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曹魏都城邺城位于现在哪里(曹魏邺城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曹魏都城邺城位于现在哪里(曹魏邺城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283 更新时间:2024/2/1 14:43:55

一、古都邺城

邺城是中国古代著名都城。公元二世纪至六世纪间,邺城一度成为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自曹操击败袁绍,占据邺城开始,邺城先后作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

汉魏时期,邺城的范围包括今河北临漳县西(邺北城、邺南城遗址等)、河南安阳市北郊(曹操高陵等)一带,以临漳地区为主,使临漳有了“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誉。

1988年,著名地理学家谭其骧提议安阳为古都,后来安阳被认定为第七大古都。

曹丕代汉建魏后,以洛阳为京师,长安、谯、许昌、邺城、洛阳为“五都”,邺城实际上作为曹魏的陪都,成为了五个国家级中心城市之一。

为什么邺城在历史上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邺城在曹魏时期是怎样兴起的呢?

二、曹魏时期邺都的兴起

河北北面毗邻鲜卑、乌桓、匈奴等游牧民族, 人们继承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传统,士兵作战十分勇猛,即所谓的“河北之地,界接边塞,人习兵战,号为精勇” 。

在当时,河北的安危,关系到东汉王朝的兴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邺城是河北南部的重要城市,作为冀州的南大门,是太行山的东西枢纽,也是扼守黄河平原,进而西进河洛、南下荆襄的战略要地。

邺城的枢纽地位,使之成为三国时期群雄争夺的核心地带。

早在初平元年(190年)韩馥为冀州牧时,就以邺城作为中心。初平二年(191年)袁绍从韩馥手中夺得冀州后,成为河北地区的霸主,仍驻邺城。

兴平二年(195年)沮授建议袁绍“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

除了意识到天子作为道统的重要作用,也说明了邺城可以作为都城的重要地位。可惜的是,袁绍优柔寡断,错失良机。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大败袁绍于官渡,接受荀彧的建议,决心继续北上平定河朔。曹操从北伐伊始,即同步进行大规模水利建设,为围攻袁尚占据的邺城做准备。

于建安九年(204年),兵临邺城门下,围攻半年有余并决漳水灌邺城,最后才艰难攻克,可见邺城城防之固。

曹操取得邺城以后,将实际的根据地从许昌迁至邺城,并试图以都城规格打造邺城,以彰显曹魏势力的正统地位,开始采取一系列营建措施。

第一,扩大邺城的行政区划。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割河内郡、东郡、钜鹿郡、广平郡、赵国所属的部分县归属魏郡(邺城所在),加上魏郡原有的十五县,共二十九县。

邺城所在的魏郡成为冀州最大的郡,行政区划和行政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第二,充实邺城的人口数量。

由于饱受战火造成人口减少,曹操开始鼓励宗室、大族向邺城移民,经过几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邺城有户数万,大约有一二十万人口。

鼎盛时,邺城所辖人口近四十万,如此规模的人口在当时是相当密集的,邺城成为了无可争议的北方第一都会。

第三,在邺城的营建规划上首次使用中轴线和对称布局。

邺城东西七里,南北五里,东部建春门与西部金明门之间,以一条东西贯通的大道将邺城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宫城区,西为禁苑──铜雀园;东为戚里,是王室、贵族的居住区。

这种格局为后世的都城规划开了先河,后世诸如隋唐长安城、北宋汴京、元大都、明清紫禁城都能看到曹魏邺城的影子。

三、铜雀台上的建安文学

曹操在铜雀园西北隅,以城墙为基础加高修筑三台: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铜雀台。三台储有大量战时物资,平时供游览和检阅军马之用,战时作为城防要塞。

当时,曹操凭借着优胜的政治地位和卓越的文学素养,对当时的文坛产生强烈的凝聚力,吸引了各地文人前来吟诗作赋。

他们紧密围绕在曹氏周围,成就了著名的“三曹七子”,开创了我国文学创作史上的第一个“自觉时代”,为后世留下了“建安风骨”的美誉。

铜雀台建成后,曹操和他的儿子们登台游赏,让他们以之为题作赋。当时曹植仅十余岁,即在铜雀台上显示出卓越的才华,创作出了经典名篇《登台赋》,节选部分以供赏析:

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阕乎太清。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蝃蝀。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云天垣其既立兮,家愿得乎获逞。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上京。

后世流传的“铜雀春深锁二乔”便是曲解于此文。铜雀台没有锁住二乔,邺城却的确存在一位绝世佳人——甄宓

曹丕第一次见到甄宓就是在邺城,曹丕发现了她惊为天人的美貌,那时她还是袁熙的妻子,曹丕知道自己的父亲“好人妻”,于是抢先一步下手,娶甄宓为妻,曹操只得望“媳”兴叹。

曹植也同样惊叹于嫂嫂的美貌,在《洛神赋》中发挥了肆意的想象: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四、历史地理意义

邺都的建立,是黄河下游平原第一次出现了能够控制整个黄河流域的中心。

这个中心地位的取得,是汉末以来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理等各种因素交叉融合而形成的。

也是河北地区地位提高的反映,在黄河流域文明史上是一个标志性的转折点。

邺城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共治的都城。前文讲到,河北毗邻北方鲜卑、乌桓、匈奴等游牧民族,胡人内迁,胡汉融合,使得邺城的人口成分发生变化。

邺都是我国中古时期北方各族与汉民族进行交流、融合的场所,对开放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标签: 曹魏都城邺城

更多文章

  • 中堂大人相当于现在什么职位(清朝中堂大人是几品官)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堂大人相当于现在什么职位

    在诸多清史电视剧中,类似“中堂大人”、“中丞大人”的称呼经常出现,但在清朝“九品十八级”的官制体系中,并无上述官职名称的存在。可能被如此称呼的官员,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特征,绝对都是前呼后拥、官威赫赫的大人物。那么,清朝时期的“中堂”、“中丞”究竟是何等官职?为何看起来如此显赫?这两种官职相比较而言,谁

  • 奥地利与德国的关系现状(德国奥地利在哪一年分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奥地利与德国的关系

    说起德国和奥地利,熟悉历史的人恐怕都不陌生。历史上,德国和奥地利曾是一家人,都是神圣罗马帝国及大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不过,在近代,当德国人发动统一战争的时候,却将同为一家人的奥地利排除在外。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德奥本是一家,德国人为何要将奥地利排除在德意志帝国之外?首先,德国人不是不想吞并奥地利,主

  • 电视剧赘婿宁毅有几位妻子(宁毅最喜欢的女人先后顺序)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赘婿宁毅有几位妻子

    《赘婿》中的感情戏其实并不是主要内容,真正讲的是后来宁毅的家国大义,以及在弱肉强食的社会里,如何生存带来的思考,这一期我们来介绍一下,宁毅在原著中的八个老婆。在原著中,宁毅的八个老婆可以分为三类,苏檀儿、聂云竹、元锦儿、小婵是一类,陆红提、周佩、楼舒婉是一类,而李师师自己又可分为一类。在剧版中,可能

  • 杨广杀父是真的吗(历史上隋炀帝杨广杀父兄的真相)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杨广杀父是真的吗

    大家都知道古代皇帝驾崩后都有谥号,谥号是对皇帝的评价。“炀”,这是隋炀帝的谥号。根据谥法的解释,“好内远礼曰炀。朋淫于家,不奉礼。去礼远众曰炀。不率礼,不亲长。”稍微了解中国隋唐这段历史的人,对隋炀帝杨广都不陌生。隋炀帝被称为历史上最出名的暴君,后人对他有很多的误解。唐朝诗人皮日休写了一首非常有名的

  • 封狼居胥和燕然勒石哪个厉害(功劳含金量谁更大)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封狼居胥和燕然勒石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这首《南园十三首之五》,是唐代诗人李贺的著名诗篇,通过吴钩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男儿豪情。没错,但凡有志之士谁不渴望建功立业,一展胸中抱负,诗的后两句是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凌烟阁去看,又有哪一个书生能被奉为万户侯。说到

  • 季汉和蜀汉的区别(历史给季汉的代号是蜀汉吗)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季汉和蜀汉

    三国鼎立后,刘备迅速占领荆州四郡,然后又入川取得益州并击败夏侯渊,终于迎来了事业的巅峰。复兴汉室的希望似乎就在眼前,只要北伐击败曹操,收取故都长安、洛阳,那么一个新的大汉王朝的建立似乎并不遥远。然而,这一切都没能实现。刘备建立的“汉”,最终只能成为历史上三国中的“蜀国”,而不是继高祖刘邦的前汉、光武

  • 国家为啥不承认穿青人(穿青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国家为啥不承认穿青人

    大家都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有着56个民族。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多的民族呢?那是因为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历史,而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无数次的开疆拓土,加上中华民族文化有着极强的包容性,渐渐的所有民族都对中华民族有了认同感,并安定下来。长久如此,便形成了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文化,这些人比较少的民族也被称为少

  • 玉帝的真名字叫什么(第一任玉皇大帝真名叫什么哪里人)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玉帝的真名字叫什么

    在《西游记》、《宝莲灯》、《牛郎织女》等神话故事中,玉皇大帝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人物,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所在。玉皇大帝为天地主宰,管辖天神、地祇、鬼神,是拥有无上权威的“众神之王”。当然,关于玉皇大帝,其个人信息则要争议的多。众所周知,玉皇大帝是道教中的神仙。道家认为,天地万物皆由“道”,“道”无形

  • 汉朝亡于什么原因(汉朝被推翻灭亡背后的直接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朝亡于什么原因

    在崩溃汉代(公元前206 - 221 CE)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挫折。汉帝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以至于今天中国的大多数民族仍然称自己为“汉人”。尽管拥有不可否认的力量和技术创新,帝国的崩溃还是让这个国家陷入了近四个世纪的混乱之中。 事件名称:大汉灭亡 说明:汉朝是有史以来最伟大

  • 巴蜀在战国后期属于哪个国家(巴蜀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巴蜀在战国后期属于哪个国家

    在1997年重庆直辖以前四川的人口就已突破一亿,成为全国率先突破一亿人口的人口大省。如今的四川省约有8341万人口,如果将重庆市的三千多万人口也计算在内,那么整个四川方言区的总人口也是上亿的。然而四川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移民大省,如今整个四川方言区的上亿人口中几乎99%以上的都是由外地迁入的。四川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