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史铁生的代表作有哪些(中国著名作家史铁生的励志人生)

史铁生的代表作有哪些(中国著名作家史铁生的励志人生)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365 更新时间:2023/12/20 19:51:15

人不能没有爱,尤其是没有所爱。不能被爱固然可怕,但如果你爱的本能无以寄托就更可怕。

假如不能被爱是一条黑暗的小路,燃着爱的心还可以照耀着你前行,但倘若全无所爱,便如那绵绵的秋雨,把你的生活打的僵。——史铁生《命若琴弦》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家,出生于北京,毕业于清华附中,是一位身残志坚的卓越作家。

史铁生在寂寞的轮椅中进行创作,用沉稳而有力量的语言将他与命运不懈地斗争呈现在读者面前。

他追求"面对灵魂的写作",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在抒情中融着历史理性,在历史叙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

史铁生代表作有《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务虚笔记》等,作品《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以前的史铁生,很健康,壮得可以抬起一个装满水的水缸,还是清华附中的学霸,若不是1972年的一场暴雨,他早就是清华文理双全的男神。

这场浩劫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本来只是着凉,没想到在陕西农村那种医疗条件缺乏的农村里,双腿竟然感染导致瘫痪。他变得喜怒无,举止疯狂。

他曾青筋暴起,指着医生大喊:你若是不治好我,我就拿刀劈了你!史铁生有过自杀倾,三次自杀未遂。是母亲对他的寸步不离,百般忍耐,悉心照料感动了他。

史铁生有一篇著名的作品叫《我与地坛》:

“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

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

我那时脾气坏到极点,经常是发了疯一样地离开家,从那园子里回来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话都不说。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

她料想我不会愿意她限我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这样要求过,她知道得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段过程。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得要多久,和这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

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这以后她会怎样,当年我不曾想过。”

史铁生天天在轮椅上过着,他的母亲为了他不再受到伤害,便让“跳”“跑”等字眼在嘴里消失了。这一点小小的细节,正常人注意不到,这一种默默的伟大的母爱。

《我与地坛》名字虽看似与地坛有关,但更多得是写他的母亲。在他失去双腿的那段时间,他郁闷、逃避、心灰意冷,终日独自一人推着轮椅到地坛去,在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边默坐、呆想。

然而这却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她知道他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他出去走走,但她又担心他。有时,史铁生在院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会来找他。

对于他的出行,母亲无时无刻不在惊恐担忧,正如作者所说: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明白,母亲这是在自我安慰,自我祷告。是给我的暗示,是恳求与嘱咐。

只是在她猝然长逝以后,我才有暇设想,当我不在家的那些漫长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安,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

对于史铁生的母亲来说,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几岁忽然瘫痪的儿子。她情愿把痛苦加注在她自己身上。她小心翼翼的顾忌着史铁生悲痛的心,即使那时的她正身患肝病,却更加担忧孩子的未来和他的心结。

《我与地坛》巧妙地表现出母爱的无私,也让我知道母爱不需要轰轰烈烈,其实也可以像淡茶那样,平淡中流露真情,越品味越香浓。

文中史铁生对逝去母亲的那种怀念与敬爱,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对母亲的思念和爱。

母亲的去世,也许是史铁生最大的遗憾。在她去世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让人动容。作者所刻画的母亲形象深入人心,就像世上千千万万的母亲一样。

我也会从中读懂史铁生的忏悔与悔恨,在生活中不留遗憾。其实对于史铁生,最大的打击并不是他身上的病痛,而是他的母亲没有等到他的成功就离去了。

他感到十分惭愧,因为他不能让他母亲少操劳,反而使得他母亲艰辛地为他奔波劳累,他只能用文章来表达对母亲的敬爱。在我们当今的生活中,有多少人能真正体会母亲对我们的爱?

史铁生的孝顺也促使着我也要好好地珍惜、孝顺我的母亲。铁生的文章让人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正视。也让我们进行了一次对心灵的搜索和对生命的诘问,对生命的意义又加深了理解。

在双腿刚刚瘫痪的时候,生命对于史铁生几乎已经失去了任吸引力。他想:“要是不能再站起来跑,就算能磨磨蹭蹭的走我也不想再活了。”

史铁生在一篇题为《合欢树》的文章中写道:“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

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史铁生说,正是这样的爱,耽搁了他的死亡。

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拜服于他的执着。从他双腿瘫痪走上写作之路起,无论多么艰难的境遇,他都坚持他的写作。在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里,身体都被限定在轮椅上。

如史铁生自己所说,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我从双腿残疾的那天,开始想到写作。

孰料这残疾死心塌地一辈子都不想离开我,这样,它便每时每刻都向我提出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活着?——这可能就是我的写作动机。

就是说,要为活着找到充分的理由。”听来,令人唏嘘。

史铁生由关注身体的残疾到关注精神的残疾,再到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建立起自己近于宗教的虔诚信仰。残疾,打在史铁生身上最深刻的的印记,也许就是残疾。

常常听人说,史铁生之所以善于思考,是因为残疾,是因为他被困在轮椅上,除了思考便无事可做。他瘫痪后,便回了北京,一边养病一边坚持写作。

在延安陪农民劳作的那一段时间里,史铁生身体状况还算不错,偶有病痛。从他的中篇小说《遥远的清平湾》里,我们是能够读出那种快乐的,身体健全的快乐。

对于一个残疾作家,你没法不向他致以敬意,向他的顽强致敬。史铁生的文字朴实无华,读来却有一种力量,不断地敲打你的内心深处,让你感动,让你热泪盈眶。

也因为残疾,所以才成了那样的史铁生,成了用残缺的身体追逐健全思想的史铁生。假如他不是一个残疾人呢,他就肯定不会成为现在这个史铁生。

所以身体的残缺造就了他灵魂的完整。诚然,如果不是残疾,他也许不会走上写作这条路,关于残疾,史铁生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残疾。”

史铁生这么说: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他就是这么顽强地弹好了自己的这一张被“拉紧”的人生。

他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我们,或许你会遭遇生活无情的对待,但是,总还是会有希望的。他在人生的后半段写了很多关于宗教、信仰、生死的体悟,有人看不懂,有人却看得泪流满面。

或许就是因为残疾,才让史铁生能毫无遮掩地写下一本又一本描写残缺的人内心纠葛的文字。

可是何为残缺?我们每个人都有残缺,史铁生残缺的是身体,而我们残缺的可能是长相、可能是身高、可能是家庭、可能是心灵。没有人能十全十美。

史铁生选择用温暖去面对苦痛。他经过了这些挫折有了这些经历写出的文章才这么打动人心。

或许是他的文章总让我们想起自己,想起他人。我们都在时光的罅隙里苟延残喘,可是我们都还有一个平凡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标签: 史铁生励志代表作作家人生著名中国哪些

更多文章

  • 日本导演北野武电影有哪些(北野武的经典电影代表作品)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北野武,电影,经典,导演,作品,日本,代表,哪些

    北野武,是日本导演中坚力量的代表。他的电影无法分类,包括动作片、黑帮片、青春片、时代剧、温情片、搞笑喜剧等等。代表作品《花火》,获威尼斯影展金狮奖及蒙特利尔影展最佳导演奖,世界各地媒体将他与黑泽明并列,被看作是黑泽明的接班人,也被誉为日本电影复兴的旗帜性人物。下面介绍他其中自导自演,较为经典的五部影

  • 骆驼祥子好句加赏析(骆驼祥子中值得深思的七句经典语录)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骆驼,祥子,语录,赏析,经典,深思,值得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帖子:“有哪些书,初看时不以为意,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觉得是本神作?”有个高赞回答是这样的:“《骆驼祥子》,第一遍看的是时代的悲剧,第二遍看的是命运的因果,第三遍看的是真实的自己。”老舍用同情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祥子人生的三起三落。他从一个充满梦想的年轻小伙,最终堕落成一个游手好闲的

  • 陈万年教子文言文翻译(陈万年教子带我们哪些启示)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教子,文言文,启示,翻译,陈万,哪些,我们

    今天无意当中读到一篇文章,是两汉时期班固写的《陈万年教子》,内容如下:陈万年乃朝中重臣也,尝病,召子咸教戒于床下。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这篇文章短小精悍,要是仔细看,其实算不上一篇完

  • 我国最先出现的纸币是什么(北宋交子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交子,纸币,原因,产生,北宋,我国,出现,什么,最先

    宋朝是我国商品经济比较繁荣的时期,需大量货币流通,北宋平均每年铸币数几乎是唐代二十倍。宋钱品种繁多,主要是因为实行了年号钱,即皇帝每更改一次年号,就铸一种新钱。宋代的年号改了五十七次,年号钱就有五十七种。当时,铜钱、铁钱并行流通,一些地区更流行铁钱。一般铜贵铁贱,三个铁钱才相当于一个铜钱。铁钱十分笨

  • 边塞四大诗人是哪四位(唐代四大边塞诗人代表作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边塞,诗人,代表作,唐代,哪些

    边塞诗人,以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的生活为主。从汉代开始,到南北朝时已有一些边塞诗人,至隋代数量不断增多,初唐四杰和陈子昂又进一步予以发展,到盛唐则全面成熟。其中以高适、王昌龄、岑参、王之涣四位善于边塞诗创作,作品较为出名,因此史学其并称为"四大边塞诗人"。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四大边塞诗人”

  • 伪装者孤狼是谁(为何说孤狼完美诠释了桂姨的人生)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孤狼,桂姨,伪装者,诠释,人生,完美,为何

    桂姨代号孤狼,为什么叫孤狼?阿诚在枪杀桂姨前,阿诚对桂姨的过往有过这样的阐述:事实很清楚。当年,你的确跟一个姓于的湘绣商人有私情,你们生下了一个孩子,那个年月,姑娘家还没结婚就生下孩子是一件非常可耻的事情。于是,于老板骗你,叫你先找一家主雇做佣工,孩子送进孤儿院,他跟院长嬷嬷讲好了,院长嬷嬷会很好地

  • 芒鞋是什么意思(芒鞋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并制作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芒鞋,意思,制作,使用,时候,开始,什么

    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作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在苏轼的不少作品都可见“芒鞋”和“竹杖”,他只不过在用平民的常用家居物品,如:芒鞋,来代指此刻的身份

  • 米开朗基罗简介资料(艺术之神米开朗琪罗的代表作品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米开朗琪罗,赏析,米开朗基罗,简介,资料,艺术,作品,代表

    米开朗基罗(1475年-1564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米开朗基罗与达芬奇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艺术三杰”,以人物“健美”著称,即使女性的身体也描画的肌肉健壮。据研究,米开朗基罗是个同性恋者,或许正是由于他对男性的迷恋,压抑自己的性倾向,转为与同性爱人保持柏拉图式关

  • 演员万茜电视剧大全(盘点万茜出演过的十部高口碑影视剧)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影视剧,口碑,盘点,电视剧,大全,演员,出演

    该剧根据作家永城的小说改编,讲述了以欧讯集团资深商业调查师夏冬和高级调查师简言为代表的职场人,致力于消除商业欺诈,守护企业诚信的一系列跌宕起伏的故事。她是夏冬的最佳拍档,果敢活泼,对工作和生活态度充满着激情。该剧讲述了法官鲁南、金牌律师乔绍廷等为代表的司法工作者奔走于连环案件调查一线,顶住压力甚至不

  • 台北故宫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位列第一居然是颗白菜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博物院,颗白菜,馆之宝,位列,故宫,台北,居然,第一

    台北故宫十大镇馆之宝,富春山居图垫底,位列第一居然是颗白菜?一提到故宫,我们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北京的那个故宫。但事实上,故宫并不止一座。沈阳,南京,台北,甚至是韩国都有故宫。位于台北的故宫,又被称为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山博物院。它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馆并称为中国三大博物院。而收藏于台北的故宫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