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赢驷为何杀商鞅却不废变法(秦国赢驷为什么要杀商鞅)

赢驷为何杀商鞅却不废变法(秦国赢驷为什么要杀商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95 更新时间:2023/12/4 22:18:38

秦惠文王处决完商鞅后,为何不废除商鞅变法的内容?

在我国古代社会,因为各种原因的驱使,出现了许多变法。如战国时期的李悝吴起变法及商鞅变法,北魏时期的孝文帝改革。

北宋时期的王安石变法甚至到近代社会的戊戌变法。变法者众多,变法内容也多不相同。

但是,纵观历朝历代,唯一称之为真正成功的便是商鞅变法。

不仅秦孝公予以大力支持,就连与其有仇的秦惠文王,也沿用了商鞅变法的内容,最终使得秦朝成为战国最为强大的国家,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历史使命。

那么,为什么颇为记恨商鞅的秦惠文王,在商鞅死后依然选择将他的变法继续进行下去呢?

秦国与商鞅变法

秦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地处西北,由于远离地处中原的黄河文明,因而有西戎之称。当然,秦国祖上也曾发达过,就好比秦穆公,还是春秋五霸之一。

不过,只靠着祖上过活在动荡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不顶用的,以至于到了秦孝公的时候,秦国已经落后其他六国许多,不仅如此,还被各诸侯国疏远,宛若两个圈子的人。

既然为一方诸侯王,自然也有着兼并他国统一天下的理想,秦孝公见着其他诸侯国不愿意带他玩,便想着凭自己的本事挤进去。

于是,“山穷水恶”的秦国没有贤才,秦孝公就敞开门户希望能有人帮助秦国强盛,商鞅就在此刻登场了。

彼时的商鞅,还叫卫鞅,他揣着李悝的《法经》来到秦国,一番长谈之后两人一拍即合,誓要打造战国时期最强的诸侯国。

于是,商鞅被秦孝公任命为大良造,实施了一系列变法。作为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的变法,霸道而又利落,秦国逐渐崛起。

然而,彻底而又极为霸道的变法,是会引起诸多不满的。

商鞅之死

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推行下去,便是秦孝公想要变强的决心,因此他给予了商鞅极大的权力。但是,商鞅的变法却触动了许多人的利益,使得自己在秦孝公死后成为众矢之的。

首先,商鞅变法严苛得不近人情,以至于秦惠文王还是太子的时候,就与他产生了矛盾。当时由于新法本就遭到了很多阻碍,而嬴驷又多次触犯了禁条。

于是商鞅认为是太子带头破坏法令的进行,于是请求降罪于太子师傅。为了法律能够推行,秦孝公果然抓了嬴驷当典型,而这,自然也就让私怨累计起来了。

其次,由于商鞅的变法顺应了当时的要求,使得底层人民能够跻身于朝堂之上,并且让秦国国富民强,因此在秦国积累了很高的名望。嬴驷作为即位的新王,自然不允许有人声望大于自己,因此只有铲除商鞅才能握紧手中的权力。

除此之外,商鞅与传统贵族的矛盾一直存在。变法的推行,一直以来都是以损害某一方的利益去为另一方谋得利益。正如王安石变法,其失败的原因之一便是损害了地主阶级的利益。同样,商鞅的变法,也损害了当时奴隶阶级的利益。

他们无法像之前一样承袭爵位,还得加入劳作之中,这让自己的地位一落千丈。商鞅自然也就引起了他们的不满。

于是,在种种纠葛之中,商鞅成了必死的存在。秦孝公去世,商鞅失去了自己最大的靠山,不久之后就被诬陷为谋反。而秦惠文王一听,喜滋滋地就带人去抓捕。最终,商鞅战败而死,死后还被处以车裂。

这时,众奴隶贵族见秦惠文王替他们将商鞅这个大“祸害”给处死了,便认为秦惠文王是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的,自己终于等到一个能为他们做主的君主。

但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秦惠文王虽然杀了商鞅,却沿用了他的变法。

沿用商鞅变法的原因

从始至终,秦惠文王杀掉商鞅,都不是因为他的变法有问题,而是源自巩固皇权的需要。

同时,秦惠文王也是一个颇有政治理想的君主,就凭他自称为王就可以看出,秦国从来不缺乏野心。

既是如此,已经手握皇权的嬴驷,所需求的依然同秦孝公一样,那就是使得秦国更加强盛。而商鞅的变法成效,全然被他看在眼里。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使得秦国的小农经济得以发展,税赋的产生,自然让秦国逐渐富有。正所谓没人愿意跟钱过不去,嬴驷也是如此。

同时,秦国要想与六国争天下,就得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在传统的爵位承袭之下,努力贵族啥也不用干也能身居高位。而在战场之上立下汗马功劳的普通士兵们,却没有晋升的渠道。这不仅使得军队战斗力降低,还容易激发国内矛盾。

军功爵制的出现,是的战士们能够在战场上尽情作战,然后凭借自己英勇的战功获取相应的地位。只要好好打仗,就能够晋升,这自然就激发了民众们的战斗热情。这种情况之下,不仅参军人数变多,士兵们的作战能力也会在这种号召之下得以提升。

除此之外,威胁王权的旧贵族势力,也会在变法之中被打压下去,无论从哪种角度而言,商鞅变法都是秦国变强的最佳选择。

但凡是想要变强的秦国君主,都无法拒绝商鞅变法的诱惑力。事实也正是如此,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第一个封建王朝,商鞅所推行的法令仍然夹杂其中。

尾声

王之一位,是坐拥天下俯瞰众生的存在。如果仅是因为私仇,就损害国家的利益,从根本上上来说也是在自掘坟墓。

更何况,王权所要打击的从来都是威胁自己的存在。商鞅威胁到了秦惠文王的地位,因此被处死,但商鞅所推行的法令,则有利于秦惠文王王权的加强。

如此种种,秦惠文王又废除商鞅变法的内容呢?

标签: 赢驷杀商鞅废变法秦国为何为什么

更多文章

  • 公历是什么日期的意思(公历的标准名称为格里高利历)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公历,日期,名称,意思,标准,什么,格里高利历

    阴历、阳历、农历、公历怎么分?常常有人分不清楚阴历、农历,又将公历与阳历混为一谈。为了让大家清晰明了理解并区分,我们用最简单的方式进行梳理。阴历主要是研究月亮和地球的关系。阴历在中国传统历法中主要指按月球的月相周期变化来安排的历法,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一年为十二个历月的一种历法。我国的阳历

  • 西域三十六国有哪些国家名称(西域三十六国是什么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西域,名称,时期,国家,三十六,哪些,什么

    西域三十六国主要是指哪些国家?现存哪些遗址?“西域”这一词最早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当时指的是汉朝统辖领域以外的西北诸国,包括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阿尔泰山以南和昆仑以北的地区。而“西域三十六国”这一词则出现在班固的《汉书·西域传》。汉朝时期,在塔里木盆地周围以及天山山谷的地带,分布着许多

  • 古代的对食都做些什么(古代太监娶妻所谓对食怎么进行的)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对食,监娶,进行,古代,所谓,什么,怎么

    古代太监娶妻之后,他们一般都会做些什么?太监结婚在古代称之为“对食”,是指太监和宫女的一种结合的方式。在明朝之前,太监“对食”的情况很少发生,有记载的也就是唐朝的高力士等几位大太监。说到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古代的太监们既然已经没有了生育能力,又为何执着于娶妻?娶了妻后又会对妻子做些什么呢?从地位来看,

  • 北京四九城指的是什么意思(四九城具体有什么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四九城,意思,由来,具体,北京,什么

    什么是四九城——四座开放的皇城门与九座紧闭的内城门。如果您是老北京您一定听说过四九城这个词,但很多人并不了解这四九城的名字怎么来的。其实这四九城呀代表的是北京皇城和内城的城门。四是指四座的皇城门。也就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和万人敬仰的天安门。除了天安门外其他三座城门和皇城墙都已经消失。不过您沿着长安

  • 般若波罗蜜是什么意思(佛经般若波罗蜜意译为什么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般若波罗蜜意,佛经,含义,意思,为什么

    般若原本出自梵语“Prajna”。梵语音译,又作波若、般罗若、钵刺若,全称“般若波罗蜜多”,或“般若波罗蜜”。意译为慧、智慧、明、黠慧。意为修习八正道(又作八支圣道或八圣道。意谓达到佛教最高理想境地之八种方法和途径,即正见解、正思想、正语言、正行为、正职业、正精进、正意念、正禅)、诸波罗蜜等,而显现

  • 春风拂槛露华浓是什么意思(出自李白《清平调三首·其一》)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露华,春风,意思,李白,出自,清平,什么

    李白《清平调三首·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清平调三首·其一》赏析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清平调词三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共三首七言乐府诗。此首是第一首,从空间角度写,以牡丹花比杨贵妃的美艳。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

  • 布达拉宫内部很恐怖(布达拉宫内景样子不允许拍照)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布达拉宫,内景,允许,拍照,样子,恐怖,内部

    见过布达拉宫浩瀚的一面,殊不知也有令人胆颤的另一面。现在更多的人选择自驾游,一部分是因为现在越来越多人能够拥有自己的车子.另一部分是因为旅游的终点固然重要,但是沿途的风景也值得回味,这一路上遇到的发生的都是属于自己的回忆。几乎去西藏的人都一定会去到拉萨,而提到拉萨就必须要提一下它最举世闻名的地方,那

  • 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是什么意思(宋词眼儿媚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愁云淡淡雨,媚赏析,宋词眼儿,意思,暮复,朝朝,什么,潇潇

    宋词之美,《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眼儿媚》宋.石孝友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别来应是,眉峰翠减,腕玉香销。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一丛萱草,树竿修竹,数叶芭蕉。作者:石孝友,字次仲,江西南昌人。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生平仕途不顺,不羡富贵,隐居于丘壑之间。著有《金谷

  • 曾国藩后代的人现在都干什么(曾国藩子孙后代发展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曾国藩,子孙后代,发展,干什么,现在,如何

    曾国藩的后代:儿子做了外交官,侄孙女嫁给了开国元帅。在晚清的历史中,曾国藩可谓是一位著名人物,他创立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终于镇压了太平天国,延续了晚清的统治。除军事外,曾国藩对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贡献也十分巨大,在他的倡议下,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修建了第一艘轮船等等,大大推动了

  • 诗人杜甫的相关资料和作品介绍(诗圣杜甫的悲剧人生经历)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杜甫,诗圣,悲剧,资料,诗人,介绍,相关,作品,人生,经历

    杜甫的人生悲剧,是从考编制开始的:一公元712年,杜甫出生在河南巩县,一个有“北方大士族,京兆杜氏”称号的家族。这个家族比较显赫,从杜甫这一辈起,往上数三代,全都是带编制的国家公职人员。曾祖杜依艺,做过监察御史、巩县令;祖父杜审言,官至修文馆直学士;父亲杜闲,任职朝议大夫、兖州司马。出生在这样一个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