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刘彻一生最爱的女人(汉武帝最喜欢的女子有卫子夫吗)

刘彻一生最爱的女人(汉武帝最喜欢的女子有卫子夫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469 更新时间:2024/1/5 18:12:07

提起中国古代的帝王,有所谓“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说法,其中汉武帝刘彻不仅雄才大略,他统治时期的大汉帝国跟远在欧洲的罗马帝国堪称双峰对峙,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两个国家。

而且汉武帝本人也英俊潇洒、风流倜傥,颜值在历代帝王当中绝对是杠杠的,他的感情生活就像当今的综艺节目一样多姿多彩,像连续剧一样波澜起伏。

在他一生拥有过的后宫三千佳丽当中,有四个最重要的女人不得不提:

从小跟他青梅竹马的陈阿娇当政三十多年的皇后卫子夫,倾国倾城的李夫人,以及晚年宠爱的儿子,后来即位的汉昭帝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

他们四个人都曾经得到过汉武帝的宠爱,但是这么一句话,大家都听过吧?叫伴君如伴虎,特别是汉武帝刘彻这个人,非常具有两面性,既雄才大略,又昏庸残暴,既风流倜傥,又薄情寡义,就拿他曾经宠幸过的这四个女人,其中三个都不得善终。

换句话说,就是下场都特别悲惨,陈阿娇被打入冷宫,卫子夫被迫自尽,钩弋夫人生的儿子倒是继承了大统。

自己却在儿子登基前被汉武帝一纸诏书给处死了。唯独李夫人让刘彻专宠一生,甚至在她病死后,仍然念念不忘、魂牵梦绕,

那么这个李夫人究竟有什么魅力,能把汉武帝给哄得服服帖帖?

这里先普及一个历史常识,李夫人跟《红楼梦》中的王夫人不是一个概念,不是说汉武帝爱上了别人的老婆,那是曹操专门干的事儿。夫人在汉代是妃嫔的称号,类似明清时期的贵妃。是汉代皇帝册封的。

那么李夫人让汉武帝专宠一生的秘诀在哪里?其实在曾子看来,也没那么高深莫测,简单来说,李夫人就是情商高,而且不是一般的高,那是相当滴高。总结了一下,她的三大高情商特别值得称道。

(一)高情商的第一个表现就是会造势吊人胃口

电视剧《卫子夫》中的李夫人(张璇饰演)

李夫人高情商的第一个表现就是会造势吊人胃口,会利用第一印象博人眼球。

话说李夫人的哥哥李延年是当时著名的宫廷乐师,既懂音乐,又会唱歌跳舞,人称汉宫中的周杰伦。有一回就在汉武帝面前唱了一首他刚刚写好的新歌:“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流传至今的那个成语典故倾国倾城就是这么来的,汉武帝一听就动心了,连忙问李延年:“世间真的会有你唱的这种绝代佳人吗?”一旁的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插了一嘴:“有啊,延年有个小妹,就是如此倾国倾城。”

武帝一听,那还不赶紧见见,这一见就惊为天人!直接牵手成功,为什么?这李氏不仅容貌倾国倾城,而且还能歌善舞,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简单总结,相貌属于林青霞这个级别的,身材跟舒淇有得一拼,唱起歌来就像邓丽君一样令人陶醉,跳起舞来直追杨丽萍,真乃人世间不可多得的尤物,于是马上就安排入洞房,第二天领证。

后来有人怀疑,李氏入宫是她哥哥李延年和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联手策划的,故意引汉武帝上钩,是不是真的有这回事呢?

因为平阳公主不是第一回干这种媒婆的事儿,以前就经常带他弟弟四处相亲。还经常到全国各地搞海选,把一些条件特别优秀,特别漂亮的美女给选拔到汉武帝身边。

那么李氏入宫是不是平阳公主和李延年联手策划的一场真人秀,当然,这也是后人瞎猜,毕竟没有任何证据。

但至少有一点,作为亲哥哥李延年的前期铺垫做得好,又写歌,又找来了皇亲国戚做现场点评嘉宾,按现在的话,人家入宫前会造势,会炒作,她哥哥确实是一个一流的经纪人,李氏,那时候还不叫李夫人,又充分利用了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先声夺人。

首因效应,又叫第一印象效应,指的是两个人初次见到对方的那一瞬间,外形装扮、言行举止,包括环境氛围,都会营造一个整体印象,对彼此关系的未来起着决定性作用。有一句古诗叫:“人生若只如初见”,也是强调第一印象给人一生的深刻影响。

男女之间初次见面,外形的吸引力是影响彼此是否喜欢对方的第一要素。这外形不光是长相,还有装扮、谈吐以及才艺展现。

从李氏在汉武帝面前的初次亮相可以肯定,李氏或者她背后的家族绝对是下了功夫的,包括揣摩汉武帝的口味、喜好,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懂得投其所好。

(二)身在高处,懂得收敛是李夫人高情商的第二大体现。

电视剧《卫子夫》中的李夫人(张璇饰演)

汉武帝自从得到李氏之后,就找不着北了,每天上班都会开小差,一下班忍不住去找她,没多久,李氏就给汉武帝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下更是红得发紫啊。

要知道古时候那可是讲究母以子贵,很快李氏被册封为夫人,她的两个哥哥也被破格提拔了,本来只属于平民阶层的李氏一族也因为她成为显赫一时的家族。

李夫人当时红到什么程度?据汉书记载,有一天汉武帝到李夫人宫中,忽然觉得头皮发痒,于是摘下李夫人头上的玉簪来挠痒痒。

此事传到后宫,宫女们都学着李夫人的样子,在头上插了一把玉簪,以致一时长安城内玉价持续上涨,都超过房价了。可惜那个年代没有网络,没有直播,否则李夫人绝对是长安城内第一网红。

俗话说“人红必骄”,这种事要搁其他女人的身上,早就不可一世骄横跋扈了,可李夫人却并非如此,这就是她情商高的第二大表现了,那么李夫人入宫以后的高情商又具体体现在那些方面呢?

入宫得宠以后的李夫人始终做到既冷静又自律,从不争风吃醋,别人都以为李夫人是因为长得漂亮所以才得皇上专宠。

可是后宫美女无数,你美貌,人家比你更性感,你二十,人家还十八呢,温柔谦逊、善解人意才是李夫人得宠的最重要原因,这点挺像薛宝钗的,人际关系上上下下都处的特别好,包括当时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都跟她姐妹相称,而且彼此也是相安无事。

说到这里,我们就要拿李夫人和前面提到的陈阿娇对比一下,陈阿娇是汉武帝的表姐,也是皇亲国戚,从小跟他青梅竹马,汉武帝一登基马上被册立为皇后。

有个著名的典故“金屋藏娇”说的就是汉武帝和她的故事,当年汉武帝刘彻还在当太子的时候,就跟阿娇的母亲,也就是自己的姑姑长公主表示,将来娶阿娇,要给她盖一所金色的大房子,让她住在里面,“金屋藏娇”这个成语就是这么来的。

但陈阿娇就是太作,又蛮横,嫉妒心又强,不懂隐忍,全无女性的温柔,住进了金屋当上了皇后又怎么样?还不是最后被废,彻底打入冷宫?

所以,身在高处,懂得收敛是李夫人高情商的第二大体现。

(三)把最美好的一面留在对方的记忆中,是她情商高的第三大体现

电视剧《卫子夫》中的李夫人(张璇饰演)

李夫人好是好,可却没能躲过这句话的诅咒: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李夫人也就红了没几年功夫,突然身患重病,而且这个病还很奇怪,脸上会长满各式各样的小疙瘩。

汉武帝很心疼,不仅找来最好的御医给她治病,还第一时间去看她,没想到汉武帝见到李夫人的时候,对方却视而不见,这是为什么?李夫人这胆子也忒大了,她难道不怕得罪汉武帝吗?

李夫人生病了,汉武帝去看她,李夫人的表现很反常,拿着被子遮住了脸,不看汉武帝,还说了这样一番莫名其妙的话:“臣妾病的很严重,不能再见陛下。”

武帝很诚恳:“朕知道爱妃病的很重,朕也很牵挂,就让朕见一见吧!” 李夫人始终不肯,还不停地表示:“臣妾做不到啊”,汉武帝还是不甘心,又说:“你让我见了,我赏赐千金,给你兄弟加官晋爵。

“无论皇帝怎么说,她就是不露面,后来干脆把头转向床里边,只哭不说话。皇帝又伤心又生气,只好气呼呼的走了。后来就干脆不来看她了。

李家的人一听这事,都急坏了,她姐姐专门跑到后宫来质问她?皇上好心来看你,你不见,你什么意思啊?这下可好,万一失宠了怎么办?

李夫人叹了一口气,说出了这样一番耐人寻味的话:“你们难道不懂我不见皇上的原因,正是为了把咱们这个大家族特别是我的两个兄弟托付给他。我本来出身微贱,他之所以眷恋我,只是因为我的美貌。今天我病成这样,脸色如此憔悴和难看,他看见了也许会心疼一下,但久而久之必然嫌弃,惟恐避之不及,万一我死了,他还会照顾我的儿子和兄弟吗?”

所以,李夫人总结了一个道理:相见不如怀念,她的拒绝会让汉武帝从此记住她的国色天香。

果不其然,当李夫人死讯传来,汉武帝是哭晕在厕所,当汉武帝赶到后宫,李夫人已经偷偷命人把她的遗体秘密下葬了。

而且还把全身包括整张脸都裹得严严实实,等于临终之前汉武帝也没见到心上人最后一面。

这时候李夫人的家人还送来了她给汉武帝的遗书,汉武帝迫不及待打开一看,就一行字:“相爱不易,分离亦不易,且行且珍惜。”

汉武帝一看,更加伤心欲绝,亲自督促画师将她生前的美貌复原下来,每天都挂在自己的寝宫之中。还给她哥哥李延年升了官,另一个哥哥李广利也拜为大将军。

说到这里,也许很多人会问,皇帝都是喜怒无常的,为什么李夫人临终前的各种举动如此不近人情,汉武帝不仅不生气,反而对她更加怀念?

李夫人临终前的举动看似不近人情,其实她非常了解帝王的心理(也是很多男人的心理):保持一份美好,就是保持一份神秘,留下一片相思,就是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有一首古诗说得好:“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

李夫人这么做,确实煞费苦心。没办法,谁叫她爱上的是那个风流多情的汉武帝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的心机可谓深藏不露,因为她懂得男人的弱点,男人无论何种年龄,何种职业,永远只爱年轻貌美的女子。

所以自古糟糠妻都要被男人嫌弃,后来当了38年的皇后卫子夫被迫自尽也有这个原因,她深深理解汉武帝之前对自己的宠信始于颜值,终于颜值。

倘若这一优势丧失,那么相见不如怀念,如果心软之下让他看到自己现在的病容,必然招致对方的嫌弃,反而对自己的儿子和兄弟不利。

适当拒绝自己所爱的男人,把最美好的一面留在对方的记忆中,这是她情商高的第三大体现。

所以,她就成为了汉武帝一生最爱的女人, 死后汉武帝以皇后的礼遇安葬李夫人,连陵墓都选在皇后的位置,并追加尊号为孝武皇后。

当时卫子夫还是皇后呢,这是一点儿都不给卫子夫的面子啊,不知道卫皇后心中作何感想?甚至在汉武帝死前,主动要求与李夫人合葬茂陵。

而他先后册封过的两个皇后,一个陈阿娇早已被废多年惨死在宫中,另一个卫子夫虽然有惊无险地当了38年的皇后,最后还是因为太子涉嫌谋反,也被迫自尽含冤而死。

不过呢,李夫人让汉武帝一生痴迷,死后依然念念不忘,除了李夫人的倾国倾城的美貌,和他的三大高情商表现,曾子认为可能还有某种天意:

李夫人是在汉武帝对她爱的最刻骨铭心的时候突然离世的,戛然而止的爱情,最让人难忘。而对逝者的思念,则像深埋在心底的种子,从此生根发芽。

我们再设想一下,如果李夫人并未英年早逝,而像卫子夫一样侍奉皇帝个三五十年,那时候她也年华老去,汉武帝会不会对她审美疲劳移情别恋呢,真的很难说。

想当年,卫子夫也是一个二八芳龄的平民女子,凭着一头飘逸的长发,一副美妙的歌喉,在平阳公主的家里一下子打动了汉武帝的心,从此灰姑娘一路逆袭成了大汉的皇后。

可惜啊,卫子夫和李夫人,出身、长相和某种机缘有着惊人相似的两大美女,最后却走向了不同的人生结局,不得不让人感慨这命运的捉弄啊!

更多文章

  • 没有冉闵汉族会灭亡吗(历史上汉族差点被灭族)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没有冉闵汉族会灭亡吗

    要说这个民族英雄啊,在近代史之中那是不计其数,我们心中的民族英雄,那就是一个能拯救国家与危难之中的的英雄。今天就不得不提到一个英雄啊,就是他,拯救了汉族这个种族。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胡人开始崛起的时候,那个时候已经是西晋政治集团软弱黑暗的时期,以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为主开始扰乱侵犯

  • 蒙古人为什么恨忽必烈(为什么说忽必烈是蒙古的罪人)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蒙古人为什么恨忽必烈

    在公元13世纪的时候,东方的草原上兴起了一支强悍的军事力量——蒙古大军。他们战无不胜,所向披靡。从蒙古草原一直打到了多瑙河畔,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帝国。这也是世界历史上,人类最接近于统一的时期。开创了这个成就的,就是成吉思汗以及他的子孙们。在蒙古人心中,成吉思汗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然而,对于成吉思汗的

  • 过去举人相当于什么学历(举人在现代是什么学位水平)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举人相当于什么学历

    如今社会看重学历,实际上古人也是有学历之说的,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书生寒窗十年去参加科考,就是为了有朝一日高中,能够成功入仕,有份好工作。秀才是科举考试的第一扇门,成了秀才就说明你已经真正走上了科举之路。在成为秀才之前还有两轮考试。最初开始学习的时候,称作生童,也就相当于如今的小学生,生童平时学习四书

  • 伍子胥掘墓鞭尸是真的吗(为父兄报仇掘墓故事的评价)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伍子胥掘墓鞭尸

    最近翻阅《春秋谷梁传》,在其中记载了:“庚辰,吴入楚。日入,易无楚也。易无楚者,坏宗庙,徙陈器,挞平王之墓。”这样一句话,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历史问题——伍子胥到底有没有掘墓鞭尸楚平王呢?众所周知,伍子胥为了报仇雪恨,掘了楚平王的陵墓并将其尸体挖了出来用鞭子抽打解恨。足足抽了三百下,由此还产生了“鞭尸三

  • 学易经的最佳年龄(现代什么样的人适合学易经)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学易经的最佳年龄

    “易经”乃群经之首,是阐述天地万物变化的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哲学。我们都知道易经有《周易》,其实还有《连山》《归藏》两个版本,可惜后两个都已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易经”太高深、太玄乎,一般人根本搞不明白,因为“易经”早期是用来作“卜筮”的,即对未来发展的预测,然后总结出规律。这些“规律”

  • 岳飞为什么被赶出武庙(岳飞被移出武庙是什么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岳飞为什么被赶出武庙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圣人,文圣孔子,亚圣孟子,诗圣杜甫,酒圣杜康,医圣张仲景,药圣李时珍(又孙思邈),史圣司马迁,书圣王羲之,茶圣陆羽……但说到武圣,争议就大了,北方大多数地方都供奉关羽为武圣,还有部分地区供奉岳飞,也有小部分供奉姜子牙,甚至还有伍子胥的,那么武圣到底是谁 ? 要说武圣,就不

  • 美人心计窦漪房和刘盈睡过吗(刘盈喜欢窦漪房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窦漪房和刘盈睡过吗

    看过《美人心计》的网友们都知道窦漪房是刘恒的皇后,她扶持了三代大汉天子,功不可没。但她之前在汉宫就是皇后张嫣儿身边不起眼的一个小宫女,可能是主角光环吧。她那么不起眼,还是被吕后的儿子刘盈给看到了,并且也无可救药的喜欢她!那个时候的窦漪房还不是这个名字,她叫杜云汐,由于杜云汐亲眼看到被皇上专宠的李美人

  • 唯一一个没有昏君的朝代(为什么清朝的皇帝没有昏君)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唯一一个没有昏君的朝代

    凌晨4点多钟,养心殿后寝宫里已经有了动静,乾隆皇帝要起身了。等室内有灯光亮起,当班的太监宫女就都得打起精神,准备服侍。清朝皇帝勤政是学界共识。故宫保存下了一万两千余册的起居注,记录了清朝皇帝的日常生活:皇帝一般早上5点起床,有重大庆典还会更早,对于习惯睡懒觉的现代人来说,真是可怕的要命。国朝以孝治天

  • 太后如何解决需求(古代皇太后怎么解决自己生理问题)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太后如何解决需求

    慈禧的一生充满各种争议,人们对她褒贬不一。但是也不可否认她的手段确实强硬。但是再强硬慈禧也是个女人,26岁丈夫去世后就一直在守寡,直到她自己去世整整47年,那么这些年里她是怎么生活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我们都知道慈禧并不是由皇后升成的太后,所以在丈夫去世后,她的权利并不算高。因为深知在内宫生

  • 五胡乱华后没有纯种汉人吗(真的差点灭了整个汉族血统吗)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五胡乱华后没有纯种汉人

    问出这些问题的朋友,大抵是看多了西方文献,而对中华千年历史充耳不闻。在汉族之前,我们自称华夏族,也叫炎黄子孙。而炎帝和黄帝本身就是两个部族。关于中华象征,龙,有一种说法是由多个部落的图腾合并而来。华夏民族,从诞生开始就是一个海纳百川的民族。凝聚这个民族的从来都不是血统,这个民族的人也从未一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