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淮海战役总指挥到底是谁(淮海战役敌我双方总指挥)

淮海战役总指挥到底是谁(淮海战役敌我双方总指挥)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809 更新时间:2023/12/14 4:20:57

淮海战役结束后,毛主席在总结会议上说:“淮海战役的成功,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众所周知,淮海战役的总指挥是陈毅和邓小平,但是为何毛主席却说淮海战役的首功是粟裕?下面青城将为大家详细解析,粟裕为何是淮海战役第一功。

粟裕的战略构思

1947年1月,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先后发动了“鲁南战役”,“孟良崮战役”等一系列战役,共计歼灭国军党7个军,其中在1947年5月在山东临沂市孟良崮打响的“孟良崮战役”尤为经典。

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一战歼灭了国民党王牌军整编74师,极大的打击了国民党军在齐鲁大地上的士气。

通过1947年接连取得的胜利,粟裕已经实现了华东战区战场态势的转换,从战略防御已经转向战略进攻。

同时,华东野战军已经将战线推向了皖苏地区,随即粟裕率领部队向豫皖苏地区挺进。

1948年1月,粟裕根据当前战场态势和敌人防御策略,他敏锐的发现了逐步改变中原战场战局的机会,这个机会将有助于我军实现进攻战略,从而实现夺取全国胜利。

随着对此战略构想的不断推演,不断完善,粟裕鼓足勇气向中央军委汇报了整个战略构想。

在粟裕的战略构想中,应该集中我军优势兵力,在中原黄淮(黄河、淮河)地区对敌人重兵集团进行全面进攻,打几个大规模的歼灭战,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同时,粟裕认为徐州地区应是下一步我军南进的重点。

战略执行

1948年3月,中央军委曾经电令粟裕率领3个纵队渡江南进。接到命令后的粟裕并没有马上行动,而是向中央军委指出, 不应该分散我军主力,而是在中原地区对敌人有生力量进行歼灭。

1948年4月,毛主席在河北省城南庄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研究如何发展战略进攻问题时,采纳了粟裕的建议,改变渡江南进的设想,决定尽可能多地把国民党主力消灭在长江以北。

1948年5月,粟裕被任命为华东野战军司令兼政委,6月被任命为豫皖苏军区司令员。

在1948年6、7月间,粟裕率领部队发动了豫东战役,通过两个阶段的激烈战斗,20天连续作战,华东野战军共歼敌9万余人,给了中原之敌以重创,为华东野战军进一步开展中原和华东战局,创造了有利条件。

豫东战役的大胜,证明了粟裕提出的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的决策是正确的。

在南下的战略上,粟裕提出“我军应出兵苏北和苏中进行作战,为我军后续渡江创造有利条件。”

同时,粟裕还指出“我军与敌人在长江以北决战要比长江以南决战有利得多”,粟裕还特别强调在长江以北与敌决战,当选择在徐州和蚌埠地区对我军最为有利。

1948年8月,粟裕向中央军委再次发电,提出建议:“两月以后我们即可举全力沿运河及津浦南下,以一个兵团攻占两淮(即淮阴、淮安)及高邮、宝应,则苏北局势即可大大开展。”

随着济南战役进展十分顺利,粟裕9月24日向中央军委及华东局、中原局建议,“即进行淮海战役”。

次日,中央军委发出两个电报:一说“济南战役后,我们同意乘胜进行淮海战役。”一说“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

同日,中原局也发电支持粟裕的建议,并在电报中表示全力配合华东野战军作战。

中央军委在得到中原局的确认信息后,随即便向刘伯承和陈毅等将领进行征询,随着两元将领的一致同意,中央军委批注了粟裕的建议。

10月11日,毛主席为中央军委起草了《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在作战方针中,将淮海战役分为了3个阶段。随后,中央军委根据毛主席的《作战方针》,作出了决定,命令“陈毅和邓毅为淮海战役的总指挥”

随着济南战役的落幕,国民党军也在调整部署,命令白崇禧在平汉路发动攻势,徐州刘峙所部在陇海路东西两侧,加强防御,确保徐州的安危。

同时,国民党军还动员了29个军70个师共计80余万人在徐州和蚌地区与南下的解放军决一死战。

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6日,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以徐州为中心发起了淮海战役。此时,中央军委已经决定扩大战役规模,更改战略目标,此战我军要全歼淮河以北全部敌军。

同时,中央军委还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5人组成前委,统一指挥淮河战役。

整个淮河战役,共计历时65天,解放军共计在淮河战役中歼灭黄百韬孙元良、黄维等5个兵团22个军,共计55万余人。在淮海战役中,解放军还俘虏了杜聿明和黄维等国民党高级将领。

而在整个淮河战役中,解放军共计伤亡13万余人,取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捷。

战役过后,毛主席在一次谈话上,谈到了淮海战役,他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能够获得毛主席如此高的评价,正是对粟裕在整个淮海战役中表现的最好褒奖。粟裕在整个淮河战役中,将其战场谋略和战场指挥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

更多文章

  • 鱼玄机的简介一生(雪中悍刀行鱼玄机生平经历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鱼玄机的简介一生

    在上一个讲鱼玄机生平的故事里,笔者称她为鱼幼薇。其实,她未必姓鱼,只不过她狠心的父亲姓名已不可考,所以,老鸨才将“多余”的她取名为鱼幼薇。在笔者看来,“鱼幼薇”是一个仍相信着爱情的妓家才女,而“鱼玄机”则是一个纯粹的荡妇。这二者之间的转变,发生在鱼幼薇的第二段感情里。在与初恋情人温庭筠分手后,鱼幼薇

  • 霰弹枪在战场上的作用(霰弹枪和普通枪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游戏中的霰弹枪基本是个鸡肋,但现实战场上霰弹枪一点都不弱。州长的温彻斯特1887镇楼最早的霰弹枪脱胎于猎枪,是一种靠喷发大量碎弹射杀水鸟的“捕鸟器”,按照美国人的说法,在独立战争前就已经有这一类武器了。因为这些早期喷子具备强悍的杀伤能力,因此它们被美军和民兵采购,成为非正式的私人武器装备,开始了战场

  • 前苏联克格勃特工到底有多厉害( 苏联克格勃特种部队出身)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克格勃多厉害?70年代文化大革命时,克格勃的特工都敢在我国搞间谍活动和发展下线,遇到凶猛的朝阳群众,被逮了个正着。苏修克格勃间谍以苏联大使馆职务做掩护,披着合法外衣,利用外交特权搞间谍活动,化妆接头时被我方逮捕,马尔琴柯、谢苗诺夫、科洛索夫、李洪枢等五名苏联间谍分子被现场抓获。这事儿当年传得轰轰烈烈

  • 震撼弹的原理是什么(震撼弹威力范围有什么用)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震撼弹”,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强大的巨响震动,攻击人类的感官,让人暂时失能的手榴弹武器。它们正确的称呼是“Stun Grenade”,就是“震撼手雷”的意思,但很多国外专业部队喜欢称其为“flash-bang”,这是个虎狼之词。玩过CS、CF等“反恐”游戏吧?里面那些砸过来“嗡”一声让人眼瞎又耳鸣的

  • 为什么日本是自卫队而德国不是(日本只有自卫队没有部队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主要原因就俩字儿:冷战。说成四个字就是:美苏争霸。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了对抗苏联,需要解放处于前线地位的西德,使之完成了一定程度的“正常化”,之后两德合并,历史问题就此被德国人曲线救国式的绕开。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联承包了绝大部分德军,并且攻下了柏林城,赢得了苏德战争。在苏联一路高歌猛进

  • 苏德战争日本为什么不帮忙(苏德战争如果日本参战会失败吗)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日本并没有见死不救,他们帮了忙,还帮了很大的忙,德意日三国轴心并非名不符实。 只是,日本基于自身的战略和条件,没有直接找苏联动手,反倒找美国开刀,惹出了一个大怪,让人觉得日本很愚蠢罢了。 日本是不是愚蠢呢?战略上蠢是蠢了点,但他们一点也不愚。日本最大的问题

  • 安禄山为什么叛乱(安禄山能够发动叛乱的历史背景)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安禄山为什么叛乱

    安禄山是乱大唐者,本来大唐在唐玄宗时期国力达到了顶峰, 但是,就因为安禄山的一次起义,让大唐从巅峰直接坠入到了地狱!用杜甫看到的光景总结成诗来说,就是“朱门狗肉臭,路有冻死骨”!为何安禄山会造反呢?当然了造反的人都是有实力的,安禄山就是有这样实力造反的人,他手握河北三镇的重兵,总兵力达到20万人。要

  • 苏轼和佛印的故事是真的吗(不得不说的有趣故事启示)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苏轼和佛印的故事

    苏轼博学、幽默、毒舌,身边的朋友和同僚,从张先到文与可,从刘贡父到陈季常,无一不是他的调侃对象,怎奈才高一等气死人,没有人是他的对手,所以只能咽下一口又一口的“恶气”。但是,佛印除外。佛印是北宋时期的名僧,俗姓林,法名了元,圆寂之后,宋神宗钦仰其道风,才赠其号曰“佛印禅师”。也就是说,他活着的时候,

  • 历史上乾隆的皇后有几位(乾隆帝时期有几个正牌皇后)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乾隆的皇后有几位

    清朝乾隆皇帝一生有三任皇后,这一历史信息在热播剧《延禧攻略》中就曾全部展现。在《延禧攻略》之前,人们对于乾隆的后宫女人知道最多的也就只有令妃,而且很少人知道令妃后来也成为了皇后,所以《延禧攻略》可以说将乾隆皇帝的皇后人选给一律概括了一个遍。在乾隆这3任皇后中,乾隆最爱的莫过于富察容音,也就是孝贤纯皇

  • 日本军帽上为什么有五角星(日本鬼子军帽带五角星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军帽,五角星,日本

    没有什么很特别的原因,单纯只是旧日本军队选择了五角星这种他们认为比较“西式”的符号罢了。日本传统文化受中国影响很深,因此他们与中国过去一样,将圆点“○”视为“星星”,如当年黑旗军抗法用的“北斗七星旗”就是例子。五角星在日本被称为“五芒星”,这种图案一般作为神道教的符咒被识别和采用。实际上,近代日本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