诸葛亮的才华和谋略,却不愿与曾经效力的刘备为敌,不愿为曹操进言献策。而曹操也很无奈,但是又欣赏他,不放他走,因此,徐庶在曹营数十年,却没有在军事上有所作为

  • 清朝时期康熙之后是谁继位(康熙下面是哪个皇帝继位)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继位,康熙,皇帝,时期,清朝,下面,之后,哪个

    说到清朝的皇帝们,具有极强的代表性的便是康熙。除了他的众多功绩之外,他的在位时间同样让人觉得惊讶。从八岁登上皇座,总统治时长高达六十年,这已经是中国历史上的奇迹。从他的军事能力和治国能力来说,绝对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明帝。总体来说他的贡献巨大,不仅是奠定了大清的统治,同时也让它的版图与根基更为牢固。无论

  •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历史故事(三国时期暗度陈仓故事概括)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暗度陈仓,明修,栈道,概括,历史,时期,故事,三国

    鬼谷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谋略家、兵家、道家代表人物,也是纵横派的鼻祖。他样样精通,被世人称为全才、奇才。他的著作《鬼谷子》被历代后人学习标榜的经典之作。后人从这篇著作当中,得到一些启发,从而达到君临天下。其中有一位帝王刘邦,运用了鬼谷子的谋略,使他夺取关中,推翻了秦朝。刘邦的前半生是默默无闻的,游

  • 关于武则天和薛怀义的故事(薛怀义武则天是真爱关系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薛怀义,武则天,关系,故事,关于

    唐朝是个八卦和故事都特别多的朝代,一方面国力强盛,天可汗的名号,高高飘扬在西域诸国,草原臣服,万民敬仰。一方面又因为“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这是朱大圣人的话,意思就是老李家有胡人血统,对男女那点事不是很在乎。可问题可能是李唐皇室太不在乎了,光是皇帝就有很多震碎你三观的事,更不要说

  • 尊王攘夷是谁提出来的(春秋时期提出尊王攘夷任务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尊王攘夷,任务,时期,提出,春秋,出来

    春秋历史上最为知名而且最无争议的霸主是齐桓公,在齐桓公跑赢了自己的哥哥公子纠当上齐国国君之后,开始对齐国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一项是任用管仲为齐国的大管家,对经济、军事、国际环境等各个方面做了不同程度的调整,慢慢让齐国成为了让诸侯都敬服的霸主。而这所有的措施当中,有一条是最为受益的,那就是管仲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