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为什么定都南京的都是短命王朝(南京经历了几个朝代)

为什么定都南京的都是短命王朝(南京经历了几个朝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139 更新时间:2024/1/3 8:26:37

定都南京的朝都不长久?这或许是一个错觉。

只能说,定都南京的王朝,因条件所限,上限有限。

定都南京王朝不长久说

自东吴建都于建业以来,直到民国,南京常作为首都。

立都与南京的王朝、政权,似乎都不长久。

上图截取的是以南京(或者曾以南京)为都城的主要政权国祚(如南明弘光政权这种被”秒灭“的政权就不计入了),确实国祚都不算长。

对此,产生了许多传说。

比较流行的说法是:秦始皇斩断地脉,断了南京龙气。

据说,秦始皇出巡金陵时,陪同方士言:金陵地势险要,气势磅礴,乃龙脉地势,王气极旺,如不断其龙脉,五百年后必有天子出。

于是,秦始皇采取方士之言,断方山龙脉,引秦淮河水贯穿金陵,直通长江,使秦淮河冲尽王气。

其后,秦始皇又断了金陵城北的狮子山、马鞍山的山脉,并改金陵为秣陵,意为饲马草料场。

因此,金陵王气不足,不能长久立国。

对于风水之说,我也不懂,不作评论。

偏见

不过,所谓南京立国的王朝不长命的说法,本身就值得商榷。

对比于同时代的北方王朝,南方王朝不算短命。

三国时期,吴国国祚52年,比以洛阳为都的魏国和以成都为都的蜀国命都要长。

东晋虽偏安一隅,但同时时期北面的前赵、后赵、前秦各朝及若干北方政权都熬不过他。

南朝时,南方历宋齐梁陈,北方则经历了北魏、东西魏、北周齐。北方除了北魏历近150年外,其他政权都不及南朝能活。

五代十国时,南唐则比北方五代任何一代长命。

所以,要说南京立国的政权命短,这是不客观的。

只能说,上限不高。

上限1:南京在古代不能长期作为大一统王朝的都城

如前所说,以南京立国的政权,其命并不比同时期北方的对手短。

如果抛去汉唐明清等大一统王朝,南京立国政权的国祚并不短。

所以,制约南京政权国祚上限的第一个因素是:南京难以成为大一统王朝的长期都城。

朱元璋以南京立国,扫平天下。

可是,50余年后,驻北平的燕王就攻入南京,把大明迁都到北京去了。

这其中,自然有建文与燕王个人因素在,但其根本,还是国家军力配置所决定的。

古代,国防压力主要来自北方。

因此,中原王朝的军事重心就在北方,其必须在长城沿线配置精兵强将。

南京距离长城过远,很难始终把握北方的精兵强将。

虽然以兵力而言,任何一藩皆不能与全国相比。但就战斗力而言,其各地兵又怎么能与久经战阵的北方边兵相提并论呢?

朱元璋这样的人物,自然能遥制诸将,但遇到稍微文弱一些的天子,就压不住场子了。

幸亏朱元璋以自己人为燕王、晋王,守护北方。否则,天下恐怕就早早改姓了!

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天子守国门。才可能亲自掌握局势。

因此,即便后来明朝一些皇帝,其才略未必胜过建文,但江山基本上是比较稳固的。

由于始终不能成为大一统王朝,南京立国的政权其容错率一直是不高的。

上限2:内轻外重,容易发生内乱、政权更迭

由于南京很难成为大一统王朝的长期都城,因此,以南京为都城的政权,多出现在南北对峙,甚至更分裂的局面中。

南方的地形是极为复杂的。几条山脉将南方分割为若干部分。

比如,南北朝时期,南方就要分为荆州、扬州,有时还有益州几个部分。

由于各处的军事压力都很大,因此,各处都需要配属都督,指挥当地军队。

这些都督指挥的外军,兵力总数超过中军,甚至于一些比较大的都督,其自己的兵力就足以与中军抗衡。

因此,东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连续发生都督与朝廷的征伐,尤其是荆、扬之争,往往影响巨大。

在这些征伐中,天子往往成为军事强人的傀儡,最终被改朝换代。

东晋及宋齐梁,莫不如此。

上限3:南北对峙中,主动权不在自己手中

及时熬过了内乱,也往往难以逃过北朝发起的统一战争。

南北对峙中,南方所长在水军,北方所长在步骑(尤其是骑兵)。

水军,是技术兵种。当北方稳定下来后,北方打造船只,操练水军,是相对容易的。

马,是生物。没有合适的自然条件,就不可能养殖大批的战马,打造强大的骑兵。

因此,南北对峙,当双方统治者能力、统治基础相当时,主动权在北方之手。

南北朝开之初,初立的刘宋带着刘裕的遗产,国力胜过北魏,元嘉北伐,一度推进到黄河。

可是,待到秋高马肥,北魏骑兵发起反击时,刘宋根本立不住脚,“元嘉草草”,南北形势瞬间逆转。

而且,宋以前,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南北对峙,一旦北方稳定发展,双方国力会迅速悬殊。

一般来说,当北方理清内部问题(如民族问题、经济问题)后,发展水师,发起统一战争时,南方往往没有抵抗之力。

总的来说,由于古代中原王朝外部压力主要来自北方,因此,南京难以长期成为统一王朝“中军”所在,无法承担起领导国防的重任。即便由南京完成统一战争,南京也难以长期成为大一统王朝的国都所在。

而在南北对峙中,南方复杂的地形、漫长的防线,南京也难以成为南朝“中军”所在,很难避免“内轻外重”的局面,很难避免持续内乱和政权更迭。

即便南朝理顺了内部事宜,由于在南北对峙中天然处于不利地位,当北方理清内部事务,发展水师、部署统一战争时,南京政权也往往难以抵御。

这些短板,决定了古代南京政权的“上限”。

标签: 朝代南京王朝经历短命定都为什么

更多文章

  • 清军衣服上兵卒勇什么意思(兵和勇有什么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军,兵和勇,意思,衣服,不同,什么

    大清的军队分为两类。一类是所谓“兵”。也就是是常备的正规军,也称为经制兵。主要是八旗和绿营。另一类是所谓“勇”,是在一定地区由地方临时招募的部队。历朝历代,都有常备兵和临时兵。一般情况下,正规军、常备兵是主要国防力量,是顶梁柱,临时招募的部队,一般是辅助的。可是,清代,很长时间内,临时工撑起了大清的

  • 范增是项羽的什么人物(范增给项羽出过哪些计策)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范增,计策,人物,哪些,什么

    范增是一位一流谋士,但与张良这种超一流谋士相比尚有明显差距。所谓一流谋士,就是能准确把握天下形势,并找到应对之道。范增一出山,就表现出了这种能力。1、对天下形势洞若观火的洞察:立怀王,重整反秦大业。范增出山时,正值陈胜被杀,楚地反秦力量群龙无首之时。项梁是名将之后,因此愿意依附他的义军不少,但是,对

  • 王莽杀了所有的儿子是怎么回事(王莽篡位成功为何要杀子)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莽,杀子,篡位,儿子,成功,为何,怎么,所有

    王莽先后逼杀了自己的3个亲儿子。他一共有6个儿子。其中,有2个儿子是他与侍女所生,很长时间没有公开。4个与正妻所生的儿子中,1人病死,另外3人都先后被他逼令自杀。以至于到最后,王莽不得不公开与侍女所生儿子的血缘关系。那么,王莽为何要先后逼死自己的3个亲儿子呢?回顾这段历史,或许可以让我们对封建社会权

  • 三国有文鸯这个人物吗(三国后期第一猛将文鸯的下场)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鸯,下场,人物,后期,第一,这个

    虽然他立有大功,却仍然不被朝廷重用。最终,他更是莫名其妙死于权力内斗。常山赵子龙的“七进七出”是一个文学篇章。而文鸯却把“七进七出”搬到了正史。255年,文鸯随其父在寿春骑兵,反对司马师。司马师率大军急行而近,文钦大惊。文鸯建议趁敌立足未稳,挫其气势。遂与其父兵分两路,夹击司马师。文鸯鼓噪而进,大呼

  • 鲁为什么没有成为战国七雄之一(拥有孔子的鲁国,实力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鲁国,实力,孔子,战国,成为,拥有,之一,如何,为什么,没有

    鲁国的衰落,是理想主义的悲剧。鲁国,几乎是西周时最重要的诸侯国。鲁是以周公为始君的,也是唯一拥有“天子礼乐”的诸侯。他的政治地位高于其他诸侯。而且,鲁国的地理位置也是非常优越的。《读史方舆堪论》的描述是:“据河济之会,控淮泗之交,北阻泰岱,东带琅琊,地大物繁,民殷土沃···足以方行于中夏也”。春秋初

  • 刘邦攻打咸阳时候王翦蒙恬在哪(刘邦打咸阳时候秦军去哪了)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咸阳,刘邦打,蒙恬,王翦,秦军,攻打,时候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当年追随秦始皇一统天下的秦军何其强悍。可是,短短15年后,刘邦入关、子婴投降,大秦却几乎连一丝挣扎的力气都没有。大秦的虎狼之师、一众名将,到底经历了什么?大秦统一天下后,中原地区的用兵需求大幅减少,大秦遂将主要军力用于北面、南面。在前七国地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

  • 秦国灭其他国家齐国在干什么(齐国为何坐视五国被灭)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齐国,坐视,秦国,国家,为何,其他,什么

    别急着笑话齐王。看看“五国伐齐”后,齐国经历了些什么,我们再看看:如果您是齐王,您会怎么做?前279年,田单破燕,齐国终于从“五国伐齐”的危机中缓了过来。与此同时,秦连续对楚、魏、赵等国发起了连续攻击。前279年,白起伐楚,前278年,破郢;前277年,秦又攻取了巫郡及江南···前276年、前273

  • 为什么说孙策不死便无三国(孙策不死会不会影响三国)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孙策不死会,影响,为什么

    说“没有孙策,便没有三国”可能更贴切一些。没有孙策创造性的神来之笔,恐怕不会有后来的三足鼎立。但是,“孙策不死,便无三国”,就过于夸张了。孙策还没有强到可以结束乱世。在此前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还从来没有出现任何一个以长江立国,与中原鼎足而立的政权。战国时,江东在楚国之手。但是,秦灭楚时,胜负在淮河流域

  • 十二猴子电影解析(十二只猴子剧情结局深度解读)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猴子,解析,解读,剧情,深度,结局,电影,十二

    电影《十二猴子》:来自未来,追查病毒来源!影片一开头即出现了12只猴子的猩红标识,在黑色背景上围成一个个圆圈,不断的旋转……我以为这是一部恐怖片,大概是猴子报复人类这样的内容吧。不过没想到影片其实跟猴子没什么关系,不恐怖,但是比较晦涩。“十二猴子”其实只是1996年一个动物保护组织的别称。领导者就是

  • 张雨婷绿地事件详情最新(张雨婷绿地事件怎么回事)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雨婷,绿地,事件,详情,最新,怎么

    绿地张雨婷,一场婚外情毁了三个富人的半生。婚外情,在现代社会看似司空见惯,但一旦引爆,必定会伤亡惨重。所谓的“婚外情”,无非就是结了婚,却不甘被婚姻困住,在外面有了感情,有了结果。我们所听说过的婚外情,一般是这样的:1、男性婚外情;男人发家致富了,开始嫌弃家里的糟糠之妻了,想要留恋外面的花花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