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宋慈被尊为世界什么鼻祖(南宋人宋慈是什么人)

宋慈被尊为世界什么鼻祖(南宋人宋慈是什么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506 更新时间:2023/12/17 22:30:01

最近爆了一部网剧,叫《御赐小仵作》。甜美萝莉小仵作,搭配闷葫芦王爷提刑官,专心搞事业,间歇谈恋爱。

若不因为这部剧,很多人怕是都没听过“仵作”这个词。仵作是古代专业验尸人,常年和各种尸体打交道。世代传袭,身份低贱。

是谁推动了“仵作”的职业化呢?真该感谢一个人——大宋提刑官宋慈

清朝颁布《大清会典事例》,对仵作的选拔、培养、考核及奖惩等都有了明确规定;更重要的是,制定宋慈的著作《洗冤集录》为仵作教科书,所有从事这个职业的,必须人手一本。

他被称为世界法医学鼻祖

很多人知道宋慈,是小时候偷偷看电视看来的……那部风靡一时的电视剧《大宋提刑官宋慈》,让很多人长大后依然惦念,并产生大大的问号——历史上真实的宋慈,真那么厉害吗?

Emmmm……反正他60岁时,花了3年时间,收集前人法医学记载,总结自己的断案经验,写出了6卷本《洗冤集录》

这本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总结尸体检查经验的法医学著作,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医学专著

自南宋后,《洗冤集录》,就成为历代官府尸伤检验的蓝本,曾定为宋、元、明、清各代刑事检验的准则,在中国古代司法实践中起过重大作用。

几百年间,这本书先后被翻译为日、法、英、荷、德、俄、美等九国文字,在全世界流传。

20世纪50年代,苏联出过一本《法医学史及法医检验》,把宋慈的画像印在卷首,尊称他为世界法医学鼻祖。

守孝守出来的刑侦专家

宋慈出生在福建建阳,祖父是唐代四大名相之一宋璟,父亲宋巩曾在广州地区掌管刑狱,家世很不错。

宋慈自小聪颖,10岁就拜朱熹弟子吴稚为师;19岁时进入太学学习,得到朱熹另一位弟子真德秀的赏识。在真德秀门下,宋慈接受了最正统的理学教育。

32岁那年,他考中进士,正春风得意时,传来父亲病危的噩耗。

宋朝的教育非常发达,朝堂之上,人才辈出,官帽都不够发了!老师告诫他,如果此时回家守孝,后面怕难再录用啊。

那不行!祖师爷教导我们,存天理,灭人欲,怎么能为了自己的前途,不给父亲守孝呢?!

义无反顾回乡守孝九年,果然工作不好找了!

其实宋慈“家里蹲”九年,也不全是颓废。他最崇拜诸葛亮,把诸葛孔明的相关著作读了个遍;另外,在整理父亲遗物时,翻出三本断案书:《疑狱集》、《折狱龟鉴》、《棠阴比事》,他反复研读,也为日后开法医之路,做好知识储备。

他是怎么干上刑侦工作,又是如何成长为法医鼻祖的呢?

初入职场即受冤,他梦想不再有人蒙冤

当时南方爆发民乱,空出一个小主簿职位,朝廷却没人敢赴任,宋慈见状,主动请缨,总算有了第一份正式工作。

主簿虽是文官,但宋慈毕竟研读过9年诸葛亮,很快用巧计解决叛乱。喜滋滋等升迁,谁知被上司嫉恨,不但平叛无功,还遭到莫须有陷害,罢免了官职。

他第一次感受到“冤”的滋味。

后来,在恩师真德秀的举荐下,成了名臣陈韡的幕僚。这位陈大人很惜才,替他洗去冤屈,一步步从县令提拔到提点刑狱官,也就是一省最高法官。

这时,他已经53岁了。

此后,历任广东、江西、广西、湖南四省提点刑狱官。我们熟悉的大宋提刑官,真的来了。

这位中老年公务员,绝对是个工作狂。

在广州当任时,曾用8个月时间,解决历任积压的两百多起案件,被当地老百姓称赞为“青天”,当然也得罪了不少官员。

他发现,很多冤假错案多是人祸。于是,下决心写本能供同僚和后人参考的专业书籍,尽可能减少冤家错案再出现,这就是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

他真有影视剧里那么神吗?

在《大宋提刑官》那部烧脑悬疑剧里,宋慈先后侦破了“太平县冤案”、“毛竹坞无名案”、“城南井尸案”等一系列悬疑命案。

他真有这么神吗?是的。

他的神,不光因为个人技术好,和南宋时审慎狱事的大背景也有关。

南宋的司法水平,在严苛的管理之下,正走向司法检查制度成熟的新阶段,也培养出了许多优秀法医。宋慈就是中间非常优秀的一位。

《洗冤集录》不光是一个人知识的积累,更是一个行业高水平的总结。

书中还记载了不少和现代科学吻合的检验方法。比如撑起红纸伞验骨伤,与使用紫外线照射,是同一光学原理;用酒精、醋等清洗伤口,确实有一定的消毒作用……

宋慈是将多年工作经验与医学理论相结合,把生理、病理、药理、毒理知识等运用到检验死伤的法医工作中,通过知识跨界,创立了“法医鉴定学”。

有人开脑洞说,宋慈会不会是一个从现代穿越回宋朝的法医官?

其实,我更愿意相信,世界的本质千年来变化不大,只是不同时代的人,有自己的视角和方法,去观察和解构种种疑团背后的真相而已。

开创历史的人,往往超前自己的时代

开创历史的人,与他所生活的时代,往往格格不入。

宋慈制定了一套较完整的职责条文;为办案,还会开棺验骨,认为寻求真相,才是对死者最大的告慰……他的很多工作态度和方法,都被同僚认为晦气,不被他那个时代的人所理解。

以至宋慈在正史上的记载少之又少。《宋史》没为他留下只言;《四库全书》中也仅六个字:“宋慈始末未详”。

南宋灭亡后,原版的《洗冤集录》在战火中遗失,全靠民间流传才保存了下来;元朝建立后,有人刻录《宋提刑洗冤集录》,才再行出版。

真实的宋慈,并没有超能力,也没有高科技,更没有无敌的帮手与拍档。

但他的一生,却远比那些虚构出的神探们,更值得后人了解与铭记。

更多文章

  • 正一品和从一品的差别(古代正一品和从一品之前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正一品和从一品的差别

    在清朝,官员等级被划分为“九品十八级”,每一品的官员还有正和从的区别,最高为一品,最低为九品。一品大员作为朝廷的顶梁柱、辅政重臣,在朝廷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要小看这一品中间只是差了一个字,但是从一品升到正一品大员,这中间的过程有多难吗?年龄从刚步入职场到管局尚书,这点对大部分的官员来说,已经是非

  • 水浒传林冲人物形象分析(林冲在水浒传的性格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水浒传林冲人物形象分析

    提起豹子头林冲,人们自然联想到八十万禁军教头,这似乎是一个很显赫的头衔,让林冲有种八面威风的感觉,其实我们都被这“教头”欺骗了。在北宋时期,禁军是朝廷的正规部队,训练士卒招聘了许多“教头”教授武艺,有教拳脚的、有教枪棒的、类似林冲这样的教头,在禁军中多如牛毛,也是教头中最低一级,不入流的一个差使,相

  • 王熙凤和贾蓉是什么关系(红楼梦中贾蓉和王熙凤关系暧昧吗)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熙凤和贾蓉是什么关系

    王熙凤和贾蓉之间的关系,历来引发了很多读者的猜测,比如,因为焦大曾喝醉了大骂,其中就有一句“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当时凤姐和贾蓉都在场,两人都装没听到,有人就此揣测焦大骂的是凤姐和贾蓉。又如,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的时候,贾蓉过来找凤姐借东西,两人之间的表现和言语也是颇为亲热。再如,丈夫贾琏都曾经不满凤姐

  • 老九门和盗墓笔记的关系(盗墓笔记是老九门的后续吗)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老九门和盗墓笔记的关系

    前段时间《老九门》因为拍成了电视剧让更多的观众熟知,因此盗墓题材的一系列书籍或者电影电视剧成为了比较新兴的一个话题。在更早的时间呢,其实盗墓题材的电视剧早就和我们相见了,估计一些比较喜好的朋友看过。那就是在2015年在爱奇艺上线的网络剧《盗墓笔记》,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二集,但是整部片让我们对盗墓有了新

  • 古代一个时辰是几个小时(古代几个小时为一个时辰)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古代一个时辰是几个小时

    先从古代说起,古代的时间轴分为时、刻、更、鼓、点,这是那个时候人们用来计量时间的单位。 时:即时辰,古代一昼夜分为12时辰。 分别为:子时,从现在北京时间十一点起算,到凌晨一点,为电影里常说的第一天的第一个时辰。丑时,从一点到三点,以此类推,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十一点到

  • 历史上甄嬛的原型(甄嬛历史上是个什么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上甄嬛的原型

    甄嬛原型为钮祜禄氏,雍正妃子,乾隆生母。T君不知道她的一生是不是也如电视剧中那样,跌宕起伏,充满宫斗,但可以确定的是,她是个幸福的太后。她的人生跨越康、雍、乾三朝,做太后的42年更是国家全盛时期,享尽荣华富贵。她生于1691年,满洲镶黄旗人,四品典仪官凌柱的女儿。13岁入雍亲王府,名号为格格,为低阶

  • 琅琊榜最后谁是皇上(琅琊榜的皇帝是哪个)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琅琊榜最后谁是皇上

    《琅琊榜》中梅长苏的智慧是无人可敌的,在其没有进金陵城之前,朝中的势力是以太子和誉王为首的两派之间相互争斗。而靖王三十多岁了至今还没封一颗珠子,看似是一位不得宠的非亲王,其实这是梁帝对其最好的保护。梁帝年轻时候也是一代贤王,在林帅和言侯的帮助加上自身的智慧下,终于登上了皇位,然而随着年纪的增长,老皇

  • 刺史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古代的刺史在现代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刺史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刺史,古官名,先巡官后守官,西汉汉武帝元封五年初设,历经东汉、曹魏、西晋、隋,至唐朝初年废刺史改称太守,期间,从东汉开始,在不同朝代或时期,出现了刺史和州牧、太守混称的情况。 “刺”是用针或尖锐东西穿入物体的动作或行为,有以小制大,检举不法之义。“史”与使同,古代史事使通用。刺史有巡官和守

  • 朱灭李 李灭朱(姓朱的灭了李唐,姓李的灭了朱明)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灭李李灭朱

    俗话说得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人世间因果报应,屡试不爽。这句话放在古代王朝更替也说得通,比如:朱温灭亡了唐朝,李自成推翻了明朝,他们的结果都不好,朱温被亲生儿子弑杀,李自成被村民误杀。 朱温出身草莽,从小父亲早亡,家中一贫如洗,连吃饭都是问题。唐朝末年,关

  • 巴洛克风格三大特征(巴洛克艺术风格主要的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巴洛克风格三大特征

    1564年,当他离世时,宗教改革基本上已经持续了半个世纪。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末的巴洛克风格,在欧洲、美洲以及新大陆的西班牙殖民地中非常盛行。直到1700年,人们意识到只有相互妥协才能结束两股相反力量(教会和宗教改革)的冲突时,巴洛克时期才终于黯然谢幕。不过在那一个半世纪的时光中,人们可以从每一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