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女真族建立了什么朝代(女真族建立了金朝、后金、清朝)

女真族建立了什么朝代(女真族建立了金朝、后金、清朝)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612 更新时间:2024/1/25 6:34:26

从金朝灭亡到清朝兴起的数百年中,女真民族从中国历史的中心地位退居到幕后。

因为字记载的缺乏与女真民族自身发展的复杂性,人们对女真族在元明两代的发展历程难以实现准确且系统的认知。

很多朋友不禁疑惑:金朝灭亡后女真族究竟到哪里去了?女真民族在元明两代的生存发展是怎样的?

一、金代女真族的形成与流向

女真在今天被归属于通古斯族群,发源于白山黑水之间,直系先祖是靺鞨。

唐代后期,靺鞨民族分为黑水靺鞨与粟末靺鞨两大部分。居于松花江流域的粟末靺鞨发展较快,建立了时称“海东盛国”的渤海国。

渤海国经济繁荣,在东北亚地区享有经济、文化的次中心地位,其民族主体粟末靺鞨也率先接受了农耕化的生活方式。

11世纪时,辽灭渤海国后将其人口强制迁移到辽东,以粟末靺鞨为主的渤海人被编入辽籍,称为“合苏馆”,即女真语“藩篱”的意思。

这批被迁移至辽东的粟末靺鞨便被称为“熟女真”。而留居粟末水之北、宁江州之东的黑水靺鞨则被称为“生女真”。

女真人世代为辽国进贡海东青

生女真的生产方式以渔猎为主,维持原始氏族社会与奴隶制的社会制度。12世纪初,生女真完颜部的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了金朝。

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后,实施猛安谋克制度,并由完颜希尹依据契丹文和汉文创制了表意的女真文字。

通过制度与文字的力量,金朝政府一方面将统治核心的生女真整合起来,另一方面加速同周边语言、风俗类似的各民族的融合,使真正意义上的“女真族”在金朝统治下正式形成。

完颜阿骨打

伴随着金朝政权的日趋强盛和统治范围的逐渐扩大,女真民族经历了好几次规模较大的迁移行动。

《金史》记载:“太祖取黄龙府,娄室请曰:‘黄龙一都会且僻远,苟有变则邻部相扇而起,请以所部屯守。’太祖然之。乃合诸路谋克,命娄室为万户,守黄龙府。”

金朝逐步控制辽东后,女真民族又大举向辽东地区迁徙,并与此处的熟女真交汇成为金代辽东的主体民族。

到金太宗时期,由于金朝在华北地区逐步建立长期统治,原居东北的女真人又分别在太宗、海陵、世宗时期进行了几次大的迁移活动。

《大金国志》载:“创屯田军,凡女真契丹之人皆自本部徙居中州,与百姓杂处,计其户,授以官田,使其播种。春秋量给兵马,若遇出军,始给其钱米。凡屯田之所,自燕山之南,淮陇之北,皆有之,多至六万人。皆筑垒于村落间。”

到金世宗时期,移居中原的女真人约占女真人总数的2/3,已经远远超过了留居东北的女真族。

宋朝疆域与民族图

13世纪初蒙古崛起之后,金朝在与蒙古的战事中节节失利,不得已放弃中都,南迁至开封。

此时的女真民族重心已经倾斜至中原地区,这一阶段因金朝政权的没落、金末民族矛盾的激化,以及南迁的女真人逐渐适应农耕定居生活,中原地区的女真人逐渐遗失了本民族文化特点。

并有相当一部分遭受到蒙古人与汉人的仇杀,剩下的部分则被元朝划分到汉人八种之中,最终融入汉族。

金朝统治的临潢府路、西北路等地是蒙古民族的世居之所,早年被迁移至此的女真人因长期与蒙古民族杂处,在风俗习惯上受其影响,也逐渐被蒙古化了。

因此金亡之后,中原女真人汉化、西北女真人蒙古化、留居东北的女真人基本保留其民族文化,女真民族分化成了三个部分,分别向不同的发展方向迈进。

影视剧中的女真人

二、元代女真的新型建构

金室南迁以后,金朝政权身处河南,与东北地区的联络被蒙古隔断。

此时在东北负责平定耶律留哥叛乱的金将蒲鲜万奴趁机自立,于金贞佑三年(1215)割据东北称帝,国号大真,改元天泰。

大真国也称“东真国”、“东夏国”,势力最大时领土北至金上京,南至辽东半岛,东南深入朝鲜半岛。

蒲鲜万奴在建立东真国时,令辽东地区的十余万女真人随其一同迁离,这使女真族在东北地区的分布重心集中在了今天的黑龙江省。

当时的黑龙江、松花江流域还生存着许多与女真族语言、风俗相近,同属通古斯族群的民族,如五国部胡里改等。

胡里改人与渤海人一样,也属于粟末靺鞨的后裔,渤海灭亡后在黑龙江流域继续从事渔猎生活。这些民族在习俗上接近女真,但始终没能彻底融入到女真族当中。

元代女真人

1233年,元朝灭亡东真国,在东真国故地设立路治,并将其遗民逐渐迁移到今天的吉林省一带。

对于东真国境内的诸多民族,元朝将他们全部视作女真,并设置五万户管辖、共同治理。

元代《开元新志》记载:“建州东涉松花江,稍类开原旧俗。其脑温江,上自海西下至黑龙江,谓之生女真。”

生活在松花江流域、“稍类开原旧俗”的即是建立了金朝的女真族,元朝将他们称作建州女真(不同于日后明代的建州女真),而生活在脑温江到黑龙江地区的生女真则是原居此处的胡里改等民族。

金朝时,迁入中原的女真人最早接受了定居农耕的生活方式,其社会形态也完成了封建化。

而东北地区的女真人经济发展缓慢,社会形态维持在奴隶制社会阶段。元代以后,东北女真人普遍接受了农业,北部从事渔猎生产的生女真也逐渐步入了农业社会。

《元史·世祖纪》记载:“与其渔于水,曷若力田,其给牛价,农具,使之耕。”

在元政府的扶持下,女真内部的经济差距被缩小,同时元政府在女真地区大量修建驿路,加强了生、熟女真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三、明代女真发展历程

经过元代的陆续迁移,元代女真的集中分布地区已经逐渐由黑龙江南迁到今天的吉林省一带。

而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以东到日本海的广大区域则被一些保持了渔猎生活方式、与女真同属通古斯族群的民族所占据,这些民族在明代被通称为“野人女真”。

到元末时,元代所设的五万户仅剩斡朵里、胡里改、桃榅三万户,明朝建立后,胡里改部首领阿哈出率先臣服明朝,明成祖以胡里改部属地建立建州卫,并任命阿哈出为指挥使。

由于气候条件的影响以及野人女真的不断侵扰,胡里改部与依附于自己的斡朵里部多次迁徙。

明代女真准备朝贡

永乐九年(1406),因斡朵里部迁徙至图们江中下游一带,屡次与朝鲜发生冲突。

明朝政府将斡朵里部迁往凤州,并于永乐十四年正式在凤州设立建州左卫,以其首领孟特穆(即清肇祖原皇帝)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

到正统五年(1440),建州左卫再次因为不堪野人女真的袭扰,向西迁至辽东,到达浑河上游的苏子河一带,与先期迁移到这里的建州卫李满住所部汇合。

两年后,明朝又从建州左卫中析出建州右卫,形成建州三卫的格局。明代女真建州、海西、野人三大部分就此形成。

其中,金代女真的遗民散落在建州、海西之中,尤以海西女真为重心;在元代融入女真民族的生女真则多集中在建州。

此外,海西女真因接近蒙古,也吸纳了一部分蒙古人加入。

清肇祖原皇帝蜡像

这一时期的建州、海西女真在经济上各自分化,海西女真因其所处地理环境的特点,生产方式农、牧、猎兼有;

建州女真因地处辽东,农耕程度最高,多通过采集渔猎珍贵的皮、东珠、人参等物产到马市换取中原地区的粮食、农具等物资。

在文化上,因女真文作为表意文字,学习本就困难,而女真又与蒙古交流日久,逐渐习惯以蒙文字母拼写女真语,女真文的使用人数日益减少。

《朝鲜李朝实录》记载,天顺六年(1462),建州卫李满住还曾用女真文向朝鲜国王致书,后来则奏请明朝行文改用蒙古字。

努尔哈赤时期,便已经“此外之人更无解文者,且无学习者。”

努尔哈赤起兵以后,便将建州和海西女真融合起来,构成满族的核心成分。

此外又多次出征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将当地的野人女真收入八旗,称为“伊彻满洲”。

终清一代,清政府始终在进行对野人女真的吸收。

到清朝灭亡时,野人女真有些融入了满族,有些则形成了鄂温克、鄂伦春、锡伯、赫哲等民族,有些在近代俄国侵入黑龙江流域后脱离清朝统治,成为今天俄国境内的奥罗奇、乌德盖等民族。

《独步天下》中的努尔哈赤

文史君说

女真族具备坚忍不拔的民族特性,在东北地区的高山密林中长期保持着自身顽强的生命力,不断学习吸取周边民族的长处,先后两次深入中原建立政权。清晰地认识女真民族的发展历史,能够使人更加深刻地体会各民族文化的深层魅力。

标签: 历史杂谈

更多文章

  • 西夏王朝被谁灭了(一场地震帮成吉思汗灭了西夏)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杂谈

    在我国的西北方向,历史上有过一个强大的国家,疆域方圆数千里,叫做西夏。这个国家由党项人建立,民风彪悍,能征善战,无论是辽、金、宋朝,都无法占领这个国家。而强大的西夏王朝,一直存在了一百八十九年,最终才被无敌于天下的成吉思汗征服。成吉思汗率兵西征而鲜为人知的是,是一场地震帮了成吉思汗的忙,才能使他顺利

  • 黄梅戏起源于哪个省的地方(黄梅戏原名叫黄梅调、采茶戏)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杂谈

    黄梅戏,原名叫黄梅调、采茶戏。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湖北省黄梅县多云山区采茶歌就非常盛行。由于黄梅靠近长江一带,加上地势较低,有“江行屋上,民处泊中”之说。因为地势不好经常闹水灾,老百姓们苦不堪言。许多人就编起了各种采茶歌,来寄托自己对各种美好生活的向往。到了宋元时期,受戏剧文化的影响,采茶歌就

  • 为什么取名叫佛跳墙(佛跳墙被称为这个名字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杂谈

    佛跳墙,又名满坛香、福寿全,是福建福州的当地名菜,相传源于清道光年间,距今有两百多年历史。它是满汉全席的压轴之菜,在皇家宴席上不可或缺,被称为中华第一汤。而关于“佛跳墙”名的由来,在福州民间有多种说法:佛跳墙原名“福寿全”,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福州官钱局一官员宴请福建布政使周莲。他为巴结周莲

  • 西游记火焰山是今天的哪里(火焰山在今天的新疆吐鲁番市)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杂谈

    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经过熊熊燃烧的火焰山,温度实在太高了,过不去。只有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才能灭火。最终孙悟空“借”来了芭蕉扇,师徒一行过了火焰山。传说中的火焰山真实存在吗?确实存在,在新疆吐鲁番盆地中。新疆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面积约166万平方千米。新疆的地形非常有特点,用几

  • 女人三从四德是什么意思(古代与现代的三从四德)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杂谈

    在网上大家都调侃的三从四德还记得吗?那么它与古代的三从四德有什么区别呢?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我们来看看现代版的三从四德指的是什么?三从:1、老婆的命令要服从。2、老婆无论走到哪里,都要跟从。3、老婆的道理要盲从。四德:1、老婆花钱要舍得。2、老婆的意思要晓得。3、老婆的气要忍得。4、老婆揍你的时候要躲

  • 十八罗汉都有哪些罗汉(十八罗汉排名及顺序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杂谈

    十八罗汉是指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他们都是历史人物,均为释迦牟尼的弟子。十六罗汉主要流行于唐代,至唐末,开始出现十八罗汉,到宋代时,则盛行十八罗汉了。释迦牟尼佛为使佛法在佛灭度后能流传后世,使众生有听闻佛法的机缘,嘱咐十六罗汉永住世间,分局各地弘扬佛法,

  • 陆游写了多少首诗(陆游一生创作诗歌9300余首)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杂谈

    他是历史上最知名的爱国诗人。他是文学史上留传诗作最多的诗人。他一生,都在国家而忧伤。他是陆游。梁启超曾赋诗: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陆游,用他的一腔爱国热情,用他的一腔深情,在宋代,书写了一篇篇绝世的佳作,至今读来,余味不绝。陆游最经典的10首诗词,有爱国,有

  • 贾思勰的著作是什么(存世最完整的一部农学著作齐民要术)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杂谈

    《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中国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撰写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专著之一,现存最早的一部农学著作,为中国古代五大农书之首。《齐民要术》全书10卷92篇,11万字,其中正文约7万字,注释约4万字。是现存最完整的一部农书,“齐民”指平民、农民:“要术”指谋生方法。据推测,《齐民要术》的

  • 石破天的武功有多厉害(《侠客行》石破天武功什么水平)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杂谈

    金庸写的是武侠故事,哪怕书中将各种武林高手吹得天花乱坠,也始终是武侠故事,并未超出武侠的范畴。然而在读者群体中却流传着一种说法,说那《侠客行》一书中的石破天是达到了修仙的境界,而有人拿石破天与其他角色对比时,常见人调侃称“习武的人怎么和一个修仙的人比”。其实多数人对石破天存在误解,比如有人说他用掌力

  • 玄武门事件在哪个城市发生的(唐朝长安太极宫玄武门事变)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杂谈

    626年7月2日:中国唐朝皇帝李渊次子李世民发动政变,杀死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中,很多人有一个迷惑不解的问题。为什么李世民杀了哥哥弟弟后,他们手下人不来报复,就一哄而散?要知道,仅仅李建成的东宫卫士就有2000多人,都是精选出来的武士,战斗力很强。这些人难道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