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大事件?
国人暴动,三家分晋,长平之战,秦统一天下,楚汉战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陈桥兵变,靖康事变,郑和下西洋,靖难之役,三藩之乱,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中共成立,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1921至今?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2021年100周年。
中国历史年代表完整图表?
1、夏: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禹
2、商: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汤
3、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武王
4、东周:(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周平王
5、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秦始皇嬴政
6、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公元9年灭亡)汉高祖刘邦
7、新朝:公元9年-公元23年王莽
8、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汉光武帝刘秀
9、三国:(魏、蜀、吴)公元220年公元280年
(1)魏国:公元220年-公元265年魏文帝曹丕
(2)蜀国:公元221年-公元263年汉昭烈帝刘备
(3)吴国:公元222年-公元280年吴大帝孙权
10、西晋:公元266年-公元316年晋武帝司马炎
12、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1年
13、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
14、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唐高祖李渊
15、五代十国:公元907年公元960年
16、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宋太祖赵匡胤
17、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6年宋高宗赵构
18、元朝: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
19、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
20、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2年清太祖努尔哈赤
1730年中国历史大事?
京师地震,雍正八年(1730)八月十九日已刻,京师(今北京)发生了强烈地震。地震前,忽然狂风暴雨大起,接着发生地震,掀动了卓椅,打碎了器皿。房屋倒坍严重,皇宫,圆明园,畅春园均有损坏,太和殿的一角也倾颓了。
京师方圆百里之内均有明显震感,西北方向尤为突出,就连东陵所在地道化亦觉微动。地震造成二万多人死亡。
雍正皇帝也吓得躲到了船上,随后又住进了临时塔起的帐篷,没敢回宫理政和休息。地震造成了人们的恐慌。
80年中国历史大事?
1、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自从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努力,中国共产党已经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艰巨任务,并且在各条战线的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拨乱反正的重大胜利,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党的十二大以来,九年时间,我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3、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目前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
4、1984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198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是当前我国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值得一提的是,80后是一直亲眼鉴证着当代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日渐发展崛起并与之一同成长的特殊的新一代,20年左右的人生历程中目睹到的多是整个民族的自强不息奋起拼搏史。
1941年中国历史大事?
1月20日一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宣布重建新四军军部。
3月一周恩来第向国民党提出解决时局问题二十条,遭拒绝,中共因此拒绝出席第二届国民参政会。
4月21日一福州正式被日军攻破沦陷(史称福州沦陷日)。
5月7日至27日一晋南会战(中条山战役)。
5月23日至29日一大湖战役,中国军队获得胜利。
6月5日一发生重庆隧道惨案,死亡数万。
7月20日一新四军、苏121开始反“扫荡”。
8月1日一国民党空军“飞虎队”成立。
9月7日一中国军队进行第二次长沙会战,至10月9日结束,一共歼灭日军3万余人。
10月22日一红军长征胜利日,红军长征胜利五周年。
12月9日中华民国政府正式对大日本帝国宣战。
1914年中国历史大事?
1914年,这一年是民国三年,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第一年。对于中国而言,这场爆发于欧洲的世界大战,充满了太多的危险。民国刚刚成立,整个国家的实力依然虚弱。如果贸然去参加一场战争,那就是意味着一场灾难。所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中国就立刻对外宣布,以中立的立场,应对这场战事。其实,在宣布中立以前,中国曾做出许多考虑其中颇为重要的一个考虑在于,日本是否也会宣布中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日本在很早以前就对中国虎视眈眈。在近代以来,恨不得一口吞下中国。如果日本不宣布中立,那么,他们就可能占领中国的青岛。因为在晚清时期,青岛被德国人占了去。
现在德国参加战争,日本只要对德国宣布作战,那就有正当理由出兵攻占青岛。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是宣布中立,就有可能在将来的局势变化中,失去先机。不过,迫于种种缘由,中国最终还是选择中立。
当中国宣布中立后不久,青岛附近的水面上就出现了日本的军舰。日本人以对德国宣战为由,派兵攻打了青岛。因为在欧洲战场上,德国需要应当英国、法国这两个强大的敌人。所以,他们不可能在青岛驻扎太多的兵力。而日本是有备而来。驻扎在青岛的德国守军被日本击败。不过,日本为了不惹恼德国。在占领青岛后,只是俘虏了德国士兵,并没有击杀他们。
对于中国而言,这是一个糟糕的局面。一方面,中国已经宣布了中立的立场。民国新立,如果没有足够的支持,中立条约反倒容易对中国产生束缚。另一方面,甲午海战后,中国海军大败,几乎被彻底摧毁。后来虽然有过重整,但实力已经大不如前。到了一战爆发时,中国跟日本相比,实力确实相差一截。
所以,归根到底,就是当时中国的实力贫弱,没有办法跟日本去争斗,也没有办法获得其他列强的支持。所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日本军队进入青岛,并占领了那里。
不过,日本的野心并不是仅限于青岛。他们还想要整个山东。德国占领青岛的时候,曾在青岛修建了一条铁路。从胶州半岛,直接通往济南。通过这条铁路,日本就可以把自己的实际控制范围扩展到整个山东半岛。
所以,在占领青岛后不久,日本就派出军队,占领了位于济南的火车站。当时中国也曾对日本发出过抗议。只是,这个抗议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效果。日本很快无视了中国的抗议。
对于日本强占国土的这一行为,中国显得那么的无能为力。所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为了从日本夺回青岛主权,才会答应派出14万中国劳工,用来支持英法等国。其实,这次派出劳工,真的是特别的无奈。如果有其他更好的选择,想必中国也不会同意以劳工来作为赢得领土主权的方式
1785年中国历史大事?
1785年8月30日,清朝后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林则徐诞辰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瓶泉居士等,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清代政治家、思想家、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为主张严禁鸦片及抵抗西方列强的侵略,有“民族英雄”之称誉。
1912中国历史大事件?
1912年中国发生的大事有孙中山就任大总统、袁世凯搜捕革命党、济南电报局被占领、袁世凯发动兵变、中国统一党山东支部成立、孙中山发表演说:
1、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2、1月14日袁世凯在北京、天津大肆搜捕革命党人。良弼等组成宗社党。陶成章被刺死于上海。
3、2月19日山东军政府代表3人应张广建之邀,由烟台抵济南协商政事。张佯推胡瑛为都督,暗地图谋自立。次日,将3名军政府代表押解出境,并派兵包围咨议局,占领济南电报局。
4、2月29日袁世凯密令曹锟部在北京发动兵变。
5、3月18日夏继泉、潘复等人在济南富贵园开会,宣布建立中国统一党山东支部,夏继泉任正部长,潘复、庄陔兰任副部长。因该党党员多是各级在职官僚,被世人称之为官僚党。
6、10月14日至16日孙中山在上海中国社会党本部连续3日发表演说,评论社会主义学说及其派别。
咖啡品种及口味图表?
咖啡在生活中是越来越常见的一种饮料了,咖啡的常见口味及图表是:美式咖啡,美式咖啡是使用Espresso咖啡机制作出的咖啡,口味比较清淡,但能够品尝得到咖啡原本的香醇味道。
卡布奇诺,卡布奇诺是用等量的浓缩咖啡和蒸汽泡沫牛奶混合的意大利咖啡,在热牛奶和浓咖啡的混合上的用牛奶来进行帽盖,这样在提升咖啡醇度的同时,还能品尝得到牛奶的香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