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从古至今的历史(中国从古至今的历史时间和事件)

中国从古至今的历史(中国从古至今的历史时间和事件)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334 更新时间:2024/1/25 2:47:39

中国从古至今的历史?

中国历史悠久,自黄帝部落的姬轩辕(也称公孙轩辕)时期算起约有50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约有近4100年;从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算起约有2240年。

中国史前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早期文化多元发展、互相渗透、融聚一体,炎黄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公元前21世纪,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出现。社会经济和文化取得巨大飞跃。东周推进了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帝国,西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魏晋南北朝时,中国陷入分裂割据局面,五胡乱华期间,异族融于中国趋势加强,诸多民族在分立政权的冲突中逐渐汇聚。

隋唐时期,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联系更为密切,经济繁荣、科技文化高度发展。两宋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经济、科技发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明末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9世纪,满清闭关锁国政策阻碍对外交流,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1年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共和政体取而代之,但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也进入军阀割据混乱时期。后经国民大革命,国共十年内战,八年抗日,以及解放战争。

扩展资料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文明形成了如下一些主要特点。

中华文明是一脉相承、连续发展的,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某一阶段的能量耗尽了就会起变化,变化了血脉就畅通,再接着生长、发展,如此螺旋式上升,使中华文明生命力不绝、延续至今,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中华文明的发展虽有阶段性,但没有间断和转移。我们今天还能读懂数千年前的文献资料,古代经书上的格言警句还活跃在我们的日常用语中。在历史演化中,中华文明的中心有过多次迁移,但整个历史都上演在欧亚大陆东部这块广袤的大地上。

史学领域,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派”,用西方整理古代资料的方法,重新梳理了中国史书。“他们认为,历史不断有各个朝代的学者在不自觉与自觉之间添加了自己的想象和解释,但后来者会误以为这是真正的历史。

上古的记录本身就是很模糊,但后来者不断追加,造成了今天所见的历史。

中国历史从古至今讲解?

三黄五帝,舜禹到夏商周,再到秦始皇统一天下,汉朝,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从古至今中国被侵略而战胜的历史?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在5000年的发展历史中中华民族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面对外来侵略无数仁人志士奋起反击。得益让中华文明5000年从未间断。无论是汉朝时期的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还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面对外来侵略时不断的反抗与斗争如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我们都取得了空前的胜利。

从古至今的历史顺序?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从古至今的购物历史?

一、专家鉴定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人们就已学会利用专家鉴定来提高商品价格。《战国策燕策二》记载,有个要出卖骏马的人,接连三天呆在集市上,没有人理睬。于是这人便去见相马的专家伯乐,对伯乐说:“我有匹好马要卖掉,接连三天呆在集市上,没有人来过问,希望你给帮帮忙,去看看我的马,绕着我的马转几个圈儿,临走时再回过头去看它一眼,我愿意奉送给你一天的花费。”

伯乐接受了这个请求,就去绕着马儿转几圈,看了一看,临走时又回过头去再看了一眼,这匹马的价钱立刻暴涨了十倍。可见专家鉴定对于促销来说,着实能为商品打响品牌。

二、美女销售汉朝时,商家们已经学会利用美女销售来吸引顾客的眼球,以此作为促销手段,提高商品出售量。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私奔后,便开了一间小酒馆,刚开始司马相如负责卖酒,生意惨淡。迫于无奈,卓文君只好亲自出面卖酒,凭借着卓文君的美貌,没过几天生意就火了,司马相如只能去后面洗盘子了。所以才有了“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典故。

三、明星同款现在的粉丝对明星同款喜欢得不得了,不管出多少钱,只要能买到和自家“爱豆”一样的东西,就是人生一大快事。但是明星同款却不是现代才有的销售现象。最早的明星同款出现于东晋时期。公元383年,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了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最终前秦君主苻坚率兵伐晋,于淝水与东晋大军交战,谢安最终战胜前秦,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淝水之战让谢安一夜走红,走红之后的谢安主动帮助商家打造爆款蒲扇,不管天冷天热,手里都拿一把蒲扇。这让商家蒲扇的销量和价格都翻了好几倍,可谓风靡一时。

四、商业软文现代的商业软文对于商品销售很重要,无论是广告语还是宣传语,都对销售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最早的商业软文在唐朝时就已经出现了。诗仙李白嗜酒如命,曾经写过“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的诗句。而作为大诗人,李白对唐朝酒的销量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这两句诗就是他为兰陵美酒写的软文。

而软文写得最好的,还得属宋朝大词人苏东坡。“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一首《猪肉颂》,把当时基本没人吃的猪肉的价格和销量都提了上去,可以说是一个人拉动了宋朝整个猪肉行业的发展。

五、主题促销今天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主题促销,像节日促销,感恩回馈等。但是,主题促销在宋朝时就已经被广大商人所运用了。

当时每年的新酒上市之前,汴梁的所有酒家都会联合举办品酒大会,不仅各种美酒免费试喝,还有当红名伎的商业表演。作为消费者,尝了美酒,看了演出,怎么好意思不买几斤酒回去。

六、限量销售如今,各大品牌的限量款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不愁卖不出去,可以说很吃香。而限量销售这一模式最早源于清朝。当时有一个叫林尚沃的朝鲜商人,带着2500斤朝鲜人参来到北京,由于出售价格比别家贵,所以当地药商联合起来不买他的人参,准备压一压价再买。

但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林尚沃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竟然点火烧人参。当地药商闻讯赶到时,人参已经经被烧了一半。商人们只好以高价买下未被烧毁的人参。林尚沃的这种做法直接把人参的价格提高了一倍多,并且当场就卖光了。不得不说,古代商人的促销手段绝对不比现代商人差。

溧水从古至今的历史?

溧水故地,本名濑渚。春秋周景王四年(前541),吴筑固城于开化城之西,置濑渚邑。七年(前538),楚伐吴;吴迁其邑手陵平山下。十六年(前529),楚再伐吴,败吴军,取陵平。从周敬王十四年(前506)至周显王三十六年(前333),其间吴、楚、越互有征伐,溧水地先后属吴、楚、越。至楚大败越尽得吴故地,以今溧水县域为南塞边地。

秦统一中国,设郡县,于平陵置溧阳县,隶会稽郡。溧水地属溧阳。汉初,于会稽郡析置鄣郡,溧阳属鄣郡。鄣郡先后属汉皇所封韩信楚国、刘贾荆国、刘濞吴国和刘非江都国。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江都国除,更鄣郡为丹阳郡,溧阳县属之。

三国吴析溧阳置永安,溧水地仍在溧阳县。隋开皇九年(589)平陈,废丹阳郡,置蒋州,溧阳县属蒋州。

隋开皇十一年(591),析溧阳西北境及丹阳故地东部置溧水县,属蒋州,溧水为县自此始。

2013年溧水撤县划区,这才有了现在的溧水区。溧水拥有一条河流,自溧水县界流入。县有溧水,因以为名。

当初的溧水,已经不属于现在的溧水区管辖,就连河流的名字,也发生了变化,现在她的上游叫淳溧河,下游叫宜溧河,是从石臼湖流经高淳的固城,东坝,下坝,定坝,再到溧阳市至宜兴,流入太湖。

中国历史从古至今顺序故事讲解?

中华五千年历史,经历了无数次朝代更迭,其中我们最熟悉的便是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这九个主要的大一统王朝。但对于其他分裂王朝和短命王朝,大多数人则知之甚少。比如,之前大火的电视剧《琅琊榜》,其历史原型是南北朝时期的南梁,但对于这个冷门朝代,观众们并不那么了解。

南北朝、五代十国、五胡十六国,都是什么意思?为了让大家对中国历史朝代及其先后顺序有个大致了解,笔者不妨以九大王朝为基本框架,先简要介绍一番,再给出极简概括。

(秦灭六国)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对于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代,我们习惯上称之为先秦。抛开远古文化时期不谈,先秦主要经历了夏、商、周三朝。其中,遥远的夏朝距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创立者为大禹,就是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那位仁兄,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便是源于夏朝。夏朝存续471年后被商汤所灭,而商朝则在存续了不到六百年后被周朝所灭,并从此开了八百年统治。这一段历史总结起来就是三字经里的那句“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朝的情况比较复杂,分为西周和东周,其中的东周又以“三家分晋”为节点分为了春秋和战国。战国末年,秦始皇横扫六国,统一天下,建立秦朝。

(秦始皇VS刘邦)

秦朝是个短命王朝,只存续了十几年便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项羽、刘邦随之举兵抗秦。项羽和刘邦合伙灭了秦朝后又起了内讧,史称楚汉之争,最终刘邦胜出,建立了大汉王朝。这里有个问题,秦朝明明是亡在了秦三世子婴手里,为什么我们却说“秦二世而亡”呢?这是因为,秦三世子婴登基时已经天下大乱,他自去帝号,只称“秦王”,不能算是真正的皇帝。

(西汉疆域图)

汉朝分为了西汉和东汉,中间经历了王莽篡汉,王莽建立的新朝虽然只有15年国祚,但实际上也是大一统王朝,之所以被九大王朝排除在外,主要是因为外戚篡权,合法性不被承认。

(魏蜀吴三国疆域图)

东汉末年分三国,即我们熟知的魏、蜀、吴,最后三国归晋,史称西晋。西晋末年爆发了八王之乱,少数民族趁机入侵中原,造成了五胡乱华的局面,这里的“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但事实上五胡只是西晋末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远不止五个。西晋在五胡乱华中灭亡后,大量士族和百姓南迁,皇族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史称东晋。

东晋偏安南方,已经不是西晋时期的全国统一政权,西晋灭亡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入侵的北方少数民族先后建立了前赵(匈奴)、后赵(羯)、前燕(鲜卑)、前凉(汉)、前秦(氐)、后秦(羌)、后燕(鲜卑)、西秦(鲜卑)、后凉(氐)、南凉(鲜卑)、西凉(汉)、北凉(卢水胡)、南燕(鲜卑)、北燕(汉)、夏(匈奴)、成汉(巴氐)等政权,总称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

东晋十六国之后是南北朝,同样是一段大分裂时期。所谓南北朝,是南朝与北朝的统称,其中,南朝历经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北朝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南北朝期间一直是一南一北两个政权并存,二者是相互对峙的关系。

公元589年,杨坚灭陈,建立隋朝,从此中国又从分裂期进入了统一期。隋朝同样是短命王朝,享国38年就被自家亲戚李渊李世民父子所灭,大唐盛世就此开启。与汉朝的情况类似,唐朝中间实际上也断过一次,那就是武则天篡唐改周。但是武周与新莽一样,都不被正统承认。

唐宋元明清,我们总是喜欢把唐朝和宋朝连在一起来说,以至于很多人误以为这是两个连续王朝,实则不然。

(唐朝疆域图)

唐朝共历21帝,享国289年,最终被朱温所篡,建立后梁。唐朝灭亡后,有五个政权先后定都中原,依次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史称五代。与此同时,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还有很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南吴(杨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马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为十国。

也就是说,从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中间相隔了53年,是另一个大分裂时期,史称五代十国。

宋朝以靖康之变为节点,分为北宋和南宋。宋朝虽然是公认的正统王朝,但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全国统一政权,而是先后与契丹人建立的辽国、党项人建立的西夏、女真人建立的金国等少数民族政权并立于天下。最终,北宋被金国所灭,南宋被蒙元所灭。

(蒙古帝国版图)

宋朝之后的情况就没那么复杂了,先是蒙古人建立了第一个少数民族大一统王朝元朝,然后朱元璋又把蒙元赶回了草原,建立了大明王朝。明朝最终亡于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但是,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只在北京存续了42天就被满清所灭。满清入主中原,建立了清朝。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中国的王朝时代就此终结。

总结一下各朝代的先后顺序就是: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魏、蜀、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明→清。

中国从古至今的文案?

1.一日不见,如叁秋兮。(诗经)

2.一发不中,前功尽弃。(战国策)

3.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念物力为艰。(朱子治家格言)

4.一贵一贱,交情乃见。(史记)

5.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7.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

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9.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左传)

10.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

1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1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13.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史记)

中国从古至今的名字?

、华夏

华夏也称“夏”、“诸夏”,又称为“华”或“诸华”,是中国的别称、汉民族的自称。以区别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又称“中华”。

华、夏两字上古同音,本一字,相互通用,华即是夏。“中华”又称“中夏”。

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在甲骨文中,华这个字的地位非常崇高。大约从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族”。

2、九州

大禹划天下为九州,夏朝初年,夏启(大禹的儿子,夏朝第一位王)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先派人把各州的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奇异之物画成图册,然后派精选出来的著名工匠,将这些画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所刻图形亦反映该州山川名胜之状。

从此,九鼎象征着九州,夏王亦顺应“天命”,成为天下之共主。九州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九鼎成了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传国宝器,唯有天子才能代代相传。

3、中国

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区,后演变为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中国以外则称为四夷,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

汉代始建蛮夷邱,并使汉字文化圈正式成型,南北朝建四夷馆,明代四夷馆,内分八馆,曰:鞑靼、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自近代的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作为东亚文化宗主的局势逐步被打破了。

4、赤县神州

中国古代典籍中所记载的夏、商、周时代的地域区划,自战国以来即成为古代中国大地的代称九州。古代中国人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

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而在周代时徐梁二州分别被并入青州与雍州,故而没有徐州和梁州。

5、神州

中国古时有称“神州”,神州是指出神仙的地方。大家注意神字的结构,左边是示字,是上天垂象,告示天下之意。

右边是中字中间加一横,先撇开中间十字,那是个口字,此字含前后左右四维,加中间一横分出上下即为六合,最后中间一竖通天彻地,一竖贯三才,也就是说能合于天地,中通人情者,方可成仙。由此也可看出,神仙于中国的关系十分重要

西方历史从古至今讲解?

1、古希腊(公元前600-300年,城邦时代)

人文:展示人的能力、价值和高度世俗的精神;

理性:人从神的世界挣脱出来,不是神的附属品;

外在于宗教;宇宙建立在规律和法则的基础上;具有几何学性质

民主:希腊公民的设置是对城邦享有政治和法律资格的人,最重要是参军打仗和参与政治

城邦林立:小国寡民的军事策略、政治策略和发展策略

商业:手工业、货币、船队

战争:商业繁荣带来军备竞赛,伯罗奔尼撒战争

自由:核心价值观,希波战争

古希腊的消亡:内裂带来的隐患,马其顿大军结束希腊

古希腊哲学反思:苏格拉底之死,柏拉图投身政治保持生活状态,民主病入膏肓;亚里士多德式的百科全书;亚历山大结束城邦时代,迈向帝国时代。

金句:对异质文化的开放、包容、尊重和理解,实际上决定了一个文明本身的高度,有时候甚至决定了它的存亡。

2、古罗马(帝国时代)

承接古希腊:宗教相似性;语言传承性;哲学共通性(理性、自然法、平等);

罗马崛起:军国主义基因

奴隶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体制:罗马共和到罗马帝国苏拉与暴民合作之下的恐怖主义;经历庞贝、凯撒、屋大维完成帝制转型

五贤帝时期:罗马的鼎盛时期

马略军事改革:兵随将转

东西罗马:戴里克先分割4个国家管理,君士坦丁一统天下,并迁都君士坦丁堡,收服基督教

东罗马拜占庭,延续至1453年

西罗马在日耳曼人的攻占下灭亡,基督教看待罗马灭亡,奥古斯丁《上帝之城》

东罗马为什么不收复西罗马波斯、匈奴、阿拉伯帝国等

3、中世纪(教会时代)

政教二元结构

奥古斯丁创立神学体系

基督教改造日耳曼人,规矩、法律、生活

加洛林帝国的建立让政治秩序不断恢复,查理曼与教皇结盟加强文治;加强封建制;复兴文化。但是教皇为查理曼加冕,奠定了教会的权力;东西教会决裂,大公教、东正教各走各路。

加洛林一为三,即法国、德国(神圣罗马帝国)、意大利的雏形。

教皇革命:教皇通过封建制横术凌驾于皇权至上,皇帝向教权妥协;教会在欧洲实现了中央集权

亚里士多德回归:政权需要其他知识的力量重振政权

教会分裂:三个教皇以及教会信誉的坍塌

中世纪尾声:拜占庭灭亡、黑死病横行

小知识点:红桃K查理曼;黑桃K大卫;梅花K亚历山大;方块K凯撒

4、现代(个人的时代)

国家崛起、社会崛起、市场崛起

文艺复兴:人本主义回归,世俗化进程开启

新教改革:马丁路德

扩张:大航海背景东方想象/拜占庭灭亡

英国:通过法律实现中央集权《大宪章》;红白玫瑰战争,贵族瓦解

荷兰:政治联盟体系;商业氛围浓厚;证券交易所;弱政治缺点的暴露

法国: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创立现代国家,拿破仑

美国:自治传统,汉密尔顿的阴面,杰斐逊的阳面

德国:德国的历史包袱(神圣罗马帝国、封建制、普鲁士军国主义的崛起)

工业革命:高度世俗化、中产阶级带来的矛盾润滑

现代民主:平等的思潮、代表制是民主的必须方式、团体竞争,多元主义现代西方:个人主义,强者生存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共青团光荣历史(中国共青团光荣历史心得)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青年是社会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青年强则国家强。共青团历来是革命的先锋队,是共产党的有力助手。讲述共青团的光荣历史,发扬共青团革命先锋的优良传统,对当前振兴中华,有着特殊的无可替代的深远意义。《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五四”的火炬,唤

  • ppt历史前言应该写什么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1PPT历史前言应该写的内容是PPT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2解释原因:写PPT历史前言可以让读者更好地了解PPT产生的背景和它在工作和学习中的应用,也可以提高读者的关注和兴趣。3内容延伸:除了介绍PPT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历史前言还可以包括PPT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及影响PPT发展的发明和技术。此

  • 中国共青团简明历史(中国共青团简明历史回顾团课笔记)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了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1920年8月22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上海正式发起建立。1922年5月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广州东园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国共青团正式成立。1925年1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上海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将中

  • 中国被侵略的历史事件(中国被侵略的历史事件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整个历史还是近代史?近代史的话,一共十个。八国联军时期的英国、俄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美国、德国、日本、法国。还有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印度、越南。但是印度和越南有点双方战争的意思。侵略的感觉不是很强。如果是整个历史的话,那么有蒙古、金人。外加近代的几个。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在5000年的发展历史中

  • 讲述中国历史的诗歌(讲述中国历史的诗歌朗诵)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诗歌创作要素是情感、想象、意象、思想、构思和语言。无论什么诗,都可以围绕这些要素来讲。中国史话,讲的是中国古代史,《中国史话》节目系科教频道特为暑期特别制作的大型历史题材系列片。《中国史话》以时间为线,讲述一部浩浩荡荡的中国史。《中国史话》上溯五千年以前的中华文明初始,下至风云变幻的20世纪初期民族

  • 中外文化的差异分类?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中西方文化的差别:(一)思维方式上方面,西方人注重思辨、理性、分析、实证,剖析整体再加以综合;中国人注重直观、整体、经验。在西方哲人看来,只有思辨性的东西才是最真实、最完善、最美好的。从古希腊时代起,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们都把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式作为认识和把握事物真理的最基本手段,并把“分析学”或“

  • 中国古代历史著作(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的体例主要有哪三种)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十九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

  • 关于中国汉字的历史(关于中国汉字的历史资料)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关于汉字的历史资料有《国语四千年来变化潮流图》、《文选》、《新著国语文法》、《国音常用字汇》、《国语辞典》、《中华新韵》、《汉语拼音方案》等。汉字又称中文字、中国字、方块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用文字,也被借用于书写日语、朝鲜语、越南语等语言,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

  • 历史中国人物故事(历史中国人物故事简短20字)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班超投笔从戎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

  • 在中国发现历史(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明矾即白矾,目前最早的纪录是在《雷公炮炙论》里,南北朝所著,记录了明矾的炮制方法,想来应该在南北朝之前就有发现了吧。对矾矿的发现有一个传说,说是有几个乞丐,乞讨到矾山的时候,肚子饿了,偷几块蕃薯架几块石头烧了吃,吃完之后也就走了。过了段时间,他们又到了这里,发现这里积了水,水坑里竟有一些白色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