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明朝万历的郑贵妃下场(万历最爱郑贵妃的真实结局)

明朝万历的郑贵妃下场(万历最爱郑贵妃的真实结局)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977 更新时间:2023/12/18 18:12:17

郑贵妃是明朝最受万历帝宠爱的妃子,以她的美色、智谋与能力,放在明朝初中期,都有可能成为真正的皇后。

她也是明朝最可悲的妃子,为爬上皇后的宝座,一生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却最终与皇后无缘。死后更无法陪在万历帝身边,一人孤零零躺在墓中。我们今天就来讲讲她的故事:

郑贵妃,郑承宪之女,北京大兴人。万历十年(1582年)三月的一天,郑贵妃和其他八位女子一起被迎娶进宫,并被册立为淑嫔,那年她才15岁。

郑贵妃进宫之前读过不少书,极为聪明,且意志坚定,更善于揣摸人的心理。

她深知光凭女色是不能长久的,要想一直得到皇帝的宠爱,就必须用各种手段让皇帝的深深地迷恋自己,才能实现自己和家人飞黄腾达、荣华富贵的目的。

她很快发现万历帝虽然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实际上却孤独无助,所有的人都将他看作一台机器,而不是一个有情感的人。因此,郑贵妃清楚地知道万历帝需要的是什么。

别的妃嫔表面上对他百依百顺,骨子里却对他保持着距离和警惕,而郑贵妃却给予了万历帝无微不至的关心。

在万历帝的眼中,郑贵妃既是妻子,更是知己,茫茫人海中只有郑贵妃的心与他紧紧地贴在一起,因而对郑氏的宠爱终生不改。可是为了这份感情,万历帝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万历十四年(1686年),郑贵妃生下皇三子朱常洵。万历帝不仅在宫中隆重庆贺皇三子的降生,并且当即册立她为皇贵妃,位居众妃之首。郑贵妃终于明白自己在万历帝心中的地位,终于开始了恃宠谋权的行动。

郑贵妃很清楚,要想达到自己的目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儿子能否当上太子,而这首先要取得万历帝的支持。

就在皇三子出生后不久的一天,万历帝陪郑贵妃去位于皇宫西北方向的大高元殿烧香拜佛。

谒神时,她要万历帝在神像前抽签,看立皇三子为太子是否符合天意,由于她早做了精心安排,抽签的结果自然是符合神意。

在郑贵妃的要求下,两人当即在神前密誓要立皇三子为太子,然后把密誓写在纸上,密封在玉盒中,等待时机付诸实现。然后郑贵妃与父亲郑承宪、哥哥郑国泰、侄子郑承恩密谋,要他们在外廷配合自己的行动。

由于郑贵妃受宠,郑承宪和郑国泰封官授爵,郑承宪官至锦衣卫都督同知,郑国泰当了锦衣卫都指挥使。他们并不满足仅仅鱼肉百姓、横行霸道,他们要成为朝中最有权势的人。

郑贵妃与万历帝密誓一事很快传到外廷,本来万历帝册立她为皇贵妃而不册立王恭妃,已引起朝臣们的疑心,又得知他已对郑贵妃做出了这种许诺,群臣激愤不已。

给事中姜应麟率先发难,要求皇帝先册立王恭妃为皇贵妃,然后再册立皇长子为太子。

万历帝大怒,拍着桌子,吼道:“册封贵妃是因为她勤劳敬奉,与立太子无关!”并下旨将姜应麟贬出京城。

但万历帝又同时表示“立储自有长幼”,于是朝臣们抓住这句话,要求皇帝言出必行。郑家以及投靠他们的少数朝臣,一边在外廷散布缓立太子的好处,一边让皇帝阻止朝臣对立储的议论。

群臣很快识破了郑贵妃及其家人的险恶用心。至此,围绕太子的问题,统治阶级内部形成两个集团,一个集团是立储派,主张马上就册立太子,并且明确提出要皇长子进入东宫,他们没有固定的为首人物,但为数众多。

另一个集团则主张不急着立储,也不明说以后立谁为太子,这一集团以郑贵妃为首,主要力量是郑承宪、郑国泰、郑承恩及一些投靠他们的朝臣,而最大的后台就是万历帝。

面对立储派的猛烈攻击,郑氏集团狼狈不堪,为改变被围攻的局面,郑国泰等人听从御史何选的建议,以退为进。

以“朝野公论,郑氏祸福”的利害关系劝说郑贵妃做出姿态,向万历帝建议立储,他们则同时上疏,“请早立国本”。

万历帝则配合他们使岀“苦肉计”,将郑承恩贬为庶人,郑国泰夺俸一年,然后把郑贵妃的请求和郑国泰的奏疏给朝臣看,斥责大臣们冤枉好人。

郑氏集团放出了“烟雾弹”后,让万历帝在前台与朝臣周旋,他们则韬光养晦,伺机打击对手。

万历二十九年,皇长子朱常洛虚岁20,已过冠婚年龄。立储派又一起上疏,要求先册立皇长子为太子,再以太子的礼仪举行婚冠大典。

而郑氏集团则大唱反调,“请皇长子先冠婚后册立”,并且要皇三子一同冠婚,旨在掩饰皇长子与其他皇子之间的贵贱差异,再次拖延太子的册立时间。

郑贵妃故伎重施,在万历帝面前哭闹不已,要他履行在大高元殿神像前的密誓,坚持不册立皇长子为太子。于是万历帝下曰要先为皇长子举行婚礼,册封之事以后再说。

立储派不仅封还谕旨,据理力争,而且把这件事闹到很久不过问朝政的慈圣太后那里。

慈圣太后得知万历帝和郑贵妃所作所为已触犯众怒,甚至会动摇国之根本,于是召见万历帝,命令他立即册立皇长子为太子,以稳定人心,巩固统冶。

万历帝在内外压力下想不出任何办法,某天他突然想起玉盒中的密誓,打开一看,密誓几乎快被虫子蛀光了。见此状的万历帝以为天意如此,他再也无法顾及郑贵妃,只好在这年十月宣布册立皇长子为太子。

郑贵妃见多年的谋划以失败告终,不禁痛哭流涕,在他面前寻死觅活。

为安抚郑贵妃,万历帝在册封太子同日,下诏书册封皇三子为福王,并允许福王暂不去封地,留在自己身边;对福王即将举行的婚礼和新建府邸的费用,超岀十倍拨给,还封赐郑贵妃及其家族。

闹了15年之久的立太子风波,总算落下帷幕。

郑贵妃她为爬上皇后的宝座,一生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却最终与皇后无缘。她所处的时代皇权已大大衰落,皇帝成为处置国事的一个权威性象征,国事的实际处置权掌握在大臣们的手里。

郑贵妃虽然有万历帝做靠山,却始终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她为了自己的儿子能当上太子,不顾一切地去争去夺,却至死也未能与儿子见上一面。

她一生得到万历帝的宠爱,死后却无法陪在万历帝身边,孤零零一人躺在墓中,只能说造化弄人,可悲可叹!

更多文章

  • 三闾大夫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古代三闾大夫什么职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闾大夫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

    春秋战国在中国古代历史当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这段时期,各种先进思想迸发,文化与文化之间也迎来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大融合。今天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都是出自这个时代比如说屈原,在传统节日当中的端午节,据说就是后人为了纪念屈原的所作所为。一开始只是少数人的行为,到后来逐渐发展成传统节日当中的一个,不过

  • 白文和朱文有什么区别(篆刻的朱文和白文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白文和朱文有什么区别

    古代印章为后世刻艺术创作提供了许多成熟的形式。经文人篆刻家提倡宗法汉式以来,汉印成为篆刻的典型样式,而根本的原因还是汉印自身的审美特点及形式特点决定了它在篆刻艺术中的位置。汉印的入印篆法特征最适合方寸印面的形式,使书在印章形式的必然之中求得了艺术的自由,是古代印章最成熟完美的样式。长期以来形成了这样

  • 唐睿宗李旦简介(历史上唐睿宗李旦在位多少年)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睿宗李旦简介

    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中,唐睿宗李旦绝对是十分特殊的存在。首先他自己是皇帝,他的父亲唐高宗李治、母亲武则天、哥哥唐中宗李显、侄子唐少帝李重茂、儿子唐玄宗李隆基也都是皇帝。一个家庭里出现了6位皇帝,他也因此被戏称为“六位帝皇丸”。另外他还前后2次登上皇位。第一次是在公元684年,第二次是在公元710年,这

  • 有司为什么不能指各级官员(有司不是朝廷官吏通称吗)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有司为什么不能指各级官员

    之前有人提出了《鬼吹灯之牧野诡事》有个什么司,就想回到一下这个问题。但是,翻过了《鬼吹灯之牧野诡事》的小说,查到了属于机构的司,只有“有司”。那就让我们看看这个“有司”到底是什么。翻看“有司”的古代汉语解释,指的是国家里主管某部门的官吏;一般都是泛指官吏。整个小说里,“有司”一共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

  • 杜少卿人物形象分析结合具体情节(故事概括及性格分析)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杜少卿人物形象分析结合具体情节

    吴敬梓笔下的杜少卿是《儒林外史》中非常重要的角色,全书共五十六回,重点描写了九十一人,而有三回都是专为描写杜少卿的生平与事迹。后世读者往往也认为书中的杜少卿就是写吴敬梓自己的故事,通过对吴敬梓人生经历的分析,则更加确定了这一说法。杜少卿的形象必须要分成两个方面来说。一方面他是一个可恨的人,一个败家子

  • 努尔哈赤传位给皇太极还是多尔衮(皇位到底继承给谁)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努尔哈赤传位给皇太极还是多尔衮

    1626年,即后金天命十一年,农历八月十一,清朝的奠基人努尔哈赤走到了生命的终点,享年68岁。在努尔哈赤死后,他的汗位由第八子皇太极继承,即清太宗。其实努尔哈赤子嗣众多,一共有16个儿子,那么为何由皇太极即位呢?一直以来,许多人都认为皇太极是篡位者,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人们认为努尔哈赤在生前已经确

  • 魏忠贤的功与过评价(明朝魏忠贤做过的事有什么功绩 )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魏忠贤的功与过

    前段时间电影《绣春刀2:修罗战场》的热映,让魏忠贤和东林党多被讨论。历史上的魏忠贤确如电影里所表现得那样有城府吗?01、“三无”太监魏忠贤起初并不像能在宫中飞黄腾达的人物。太监掌权,通常需要有三个条件,一是识文断字,二是富于心机,三是有强烈的野心。正统年间声名显赫的大太监王振,是最典型的代表。此人本

  • 宋代高俅高太尉是一个什么官衔(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务)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代高俅高太尉是一个什么官

    高俅一脚定乾坤,靠踢球当上太尉,高俅踢球到底什么水平?说到宋朝的高俅、高太尉,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大家伙儿更知道的一件事,都说这个高太尉当初是靠踢一脚好球而得到了端王的赏识,端王登基当上皇帝后。高俅很快得到高升,官至太尉,太尉是什么官职,宋初太尉就是一种军衔,没有实际职务,品阶宋徽宗之前是三公之一

  • 贵嫔是什么位分登等级(古代贵人和贵嫔哪个分位高)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贵嫔是什么位分

    历史上有很多女子她们都有着十分诱人的身材和容貌,这里边有一个人因为自己情敌太多被很多人熟知,她就是郭女王,她从入宫以后,就从最低的身份一直走到女王的位置。她是魏文帝的皇后,她的情敌是那时候最有名的人,想必大家小时候都学过洛神赋,而那位女子就是这诗歌里的女主人,也是数千人心里最想的到的人。那么就先来说

  • 胤祥为什么穿龙袍(胤祥为什么不得康熙待见)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胤祥为什么穿龙袍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开局江南赈灾的短短几分钟朝会就将九子夺嫡时的几位皇子刻画的淋漓尽致。但同样有一个细节就是老十三是深紫色的朝服,与其他皇子比起来是与众不同。那么老十三的朝服为何这样不同,首先肯定不是爵位的问题。因为当时与老十三同样的爵位皇子还是有的。老十三和老十四在老四登基之前都是贝子爵位。两人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