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孔子周游列国的目的(孔子周游列国背后原因及过程令人心酸)

孔子周游列国的目的(孔子周游列国背后原因及过程令人心酸)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673 更新时间:2023/12/18 7:17:11

孔子为什么要周游列国?背后原因及过程令人心酸。

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孔子为了推广他的政治主张,带着一批学生走访了不少国家。

因而也诞生了一个词—周游列国。

孔子周游列国的路线和地理范围

先说国家。他去的国家倒是不少,卫、曹、宋、郑、陈、蔡、叶国。

但都是当时的小国家,没有去到当时的大国。

从《孔子历史地图集》书内“孔子周游列国图”标注的线路图来看,他的走访路线大致是从今天的山东省出发,在毗邻的河南省几个地方转了一圈。

为什么孔子不多去几个国家尤其是几个大国呢?

有人会说孔子师徒的时间有限。

然而,孔子周游列国花了十四年,可见时间是充裕的。

有人会说孔子年龄大了,不堪远行。

然而,孔子在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开始周游列国,当时55岁。旅程结束时,他68岁。

回到祖国鲁国之后,他的身体健康并无大碍,正常生活,直到73岁去世。

孔子为什么要周游列国?

讨论孔子周游列国的问题,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他此举的原因和动机。

孔子自年轻时就胸怀大志,关注天下大事,博学多识。

鲁昭公二十年,孔子30岁时,齐景公与晏婴到访鲁国,随便召见了孔子,进行了交流。

鲁国王室日益衰弱,君主只是个摆设。实际政权长期被三桓控制。

鲁定公五年(公元前505年),季氏家臣阳虎作乱而窃据执政之位。不久被赶下台,“三桓”重新执政。

具有政治思想抱负的孔子,被执政阶层日益重用。

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齐国与鲁国会盟。齐景公想趁此机会借用莱夷人劫持鲁定公。

当莱夷人杀气腾腾地进攻时,随同会盟的孔子,一面让鲁国军队护好鲁定公,一面大义凛然地质问齐景公,晓以利害。

齐景公惭愧之下,命令军队“击退”了莱夷人。

接下来的齐鲁正式会盟期间,孔子再次舌战齐国,摆证据讲道理,把鲁国失地汶阳之田,从齐国手里收了回来。

孔子不战而屈人之兵,逞口舌之利而得失地,威服霸主齐国,名声大噪。

同时,他充分体现了个人综合素质和政治才干,也改变了人们心目中的儒家“知礼而无勇”的文弱书生形象。

孔子讲求君臣之道,对于鲁国王室衰弱、权臣当道的现象很不满。

于是,鲁定公对他加以重用,任命他为负责司法的大司寇,以打压“三桓”的势力。

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为了防止家臣据城叛乱,孔子发起拆毁了“三桓”的城堡(即“隳三都”)。

然而此举实际上也是在摧毁“三桓”的根据地。这就导致孔子与“三桓”的矛盾恶化。

鉴于孔子劳苦功高,鲁定公让他兼任丞相事务。

于是孔子就放开手脚,准备大干一场。

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齐国给鲁定公赠送了一批歌舞艺人。

鲁定公、执政季桓子等人非常喜欢,沉迷其中,竟然连续几天不问政事。

孔子很生气,就拿夏、商纣等亡国之君沉迷“酒池肉林、靡靡之乐”的历史教训,提醒鲁定公和季桓子。

鲁定公、执政季桓子等人听了更生气,认为孔子迂腐,小题大作。

这也导致孔子与他们的矛盾激化。

不久,鲁国举行郊祭。按惯例,祭祀后会把祭肉分发给大夫们。然而这次没有孔子的份儿。

显然,孔子已被鲁国执政阶层踢出局。

鲁国容不下孔子,这让他非常失落、失望。

于是他不得不考虑到其它国家寻找出路,周游列国的旅程也就开始了。

这时,孔子已是55岁。

可见,孔子周游列国的主要原因是,他在祖国鲁国政坛落败,难以容身。

因而,他希望去其它国家得到重用,以便推行他的儒家政治思想主张。

孔子周游列国的效果

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孔子带领弟子离开鲁国,到了第一站卫国。

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了孔子,卫灵公也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

但是并没给孔子什么官职,更没让他参与政事。

孔子在卫国住了约十个月。有人进谗言,于是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监视他的行动。

卫国显然呆不下去了,于是孔子带着弟子们打算去陈国。

在路上,由于误会被人围困。逃脱后,孔子就返回卫国,卫灵公亲自出城迎接。

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主要是卫灵公对孔子的态度不稳定,加之孔子也没有其它去处。

孔子到了曹国,君主曹伯阳没接见他。

到了宋国,宋国司马桓魋扬言要加害他;

到了陈国,不料陈国派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使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七日,差点饿死。

郑国时孔子在都城与弟子失散,就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颓丧的样子被路人嘲笑为“丧家之犬”。

只有卫国君主看得起孔子,但是敬而不用,在其它国家都受到冷遇、拒绝。

孔子去的都是些小国,为什么不去几个大国呢?

其实,他到大国差点成功的。

例如孔子师徒两次被困在途中,恰好在楚国边境,被楚国人搭救;

他也曾在晋国边境,参观过黄河盛景,感慨道:“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命也夫!”。

有人说他不去大国是有自知之明,因为他的政治主张在当时的时局下难以践行。

当时周天子王室衰弱,群雄割据,诸侯争霸,各国都在为生存或者扩充实力而努力。

而孔子的重视礼教的那套政治主张和思想理念,与当时动荡、纷争的时代难以接轨。

相反,帝王之术、法家思想倒是很有市场。

在讲求拳头、铁血的时代以及环境里,去讲礼教、仁义礼智信,显然是鸡同鸭讲。

这不能不说是孔子的悲哀,时代的遗憾。

但是,在他死后的时代,他的儒家思想的价值逐渐被发现,并进而被尊为中国的主流思想文化。

孔子也被尊为中华文化的先哲,并且影响全球,成为世界文化名人。

标签: 列国周游孔子原因过程目的心酸背后

更多文章

  • 庐州为什么改名合肥(合肥名称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合肥,庐州,名称,改名,由来,为什么

    安徽省会合肥,本来有一个非常美的名字,为什么改成了合肥。提起合肥,我们都知道它是安徽省的省会,也是长三角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中国四大科教城市之一。合肥历史悠久,有2000多年的历史,名人辈出,比如周瑜、包拯、李鸿章、段祺瑞、冯玉祥、卫立煌、孙立人、王亚樵等等,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的美誉。一直以来

  • 马丁路德简介(德国简史马丁·路德对德国的非凡贡献)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简史,马丁路德,德国,简介,贡献,马丁·路德,非凡

    马丁·路德(MartinLuther,1483年11月10日-1546年2月18日),德意志精神奠基人。马丁·路德不仅对宗教改革重要,而且他在德意志的历史演进过程中的作用也是无可替代的,对德意志的影响非常深远。丨开启宗教改革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发表《九十五条论纲》,一个人

  • 日本建国纪念日(2月11日是日本的“国庆节”)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纪念日,建国,日本,国庆节,11日,2月

    2月11日是日本“国庆节”,也是日本正视历史的见证。众所周知,每年的10月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为了庆祝国庆节,每年都会召开盛会。可是却不见日本有庆祝“建国”之日的盛大活动。仔细调查以后发现,日本虽然有“建国纪念之日”,可是并未有真正意义上的“国庆节”,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2月11日,是日本的“建国

  • 人类最早出现在多少年前(地球上第一个人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地球,人类,出现,个人,多少,第一

    第一个人是怎么来的?最早的人类出现在什么时候?进化论:我们从未停止过追问人类的由来,在过去受限于观测手段和科研技术,人们难以回答人类究竟是如何而来,于是使用了“神创论”回答这个问题。比如:我国认为最早的人类是女娲抟土造人而成,《圣经》却认为上帝创造了第一个男人亚当,又抽出亚当的肋骨创造了夏娃,亚当和

  • 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我国水运仪象台建于宋代)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仪象台,天文钟,水运,古老,世界,宋代,我国

    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建于宋代。大家应该都知道天文钟,那你知道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是什么钟?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诞生在我国。它是我国北宋天文学家苏颂、韩公廉等人建造的“水运仪象台”,它能用多种形式反映及观测天体的运行。水运仪象台是中国宋朝汉族天文学家发明的一种大型天文仪器,高度:12米;宽

  • 新五代史是正史吗(《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有何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五代史,正史,区别

    《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有何区别,为何被一同列为二十四史?二十四史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正史”,其中绝大部分是由官方组织人员编写并收录的史书,它们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必不可少的资料。一般来讲,二十四史是一部史书对应一个朝代或者时期,但也有例外。比如记述唐朝历史的就有《旧唐书》与《新唐书

  • 诗词典故红豆相思介绍(古诗相思的红豆是那首古诗)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红豆,古诗,相思,典故,诗词,介绍

    诗词典故:红豆相思——相思竟然如此美丽。“红豆相思”这个典故出唐代诗人王维的五言诗《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后人一般用它来作为爱情的象征,喻义男女之间的思恋。红豆本身就是美丽的。红豆圆润鲜艳,色泽华丽,红艳喜人。红豆学名相思子,还有许多别称,比如美人豆、相思豆等,

  • 穷不搬家富不迁坟是什么意思(这句古话有科学依据吗)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古话,迁坟,搬家,意思,依据,科学,什么

    俗语“穷不搬家,富不迁坟”,有科学依据吗?下半句更有参考意义。贫穷和富裕是两个对立的方面,但是它们又并非是绝对的对立。因为有些人虽然物质贫穷,但他们的精神方面十分富足,即便是生活很清贫,也能够学会苦中作乐,平凡却又快乐地度过一生。相反,有些人虽然家财万贯,却很难感到幸福,他们甚至不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 后汉书的作者是谁(后汉书是什么朝代的著作)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朝代,后汉书,著作,作者,什么

    《后汉书》开为妇女作传先河,范晔在写书时被杀了,司马彪续汉书。范晔是第一位在纪传体史书中专为妇女作传的史家。事实上,《后汉书》大部分沿袭《汉书》的现成体例,同时又有所创新。此书中描述了汉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和历史大事件等。书中所述历史前后既有照应,又不重复,表现出范哗高超的史学技巧。《后汉书》是

  • 汉朝刘邦谥号(刘邦庙号是太祖谥号是高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祖谥,刘邦庙,皇帝,谥号,汉朝

    刘邦庙号是“太祖”,谥号是“高皇帝”,为何后人称他“汉高祖”。刘邦是中华历史上最为传奇的皇帝之一,也是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的皇帝。刘邦作为西汉的开国皇帝,庙号是“太祖”,谥号是“高皇帝”。为何后人常称呼他为“汉高祖”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刘邦庙号与谥号汉高祖十二年四月甲辰(前195年6月1日),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