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孔府孔庙孔林介绍(曲阜孔林孔府简单资料介绍)

孔府孔庙孔林介绍(曲阜孔林孔府简单资料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969 更新时间:2024/1/17 19:36:38

山东曲阜是孔子的故乡,也是中国著名的文化旅游古城。这里有和孔子有关的著名景点——孔庙、孔府和孔林。

那么,什么是孔庙孔府和孔林,惨无人道的日军占领曲阜后为何刻意保护孔庙孔府和孔林呢?

上图_ 山东济宁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曲阜“三孔”,图为民国时期孔府大门

上图_ 山东济宁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曲阜“三孔”,图为民国时期孔林大门

什么是曲阜的“三孔”?

曲阜孔庙,位于曲阜市中心鼓楼西侧300米处,是祭祀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庙宇。孔庙最早建于公元前478年,此后不断地扩建。

时至今日,孔庙占地14万平方米,和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

孔府,为孔子后代世袭“衍圣公”居住的地方,修建于明朝朱元璋时期(1377年),后来又在明朝弘治年间进行重修,占地240多亩。

孔林是孔子家族及其后代的墓地,里面有各类墓葬10万多个。孔子墓位于孔林中间,墓冢形状特别。

孔庙、孔府和孔林为研究我国儒家文化传承的重要历史文物,也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博物馆。1994年,曲阜“三孔”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日军为何刻意保护曲阜“三孔”?

1937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穷凶极恶的日军在中华大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然而,日军却在进攻山东的过程中做了一件看起来有些“良心发现”的事情——当日军打到山东曲阜后,日军将领不仅没有让士兵去破坏曲阜的“三孔”,反而让士兵将曲阜的“三孔”保护起来。

个别日军军官还去参拜孔庙。那么,日军刻意保护曲阜的“三孔”真的是良心发现吗?

并非是日军“良心发现”,日军刻意保护日军的“三孔”有较为深刻的多种原因。

上图_ 1938年1月曲阜沦陷,街道两旁插满了侵略者日本的旗子

第一,日军进攻曲阜之前,东京大学研究儒学的教授高田真治上书建议日本军部,希望日本军部让部队曲阜后严格保护曲阜“三孔”。

高田真治表示,一旦日军破坏曲阜的“三孔”,就是对世界文化的破坏。日本军部采纳了高田真治的建议,成为日军保护曲阜“三孔”的直接原因。

上图_ 日本占领曲阜时,1939年孔子诞辰大典的画面

第二,儒学对日本国内的深远影响,成为日军刻意保护曲阜“三孔”的深层原因和根本原因。

中国的魏晋时期,日本和朝鲜半岛的百济来往密切。早在公元285年,来自百济的博士王仁就把大量的儒家经典带到了日本,给日本文化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到了公元604年,日本圣德太子主持“大化改新”,其国内改革的基调就来自于孔子的《论语》,日本著名学者伊藤仁斋更是将孔子写的《论语》比喻为“东方的圣经”。

如果说大化改新只是体现了《论语》对日本国内改革的推动作用,日本频繁派出的“遣唐使”来华学习中国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这件事,就进一步加深了儒家思想和论语对日本的影响。

更为重要的是,日本先后向唐朝派出10多次遣唐使,时间横跨长达200多年,儒家文化对日本国内各个层面的深入影响也持续了200多年。

公元907年,唐帝国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五代时期。

宋朝建立后,日本和中国中原王朝之间的联系不再向唐朝时期那样频繁,但儒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已经在日本“战国时期”就体现出来。

比如,儒家文化倡导“忠君报国”,要求臣民无条件效忠君王,下属无条件效忠上级,这使得日本战国时期的武士阶层对篡位夺权非常反感。

比如,在公元1582年,日本国内的著名政治家织田信长被下属明智光秀在京都本能寺起兵杀害。

在日本的武士看来,本能寺的行为就是“以下犯上”的谋反,势必引起日本武士大名阶层的不满。

丰臣秀吉、织田信孝等大名阶层指挥军队和明智光秀的叛军在天王山展开激战,最终,丰臣秀吉的军队打败了明智光秀的叛军,明智光秀本人也命丧黄泉。

到了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帝国又给儒学披上了新的外衣。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国内的武士普遍效忠于各自的“大名”,武士在儒家思想的引导下对大名忠贞不二。

但随着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天皇掌握彻底的实权,日本国内的所有民众就在被日本当局“改造”的武士道精神和儒学“忠君爱国”思想的影响下,无条件效忠于日本天皇。

日本天皇让干什么,日本民众也就不假思索的服从天皇的高压权威管理,并服从天皇命令参加了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听从天皇命令在二战中对各国人民犯下了惨绝人寰的暴行。

儒学倡导的“忠君爱国”思想在中国和日本都有很深的影响,但“忠君爱国”的表现却完全不同。

在中国国内,“忠君爱国”是鼓励臣民保家卫国,抗击侵略。比如,民族英雄岳飞的“精忠报国”就是儒家思想“忠君爱国”的真实反应。

很多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过深的士大夫阶层和军队官兵面对侵略宁死不屈,誓死抵抗。比如,唐朝时期的官员张巡从小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一心为唐朝建功立业。

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集中兵力攻打商丘,深受“忠君爱国”思想影响的张巡誓死效忠朝廷,指挥全城军民打退了叛军的多次进攻。

商丘睢阳沦陷后,张巡大义凛然,宁死不屈,最后壮烈牺牲。这种为了国家大义而光荣献身的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历经磨难而不灭的重要原因。

而“忠君爱国”思想到了日本,情况变味了。“忠君爱国”在中国这里是反抗侵略,儒家思想的核心更是倡导人们“仁义礼智信”,做人要一心向善,要讲诚信懂礼貌。

但在日本那里,被歪曲的儒家思想“忠君爱国”就让日本臣民服从于天皇的命令,对其他国家发动了极其疯狂的侵略战争。

在二战后期,日本飞行员还“效忠天皇”参加神风特攻队展开自杀反击,在人类战争历史上留下了惨绝人寰的一页。

当然,话又说回来了,儒家思想虽然对日本影响很深,在明治维新之后又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但日本人内心深处确实把孔子当成自己的“精神寄托”,日本本土的传统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就可以理解成神道教和儒教的结合。

即便二战结束,日本国内儒家思想的研究依然没有停止。从1945年二战结束到1985年,日本在这40年中就出版了50多个《论语》研究集。

正因为儒家文化对日本各个方面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部分日军军官就把孔子看做日本文化的代表。曲阜沦陷后,日军就派士兵轮流站岗,保护曲阜的“三孔”。

第三,孔子对中国和日本影响极为深远,日本刻意保护曲阜的“三孔”,有利于日伪当局用儒家文化来欺骗,奴化中国人。

毕竟在日军看来,一旦破坏“三孔”,势必会激起中国军民更加激烈的仇恨。为了维持其在占领区的统治,日本就采取了保护曲阜“三孔”的办法。

总而言之,日军保护“三孔”并非其善心大发。

孔子和儒家文明值得我们尊重,值得世界各国学习借鉴,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们发动的侵略战争给我们带来的深重灾难,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更多文章

  •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比喻什么含义(典故表达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比喻什么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曾经在自己的文章中写过这么一句话:《滕王阁序》: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话的意思是:唉!命运不顺,路途艰险。冯唐容易老,李广封侯难。王勃借冯唐与李广的遭遇为自己怀才不济而忧郁,先说说王勃的故事,王勃是唐朝初年一个很有才华的文学家,6岁就能写出流畅的文章,

  • 陈胜吴广是哪个朝代的人(历史上的陈胜吴广是哪里人)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陈胜吴广是哪个朝代的人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起义。他们的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活动,对中国往后的农民起义起着标杆的作用。那么为什么这一次起义却遭遇了惨败呢?众所周知,秦朝采用严刑峻法的政策,百姓苦不堪言,很多百姓犯了一点小错,就要被发放边疆徭役,或者是经常大动干戈,大肆征兵戍守边疆。陈胜就是其

  • 三国貂蝉的第一次到底给了谁(历史上貂蝉最后在谁手里)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貂蝉的第一次到底给了谁

    吕布狩猎归来在王允的陪同下第一次见到貂蝉的时候,貂蝉正如花中仙子一般在林中游玩,她眉眼如画,肤若凝脂,眼波流转间都是迷人的风情,吕布只看了一眼便如痴如醉。尤其是看到貂蝉临行前掀起面纱的嫣然一笑,吕布就再也放不下眼前的绝色佳人,一颗心只觉得跟了貂蝉去,可他不知道的是,一场针对他的阴谋也在慢慢酝酿。之后

  • 韩非子简介及代表作品(韩非子生平故事资料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韩非子简介及代表作品

    《韩非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它是在韩非子逝世后,由后人辑集而成。韩非子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将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精华言论及著作。今日精选其中的12句经典名言,句句直白入心,教你看透人性。01巧诈不如拙诚。语出《韩非子·说林上》【解析】中国有句古话叫

  •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是国民党打的吗(正面战场的四次会战)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抗日战争正面战场

    中国抗日战争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条件下进行的,正面与敌后两个战场各自独立又相互配合,对侵华日军形成了两面夹击的战略布局。这一特殊的战争形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乃至中外战争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抗战初期,在日军长驱直入,国军败退之际,八路军挺进山西抗日前线。在平型关歼灭敌军1000多人,取得了一个不小的胜利,

  • 弱者道之用反者道之动什么意思(从哪几个方面解释)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弱者道之用反者道之动什么意思

    这里是悦读国学,本期内容,继续解密老子《道德经》。老子在道德经第42章里面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短短几句话,看似不起眼的文字,却蕴含无尽玄妙,可以这么说:这几句话你要是彻悟了,也就算得上得道之人。那么,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应该怎样正确理解呢?这两句话到底有何玄妙?

  • 中国历史上活的最久的皇帝(活得时间最长的皇帝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上活的最久的皇帝

    从古至今,我们都会祝福老人长命百岁,但能够做到的太少,古人的平均寿命很低,尤其是皇上,一般很难长寿。所以每次说到康熙,大家就觉得他算是长寿了,但其实在历史上,我国还有一位皇帝,比康熙还要长寿,只是他的陵墓至今都找不到。这个人就是赵佗,他公元前240年出生,原本是秦朝的将领,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他被派

  • 老子原名叫什么名字(道德经作者老子的真名叫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老子原名叫什么名字

    一条羊肠小道上,一位老者倒骑着青牛行路,气定神闲地经过一座关塞。关塞的管理者尹喜早已在城门前恭迎,老者见盛情难却,于是入关论道,留下了洋洋五千言后再次骑上青牛,飘然而去。这就是老子入函谷关的故事,而故事中的那五千言,也就是不废江河万古流的《道德经》。得到老子亲笔写下的论道之文后,尹喜奉为至宝,常读常

  • 元朝地图比中国地图大多少(元朝时期的中国国土面积)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元朝地图比中国地图大多少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各位朋友晚上好!一说起中国版图最大的时候,许多朋友都会提到元朝。可是与元朝辽阔的疆域面积相比,后世对元朝历史的提及频率低得出奇。为何人们总是对元朝轻描淡写呢?在子渊看来,主要有三大原因。▲元朝疆域地图首先是蒙古统治者不重视思想建设。作为马背上的民族,蒙古人重视武功

  • 四大喜事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男人最想要的四大喜事)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四大喜事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古人常说人生有四大乐事,最出名的当是下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那上一句是什么你知道吗?古代的人生四大乐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其实前三个实现的几率要比“金榜题名”高得多,毕竟,在古代要考取一个功名是非常困难的。于是,有人也把这四个称为“四大憾事”。有才的网友也不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