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暗度陈仓的历史人物是谁(暗度陈仓对应的是谁的故事)

暗度陈仓的历史人物是谁(暗度陈仓对应的是谁的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315 更新时间:2024/1/21 1:46:32

鬼谷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谋略家、兵家、道家代表人物,也是纵横派的鼻祖。他样样精通,被世人称为全才、奇才。

他的著作《鬼谷子》被历代后人学习标榜的经典之作。

后人从这篇著作当中,得到一些发,从而达到君临天下。其中有一位帝王刘邦,运用了鬼谷子的谋略,使他夺取关中,推翻了秦朝。

刘邦的前半生是默默无闻的,游手好闲,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

后来参加起义,有了创业第一桶金发家致富,在与项羽争权过程当中,重用贤臣,听从韩信的建议:先夺取关中,再打开东进的大门,建立兴汉灭楚的根据地。

其中有一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刘邦听从韩信的建议,运用鬼谷子之摩意术:谋之于阴,成之于阳。鬼谷子是这样说的:

古之善摩者,如操钓而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故曰:“主事日成而人不知,主兵日胜而人不畏也。”。

圣人谋之于阴,故曰“神”;成之于阳,故曰“明”。所谓“主事日成”者,积德也,而民安之,不知其所以利;积善也,而民道之,不知其所以然

而天下比之神明也。“主兵日胜”者,常战于不争、不费,而民不知所以服,不知所以畏,而天下比之神明。

这些话大概意思是:古代善于“摩意”之人,就好比拿着钓竿去水潭边钓鱼一样,只需把带有饵食的鱼钩放入水中,静静等待,无须声张,便可以钓到鱼。

告诉我们做事情没成功之前,不要到处宣扬,而应悄悄地谋划行动,让敌人不知不觉就被打败了,让百姓不知不觉享受这些利益,也能安居乐业。

这种行为称为“神明”,也是“谋之于阴、成之于阳”的军事策略。

在军事上,“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谋之于阴,成之于阳”的成功典范。那么这个历史典故是怎样的:

秦朝被推翻的时候,项羽、刘邦以及其他参加反秦战争的名路将领,齐集商议胜利以后怎样分土地。还没完全胜利,项羽就开始大肆分封,注定也成不了大事。

当时势力最强的项羽企图独霸天下,他表面上主张分地封王、分配领地给他们,心里却盘算着将来怎样一个个地消灭他们。

其中刘邦是他最放心不下的,他也知道刘邦很难对付。早些时候,曾经约定:谁先攻入咸阳,谁就在关中为王。结果被刘邦捷足先登,先攻入咸阳,让项羽很是恼火。

项羽肯定不愿意让刘邦当“关中王”,也不愿意让他回到家乡去,让他对刘邦又“爱”又“恨”。于是便故意给他封为“汉中王”,将巴蜀之地给刘邦。

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地九郡,占领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一带广大肥沃之地。

刘邦看项羽这样分封,肯定心里很不服气,但是没办法只怪自己实力太弱,只能选择隐忍。所以刘邦不得不发兵启程自己的封地――南郑。

他为了迷惑项羽,接受张良的计策,把一路走过的所有栈道烧毁,让项羽觉得刘邦不打算出来,从而使其放松警惕。

刘邦来到封地南郑苦心经营,势力也逐渐增强,但他还不能明着跟项羽对着干。他得到一名大将那就是韩信,韩信曾经在项羽身边待过,知道他的弱点在哪里?于是,刘邦去请教韩信夺取天下的策略。

韩信也向刘邦分析了项羽的弱点,韩信的建议是:先夺取关中,打开东进的大门,建立兴汉灭楚的根据地。

于是派出几百名官兵去修复栈道,这时,关中守将章邯听到这消息后:“谁叫你们把栈道烧毁的!

你们自绝出路,现在又来修复,这么大的工程,只派几百个士兵进行修复,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完成。”因此,章邯对于刘邦和韩信的这一行动,根本没有引起重视。

不久后章邯便接到紧急报告,说刘邦的大军已攻入关中,陈仓被占。而章邯也被杀,刘邦顺势夺取关中三郡,实力大增。

后来与项楚公开决战,大败项羽,项羽自刎乌江,一代袅雄就此落幕,而刘邦取得了天下,建立大汉王朝。

这就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历史典故,明着修复栈道,其实是为了迷惑敌人,暗渡陈仓,使刘邦占领了有利地形,从而取得胜利。

这历史典故及鬼谷子这一谋略给我们带来怎样启示:刘邦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他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重用贤人。

同时,也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要善于揣测别人的意图,在你没成功之前不要轻易暴露目标,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标签: 暗度陈仓对应历史人物故事

更多文章

  • 民国十大军阀实力排名(民国时期几大军阀谁最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军阀,民国,实力,排名,时期,厉害

    自1916年6月袁世凯去世之后,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动乱时代。从1916年到1928年,民国出现了成百上千个大大小小的军阀。其中势力最大的,当属下面这一些。段祺瑞段祺瑞是袁世凯部下的大将,是北洋军的元老人物。在民国初年,段祺瑞担任陆军总长这一要职,在全国各地安插了不少的亲信旧部,比如徐树铮等。袁世凯

  • 闯关东是指从哪到哪(历史上闯关东的人为什么不去南方)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闯关东,历史,南方,为什么

    相信大家应该都看过《闯关东》这部电视剧,里面的故事正如电视剧剧名的一样,讲的就是闯关东的故事,朱开山一家人因为山东老家闹旱灾,所以不得不离开山东,去往东北谋生。而朱开山一家人的故事,就是300多年前,山东人闯关东的真实写照。《闯关东》电视剧所谓的闯关东,顾名思义,就是去往关东。而我们所说的关东,具体

  • 风雅颂指的是什么(四诗风雅颂分别是什么表现手法)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风雅颂,手法,表现,分别,什么

    《诗经》根据乐调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那么《诗经》中的“风、雅、颂”各是指什么呢?风,就是“国风”,就现代意义来说,就是地方乐调,更多的是民歌。“风”这部分收录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160篇乐调,所以也有了“十五国风”的说法。这“十五国”分别是哪些国家呢?它们分别是周南、召南、邺、铺、卫、

  • 朱瞻基与孙皇后的爱情(历史上孙皇后是不是朱瞻基的真爱)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瞻基,皇后,历史,真爱,爱情

    《大明风华》的热播,让朱瞻基和孙皇后的爱情,家喻户晓。可历史上的朱瞻基,对孙皇后,也是如剧中一样的深情吗?并且,在该剧中,孙皇后还是个单纯的女子,甚至可谓毫无心机,这样的她,和历史上孙皇后的形象相符吗?孙皇后入宫历史上的孙皇后,是山东邹平人,在少年时期容貌就已经惊人,《明史》记载:宣宗孝恭皇后孙氏,

  • 中巴友谊真的这么铁吗(中巴关系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程,友谊,关系,发展,怎样,这么

    名副其实的巴铁巴铁是国人给巴基斯坦这个国家起的外号,说明中巴两国的友谊就像铁一样的坚硬,而这个铁也确实名副其实。在我国专业的外交词汇中:我国和美国,英国,欧盟等国家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和老挝、柬埔寨、缅甸是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而和巴基斯坦,则是独一份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8年,我国汶川地

  • 西施和范蠡的故事(历史上西施和范蠡的浪漫爱情事迹)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西施,范蠡,事迹,历史,浪漫,故事,爱情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浪漫的爱情,能够与自己爱的,以及爱自己的人长相厮守。古时候的浪漫爱情故事有很多,比如说是牛郎与织女、董永与七仙女、梁山伯与朱丽叶等等,虽然他们总有分离,但是他们之间坚贞不渝的爱情让我们羡慕。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与范蠡之间的故事。

  • 田忌赛马赛的故事概括(田忌赛马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田忌赛,赛马,启示,马赛,概括,故事,什么,我们

    读《史记》,说《史记》,今天我为大家讲解《史记·孙膑列传》的故事。学过中学语文的朋友都知道,在战国时期有个《田忌赛马》的故事。而这则故事出自《史记·孙膑列传》。当时,孙膑遭到同门师兄庞涓的陷害,在魏国被挖掉了膝盖骨,脸上也刺了字。之后因为一些机缘巧合,已经沦为奴隶的孙膑跟随一位齐国使臣返回了故乡。在

  • 十恶不赦是哪十恶(中国古代的十恶之罪指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古代,十恶不赦,什么

    “十恶不赦”是我们生活中常常用来形容恶贯满盈、穷凶极恶之人的一个成语。在我国古代,“十恶”是确实存在的罪名,而且是最为严重的十种罪名,犯了这十种罪名之人,不能得到赦免,所以才称之为“十恶不赦”,那么,十恶不赦到底指的是哪十种罪名呢?“十恶”明确作为古代刑法中的罪名,最早出自《齐律》(北齐时尚书令、赵

  • 西施的一生历史故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西施的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西施,介绍,历史,故事,美女,一生,古代,之一

    宋代诗人苏轼有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曾写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墨总相宜。"将西湖比作西子,表现了他对西湖的热爱,但同时也表现了西子的美貌是天然的,无双的。说起西施在中国,关于西施可谓是老少皆知。作为古代四大美女之首,她的容貌可谓是天女下凡,有着“沉鱼”之姿。拥有着倾世容颜是一个女子的最

  • 萧太后历史简介(隋朝时期萧太后的生平事迹与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萧太,生平,事迹,简介,介绍,历史,时期,隋朝

    上了点年纪的读者朋友,小时候都听过评书,因为那时候农村没有电,当然也没有现今的各种家用电器了,唯一的奢侈品,就是半导体收音机,所以晚饭后听收音机,就成了当时农村仅有的娱乐活动。而听收音机除了听天气预报外,就是听刘兰芳播讲评书了。刘兰芳播讲的评书中,最有名的还是《杨家将》和《岳飞传》,那时候听的是如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