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关于春节的十大传说故事(春节的10大习俗值得收藏)

关于春节的十大传说故事(春节的10大习俗值得收藏)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891 更新时间:2024/1/11 11:48:37

春节的10大习俗,你知道几个?赶快为孩子收藏!

春节渐近,年味渐浓,人们开始为庆祝节日做准备,日子便这般热闹起来。

春节是万象更新的四季开篇,也代表新一年的希望。每一年的拼搏,都是从新春开始。每一年的努力,都是为了让人生更充实。

旧岁至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春节,是辞旧迎新的时间交界点,人们除旧布新,卸下一年的疲惫,感受浓郁的年味,享受幸福美满。用最庄重的仪式感,表达出对这个节日的重视,祈愿新年吉祥。

春节的活动丰富多彩,剪窗花、写春联、贴年画、挂灯笼、放鞭炮、包饺子、守岁、拜年,一个个习俗,孕育了中国特有的“年味”。

1、贴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

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到)、福气已倒(到)”。

2、贴春联

春联也叫对联、桃符,是中国特有的学形式,能够用简短的文字,表达深刻的意义。据研究,贴春联的民俗起于代,在明代开始盛行。春联的最早雏形是“桃符”,用来驱秽辟邪,几经演变,于是有了现在的春联。

贴春联是我国传统习俗的一种,每逢新春到来之际,无论身处方,家家户户都会贴对联。中国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连珠。

有的地方的人们还会贴门神,寓意辟邪除灾、迎祥纳福,象征着大家对美好一年的祝愿和希冀,也烘托着新一年到来的欢乐氛围。

3、挂灯笼

灯笼起源于西汉时期,在古代,有条件的人家平时也会挂灯笼用来照明,但红色灯笼通会在春节期间挂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红灯笼有鸿(红)运当头的吉祥寓意。

每年春节,人们都会在门前挂起象征阖家团圆、生活红红火火的灯笼,直至元宵节过后才取下,营造春节的喜庆氛围。

灯笼与中国人生活息息相连,庙宇中、客厅里,处处都有灯笼。灯笼寓意十足,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在大街小巷。春节挂的灯笼,都是吉祥的图案和祝福的话。

灯笼的颜色一般是红色,红色和朱砂的颜色一样,而朱砂在风水文化中是驱邪除灾效力极强的宝物,深受人们的欢迎。

4、穿新衣

春节穿新衣,除旧气,代表着万事更新,新年新面貌。家家户户的大人小孩,都换上新衣服,除旧迎新,图个喜庆。

5、吃年饭

年饭,又称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年饭是每年春节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还有很多寓意。有的地方吃圆,寄托新年“团圆”、“圆满”的美好愿望;有的地方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6、吃饺子

吃饺子原是北方人的习俗,过年吃饺子有“更年交子”之意,是为了一年交好运。现在不少南方人,也加入到吃饺子的行列中,都是取一年交好运的好意头。春节期间,民间都要吃饺子,寓意为“送行饺子迎风面”。

大年三十,初一、初五、初七都要吃饺子。有的人家将消毒后的硬币包进饺子,谁先吃到,预示着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

7、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春节习俗之一,在西晋时期就有记载。守岁也称作“熬年”,各家各户吃完团圆饭,通宵守夜,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在民间传说中,每年春节除夕夜,“祟”就来到人间,专门摸熟睡小孩子的脑门,凡是被“祟”摸过的小孩,就会变成痴呆疯癫的傻子。

为了不让“祟”伤害孩子,每到除夕这一天,大家便整夜点亮油灯或烧起炭火,跟孩子一起玩,不让他们睡觉,这在当时这就叫“守祟”。后来,人们觉得提起“祟”这个怪物晦气,又因为“岁”与“祟”谐音,所以就慢慢将“守祟”叫做“守岁”了。

古时守岁有两种寓意:年长者守岁,有珍惜时间之意;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如今,除夕吃完团圆饭,大家会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春节联欢晚会,一起倒数迎新年,当零点的钟声响起,各家各户会放烟花和鞭炮,庆祝新一年的到来。

8、放爆竹

爆竹又叫鞭炮,是春节传统民间习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当午夜交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响彻云霄。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寓意兴旺发达。

中国民间素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寄托迎祥纳福的心愿。

但由于现在环境因素,大多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于是就有了电子炮竹来替代,模仿燃放时的声音和闪光度,增加节日氛围和仪式感。

9、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中国拜年之风,汉代已有。拜年的时间一般为初一至初五。腊月初八之后走亲访友,多被视为拜早年;正月初五以后走亲访友,称为拜晚年。

如今,拜年的形式越来越多元化。受疫情的影响,短信拜年、电话拜年、微信拜年和视频拜年等形式越来普遍,无论形式如何变化,牵挂亲友和表达美好祝愿的主题是永恒不变的。

10、给压岁钱

压岁钱起源较早,但全国流行是在明清时期。

压岁钱最早称为“压祟钱”,相传“祟”是一种十分可怕的怪兽,专对小孩子下手。大人为了避免孩子受到伤害,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压“祟”钱,将其放在孩子的枕头下,有驱逐邪魔之意。

那时的压“祟”钱都不是真钱,而只是给像钱一样的东西。如今,压岁钱的实用性逐渐强化,年饭过后,长辈将准备好的红包发给晚辈;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们则会给孩子压岁钱。给压岁钱,体现了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之情。

标签: 习俗传说收藏春节故事值得关于10

更多文章

  • 吴用的性格特点及事例 (梁山军师吴用的人物形象分析)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杂谈

    他是智慧的化身,忠义的楷模,梁山军师吴用的性格特点分析!吴用,绰号智多星,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三位。他沉着冷静、足智多谋,广纳人才、知人善用,结交广泛、忠义双全。他是智慧的化身,梁山在他的出谋划策之下,从几十个人聚集到108条好汉,数万人马,成为威震一方的霸主。从发展角度来说,他具有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意思(诗人秦观描写的景象)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春泪,枝意思,芍药,景象,卧晓,蔷薇,秦观,诗人,无力,描写

    秦观的这一首春日诗,全诗短短28字,就将雨后春景描绘的淋漓尽致!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在谈到秦观时,习惯上总是把他与婉约词联系在一起,却较少提及他的诗。但其实,在秦观现存的所有作品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秦观的诗题材比较狭窄,也缺乏魄力。但他

  • 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故事典故梗概(告诉我们的寓意与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吞象,梗概,典故,寓意,道理,告诉,人心,故事,不足,我们

    “人心不足蛇吞象”历史典故:“人心不足蛇吞象象”比喻人贪心不足,就像蛇想吞食大象一样。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山海经·海内南经》一蛇吞象,厥大何如?——《天问》屈原楚相传宋仁宗时候,深泽某个村子。一户人家里有母子两个人,母亲年迈多病,不能干活。儿子叫王妄,三十多了,也没个老婆,平时就靠卖柴草

  • 圣诞节的节日风文化介绍(圣诞节传统活动顺序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顺序,简介,节日,传统,介绍,文化,活动,圣诞节

    圣诞节来了,圣诞祝福早收到,圣诞节习俗早知道!圣诞节的节日祝福你收到了吗?1、圣诞脚步近,快乐在徜徉;烟花伴星光,幸福在流淌;美好圣诞时光,祝福在飞扬,愿您一生平安、幸福吉祥、身体安康、圣诞欢畅!2、平安夜的钟声,敲响我对你的思念。飘舞的雪花,述说我对你的誓言。圣诞树上,为你结满幸福果实。在我心中,

  • 老表是什么关系介绍(古代老表这个称谓的来历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老表,称谓,来历,介绍,关系,故事,古代,什么,这个

    文字故事:“老表”这个称谓的来历?在人际交往中,对江西人常常称之谓“老表”,江西人也乐于接受这个称谓。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里边还有一段传说。据说,元朝统治者残暴粗野,老百姓恨之入骨。濠州钟离人朱元璋起兵抗元,加入义军郭子兴部队,很快成为“红巾军”著名将领。有一天,朱元璋在同元军作战中吃了个大败仗,身负

  • 00后女明星名单(00后当红高颜值女明星名字)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星,高颜值,名单,名字,00后

    00后当红女明星,个个都是大美女!随着时光的流逝,娱乐圈开始新旧交替,“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00后开始发力,成为电影电视剧综艺等方面的主力。00后女星也已经有很多都过了20周岁,开始活跃在大小荧幕,她们都是样貌美丽,身材姣好。有的人已经可以开始独挑大梁,有的人虽然是演女二号,但是却可以

  •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什么诗歌总集(诗经汇总什么体裁的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诗经,体裁,总集,诗歌,汇总,我国,什么,第一

    传唱千百年的《诗经》,究竟为什么伟大?《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距今已有千年。然而光阴虽然逝去,其中的诗句依然传唱不衰,甚至成为华夏民族的文化符号。那么,《诗经》有哪些伟大之处呢?《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不同于一些为了博眼球而故意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文字,《诗经》中的诗歌来自于人民的日常生

  • 王母娘娘与西王母有什么区别(王母娘娘和西王母是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西王母,王母娘,区别,关系,什么

    西王母和王母娘娘是同一个神仙吗?西王母与东王公是什么关系?很多朋友在网上问了一个问题:西王母和王母娘娘是同一个神仙吗?在文章开始之前,小编先说一下结论:是的,西王母和王母娘娘是同一个神仙,这两个神仙名号只是西王母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称谓而已。首先来说,“西王母”这个尊号起源较早,在《山海经》等上古奇书里

  • 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讨论(中国与西方绘画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绘画,差异,讨论,艺术,区别,中西方,中国

    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的区别有哪些?说起中国绘画,大多数人耳熟能详的肯定有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而西方名画中的代表作则有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梵高的《向日葵》等。区别主要有以下6点:1、绘画侧重点不同。东方艺术重主观,西方艺术重客观。东方艺术为诗的,西方

  • 台湾四小天王是哪四个人(当年台湾四小天王明星都名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天王,台湾,明星,名字,当年

    四小天王:金城武竟不是最帅的陈志朋处境尴尬。90年代是个没有滤镜的年代,那时候的颜值都是经得住考验的。而90年后,台湾地区娱乐圈异军突起,出现了在人气上足以和四大天王抗衡的四小天王:吴奇隆、苏有朋、金城武、林志颖。1996年的台湾军旅喜剧电影《四个不平凡的少年》,又名《号角响起》,由当年的台湾“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