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宋朝时的辽国在哪里(辽代来自哪里又去往何处)

宋朝时的辽国在哪里(辽代来自哪里又去往何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958 更新时间:2024/2/5 20:13:39

读宋史,辽、金、夏都是绕不开的一个结,还有蒙元,甚至成了它的死结。今天,我们专门说说辽代。

说它是朝代,是因为它在偌大的北方区域确实建立了一个王朝,在唐五代时期就走向历史台前,甚至早于大宋王朝。

在耶律家族传承数代之久,发挥着一个朝代的作用,在史家公认的二十四史中占有一席之地。

辽代的诞生,是一个契丹人的功劳,他就是耶律阿保机(872——926)。

耶律阿保机诞生于契丹人的帐篷之中,出生地在今内蒙古赤峰市。

相传他的母亲梦见太阳落在她怀里,而生了阿保机。更神奇的是,说他刚生下就像三岁小儿,说话、力气犹如成人。

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机被推举为契丹可汗,开始筹建契丹国,终于在916年,正式成立契丹国,定都上京(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

耶律阿保机

公元947年,耶律阿保机的第二个儿子辽太宗耶律德光,从后晋儿皇帝石敬瑭手中夺得燕云十六州后,举兵南下,占领开封,改国号“大辽”,从此辽代正式形成。此时,中国社会正处于五代后期,分裂的态势更加剧烈。

往上推算,契丹人应该是鲜卑族后代,与蒙古的一些种族有近亲关系。契丹人同样生活在蒙古草原,与蒙古人语言相通。早先的契丹国矛头对准的是蒙古人,征服了几支蒙古势力后,才在草原站稳脚跟。

中原的混乱和分裂,给了他们南下的机会。从辽太宗开始,契丹人大胆南下,取得了中原大片土地和城市。

辽圣宗时期,辽代达到了鼎盛,大名鼎鼎的辽太后萧燕燕正是辽圣宗的母亲,摄政二十七年,为辽代的全盛打开局面。

我们念念不忘的杨家将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著名的杨家将头领杨继业竟然做了辽代的俘虏。

众多华夏后裔纷纷替宋朝鸣不平。那个史学家百说不厌的“澶渊之盟”,也发生在这个时期。

萧绰

公元1004年,宋景德元年,辽统和二十二年,萧太后亲自率领辽兵,攻入北宋境内。萧太后原计划要彻底征服北宋,结束长期对峙摩擦的战争状态,同时借军事攻势震慑契丹内部的贵族势力,稳定皇权统治。

谁料北宋在丞相寇准的组织指挥下,一举击败了辽国的凌厉攻势。寇准亲自到澶州督战,宋军士气高昂,辽军不敢恋战,趁机提出议和。宋真宗开战之前就想南逃,对手提出议和,便迫不及待地附和。

于是,宋辽双方于停战之后订立和约,约定从此双方罢战,宋朝每年赠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按边界各自退兵,互不骚扰,成为兄弟之邦。

这就是著名的“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由于在澶州订立的和约,因而就称“澶渊之盟”。

至此,辽代从建国到疆域稳定花了差不多一百年时间,他们从辽河上游起家,不断地西征南下,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终于建成庞大的帝国。

占据着北起库页岛,南至今河北、山西一带,西到阿尔泰山,东至高丽的大半个中国,人口突破千万,与北宋形成南北对峙,平分天下。

辽朝版图

然而,历史就这么诡异,它时时刻刻的变化,总是让人不可琢磨。辽代从崛起的那一刻起,是否就预示着它有消亡的那一天?契丹能异军突起,是否蒙古、女真、党项等氏族部落也会划破历史的夜空,无端兴起、大放异彩。

以后的事实确实如此。

辽代在四处扩张的时候,它为自己养育了实实在在的敌人。它雄踞北方,瞭望着中原大地的富饶和沃土,它只感受到了北宋的软弱可欺,万万没有想到女真人就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一步一步强壮起来。

它是那样的骜不驯,让它的头领跳舞助兴的时候,那斯竟敢不理不睬傲慢地离开自己,令辽代的皇帝寝食难安。

这个人就是完颜阿骨打,正是他创建的金国把辽国打得一败涂地,直至灭亡。

帝位传至耶律延禧时,已是辽第九代皇帝,称天祚帝。公元1101年,天祚帝即位,1115年,金人起兵反辽。

天祚帝不敢怠慢,亲率辽军征讨女真,但生死战场上,辽军不是女真人的对手,屡战屡败,十年后,辽军终不敌女真人的强悍,辽代这个庞然大物在女真人的强攻下,轰然倒下,辽代灭亡。

这一年是公元1125年,距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过去了整整二百一十八年,也就是说辽代享国二百一十八年。

辽代虽亡,但契丹人不会绝迹,特别是还有大量契丹贵族分散在蒙古草原和燕云大地,天祚帝投降后,这些契丹贵族个个蠢蠢欲动,打算自立为王。

天祚帝出逃后,契丹贵族、耶律阿保机的八代孙耶律大石,收拾残部迅速西撤。

先是拥立耶律纯在北京建立北辽,两年后北辽覆灭,耶律大石继续西撤,先后占领西域、漠北,一直到中亚细亚,并建国称帝,史称“西辽”,同样是一个松散的政权,直到1218年被成吉思汗所灭。

西辽区域

耶律大石向西扩张,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拥有中亚大片领土,西辽势力逐步壮大。

耶律大石还不忘复仇,于1134年,曾集结七八万军队,发起对金国的进攻,只是由于战线太长,客观阻力太大,终究是无功而返。

辽代,在中国古代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与宋结盟,促进了民族融合,它向西发展,巩固了中国的版图,它最终分别亡于金和蒙古国,客观上维护了中华的统一。

留在中原大地的契丹人,积极认同和归属汉文化,融合于中华各民族之中。

西迁的契丹人,深受扎根于脚下的泥土,和其他民族一道共同成为人类文明家园的鲜艳奇葩。

标签: 历史杂谈

更多文章

  • 范仲淹简介及诗作作品介绍(北宋范仲淹为人一身正气)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杂谈

    北宋范仲淹为人一身正气,他这十首诗作,彰显人生格局,让人崇拜范仲淹是北宋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在中国历史上,范仲淹的形象一直是正面的,这在历史上十分难得,朱熹称他是“天地间第一流人物”,不无道理。范仲淹人生64年,其中37年都是从政为官生涯,他为人耿直、尽职尽责、十分正直。他一生遭到贬谪三次

  • 四大恶人之首的段延庆结局(段延庆做过什么恶事)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杂谈

    四大恶人之首的段延庆后来去了哪?初看《天龙八部》的时候,一下子就被段誉的奇缘巧合吸引住了。他毫无武功,满嘴之乎者也,却敢接连得罪无量派和灵鹫宫,最后失足坠落悬崖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场奇遇。随着剧情的发展,身为读者的我们会发现,不仅段誉身上藏有身世之谜,就连后续涌现出来的萧峰、虚竹两主角也同样拥有耐人寻

  • 纸是谁发明的(蔡伦发明纸是什么时候)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杂谈

    我们都知道:“纸”是湖南耒阳人蔡伦发明的。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答案是这样的:纸不是蔡伦发明的,但是,蔡伦改良了纸。造纸术也不是蔡伦发明的,但是,蔡伦改良了造纸术。蔡伦是个有贡献的人,但,纸不是他发明的,一码归一码,我们要实事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批低造价的、从经济上具备推广使用意义的纸,确实是蔡伦造出

  • 说唱风格分类有哪些(说唱分为哪些类型风格)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杂谈

    说唱的风格,究竟有多少种?看完这个让你出去聊天不怕尬聊。1、老派说唱(OldSchoolHip-hop):这段时间内的嘻哈文化和服饰受放克和迪斯科影响很大,有许多现场乐队,并且说唱内容都关于派对。2、新派说唱(NewSchoolHip-hop):随着电子鼓机的发展,说唱音乐开始简单化,说唱歌手开始自

  • 如懿传颖妃为什么这么厉害(颖妃为什么敢在后宫横行霸道)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杂谈

    《如懿传》中,颖妃为什么敢在后宫“横行霸道”,你看她老爸是谁在电视剧《如懿传》中,后宫里有一个特别的存在,那就是颖妃。颖妃在后宫中不是最漂亮的,也不是最受宠,甚至位分也不是最高的,但却是最拽的。跟乾隆聊天的时候,一言不合扭身就走;面对宠妃狐媚惑主的行为,别人敢怒不敢言,她却是直接就呛出来;遇上比自己

  • 指南针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四大发明指南针是谁发明的)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杂谈

    指南针是谁发明了它?又是什么时候发明的?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集体智慧的产物。发明时间大约是战国时期。韩非子在《韩非子:游段》中说:“君名立司南,止朝夕。”“朝”指东,“晚”指西,“段朝夕”指正方向。把它扔在地上,它的向导。”学界承认这是最早的记录。但对这两段有不同的解释。最早

  • 醉翁亭记的醉翁亭在哪里(苏东坡题写的醉翁亭在哪个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杂谈

    欧阳修笔下的醉翁亭,苏东坡题写《醉翁亭记》,离南京只有40公里醉翁亭,又一个因诗文而爆红了近千年的景点,北宋文学家、诗文革新运动领袖、苏东坡的老师欧阳修一篇《醉翁亭记》名扬天下,成为千古奇文。自文章问世之后醉翁亭就成了历代文人墨客争相到访的旅游景点,而且一直持续到现代,虽然这座醉翁亭早已不是欧阳修写

  • 小马过河讲了什么道理(小马过河通话故事的梗概和寓意)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杂谈

    “小马过河”是一篇现代童话寓言,由彭文席先生创作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在1957年选入小学语文教材,从此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小学生。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朴素之中却蕴含着大道理。从前有一匹活泼的小马,从小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妈妈很疼爱小马,一直不愿意让他干活,可有一天她感觉很是疲惫,便想让小马帮他干点活儿。小

  • 唐晨最后结局(斗罗大陆中唐晨最后因爱消散)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杂谈

    斗罗大陆:四大绝世斗罗结局公开,千道流沦为祭品,唐晨因爱消散绝世斗罗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成为99级的封号斗罗,不仅如此他们的魂环配置也是需要达到极限,这就需要和神位联系起来了了,一般情况下绝世斗罗的力量都是可以媲美半神的。但是这样的存在非常的少,在多年之前,就只有三大绝世斗罗,分别就是千道流,波赛西以及

  • 耿姓的来源和历史文化(历史上的耿姓名人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杂谈

    耿姓是中国人常见的姓氏,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一百三十位,主要分布在豫冀鲁大地。当代耿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11%,总人口大约在140万。耿,由左耳右火组成,两形会意,表示大火燃烧时所发出的声音。在金文、小篆中的耿字,就是这种组合,到楷书就变成目前的书写形。用大火燃烧时的声响和光明,来比喻一个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