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红娘出自哪部古典名著(古代婚姻中媒人的起源与发展 )

红娘出自哪部古典名著(古代婚姻中媒人的起源与发展 )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95 更新时间:2024/2/2 21:56:40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对于男性而言,恐怕这是一生中最幸福的两个时刻了。

当今社会,青年男女的结合基本靠自由恋爱,但是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单身狗都是靠一群特殊的人来解救的。

洞房

他们付出百倍的努力拯救单身狗,

他们也见证了无数良缘的缔结,

他们有男也有女,更着一个统一的称呼

他们就是——媒人。

我国古代婚姻讲究一个明媒正娶,即便是一见钟情或者心心相印,也要请人充当媒人上门说媒,即便是现在也是如此。

媒人自替男方或女方上门提亲开始,无论是定亲时的纳采、问名、纳吉和纳征还是结婚时的请期和亲赢,都会有媒人的影子,他们一直充当中间人的作用,活跃气氛,祝福新人,直至婚礼结束。

媒人的出现

自有婚姻关系出现以来,媒人大概也是古代最古老的职业了,中国自古就称婚姻介绍人为“媒人”,如《孔雀东南飞》:“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除了称媒人外,“红娘”也是媒人的别称,甚至还有媒婆的别称。

渭河两岸一个媒婆的传说大概是最早的传说了,而在历史中关于媒人的最早记载当是诗经了,“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诗经》

“伐柯如?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诗经·豳风·伐柯》

这两个故事表明了媒人的重要性,没有媒人婚是没法结的,即便强行结婚,也是不被世人认可的,更不会得到祝福,而这也是无媒不成婚说法的来历。

媒人的别称

媒妁

“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贼之。”——《孟子·滕公》媒,谓谋合二姓;妁,谓斟酌二姓。自记事起,常听闻电视剧中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这便是出处。

媒婆

月老

在古代神话传说中,月老是天庭专司姻缘,主管男女婚姻的喜事之神。月老有一根红线,将其系在男女双方的脚踝上,男女双方就会陷入爱河,而一段婚姻也就成功了。

红娘

红娘原是一个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出自《西厢记》。红娘是女主人公崔莺莺的侍女,她帮助男主和女主突破万难走到了一起。随着张《西厢记》的声名鹊起,“红娘”也成了媒人的别称。

除此以外,还有伐柯、冰人、蹇修等多个称呼。

媒人的发展

媒人作为一个职业出现后,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但是在诸多戏曲中以及现代的电视剧和电影中,媒人往往都是被丑化的。

鬓发上插一朵大红花,两个脸垛子扑满“红血丝”,嘴边点个大黑痣,一张殷红大嘴,走路左右摇曳,精怪而妖冶。

这是媒人在戏曲中的形象,往往都是丑角,而在电视剧中,也多以年老色衰的形象出现,最出名的便是《水浒传》中的干娘了,拿了西门庆的好处,硬是撮合西门庆与武大郎媳妇,最后三人都落了个身死的下场。

当然这仅仅是根据剧情需要的安排,在真正的历史上,媒人可是分为两种的,一种是官媒,吃公家饭的,而另一种是私媒,自己单干。

单干的自己收取媒人费,而官媒则是代表政府管理男女婚姻之事的机构,有编制,领工资的,称为“媒官”、“媒氏”。

“媒氏掌万民之判(即婚配)”,“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周礼·地官·媒氏》

凡国皆有掌媒。丈夫无妻曰鳏,妇人无夫曰寡。取鳏寡而合和之,予田宅而家室之,此之谓合独。——《管子·入国篇》

这是对于西周和战国时期官媒的记载,官媒的主要工作就是掌握全国男女的姓名和出生时间,好督促适龄男女结婚。除了帮助年轻男女找到心仪的对象以外,官媒还要帮助鳏夫寡妇重新组织家庭,并整合他们的财产。

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官媒仍然存在,而且他们的权力仍然很大。私媒一般就是我们常说的媒人,就如同现在我们要领结婚证一样,古时私媒做成的婚姻也还是要到官媒处登记,接受官媒的监督,才符合国家法律的规定。即便到了现在,媒人也并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至今仍活跃在现实生活中。

媒人的作用

媒人在中国的婚姻嫁娶中起着牵线搭桥的作用。女性媒人又称媒婆或大妗姐。媒人在我国的婚姻中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在媒人介绍双方认识并且互相认可之后,一桩婚事基本就成了大半。媒人不仅要熟悉双方的家庭条件,更要对双方的基本情况及提出的要求了如指掌,力求双方门当户对。

媒人最主要的就是一张嘴,可以说是靠着一张嘴吃遍天下。电视剧《乡村爱情》中就有这样一幕,谢大脚带着赵玉田去相亲,结果刘能又反悔,拜托谢大脚不要让这个相亲成功,结果谢大脚在与男方家长闲聊时,说到赵玉田腿脚有老病,于是女方家便不同意了。可见在相亲最开始时,媒人的作用相当之大。

在双方家长对婚事都同意之后,因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媒人所要忙的事情也各有不同,但归根结底,是要帮助男女方完成婚礼。

在新人拜完堂入了洞房以后,媒人的工作才算完成,叫“新人进了房,媒人抛过墙”。

国际媒人

媒人这个行当并不是我国特有的,其他国家也有媒人的存在。

在亚洲的众多国家当中就存在媒人,与我国一样,国外的媒人一般也是两种工作模式。

第一种是一方的父母或孩子相中了对方,请媒人前去提亲;第二种则是媒人感觉两个人有夫妻缘分,主动双方提出做媒的请求。

他们保持着我国的古代传统,在这个习惯中,媒人的存在不可替代,择偶方式也是依靠媒人说合,甚至还有媒人世家的存在,世世代代以给人说媒为生。

比如伊斯兰教对于男女交往有着诸多限制,因此请媒人说媒成了年轻男女所必须的一种择偶方式。

但是日本、越南等地的说媒与我国古代略有不同。例如在越南,如果有一位小伙子看中了一位姑娘,那么他就要请两位男媒人前往提亲。

媒人带着事先备好的礼物到达女方家,如果女方同样对小伙子感兴趣,就会留下礼物,如果退回则表示姑娘不同意,求婚之事告吹。

此种说媒不同于我国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不会考虑男女双方的意愿的,完全由双方父母决定。

结语

媒人介绍是人类社会进入一夫一妻制之后最为常见的一种择偶方式,它不仅存在于我国的历史上,而且也广泛流行于当今世界众多民族的婚姻习俗中。

而在我国古代社会,媒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男女非有行媒不相问名”、“男女无媒不交”、“女无媒不嫁”、“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说的就是婚姻没有媒人参与就不会被认可。

另一个方面,古代因交通及通讯方面的限制,除了左邻右舍之外,很少能打听到其他消息,更遑论哪里有适龄青年,而媒人正是掌握这一资源的最强助力,因此请一个媒人说媒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世上没有尽善尽美的事,而媒婆掌握有一片地域的所有适龄青年信息,不免有些媒婆会为了蝇头小利而坑蒙拐骗,最后葬送了两个人的一生幸福,所谓“一头说多,一头说少”即是如此。

标签: 历史杂谈

更多文章

  • 唐代宗李豫为什么不立皇后(一生未立皇后的背后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皇后,宗李豫,原因,一生,唐代,背后,为什么

    我最喜欢的情种皇帝是提倡一夫一妻制的明孝宗朱祐樘,排第二的恐怕要算唐代宗李豫了。他虽然有追封睿真皇后沈氏、贞懿皇后独孤氏,但都是她们死后的事情,可以说是一生未立皇后,其背后的原因也很感人。唐代宗李豫的婚姻一开始是不幸的,都不是他喜欢的。他的父亲唐肃宗李亨还是太子的时候,处处被宰相李林甫刁难陷害,屡屡

  • 端午节系五彩绳的意义和象征( 端午系五彩绳戴香包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杂谈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在也是我们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有很多习俗,今天就来说说为啥系五彩绳,戴香包呢?五彩是由红、黄、蓝、绿、紫等五个颜色组成。五月被古人称为毒月,所以为家人孩子系五彩绳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它

  • 曹颖演过的电视剧有哪些名字(这七部古装剧勾起满满回忆)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古装剧,曹颖演,电视剧,名字,满满,回忆,哪些

    话说曹颖也是位被淡忘的古装剧女神啊,其实小时候看她的那些剧,都觉得她是位实打实的美女呢,今天和大家聊聊这些古装剧吧!曹颖在这部剧中饰演女主红绸。红绸性格开朗,长得非常漂亮,迷倒了王爷和亲王。红绸哭嫁时正巧被阿贵撞见,不懂习俗的阿贵以为是强抢民女。因此大闹婚礼,将红绸“解救”出来,最后发现原来是一场误

  • 李白与杜甫并称为什么(杜甫是李白交心的好友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并称,杜甫,李白,交心,关系,好友,为什么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中唐时期的士人范传正,就是李太白的铁杆粉丝。虽说,这两人无缘得见,但是,范传正仍对

  • 京城81号剧情详细介绍(整部电影讲述了什么故事情节)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情节,剧情,京城,讲述,介绍,电影,详细,故事,什么,81

    电影《京城81号》,海报宣传上是惊悚恐怖片,实则却是真真实实的情感大片,其中,最让人有痛点的却是陆蝶玉这一段感情纠葛。陆蝶玉,只是一个有点才情的青楼头牌,因家道中落沦为妓女。可就是因为有这点才学,就使她在那个时代加分不少。在那个时代,那种场合,能写得一手好字,懂几句诗词,就能让自己从中脱颖而出,犹如

  • 三国志是一部什么体史书(西晋陈寿所著的一部纪传体史书)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体史,纪传体,陈寿所,史书,西晋,什么,三国志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的历史,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享誉极高。此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作者陈寿(233-297年),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省南充市西

  • 西游记水帘洞在哪拍摄(宝峰飞瀑:天然与人工结合的景点)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宝峰,水帘洞,飞瀑,景点,人工,结合,拍摄,天然,西游记

    冬天看雪,夏天玩水,炎炎夏日,泛舟湖上,听着美妙的山歌,欣赏着四周秀美的风景,对于喜欢旅行在路上的朋友们来说,的确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了。张家界的宝峰湖,就是一个景美,水美,人更美的“人间仙境”。第一眼看到宝峰湖就被深深的震撼住了,作为武陵源风景名胜中的精品景点,这座罕见的高峡平湖,四面青山,一泓碧水

  • 芈月都和谁发生过关系(秦国宣太后一生和3个男人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宣太后,秦国,关系,发生,男人,一生,故事,芈月

    《芈月传》相信大家都是看过的,孙俪在里面饰演的是秦朝宣太后芈八子,在那部电视剧里孙俪主要表现的是宣太后的雄才大略。可是很多人却不知道,宣太后可以称得上我国历史上思想比较超前的一个人,在嫁给秦惠文王之后依然与另外两个男人发生过关系,其中之一就有大名鼎鼎的乐毅。宣太后本是楚国人,当时秦楚为了结盟而进行政

  • 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什么意思(全诗意思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意思,全诗,纳兰性德,赏析,初见,人生,什么

    诗词文化,是我国文学艺术中最耀眼的一颗星,历代才子佳人吟诗作赋,抒发自己的情怀,或哀怨,或婉转,或豪迈,或悲戚,每当读起,总能慰藉我们的灵魂,给我们感动的力量。诗词中的那些绝美的文字,总是能触碰到我们灵魂深处那隐秘中不为人知的情感,这也许就是诗词文化独有的魅力,千百年来,从未改变。从元稹《古决绝词三

  • 邯郸学步的寓意是什么意思(成语故事邯郸学步的由来与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邯郸学步,含义,寓意,成语,意思,由来,故事,什么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总觉得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无意中,他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