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什么是中国第一部叙事历史著作(中国第一部叙事历史著作,在历史、文学)

什么是中国第一部叙事历史著作(中国第一部叙事历史著作,在历史、文学)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066 更新时间:2024/1/13 0:55:37

中国第一部叙事历史著作为什么不是春秋?

是《左传》《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是中国古代最早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共三十五卷。《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既是一部战略名著,又是一部史学名著。相传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左传》传文比《春秋》经文多出13年,实际记事多出26年(最后一件事为略提三家灭晋),以《春秋》记事为纲叙事,其中有说明《春秋》书法的,有用实补充《春秋》经文的,也有订正《春秋》记事错误的。全书绝大部分属于春秋时候事件,但全书的完成已经进入战国时期。这些都说明《左传》与《春秋》的密切关系。《左传》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儒家“十三经”之一。《左传》的作者,司马迁班固都证明是左丘明,这是目前最为可信的史料。有些学者则认为是战国初年之人所作,但均为质疑,因为《左传》中某些文章的叙事风格与其他不符,并无任何史料佐证,只能归为臆测。《左传》对后世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历史学方面。它不仅发展了《春秋》的编年体,并引录保存了当时流行的一部分应用文,给后世应用写作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仅据宋人陈在《文则》中列举,就有命、誓、盟、祷、谏、让、书、对等八种之多,实际还远不止此,后人认为檄文也源于《左传》。并且,本书在我国的文学界也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对史学也有巨大的贡献!

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历史著作?

是《左传》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左传》是中国古代最早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共三十五卷。《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既是一部战略名著,又是一部史学名著。相传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左传》传文比《春秋》经文多出13年,实际记事多出26年(最后一件事为略提三家灭晋),以《春秋》记事为纲叙事,其中有说明《春秋》书法的,有用实补充《春秋》经文的,也有订正《春秋》记事错误的。全书绝大部分属于春秋时候事件,但全书的完成已经进入战国时期。这些都说明《左传》与《春秋》的密切关系。

《左传》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儒家“十三经”之一。《左传》的作者,司马迁和班固都证明是左丘明,这是目前最为可信的史料。有些学者则认为是战国初年之人所作,但均为质疑,因为《左传》中某些文章的叙事风格与其他不符,并无任何史料佐证,只能归为臆测。

《左传》对后世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历史学方面。它不仅发展了《春秋》的编年体,并引录保存了当时流行的一部分应用文,给后世应用写作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仅据宋人陈在《文则》中列举,就有命、誓、盟、祷、谏、让、书、对等八种之多,实际还远不止此,后人认为檄文也源于《左传》。并且,本书在我国的文学界也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对史学也有巨大的贡献!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什么著作?

《左传》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儒家六经之一的《春秋》编成,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五十四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中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是中国古代最早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共三十五卷。《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既是一部战略名著,又是一部史学名著。相传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左传》传文比《春秋》经文多出13年,实际记事多出26年(最后一件事为略提三家灭晋),以《春秋》记事为纲叙事,其中有说明《春秋》书法的,有用实补充《春秋》经文的,也有订正《春秋》记事错误的。全书绝大部分属于春秋时候事件,但全书的完成已经进入战国时期。这些都说明《左传》与《春秋》的密切关系。《左传》是中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儒家“十三经”之一。《左传》的作者,司马迁和班固都证明是左丘明,这是目前最为可信的史料。有些学者则认为是战国初年之人所作,但均为质疑,因为《左传》中某些文章的叙事风格与其他不符,并无任何史料佐证,只能归为臆测。《左传》对后世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历史学方面。它不仅发展了《春秋》的编年体,并引录保存了当时流行的一部分应用文,给后世应用写作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仅据宋人陈在《文则》中列举,就有命、誓、盟、祷、谏、让、书、对等八种之多,实际还远不止此,后人认为檄文也源于《左传》。并且,本书在中国的文学界也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对史学也有巨大的贡献!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历史著作,这句话对吗?

错的哦!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

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历史著作--《左传》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西汉司马-迁)。

第一部断代史--东汉著名的历史学家班固编著的《汉书》

中国第一部博学著作是?

第一部博学著作是《博物志》作者是陈端志。

《博物志》,中国古代神话志怪小说集。西晋张华(232~300)编撰,分类记载异境奇物、古代琐闻杂事及神仙方术等。

内容多取材於古籍,包罗很杂,有山川地理的知识,有历史人物的传说,也有奇异的草木鱼虫、飞禽走兽的描述,还有怪诞不经的神仙方技的故事等等,其中还保存了不少古代神话材料。如所记八月有人乘浮槎至天河见牛郎的传闻,是有关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原始资料。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著作法是?

《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

《法经》共六篇:《盗法》、《贼法》、《网法》、《捕法》、《杂法》、《具法》。

其中《盗法》、《贼法》是关于惩罚危害国家安全,危害他人及侵犯财产的法律规定。

《网法》是关于囚禁和审判罪犯的法律规定。

《捕法》是关于追捕盗贼及其他犯罪者的法律规定;

《网法》与《捕法》多属于诉讼法的范围。

《杂法》是关于盗贼以外的其他犯罪与刑罚的规定。

《具法》是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法律原则的规定,相当于近代刑法中的总则部分。

法经的基本特征在于:维护封建专制政权,保护地主的私有财产和奴隶制残余,并且贯彻了法家轻罪重刑的法治理论。《法经》的内容及特点充分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与利意。

《法经》具有重要历史地位:首先,《法经》是战国时期政治变革的重要成果,是战国时期封建立法的典型代表和全面总结。

《法经》作为李悝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对这一时期社会的一种肯定。其次,《法经》的体例和内容,为后世封建成文法典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中国第一部叙事长诗是什么?

1、中国最早的叙事长诗是《孔雀东南飞》。

2、简介《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问发生在庐江郡的一桩婚姻悲剧。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因诗的首句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故又有此名。全诗350余句,1700余字。主要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杀的故事,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歌颂了焦刘夫妇的真挚感情和反抗精神。

3、评价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质而不俚,乱而能整,叙事如画,叙情如诉,长篇之圣也!明胡应麟《诗薮》:“五言之瞻,极于《焦仲卿妻》,杂言之瞻,极于《木兰》。”明李因笃《汉诗音注》卷七:此古今第一大篇,亦第一绝作,如对大羹玄酒,又如临宗庙百官,叙事敷词,俱臻神品。可以怨、可以兴、可以群、可以观,诸美俱备。最妙处出绣腰襦、别小姑、媒人议婚、太守迎妇,偏于闲处着色,《北征》、《山果》、《晚妆》数段,正祖此篇。篇中有详有略,总非可以常法求也。高古朴淡,亦复天娇离奇。

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历史著作?

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人撰写的第一部系统的西方美学论著,它奠定了此后中国的西方美学史的研究范式和书写体例。

《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

全书由序论和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古希腊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第二部分,17、18世纪和蒙运动;第三部分,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最后对全书四个关键性美学问题专题研究。对该书的主要流派中主要代表的选择是根据代表性较大,影响较深远,公认为经典性权威,可说明历史发展线索,有积极意义因而足资借鉴的。而在具体评述每一位美学家时,先介绍总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再分析和评价其具体美学观点,总结其得失。

中国第一部针灸著作?

公元256年,晋代医学家皇甫谧,克服疾病缠身的重重困难,系统地总结了晋以前历代针灸学的经验,写出了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一《针灸甲乙经》。皇甫谧,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县朝那镇)人。生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卒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

众所周知什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私人撰述的历史著作?

众所周知,《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私人撰述的历史著作,是至圣先师孔夫子的一生心血所在,以至于孔子感慨曰:“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然而,我们今天的人读到的春秋,已经不是出自孔子之手原本,而是《春秋传》,又有春秋外传和春秋外传的说法,那么,这两者有什么关系呢?

所谓的“传”有多种意思,整体而言是指一种注释的体例。有人认为这里应该读成“chuan”,意思是后来的学者对以往的典籍著作加以解释和发扬,从而能够让后来人读懂,从而将其传承下去。有人认为就是读“zhuan”,意思是学者上承下达,起到转折的作用。

汉代“国家图书馆”叫做兰台,收藏了当时所有的书籍。而《汉书》作者班固当过兰台的长官,他写过一篇《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收藏的书籍目录。其中在《春秋》一类书籍中记载了五种《春秋》传,也就是对春秋的解释:

包括

《左氏传》三十卷。(左丘明,鲁太史)

《公羊传》十一卷。(公羊子,齐人)

《梁传》十一卷。(梁子,鲁人)

《邹氏传》十一卷。

《夹氏传》十一卷。(有录无书)

之所以叫做某氏传,是因为先秦的学问往往在一个家族之间传承。某氏传的意思就是某某家族传承下来的对《春秋》的解释。五种传之中,《邹氏传》和《夹氏传》都失传了,现在只有《左传》和《公羊传》、《梁传》流传下来。其中《左氏传》(简称《左传》)被称为外传,意思是《左氏传》是从外部收集史料来补充《春秋》的,其目的是丰富《春秋》所记述的历史事实。而《公羊传》和《梁传》被称为内传,意思是他们都专注于《春秋》文字本身,重点在于解释孔子为什么要这么写,背后的意图是什么。

其中《左传》因为讲史实比较多,比较好懂,所以流传得最广,读的人最多。而《公羊传》和《梁传》极为复杂,此后读的人很少。到了晚清时局动荡不安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学术天翻地覆,才再次被注意。

到了唐代,又兴起一个说法,就是把《左传》看成是内传,而把另一部史书《国语》看成是外传。这是因为《左传》长期被认为是左丘明所作。司马迁曾经说过“左氏失明,厥有国语”。也就是说,司马迁认为《左传》是左丘明先写的,《国语》是左丘明晚年失明之后写的,两者都是《春秋》的“传”。因为《左传》写得比较早,解释的是《春秋》,所以是内传。而《国语》是左丘明收集了写《左传》剩下的材料形成的,按照国别体编排,和《春秋》关系较远,价值较小,所以是外传。

不过经过今天人的研究,《左氏传》可能未必出自左丘明之手,因为左丘明其实比孔子年纪大,有人认为卫国左氏人吴起才是《左传》的真正作者。而《国语》,专家通常认为和《春秋》其实没有关系,更和左丘明没有关系,应该是韩赵魏三国的史官所作。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关于中国历史的书(关于中国历史的书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悠远流长,因为时间久远,很多史料的丢失导致人们在研究历史的时候遇到了很大的难题,很多细节已经无从考证。现在流传下来的可供参考的资料应该算二十四史了,二十四史不是一本书,也不是一个人编写的,而是各个朝代的史料集合,这24本书分别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

  • 1942年中国历史(1942年中国历史背景)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有很多种说法。最早的起点当属传说时代,传说中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其次是三皇五帝时期为起点,最早的皇是燧人氏约公元前10000年前,人文始祖伏羲氏,约公元前7724年。其次的起点是华夏民族始祖黄帝时期,应当是公元前2697-公元前2599年左右。若认为朝代的起点是历史起点,那么中国第一个朝代夏的建立便是

  •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文献标注?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我的答案是这样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决定(1985年11月22日通过)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决定:批准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第十七届会议于1972年11月16日在巴黎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

  • 中国军队目前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军人威武霸气,保家卫国人民的英雄历史容不得假设!抗战初期,中国军队单兵作战能力,大多不如日军。武汉保卫战期间,武汉附近发生了很多著名的战役,最有名的是万家岭大捷。武汉地处华中,九省通衢,万里长江是唯一的屏障,而日军是有军舰的,中山舰就是在武汉江夏区金口附近战斗沉没!武汉可以说无险可守!你要是作为

  • 中国古代历史朝代歌(中国古代历史朝代歌菊花台)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1、简单版夏商周,春秋战秦朝以后是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夏辽金元明清二十朝2、人教版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蒙古称皇铁木真,成吉思汗震西垠。太宗纵马驰欧地,世祖更元掳宋君。僧比王侯乱刑政,儒同娼丐辱

  • 有关中国历史的书推荐(有关中国历史的书推荐理由)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郁彦、新编高层建筑结构].包世华、《建筑钢结构工程设计施工实例与图集》、《钢结构设计方法与例题》(夏志斌等编着)、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第三版)、简明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_李国胜、《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第二版)、《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应用图解手册》等,这些书均可在网中下

  • 中国集体主义历史根源(中国集体主义历史根源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事实上,以世界经济知识化、网络化、一体化为标志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已经成为21世纪经济运行的基本定势。以经济全球化为龙头,全球化趋势正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扩展,再加上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特殊历史条件,由此引发的价值震荡已依稀可见.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认识便是其中之一.集体主义价值观面临前

  • 初中中国古代历史(初中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点整理)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自1917年开始引进的现代制碱技术有索尔维法,电解法两种,分别制取纯碱和烧碱;抗战期间,以侯德榜为主的我国制碱技术专家又成功研究了侯氏碱法,并于1964年通过国家技术鉴定.这三种制碱技术在中国一直沿用至今,目前仍是化工界制碱的主要.芒硝始载于《雷公炮炙论》。原名“芒硝”。今多用《医学启源》所载之

  • 中国国防的历史与启示(中国国防的历史与启示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1、洋务运动。以“自强”为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建成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其中规模最大的近代军工企业是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2、北洋水师的成立。于1888年(光绪十四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清政府每年拨出400万两白银给予海军建设。舰队实

  • 中国2000年历史朝代(中国2000年历史朝代顺序表)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抛开上古时代,中国一般以夏朝开始纪年,也是在夏朝开始中国有相关的历史记载,大概的历史纪年是(夏、商、周、秦、汉、三国时期、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宋金、元、明、清),当然其中有一些重叠的时间,也有一些没有写上的小朝廷,不过大概的历史顺序是这样,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其中这些大家熟知的朝代都有多少