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齐闵王之后齐国如何了(齐国从巅峰瞬间险遭灭国)

齐闵王之后齐国如何了(齐国从巅峰瞬间险遭灭国)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858 更新时间:2024/1/7 19:33:14

发现滥竽充数的齐湣王没发现苏秦是间谍,齐国从巅峰瞬间险遭灭国。

战国时齐国的巅峰时期,就是“滥竽充数”这个故事所在的齐宣王和齐闵(湣)王时期。

曾经在小学课本中的滥竽充数课文,史书记载的原文是:“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齐宣王听吹竽要三百人的乐队,每个乐人也要数百人的粮食供养,所以宣王不一定真的爱听竽,而是爱以听竽的方式“炫富”。齐闵王喜欢一个一个的听,南郭先生怕被发现作假,就逃了。所以小时候我一直以为宣王喜爱铺张浪费,而闵王是明君。

历史恰恰与我们想的相反。齐国的断崖式衰落就是在齐闵王时期,而齐闵王虽然发现了“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却没有发现“混水摸鱼”的苏秦。

齐闵王刚刚亲政时,齐国的外交关系良好,齐国也通过一些军事活动取得了东方其他五国的畏服,强大如楚,也曾让质子入齐以图友好。而西方强秦,想称帝也不敢贸然,先尊闵王为东帝,然后自立为西帝。

(齐闵王)

齐闵王时期的齐国实力已经达到了巅峰,完全当时是战国形势主导者。公元前298年左右,齐将匡章率齐、魏、韩联军围困秦国,最终攻破了函谷关,迫使秦国割地求和。公元295年,燕国趁齐国空虚之机偷袭,齐军班师回国,大破燕国。齐湣王欲借此机会讨伐燕国,燕国派出间谍苏秦欺骗齐湣王,劝齐国转而伐宋,伐燕良机转瞬即逝。

齐国并没有光明正大的伐宋。在公元前287年,齐国组织历史上第三次五国伐秦,齐国感到其他四国出工不出力,就干脆把主力军队陈放在了宋国边境,只有少数兵力去函谷关站个岗,大部队则趁各国不备,直接把宋国打下来了。

宋虽然军力不强,但是地处诸侯中心腹地,又异常富裕,所以各国早就想找机会下手,只是实力不足,怕成为众矢之的以后无法收场。这次齐国打下了宋国,各国极为不满,这样,秦国就撺掇东方五国伐齐,最后形成了以燕国为联军统帅的五国攻齐。

齐国在之前的二十多年中为了使东方五国畏服,常年征战,所以国力损耗很大,当然也培养了不少军事人才,闵王时期齐国有堪比战国四大名将的匡章。匡章的主要战绩有:子之之乱帅10万齐军灭燕国;垂沙之战击败楚军,杀死楚将唐昧;第二次伐秦时统帅三国联军,攻破秦函谷关,迫使秦昭襄王求和。匡章死后,触子和达子派兵灭宋国。

(匡章)

齐闵王任用触子为主帅抵抗五国联军,触子本欲采用防守的方式,防守中寻求各国破绽各个击破,闵王却想一举击败各国联军,威胁触子主动出击。

决战战场中,闵王在阵中,触子为前锋,达子殿后,战斗激烈之时齐军突然响起了鸣金之声,齐军后退时传闻前军败,主帅被杀。达子死战保齐闵王撤退,联军统帅乐毅借势杀的齐军大败,触子去向不明。

此战之后就是乐毅伐齐的故事了,燕国连下齐国八十多城,几乎吞并齐国,意外的是后来燕国新君继位,不再重用乐毅,齐国田单以火牛阵翻盘,又慢慢的夺回了自己原来的领土。

宋是齐楚的战略缓冲地,齐闵王贸然对宋出手也使楚国君臣无不想除之而后快。都城临淄被乐毅攻破以后,齐闵王到处寻求保护,逃到卫国卫王竟以皇宫让其居住,闵王仍旧傲慢,被卫国臣民所不容,闵王被迫继续流亡。最后闵王死在了楚将淖齿之手,临死前被抽筋,哀嚎两日。闵王死后,楚国长久占领齐国南部的一些领土。

闵王逃亡之际仍有小国君主收留,因为齐国不但曾经军事强大,也是七雄的文化中心,还有全国最早的“大学”:稷下学宫。齐闵王选择先灭一个较大国,然后军事威慑加上文化控制东方各国,从而制衡秦国是正确的路线,只不过受苏秦的忽悠选错了国家。

齐国伐宋前虽然实力强,攻伐无不胜,但缺乏战略纵深,齐国需要的就是燕国土地这样的战略纵深,而不是富裕的宋国。

燕国偷袭齐国,给了齐国攻打的借口,正是灭燕的良好机会。

燕国地理位置偏北,气候寒冷,人口少,其他诸侯相对来说不太看重燕国土地,也就很少去打燕国,反而燕国常常出兵浑水摸鱼。齐灭燕不但可以扩大战略纵深,也不会遭到其他诸侯敌视,还可以向北方匈奴扩张,从而培养强大的骑兵军队,然后南下一统各国。

齐闵王始终相信苏秦是为齐国考虑,是自己一错再错的关键。苏秦则利用了齐闵王有喜好得到显而易见实惠的贪心,将齐闵王的目标最终由燕国引向宋国。最后闵王以车裂之刑,处死了在齐国任职而骗取齐闵王绝对信任的燕国“死间”苏秦。

标签: 灭国齐国齐闵王巅峰瞬间之后如何

更多文章

  • 辽国什么时候灭亡的朝代(公元1125年辽朝被金朝所灭)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朝代,公元,辽国,灭亡,辽朝,金朝,1125年,时候,什么

    辽国是一个由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强大政权,它曾纵横于五代,即便是北宋建立以后,乘着开国的兵锋,也不是契丹人的对手。北宋面对辽国,只能屈辱求和,以岁币的方式来换取和平。这时契丹人的强大是不容置疑的,然而这份强大却没有保持多久。从辽天庆三年(1113年)完颜阿骨打以两千五百人起兵反辽,到1125年辽天祚帝

  • 山东人为什么不抗日真的吗(山东人抗日时期跑哪里了)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抗日,山东,时期,哪里,为什么

    山东人的在抗战时期都跑哪去了,为什么著名的战役很少有他们。山东人的在抗战时期都跑哪去了,为什么著名的战役很少有他们?在抗战时期,北方的大平原的因为十分广阔,便于日军行动,所以在沦陷速度上比较快,山东地区正好在华北平原上。所以更容易受到日军的进攻,在那个时代,日军的军事实力和我军的对比是差距很大的!在

  • 辽国萧太后的介绍(辽国萧太后叫什么名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萧太,辽国,介绍,名字,什么

    中国古代是男权社会,女性很少能够站到权力的顶峰。不过,历史上还是出现了一批杰出的女政治家,比如辽国的萧太后,在她的统治期间,面对北宋的军事威胁,辽国的国力非但没有衰落,反而达到最强!辽国不仅取胜,还扭转了战争的形势,由被动防御变为主动进攻。那么萧太后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汉高祖刘邦在夺取天下后,曾与

  • 齐国什么时候被田氏篡位取代(田氏篡位了姜子牙的齐国)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田氏,篡位,齐国,姜子牙,取代,时候,什么

    《庄子·胠(读区)箧》中讲到“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窃国者指的就是田氏代齐这件事情。自陈仲完逃亡齐国至田和成为齐侯期间历经八代,田氏窃取了齐国的统治大权,成为一方诸侯。田氏代齐是古代中国自三家分晋以来发生的又一件大事,标志着周天子彻底威严扫地以及战国七雄的格局完全形成。田氏始祖陈仲完逃到齐国后

  • 赵国是现在的哪个省(赵国极盛之时能与秦国相抗衡)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抗衡,赵国极,秦国,赵国是,哪个,现在

    赵国极盛之时有多强,为何能与秦国相抗衡?你看看赵国的疆域。前段时间史诗历史剧《大秦赋》在荧屏上热播,大家在讨论剧情的同时,也对春秋战国这段历史非常感兴趣。在诸多热议的话题中,最多的就是关于战国时期各路诸侯的实力分析对比。大家都知道到了战国时代的时候,原本周天子册封的众多诸侯国在数百年的相互攻伐兼并下

  • 晚清重臣左宗棠做了什么贡献(左宗棠简短的历史评价)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左宗棠,重臣,贡献,历史,评价,简短,晚清,什么

    因为清朝的评价在后世的眼中一直都比较差,所以连带着清朝的那些文武百官在后世的眼里都不是什么正面角色。但是左宗棠可和这些人不一样,左宗棠算得上是真正的民族英雄,我们都知道左宗棠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这四个人对于清朝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因为这四个人的存在才让腐朽堕落的晚期又苟延残喘了数十年。左宗

  • 关陇集团什么时候形成的(关陇集团存在多少年)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集团,形成,存在,时候,多少,什么,关陇

    关陇集团其实是古代的一个政治军事集团,初建于关中,两百年的历史中创立了西魏,北周隋唐四个王朝。这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算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奇迹,关陇集团的行程主要经历了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武川军人集团的形成这个时期的关陇集团主要还是一股军事力量,主要是由军事贵族所组成的武装政权。他们的创建人就是宇文泰,

  • 清朝宗人府是什么机构(为何妃子们听到宗人府就害怕)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宗人府,妃子,机构,清朝,听到,害怕,为何,什么

    关于宗人府,大家对他最多的了解,其实都来源于电视剧中,你就像妃子或者是皇子犯错了皇帝都会大怒。然后下令将他们押入宗人府,之后妃子们就会拼死跪地求饶,表情非常的害怕,宗人府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为何妃子们闻之色变,宁死不去?宗人府最早设立于明朝,主要就是为了管理皇亲国戚而设立的,而清军入关以后觉得宗

  • 乾隆皇帝为什么长寿(乾隆好色为什么还能活那么久)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乾隆,皇帝,长寿,为什么,那么

    在中国古代,因为医疗条件比较差,所以古人的寿命都比较短,不论是穷苦百姓还是王公贵族,很少都有人能够活过70岁。所以在古代一直有句古话叫做人活七十古来稀,但是放到现代的话,七八十岁的老人家是非常常见的。可是令人感到稀奇的是在古代有许多皇帝的寿命也非常短,从嬴政开始一直到封建王朝结束,一共经历了数百个帝

  • 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思(咬定青山铁骨铮铮全诗表达的精神)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青山,咬定,铁骨,放松,意思,精神,表达,铮铮

    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清代“板桥先生”郑燮创作的一首咏竹的七言绝句。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语言虽质朴,寓意却深远。下面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诗题“竹石”,指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交代了诗歌描写的对象。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画面上有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