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王允是哪个朝代的人(政治家王允是个怎样的人)

王允是哪个朝代的人(政治家王允是个怎样的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35 更新时间:2023/12/24 5:37:42

王朝通史论东汉:第十三期——汉末忠贤王司徒

公元192年,洛阳城内杀机四伏,战神吕布慌忙逃出城去,不知所踪。一批批凉州兵前赴后继向宣平城楼奔去,像是有一出好戏不容错过一般。

宣平城楼之上,汉献帝颤颤巍巍地望着跪倒在身前的司徒王允,叩拜完后,王允被李傕郭汜所率领的凉州兵,当场斩首。

王允,这位生于世家大族,穷一生之力为大汉效忠的大司徒兼尚书令,最终死在了大汉最后一任皇帝的眼前,时年五十六岁。

其最为人孰知的功绩,在于设巧计诛杀董卓,然而其余事迹却鲜为人知。更为人所不知的是,司徒王允毕生为汉尽忠,论鞠躬尽瘁不输孔明。然时事弄人,东汉至此,王允亦是无力回天。

豪气干云,王司徒少年怀大志;鞠躬尽瘁,汉灵帝不识真英才

王允字子师,太原祁人也。

王允出生于豪族世家,少年好学,素有大志,同郡人郭林宗曰: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

由此可见,少年时期的王允就已经是一匹学富五车的千里马,这也成为了其十九岁便入仕郡中的先决条件。

而素来怀有大志向,绝不委曲求全屈的王允,在郡中却接连犯下了两件滔天大事。

王允时年十九岁,满腔正气和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下,入仕便招惹到了小黄门赵津和太守王球。

其时之大汉天下宦官当道,各地多有阉党势力之触手,王允所在之地亦是如此。当时小黄门赵津寻衅滋事,十里八乡内为非作歹,实为县之祸患。

没人敢招惹赵津,因为阉党势力极大,故而赵津愈发放肆。王允顺势杀出,率人逮捕赵津,随即斩首示众,百姓拍手称快,宦官却深恶痛绝。

董卓焚宫残留物

如果说宦官在内庭,对于王允干涉不大,那么郡守则至关紧要。很荣幸的是,王允得罪完宦官,便把郡守得罪了。

当时天下官吏一般黑,能纵容小黄门闹事的郡守,定非有识之士。与王允同郡有一浪荡子弟路佛,此人无品德无学识,却向郡守买来了补吏一职。

买官卖官,在豪气干云的王允看来,属实下作,于是乎王允冲到太守面前吵了起来,差点动手!

复还仕,郡人有路佛者,少无名行,而太守王球召以补吏,允犯颜固争,球怒,收允欲杀之。

一个小吏,敢和太守发生争执,还差点动起手来,起因却是郡守买官卖官,由此可见少年王允不仅刚正坚毅,还不畏强权敢于斗争。

此时的王允心中埋藏着的还只是个人的理想报复,对于大汉王朝之天下倒还缺少点情怀。但很快,年岁不满三十的王允构筑起了家国情怀。

当时群雄并起,黄巾作乱,被三公推举入仕的王允被征拜为豫州刺史,领荀爽、孔融为从事,以皇甫嵩朱儁为左右中郎将,前往平乱

影视剧王允

看遍了百姓的苦难,翻阅了大汉之盛世,通晓了孔孟忠孝之道,王允的忠汉情怀逐渐发展并巩固了起来。

怀揣着满腔抱负,一心想平定叛乱恢复大汉锦绣河山的王允,到任之后便大破黄巾军,俘虏敌军十余万。

第一战,王允便击溃黄巾大军,使豫州归治,实属真英才也。当时作战之际,王允身先士卒,与军士齐头并进与敌作战,夺取了胜利,可谓是鞠躬尽瘁。

然汉灵帝却不识真英才,就在王允取胜之后不到一年,汉灵帝便将其罢官下狱!

原因很离奇,当时大破黄巾军后,王允搜出了一封中常侍张让私通黄巾逆党的信,王允当即交于了皇帝,而这一举动便意味着王允就此结怨于张让。

于是乎:而让怀协忿怨,以事中允。明年,遂传下狱。会赦,还复刺史。旬月间,复以它罪被捕。

也就是说,因为那封信,张让处处挑唆皇帝惩处王允,而汉帝也将王允的战功抛之脑后,以莫须有之罪惩处于王允,真可谓昏君不识真英才矣!

大义凛然,狱中尽显忠臣本色;蛰伏隐忍,协和吕布诛杀董卓

被张让陷害入狱的王允,早已没有了当年那股刚强之气,却平添了不少忠臣之风。

被捕入狱之时,很多人劝他向张让服个软,求求情,保全自己而后另作图谋。

就当时的情况而言,这也的确是最好的办法。然真若采取了这种措施,那么王允也就不能称之为王允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般刚直的王司徒,为气节连死都不惧的他,却在董卓入朝后成为了心腹大臣,颇受董卓爱护。

而事实上王允却是在蛰伏待机准备杀了董卓。从不惧死亡只为气节,到奉承董卓隐忍不发。

王允的变化可以“出奇”二字形容之。而从此次狱中行,更能看清楚王司徒之气节。

影视剧中的汉末权臣

史料记载:司徒杨赐以允素高,不欲使更楚辱,乃遣客谢之曰:"君以张让之事,故一月再征。凶慝难量,幸为深计。" 又诸从事好气决者,共流涕奉药而进之。 允厉声曰:"吾为人臣,获罪于君,当伏大辟以谢天下,岂有乳药求死乎!"投杯而起,出就槛车。

也就是说,被张让再三陷害的王允,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各方势力都在为救出王允而努力着。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那些拿着毒药让王允服药自尽之人,意思很明显。

即你王允不跟张让求情,那你喝毒酒死去的好,否则进了廷尉府就有辱斯文了。

而此时的王允,贤良中正之忠臣本色可谓是尽显无疑,那一番话何尝不是其一生的写照。所谓身为人臣,生死皆当由皇帝裁决

但王允没有说出来的是,当皇帝大权旁落之时,自己则有辅助皇帝重掌大权的义务,虽然没有说,但他做到了。

献帝继位,王允迁尚书令,代杨彪任司徒,同时兼行尚书令事。不就之后董卓进京。

霎时间朝政尽归董卓之手,此时的王允并没有向年轻时那般火急火燎的反对。

反而是对董卓一味的顺从,久而久之让董卓将其接纳,让董卓认为王允是自家人。

而王允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诛杀董卓使皇帝重掌大权。

王允,从少年时起一直到中年,都是一如既往的刚直,而且眼中揉不得沙子。

少年时期看见郡守卖官他敢于彻底顶撞,不惧死亡。中年入仕他恪尽职守,从不阳奉阴违更不会违背为臣之道。

被诬陷入狱他不会求情,更不会自损气节。

但在董卓掌权后,他为何不仗义执言,为何不顶撞董卓,为何阳奉阴违一反常态呢?

不了解东汉末年那段历史的朋友,不了解王司徒生平的朋友,乃至于以一部小说看待历史人物的读者朋友定然会被影视剧所诱导。

将王允看作小智有余而大智不足、居功自傲的人,但结合史料和王司徒对待董卓一事之前后反差。

我们能得出清晰的结论:王允者,东汉最后一位忠臣也!

董卓势力庞大易擅权,在迎其入京前王允便有预料,只不过迫于形势他也无可奈何。

而董卓一到任后便失控,这更让王允感到大汉王室面临的巨大危机。

所以此时的关键在于铲除董卓,以确保汉室安定,而只有投入董卓阵营才是最好的办法。

相比于个人气节,王允更愿意保全大汉天下,故而一反常态投董卓。当然,然最终结果已是人尽皆知。

初平三年四月,王允以吕布为内应,率军击杀董卓,最终董贼死于吕布刀下,王允名垂青史。

而这一战也成为了分水岭,人们普遍以为杀了董卓之后,王允便成为了居功自傲、骄横跋扈之人。

当然不排除王允的傲气,但这种傲气也是人之常情,试问年逾半百还挽救了一个王朝,谁还能没点傲气呢?

更何况,王允极力处置李、郭二人,也是为了局势快速稳定,唯有手段不周而已。这一点,断不能成为黑王允的例证。

将死之时,一番忠心天地可鉴:死去数年,汉朝献帝仍在悼念

将王允划归到骄横跋扈队列当中的例证,无非其对吕布的不屑和对大文学家蔡邕的处置。

的确这两点是事实,也的的确确是王允所为。但就因为这个,便能冠之以骄横跋扈之名吗?绝对不能。

王允确实在处置蔡邕的时候用错了方法,因为蔡邕曾被董卓礼遇。

在董卓死后,蔡邕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未被诛杀的董卓余党。

而王允千方百计的处置蔡邕,却是会让那些真正的董卓余党心有余悸!但谁能知晓,蔡邕也是自作孽呢?

在蔡邕被处置之后,坊间传开了王允将要对凉州兵马动手的小道消息。

这种消息究竟是何人所传,究竟是源于何人,至今已无从考证,但可以明确的一点是,王允就此走向了覆灭。

于是乎,便有了开篇那192年的宣平城楼之事。

很多人将灭亡大汉的罪名,强加在了王允的头上。吾不知其所想,何以为先!

要知道,王允是真正意义上忠于汉室的最后一人,其后绝户矣!就连汉献帝。

也对王允十分悼念,迁都许昌后,汉献帝派遣虎贲中郎将前去祭奠王允。

标签: 王允朝代政治家哪个怎样

更多文章

  •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简介(概括大禹治水的精神)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大禹,家门,治水,简介,概括,精神,故事

    三过家门而不入,是指大禹与涂山氏女娇新婚不久,就离开了家乡,踏上治理水患的道路,但为了竭尽全力治理洪水。尽快解除民众所受的水患之苦,大禹争分夺秒,三次路过家门口而不回家探望家人,颂扬大禹一生为公的崇高行为,与大禹治水典故一样为我们所熟知。那么,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真是因为没有时间,真是因为一心为

  • 淮南王女儿刘陵的结局(真实历史淮南王刘安的女儿刘陵)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淮南王,刘陵,刘安,女儿,历史,结局,真实

    翁主,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是诸侯王的女儿的尊称(类似后世的公主,郡主)。交际花,说白了就是在一些公开的社交场合非常活跃的女子(关键是得有才华有能力有背景)。不过这个称号一般情况下是带有一丝蔑视的。就目前来说,最出名的交际花应该就是陆小曼(徐志摩的妻子)了。说远了说远了,今天我们的主角儿就是历史上最早

  • 唐朝版图最大面积多少平方公里(唐朝历史最大领土面积)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面积,领土,版图,历史,唐朝,平方公里,多少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古代统治时间最长的大一统王朝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疆域面积最大的朝代之一。总体上来说,唐朝的疆域仅次于元朝和清朝,位居第三位。不过唐朝的疆域面积到底多大,这个却十分难以计算。首先,唐朝的疆域变化十分快,不像元朝和清朝那么稳定;另外,唐朝实行羁縻制度,有实际上的控制,也有名

  • 武则天的历史故事简介(第一代女皇武则天历史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皇武,历史,简介,武则天,事件,故事,第一

    一代女皇武则天,她是我国5000年历史上第一个靠自己能力坐上皇帝之位的女人。要知道在那个时候,女子有地位都很难,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难道就没有臣子反对?在李治当政期间,他的身体状况非常不好,武则天有机会就会帮助李治处理政事,慢慢地学会了不少东西,理智,还同意武则天和她一起上朝,这让武则天的政治能力

  • 历史中匈奴后来成了什么民族(匈奴是哪个民族的前身)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匈奴,民族,历史,前身,后来,哪个,什么

    喜欢了解历史的人对“匈奴”应该非常熟悉,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中都在想方设法地侵扰中国边境。为了避免国家主权受到破坏,很多朝代选择投资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去抗击匈奴。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匈奴似乎逐渐杳无音信,那么你知道这个在古时候令人头疼的匈奴,如今演变成了哪个民族吗? 据中国目前留存的有关史料

  • 左宗棠是哪里人(对人物左宗棠的的历史成就评价)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左宗棠,历史,评价,人物,成就,哪里人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左宗棠故居因建于湘阴东乡柳家冲,故名柳庄。柳庄,青瓦白粉墙,庭院式结构,树木葱郁,翠柳依

  • 清明节荡秋千的来历故事(清明盛行荡秋千风俗的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荡秋千,风俗,盛行,来历,意义,故事,清明节

    据相关书资料记载,秋千最早被称为"千秋",起源于中国北方的山戎族。后来齐桓公征讨山戎族时,"千秋"便传入了中原。到了汉武帝时期,皇宫把"千秋"作为祝寿之词,寓意为"千秋万寿"。为了避开忌讳,把"千秋"二字的次序倒换,便称为"秋千"。关于秋千的起源还有一个传说。在遥远的古代,逢年过节,大多数人家都要杀

  • 拿破仑生平简介(拿破仑个人资料及一生事迹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拿破仑,生平,事迹,简介,资料,介绍,一生,个人

    拿破仑·波拿巴(Nopoleon Bonaparte,即拿破仑一世,1769—1821年),人类史上超级传奇的超级大牛,被西方人誉为战史上四大天王之一,另三位是:平希腊、吞埃及、灭波斯又干印度的鲜肉美男——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影视剧中的亚历山大大帝从非洲冲到欧洲吓尿罗马人的迦太基国统帅、"战略之

  • 单雄信转世四次都是谁(唐朝单雄信投胎后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单雄信,投胎,转世,唐朝单,分别

    在隋唐有位传奇英雄,武艺虽然不是特别强却也是一员悍将,他号称小关羽义字当先,出场时是一位威风八面的神秘人物。最后的结局却是被众兄弟所抛弃,在断头台上唯一喝下的一碗酒让他三世投胎怒斩众将,他就是隋唐时期的称为义薄云天小关羽的单雄信。【悲剧人生单雄信】单雄信是二贤庄的庄主,是九省绿林总瓢把子,由于执法严

  • 春节吃饺子的来历故事 (过年吃饺子风俗的传说和寓意)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北方人过年必吃饺子,过去的普通人家只能在大年三十、春节的时候才会吃饺子,而如今的除夕年夜饭,饺子似乎成为了餐桌上大鱼大肉的陪衬,不过,虽是陪衬,但必须要有。在古代,人们按天干地支计算时间,半夜过亥时就是子时。除夕的子时就是新一年最开始的时间。古人认为这个时候吃了饺子,就“开张大吉,万事如意”,一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