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的知府是现在的什么官职(以前的知府什么职位)

古代的知府是现在的什么官职(以前的知府什么职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403 更新时间:2024/2/3 7:42:15

清代的知府是多大的官,知府衙门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员配置?这是最近一位读者在评论区留下的问题。

因为短短的几句话并不能说清楚,所以本就来仔细说一说清代的知府知府衙门,主要分为三大块内容。

一、府的设立

自唐代始,便于京都之所在地设“府”,其都督所在州亦称府,为县以上的行政区。至代,以州升府之地渐多,府才确定为县级以上之行政区,而原设立州则降与县同,皆隶属于府。

清沿明制,各省下分设府,为承上下之行政机构,在司、道的领导下,辖以州、县。

清代府的设置不同时期各不相同,有一个增改裁并的过程。按《光绪会典》卷四的记载,全国共设府一百八十五个,

即:奉天府尹属二、吉林将军属二、直隶省十、山东省十、山西省九、江苏省八、安徽省八、江西省十三、福建省九、浙江省十一、湖北省十、湖南省九、陕西省七、甘肃省八、新疆属二、四川省十二、广东省九、广西省十一、云南省十四、贵州省十二。

若是加上台湾省三府,则共设府一百八十八个。至光绪、宣统年间,奉天、吉林、黑龙江、新疆建省,四川、云南改土归流,则全国除台湾未计外,设府已增至二百十五个。

二、知府及其佐贰官

清代于各府设知府一人,为府的地方行政长官,掌一府之政令,秩从四品(初为正四品,乾隆十八年改)。

按清代官制,各省知府例由京察一等记名之翰林院侍读、侍讲等,内阁侍读、给事中、御史及各部、理藩院郎中、员外郎,顺天府、奉天府治中、盐运使司运同、府同知、直隶州知州升任。知府例应升各省盐运使及各省道员。

清代定制,将全国各府按“繁”、“难”、“疲”、“冲”四字分定等级,化为“最要缺”、“要缺”、“中缺”、“简缺”。各府按缺定“请旨缺”、“题报缺”、“调补缺”、“留补缺”。各应升、应补之官员,亦按其考核等第,分缺拟补。

知府总领各属县,凡宣布国家政令,治理百姓,审决讼案,考核属吏,征收赋税等等一切皆为职掌。知府的佐贰官有同知和通判。

我国封建社会,凡主管一事而不受正官之名者,则称之为“知某事”,此制度始于宋太祖,时宋太祖为杜藩镇之弊而派朝臣赴各州以代刺史,名为知州。

后相沿此习,以府之主管官为知府,其副者称“同知”,为知府之佐贰。通判与同知二字意义相近,宋代初设通判时,名为副职,实际上职权与知州、知府无别。明代于府下设通判,与同知共为府之佐贰,清代亦如此。

清制,府同知、通判分为两种,一种为府的辅佐官,由同知与通判分理府内之政务;一种是分派专管地方之同知、通判。凡隶于省的,为各省直隶厅长官,职如各府、各直隶州之制;隶于府的,为一般散厅的长官,职如县,而品级相同。

府同知为正五品官,在公文上称“丞”,尊称“司马”,外府通判为正六品官,尊称“别驾”。府同知、通判的设置情况并非定例,一般遵循量事置员,一般的府设一二人或三四人,事简的则不设,分掌粮运、督捕、海防、江防、水利等事。

按《光绪会典》记载,清代共设府佐贰之同知一百一十人、通判八十八人。其中,地方同知共八十九人,理事同知二十一人。地方通判共八十三人,理事通判五人,仅直隶、山东、甘肃各一人,顺天二人。

三、知府衙门

知府衙门的内部组织机构一般由府堂及经历、司狱和照磨等司组成,各依府之繁简而置。

1,府堂

府堂为知府衙门内一个综合性的办事机构,实际上按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具体办事,直接为知府服务,置典吏若干人承办。

2,经历司

经历司是知府衙门内掌管出纳文移诸事的机构,设经历一人,秩正八品。清代于各府共设经历一百六十七人。府经历司尚有设知事者,其职掌同经历,秩正九品。清设府知事共为十人。

3,照磨所

照磨所是知府衙门内掌勘磨卷宗等事的机构,设照磨一人,秩从九品,清代共设府照磨二十五缺。

4,司狱司

司狱司为知府衙门内掌理狱囚诸事的机构,设司狱一人,秩从九品,清代共设司狱二十五缺。

此外,清代于江苏江宁府设检校一人,亦为知府之属官,办理衙门内检校文书之事,品秩未入流。

除了上述知府衙署之办事机构及职官外,府之所属机构还有:府宣课司、府税课司、府仓、茶引批验所、府驿、府医学、阴阳学、僧纲司及道纪司,分别管理税收、仓储、僧道等事务。

更多文章

  • 年轻时期的朱安最美的照片(鲁迅妻子朱安长得好看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安最美的照片

    我以前听说周迅这个名字时思路总往鲁迅身上靠,没办法,鲁迅姓周嘛!待当我看到朱安的照片时,发现,还真不赖我。不信您自己瞅瞅!朱安是鲁迅先生的正式妻子,也可以说是原配夫人。虽属包办婚姻,但朱安对鲁迅先生的母亲一直照拂有加、恪尽孝道,鲁迅为了不忤逆母亲心愿,终生没敢行离婚之实。于是朱安独守空房四十一年,其

  • 四大天王排名第一是谁(四大天王谁最有名气)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四大天王排名第一是谁

    香港娱乐圈的“四大天王”,都是乐坛和影视双线发展,并各有成绩。在上一期节目里,我们回顾过他们在音乐方面的情况,这一期来分享他们的电影成就,看看谁是“四大”中的首席影帝,四个人又如何排名。一、奖项指标1.刘德华我们先说最早出道的刘德华。刘德华在1982年拍摄了第一部电影《彩云曲》。从这一年开始算,他已

  • 吴三桂是不是千古罪人(为什么说吴三桂是汉人第一罪人)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吴三桂是不是千古罪人

    在历史书里,吴三桂一直都是反复无常,见利忘义的形象,在历史上留下了洗不掉的千古骂名。终其一生,他都在叛和降之间游走。先是因为开关降清,而被明人指为汉奸、叛贼,后因举兵反清,而被清朝定为逆贼、叛臣。但在当时,民间一向把吴三桂视为明朝最后的重将,且视为最后的国家脊梁。纵观整段历史,对他的评价几乎都是反面

  • 林殊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原著小说琅琊榜林殊最后的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林殊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林殊,在《琅琊榜》中存在了54集,最后一集时他选择了自我下线,他主动请缨,要求带兵出征大渝。面对景琰的断然拒绝,他用上了“计谋”,欺骗了这位打小相似的兄弟,然后又用一顿争吵,说动了蔺晨。然而当林殊面对从角落里出来的霓凰时,这一刻他第一次语塞,他不再咄咄逼人,也不在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他们唯一做的就是彼

  • 关于解缙一生的简介(历史人物之明朝才子解缙生平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解缙一生的简介

    在现实社会中,情商是一个广为别人议论的词汇。所谓的情商,就是指一个人的情绪智慧。人们喜欢用情商高低来评判一个人在社会上是否具有发展前途。面对快节奏的生活、高负荷的工作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没有较高的情商是难以获得成功的。特别是在职场上,一个高情商的人能混得如鱼得水,相反,一个低情商的人,大概只有一直坐

  • 阿箬为什么背叛如懿(如懿传中阿箬什么时候背叛如懿的)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阿箬为什么背叛如懿

    在后宫中背主求荣的事情并不在少数,很多宫女和太监,为了能在残酷的后宫中生存下来,都会选择见风使舵,随波逐流,选着跟对自己最为有益的一方。但《如懿传》中的阿箬身为如懿的陪嫁丫头,自小与如懿一起长大,如懿对她也亲如姐妹,很多事情都由着她,惯着她,没想却养出了一个白眼狼,在如懿背后狠狠的捅了她一刀。见风使

  • 乾隆皇帝的皇后是谁(乾隆立了几个皇后,分别叫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乾隆皇帝的皇后

    传说,乾隆皇帝在位时,每年腊月二十三晚上,一家子人都会祭祀灶神于坤宁宫。他命人预先在坤宁宫正室的炕上设置鼓板和致祭的物品,晚饭后到坤宁宫和皇后一起祭灶王。乾隆皇帝和皇后一同端坐在炕上,皇帝从炕桌上拿起一个木槌,亲自敲击鼓板,并吟唱《访贤曲》,皇后在旁唱和,其他执事官员则恭立聆听。有时乾隆皇帝来了兴致

  •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是什么意思(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李密在《陈情表》中写道,“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历史上绝大部分朝代都是以忠治天下,唯独晋朝是以“孝”治天下。原因在于,晋朝本身便是“得国不正”,司马氏天子的位置,是废除曹芳,谋杀曹髦,逼迫曹奂禅让得来的。当初刘备托孤诸葛亮,曹睿托孤司马懿,一个鞠躬尽瘁死而

  • 明朝打得过欧洲列强吗(如果明朝不灭亡能打过西方列强吗)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打得过欧洲列强吗

    1633年,明朝和荷兰在我国福建附近海域爆发了料罗湾海战,明军150艘战船对战荷兰70艘战船,结果明军以伤亡200余人,战船3艘受伤,荷兰伤亡1200多人,被俘200多人,50多艘战船收到重创。此役明军大胜,荷兰被迫向明朝纳贡求和。料罗湾海战1842年,英国组织1.2万人、76艘战舰的侵略军进犯我国

  • 宋慈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揭秘大宋提刑官与真实宋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慈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宋慈怎么会升官了呢?宋慈得罪的“强宗巨室”自然想搞掉他,但是宋慈当主簿,做县令,一路政绩斐然;他这个人律己很严,从不接受贿赂,还真找不出毛病。推行“济粜法”,宋慈也是进退有据,无懈可击。那怎么办呢?这些“强宗巨室”就想了个主意,既然宋慈的“济粜法”那么好,也很有效果,宋慈就有了政绩,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