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以前青岛属于齐国还是鲁国(在古代青岛属于哪个国家)

以前青岛属于齐国还是鲁国(在古代青岛属于哪个国家)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970 更新时间:2024/1/23 12:10:59

青岛古为东夷地,《礼记》中说:“东方曰夷” 。夷是“大”和“弓”两字组成的,隐示东夷人为身挎强弓的威武之士。

商周时期,青岛地区分属莱、莒、介诸国,春秋战国时期,青岛大部分划入齐国的版图,小部分归属鲁国。

秦朝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初设36郡,郡下设县。当时,青岛地域有胶东郡(下设即墨县、不其县)和琅琊郡(下设琅琊、黔陬、计斤等县)。

其中,琅琊成为秦东部沿海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重要港口城邑。

秦始皇曾三巡琅琊,筑琅琊台、立刻石,两谴徐福出海求仙。其后,秦二世、汉武帝等均曾来此巡游,使之成为蜚声海内外的千古胜迹。

汉初,在今即墨境内田横岛上发生了五百壮士集体殉义事件,为中国历史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战歌。

汉宣帝本始四年(公元前70年),琅琊因地震而走向衰落。南北朝时期,发生宋魏不其之战,城池损坏严重,为北魏所攻占。

北齐天宝七年(556年),即墨和不其同时废县,并入广长县。广长县中心位于今平度市,统辖范围包括平度、莱西、即墨的大部分地区和城阳、崂山及市内各区。隋朝初年又恢复即墨和不其原来的建制。

到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年),不其县并入即墨县,青岛地区基本上纳入它的版图。

另外,增设胶西县(位于今山东高密),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裁废胶西县,并入高密县,下设板桥镇,板桥镇港便成为唐宋时期盛极一时的外贸港口。

宋元佑三年(1088年),复置胶西县,县治板桥镇。为促进对外贸易,专门成立密州板桥镇市舶司。明洪武二年(1369年),又废胶西县,改设胶州,隶属山东布政使司莱州府管辖。

从此时至清初,即墨县隶属胶州管辖,而即墨县又涵盖今青岛市区(当时称为仁化乡文峰社)的大部分地区。

所以,青岛便间接纳入了胶州的行政管辖范围,与胶州结下了“不解之缘”,许多与青岛有关的事都带上了“胶”字,如“胶州湾”、“胶澳”、“胶济铁路”等等。

明清之际,正值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没落,内忧外患,兵连祸接,青岛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很大程度影响。

明朝,倭寇来犯,垂涎于青岛的险要和富庶,便以黄岛为巢穴,频频袭扰胶州湾沿岸,对青岛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据统计,明洪武二年(1369年)至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四十余年间,倭寇对山东沿海进行了十五次大规模的侵扰行动,胶州湾周围的胶州、即墨等地均遭劫掠。

明朝政府不得不在胶州湾沿岸设置卫、所多处,派兵驻守。这些卫、所主要有:灵山卫、鳌山卫、浮山所、夏河寨所、胶州所、雄崖所等,驻军万余人。

各所均设置临海城堡和烽火墩台若干座,以便遇敌报警,遥相呼应,互为驰援。

与此同时,明朝政府还实行海禁政策,海禁政策主观上是为了抵御侵略,捍卫国土,但客观上却妨碍了青岛地区正常的海上贸易,不利于青岛经济的发展。

清朝初年,随着“康、乾盛世”的到来,再加上风调雨顺和青岛人民的辛勤劳作,青岛农渔业经济有了初步的发展。

鸦片战争时期,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然而,山东沿海地区的炮火硝烟在短时间内却没有弥漫到青岛这片当时不为世人瞩目的地方,青岛依旧是那样太平、安详,俨然一座世外桃源。

清咸丰九年(1859年),清政府在今青岛地区的塔埠头和金家口设立厘金局,在青岛口和女姑口设立分局,兼管胶州一带的港口贸易及征税事务。

咸丰十一年(1861年),清政府在烟台设立东海关。同治四年(1865年),清政府将塔埠头、金家口、青岛口、女姑口的厘金局分别改为东海关分关和分卡。

据女姑口众商董所立《重整旧归》碑文记载:“青岛、女姑等口,百物鳞集,千艘云屯,南北之货既通,农商之利益普。”可见,当时青岛口、女姑口一带经济已颇繁荣。

女姑口位于胶州湾东北女姑山下,白沙河口,今归属青岛城阳区。青岛口即今天的栈桥海面,岸边房舍交错,田野葱茏,亦即“青岛村”,此名来源于海中的小青岛。

当时胶州湾有三座岛屿很有特色:一为小青岛,松柏覆盖,四季长青,又称“琴岛”。

“琴岛”之名据《琴岛诗话》说,“取其山如琴,水如弦,清风徐来,波音铮铮如琴声之故”;一为黄岛,荒山秃岭,与小青岛恰成反照;

一为阴岛,地处湾中,终年多雾,阴霾蔽日,如今阴岛已改名为红岛,由于泥沙淤积,已于本世纪初与内陆连为一体。

青岛村分上下两村。上青岛村在今迎宾馆和龙口路一带,村民多从事农业、渔业和畜牧业;

下青岛村在离海较近的今太平路天后宫附近,居民多为渔民、艄公和商人。青岛村的人口约计三四百户,船舶上百只,村民靠自己辛勤的双手,丰衣足食,过着殷实平静的生活。

青岛市区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天后宫便位于青岛村中。

天后宫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明崇祯末年、清雍正年间、清同治年间又多次重修,“增其旧制敞之以庭堂,峻之以陛级,节梲耀彩,金碧腾辉”,足见当时天后宫的壮观。

这座代表着中国妈祖文化的庙宇式古典建筑,成为青岛村民的精神寄托,每逢节庆,村民们“群集天后宫,日日人群络绎,杂耍、山场、大书、兆姑、梆柳、秧歌、江湖把戏,无所不有”。

这段历史记载,勾勒出一幅青岛早期社会生活的“清明上河图”。

青岛村东面有座会前村,又称“汇泉村”。这是青岛建置前沿海一带仅次于青岛村的第二大村,中心是今中山公园管理办公室至花卉园一带。

该村背依太平山,面临汇泉湾,村民主要从事农渔业,现在的第一海水浴场就是当年该村的停舟晒网之地。

会前村之得名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因为在今市北区道口路上有座“清溪庵”。

每年正月初九为“清溪庵”的传统庙会,俗称“萝卜会”,而会前村的地址正好在“萝卜会”之南,顾名思义叫“会前”,即庙会前面的意思;

二是村子背依太平山,最初叫“会山”,村子在“会山”之前,所以叫“会前村”。

据同治十二年(1873年)刊《即墨志》记载,除了青岛村、会前村外,当时青岛还有小泥洼、鲍岛、仲家洼、扫帚滩、海泊、四方、杨家村、亢家庄、斩山、辛家庄、墨岛等村落、

这些村落无疑是青岛的雏形。村中的百姓,堪称青岛的拓荒者,他们辛勤劳作在青岛这片土地上,为青岛的早期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更多文章

  • 电视剧人世间郝冬梅为什么改嫁(小说原著郝冬梅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人世间郝冬梅为什么改嫁

    周秉义的一封遗书,扯下冬梅秘密遮羞布!怪不得改嫁《人世间》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影视剧,从周家人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种种情况。比如,郝冬梅的老爹——郝省长,一个十分爱惜羽毛的人,为了不让亲戚们委托自己办事,几乎断绝与其他人的一切来往,就连亲家周家人都不曾待见。这一行为,深深戳痛了周秉义的心。上

  • 电视剧人世间人物结局(原著中各人物最后的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人世间人物结局

    电视剧《人世间》自从播出之后,就因为演员阵容比较强大,得到了观众们的关注,当然这部电视剧的剧情,也足够精彩,每一对cp之间的故事,也都非常有看点。雷佳音在剧中饰演的周秉昆,也得到了观众们的一致认可,当然剧中另外几位男主的表现也非常不错。1、周秉义周秉义是周家的长子,也是一个比较有担当的人,他在工作上

  • 春秋齐国和鲁国是现在哪个省(古代齐国鲁国是现在的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春秋齐国和鲁国是现在哪个省

    每位去过山东的小伙伴,都会收到过这样的信息,一旦你踏入山东地界,就会收到欢迎来到齐鲁大地的信息。有些朋友也曾在电视上看到过或者听到过齐鲁大地这一称呼。那是因为山东从周朝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都是由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和另外一个相对较小的鲁国所组成。齐国的首位国君就是姜子牙,而鲁国的国君则是周公,来头都不小

  • 毛遂自荐的主人公是谁(人物毛遂自荐自己的故事详细)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毛遂自荐的主人公

    从小听得成语故事,很佩服一个人,就是毛遂。佩服他的勇气,勇气是很多成年人没有的东西。 毛遂是战国时期的人,战国时期有四公子,其中有一人是平原君赵胜。毛遂就是赵胜的门客。在古代,甚至在现代,有权力的人身边都有很多能人或者狗腿子。这其实就属于门客。平原君赵胜也养了一帮门客,平安无事的时候,可以用来

  • 战国时期齐国和鲁国地图(古代齐国鲁国地图位置对比)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国时期齐国和鲁国地图

    今天我们要跨过“河济平原”去解读一下齐鲁大地的地缘结构。根据一般的常识,“齐、鲁”二字一直都是可以和山东省划上等号的。不过这两个字带有的地缘属性却是不尽相同的,也就是说,就山东省的地缘气质来说,并不会是只有一种面目示人,而这一切又与山东省的地理结构有关。让我们先来看看,都有哪些重要的地理属性影响了山

  • 五国伐齐齐国如何复国(没被灭的齐国怎么恢复的)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五国伐齐齐国如何复国

    战国时期,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战争次数的不断增加,出现了许多经典的战役。比如长平之战,邯郸之战等等。然而在这些经典战役中,有两场战役十分特殊,那就是乐毅伐齐和田单复国。乐毅伐齐特殊就特殊在乐毅连破齐国七十余城,几乎灭亡了齐国,但齐国就是屹立不倒。而田单复国则特殊在齐国在如此劣势的情况下,却能收复

  • 赵氏孤儿案的真实历史发生在哪(流传的历史故事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赵氏孤儿案的真实历史

    2010年,一部名为《赵氏孤儿》的电影上映,该剧由陈凯歌指导,并汇集了葛优、王学圻、张丰毅等实力派演员,所以一经上映,便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该剧讲述了民间医生程婴在机缘巧合救下了赵氏孤儿,并将其抚养成人,最终完成复仇的故事。剧中既有感天动地的情义,又有价值千金的忠诚,还有赵氏孤儿历经艰辛后的成长,引起

  • 吕不韦和秦始皇的故事(真实历史秦始皇与吕不韦的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吕不韦和秦始皇的故事

    吕不韦就是扶植秦始皇和他的亲爹秦庄襄王上位的大商人。春秋战国时期,吕不韦和越国的大商人范蠡齐名,他比范蠡晚出世200年,但仕途走得更远,范蠡晚年隐居,吕不韦晚年激流勇进,他这样一勇进,就惹恼了秦始皇,演绎一段江湖快意恩仇。吕不韦是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他在年轻的时候,和他的父亲有一段著名

  • 袁枚的最出名的诗句赏析(袁枚最经典著名的十首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袁枚的最出名的诗

    因为CCTV《经典咏流传》上的一首《苔》,袁枚真的火了,让很多人开始注意到这位清代大才子。翻看袁枚的资料,再看他笔下的诗句,袁枚原来这么厉害,他的诗句清雅脱俗,朴素自然,除了《苔》还有很多优秀的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他笔下具有生命的诗句吧!幼年时期,袁枚天资聪慧,学习又刻苦,将同龄的小伙伴远远落在

  • 好看的抗战片电视剧排行榜(推荐几部经典抗日片)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好看的抗战片电视剧

    许多观众对“抗战剧”有误解,他们把“抗战剧”和“抗日神剧”划上了等号,觉得看抗战剧要么是上一堂枯燥的思想课,要么是看一些“裤裆藏雷”、“手撕鬼子”的雷人剧情。恰恰相反,中国在过去20年里拍了很多经典的抗战剧,这些剧要么有着深邃的思想深度,要么有着丰富的趣味性,要么有着鲜活的人物,要么有着感人细腻的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