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为何无人与朱标争太子(为何被称为权力最大的太子)

历史上为何无人与朱标争太子(为何被称为权力最大的太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980 更新时间:2023/12/17 3:40:57

“子不孝,父之过”,这句话在皇族当中,同样很关键。家庭当中,到了父亲晚年时,兄弟之间难免会因为财产纠纷,闹得不可开交。

果这个家的家教十分严格,子女素质比较高,就会相应地避免子孙后代争吵,相应减少悲剧。

唐玄宗哥哥李成器,原本为嫡长子,应该继承皇位。看到弟弟能力远胜于自己,主动让贤。将太子之位拱手相让,避免一场家庭悲剧。

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因为地位,皇子发生的政变有很多,弑君杀兄例子有很多。一代英主唐太宗李世民,人生最大的“诟病”就是玄武门之变。

杀死自己的兄弟,逼父亲退位。帝王之位,一路走来真的很不容易。有些因为此事,不得不远走他乡,还有的魂归大地。

从周天子开始,立下“嫡长子继承制度”,依然难以阻挡政变发生。处在这个位置上,每个皇子面对近在咫尺的龙椅,基本上很难做到不动心。每个人都想坐上九五之位,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是男人的梦想。

如果皇子当中,太子实力不强大,其他兄弟实力更大,那么政变发生概率很大。毕竟太子基本上不占据任何优势,兄弟们不服气,自然想要起兵造反。兄弟数量越多,那么争斗会越发厉害,生在皇室当中,就是一种悲哀。

然而在明朝有一种奇怪现象,朱元璋有26个儿子,却立了软弱的朱标为太子。那么多儿子还包含英雄善战的朱棣,却没有人敢争,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一、“立太子时间”不同

明朝算是一个特殊朝代,虽然知名度赶不上唐宋,不过影响特别大。在国家对外政策上,坚持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不割地。很大程度是因为开国皇帝朱元璋,这个人某种程度坚持传统思想,坚守嫡长子继承制度

虽然太子朱标被立为太子,不过并不意味着,他这个位置能够坐稳。事实上朱元璋有26个儿子,能力强的不在少数。包括燕王朱棣,宁王朱权等。按照常理来讲,兄弟们肯定会有所筹谋,想要争夺太子之位。

比如在唐朝李渊作为开国皇帝称帝以后,封长子李建成为太子,然而那时起建成心中一直惴惴不安。毕竟二弟世民能力过强,会威胁自己地位,因此一直打压弟弟,这还是其中两兄弟的关系的缩影,毕竟李渊可是有多达22个儿子,之后的“玄武门之变”就是真实的写照。

然而明朝初年,皇子们都老老实实,没有人上前争夺太子之位。哪怕太子朱标身上的帝王之气,并不是十分浓厚。然而兄弟都甘心以他为主。哪怕后期发动军事政变,夺得帝位的朱棣,在那段时间似乎也默默无闻。

这个局面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朱元璋立太子时间很早。某种程度上,一开始就为其树立“优势”,这一点又和唐玄宗兄长李成器情况很相似。

唐睿宗第一次继承皇位,就已经立其为太子,营造好舆论。第二次继承皇位时,对于太子人选,哪怕知道大儿子能力不足,依然要考虑好其为太子。

朱标被立为“继承人”时间,明显更早一些,1364年在江南称帝,朱元璋封为吴王,那时就已经立了太子朱标为太子。1368年在南京称帝以后,正式立其为太子。当时朝廷当中,已经形成一种“氛围”,那就是朱标当太子,名正言顺。

二、朱标本人出色

从西周开始,就已经实现嫡长子继承制度,在当时算是一种主流趋势。嫡庶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很难做出改变。

朱标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第一个儿子,捍卫了他的太子位置。马皇后和皇帝感情很好,在大臣心目中威望颇高,她的儿子继承皇位,众人心中很服气。

朱元璋很早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太子,提升他的治国之才。13岁就带在身边,请很多名师大家来专心教导儿子,宋濂给其讲解文学经典,徐达传授兵法要诀。

基本上将朝廷当中,说法很有分量的大臣,都聚拢在朱标身边。太子的威望不断提升,大臣们对其很是认可,认为将来必然是仁义之君。

其实皇子之间斗争,也与彼此关系不睦,有很大关系。现实当中太子对于自己兄弟,尤其是能力很强的弟弟,难免有些忌惮,加剧其矛盾。

不过朱标对弟弟态度很好,颇有仁义之风,大家都受过其恩惠。皇子们犯错,朱元璋想要惩罚时,会因为朱标求情而免遭惩罚。

朱标作太子期间,明成祖朱棣势力不是特别大,不占据任何优势。在洪武后期,才逐渐积累军功,能力显露锋芒。

朱元璋立皇太孙为太子时,朱棣并不是长子,上面还有秦王,晋王两位兄长,皇位本身与自己无缘。燕王不会自不量力,敢冒天下之大不炜,与其来争夺来这个皇位。

相对于朱元璋的心狠手辣,大肆屠杀功臣,朱标的仁慈无疑让很多人看到希望。因此他得到文臣武将,皇族的支持。

如果没有英年早逝,也许朱棣就不会发生军事政变。然而天不假年, 37岁朱标就英年去世,中国历史上也发生一场改变。

三、父亲教育观念不同

都说治大国犹如烹小虾,在太子培养问题上,同样需要帝王用心。朱元璋用典治国,对待孩子教育十分严苛,让他们去民间吃苦。

等待孩子长大,派其去凤阳老家居住,知道老百姓生活有多困难。对于皇子们来讲,印象十分深刻,每日里战战兢兢,不胡作非为。

虽然孩子们是皇子,不过对待老师态度问题上,与普通家庭并没有太大区别。如果孩子们学习不好,老师动手打人,朱元璋很少干涉。这些让皇子们很安分,没有想要与哥哥争夺太子的心思。

明朝同样实现藩王分封,通常皇子成年以后,儿子们直接到了封地,平时不能轻易回京城内。需要远离政治中心,断绝其想要结交大臣的途径,势力就“控制”在封地范围。犹如地方与中央对抗,自然不占据优势。

相反康熙皇帝对于孩子,太过溺爱,也就造成“九龙夺嫡”的后果。康熙检查皇子们作业时,若是发现问题,就会认为是老师的失职。

都说惯子如杀子,皇子们不会觉得有错,思想发生很大改变。哪怕他们在外面闯祸,康熙多数只是“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清朝虽然也实现封王制度,不过皇子多数集中在京城,容易发展势力。“九龙夺嫡”事件当中,几个皇子分成几派,背后都有大臣支持。像早年大阿哥与太子,后期的八王党,表面上是皇子博弈,私底下牵扯到朝野派系的纷争。

结语

中国有长达五千多年的历史,其中历经多个王朝。皇子们因为皇位,彼此之间你争我斗。每次朝堂发生政变,不仅造成将士们惨死,还有就是兄弟内讧。

似乎就是一个历史循环,有可能你早年因为军事政变成功上位,不过晚年会亲眼目睹儿子们上演“皇位争夺的大戏”,不知道是不是一种报应。

自然界讲究适者生存,有时候皇子之间内斗,不见得是一件坏事。清朝早年为汗位继承制度,像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都没有指定继承人。

下一任继承者,都是经过一番权力斗争,才得以继承皇位。基本上为实力最强劲的皇位继承者,某种程度上确定其统治地位,保证江山稳定。

更多文章

  • 答应贵人嫔妃排名(清朝后宫位分阶级排名表)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答应贵人嫔妃排名

    明清时期妃嫔居住的地方为东宫、中宫、西宫。东宫分别是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延禧宫、永和宫、景阳宫这六宫。而中宫是皇后居住的地方,为坤宁宫,明朝的时候确实住过皇后,但清朝没住过皇后,只是帝后大婚的时候住。西宫也分为六宫,分别是永寿宫、翊坤宫、储秀宫、启祥宫、长春宫、咸福宫。清朝的后妃分为八级,从上往

  • 董鄂妃之死真相吓人(清朝董鄂妃到底是怎么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董鄂妃之死真相吓人

    清朝皇帝中,顺治大概是用情最专一的一个,但很不幸的是,他与董鄂妃的爱情最终却成了一场悲剧,其持续时间不过短短数年。话说董鄂妃魂归西天后,顺治由于过分悲痛,开始精神恍惚,身体也每况愈下。顺治十七年的冬天很冷,但顺治没有按常例去避痘,只为了董鄂妃的葬礼能够弄得更加隆重,最后顺治被弄得心力交瘁,身体虚弱,

  • 朱祁镇如何处置孙太后(历史上明朝孙太后的真实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祁镇如何处置孙太后

    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钰的皇位,实际上是土木堡之变后,群臣临危难时共同推举,但从名分上,必须是其嫡母孙太后所立,还对各地藩王、百官、属国宣示,取得了明英宗朱祁镇的传位诏旨做背书。【奉书叔祖岷王楩曰:兹者大兄皇帝亲征虏寇,命侄孙居守京师,不幸大驾为奸臣所误,留陷虏庭。圣母皇太后欲慰安人心,已立皇庶子见深为皇

  • 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汉高祖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元勋)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

    相信喜欢历史的读者朋友们都知道,没有哪个开国皇帝不会杀功臣的,刘邦也不例外,这几乎成了历史的铁律!理由很多,或者像是功高震主,或者像是拥兵自重,又或者像是起兵谋反。总之到最后你都会被除掉,不管什么原因,因为历史总是胜利者书写的。加上刘邦到后期开国之后,他的猜忌心特别重。加上刘邦本来就出身贫寒,好不容

  • 溥仪的身体被宫女掏空是什么意思(小时候宫女对他怎么做)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溥仪的身体被宫女掏空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也是中国最后一位皇帝,一生经历了各种风风雨雨,极不稳定。尤其是在他早年的宫廷生活中,他非常悲惨。他饿得只能吃喂鱼和馒头。城内的宫女把他的身体掏空了。 光绪死后,因为没有孩子,年轻的溥仪进宫继承统治制度。然而,朝的政治权力实际上掌握在隆裕太后手中

  • 二战日本将领排名大全(详解二战时期日本最高将领排行)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二战日本将领排名

    1945年8月15日,随着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艰苦卓绝的抗战也取得了最终胜利。这场从七七事变开始的全面侵华战争,也逐渐随着侵华部队的陨落而走向终点,抗战时期侵华日军的历任总指挥官也都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结局,这些总指挥官有谁,他们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侵华日军的历任总指

  • 上官婉儿为什么嫁给李显(上官婉儿嫁给武则天哪个儿子了)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上官婉儿为什么嫁给李显

    要是提起武则天大多数人都是十分熟悉的,毕竟作为一名女子她在唐朝所留下的影响是我们无法忽视的。当一个普通人登上皇位,再利用自己的身份对于国家政事进行一定的掌控形成了她个人的军事集团,并且将唐朝的皇位继承掌握着自己的手中,所以说,武则天有着如同男子一般的政治才能,这也是我们有目共睹的。没有任何事情的成功

  • 安史之乱有多吓人(安史之乱的破坏性究竟有多强)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安史之乱有多吓人

    “安史之乱”相信大家都有听说过,这场盛唐时期的叛乱,也被认为是大唐走向没落的历史转折点,但至于这次战争破坏力究竟有多大?可能很多人并不一定知道它的厉害,竟然会让辉煌大唐真正重伤了“筋骨”。 安史之乱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军事制度,当初武则天为了更好的控制天下,她给了府兵制的将军很多权利,因此唐代

  • 中国历史朝代最长的朝代(古代存在时间最长的王朝)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朝代最长的朝代

    周朝共计800多年,周朝是历史上继夏商后的第三个朝代,也是存在时间最长的一个朝代。周朝的社会属性也是奴隶制社会,自古夏朝和商朝也是,奴隶制社会的盛行在周朝时期就成为了最后一个集权的国家。东周又分为两个时期,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西周时周武王姬发灭商之后所建,定都在镐京。公元前771年后,镐京沦陷,西周

  • 刘备只有一个州还称帝(三国演义刘备什么时候称王和称帝)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备只有一个州还称帝

    刘备在丢失荆州后,为什么还有实力称帝呢?公元219年,当时的建安24年,刘备在攻打下汉中、斩了曹操的大将夏侯渊后,实力达到人生事业的巅峰。在群臣的劝进下,刘备自己进位“汉中王”,封关羽、张飞、马超、黄忠为前后左右四将军,并且还赐关羽假节钺,这样关羽就有了调兵权和斩杀手下大将的权力。关羽意得志满,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